昨天下午,在東城區幸福大街旁的永生巷4號院內,全國首個非遺主題文創園區「詠園」正式開園亮相。這裡曾是北京三露廠的所在地,著名的大寶SOD蜜最早就誕生於此。如今,1.4萬平方米的老廠房從外觀上依然保留著過去的「老元素」。
過去的永生巷,因雨季河水匯集,形成一片蘆葦叢生的沼澤地,許多社會名士喜歡在這裡放生,因此得名「放生池」。清末民初時逐漸形成街巷,所以稱為「永生巷」。1987年,以粉刺露、皮膚增白露、四肢脫毛露三大產品起家的北京市三露廠落戶於此,也正是因為這三「露」,廠子起名叫做「三露廠」。後來通過廣告詞「大寶天天見」而被人們所熟知的大寶SOD蜜,則是1990年開發出來的明星產品。2003年,三露廠遷往位於亦莊的新廠區,大寶化妝品的生產線也徹底告別了幸福大街。2018年,三露廠遷出後空出的舊廠區啟動了招租,首創集團下屬的首創置業中標。經過將近一年的改造,非遺主題文創園「詠園」正式開園亮相,而之所以取名叫「詠園」,恰恰源於所在地「永生巷」。
走進「詠園」,幾棟小樓合圍而成的老廠房面貌並未被大改,只是在裝修和裝飾上下了功夫,依然能夠看出昔日三露廠的樣貌。
「這是原來三露廠的南樓,也是廠區中最老的一個廠房,過去就是大寶SOD蜜的生產車間。現在改名叫做棠頌樓。」北京首置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品牌負責人趙麗表示,原先挑高的車間如今被隔成了三層,未來將打造成非遺精品商街。
「詠園」內,一棟由古樸灰磚砌成的老樓格外引人注目。這棟樓是始建於1910年南崗子天主教堂的育嬰所,至今依然保留著百年前磚石拱券木構架建築的歷史原貌。走進如今已改名為「九如樓」的百年老建築,一間間根據不同非遺主題布置而成的工作室分布在灰磚砌成的長廊一側。「這棟樓原來是三露廠的辦公樓,牆上都刷著白色的牆漆,看不出來內部牆磚的樣子。等裝修的時候,扒下牆皮才發現,砌牆的磚塊並不是統一尺寸,而是有大有小。小塊的灰磚基本和現在蓋房的紅磚頭差不多大,而大塊的看起來可就大多了。」趙麗表示,他們特意請來古建專家鑑定,最後猜測,這棟民國時期的建築是戰亂時期建起來的,因此可能混用了一些過去的城牆老牆磚。在裝修的時候,沒有再重新用塗料遮蓋起來,而是讓老磚裸露在外「重見天日」。在進行整體保護性修復後,這裡被改造成非遺大師工作室,目前已有5名非遺大師入住,將進行景泰藍、玉雕、漆器、建盞、紡織等非遺技藝的展示和傳承。曾經參與過2008年奧運會「金鑲玉」奧運獎牌設計的玉雕大師張鐵成,就成了首批在「詠園」內開起工作室的非遺大師之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鍾連盛也帶來了景泰藍國禮在此固定展出。
三露廠的老食堂則變成了非遺生活方式體驗館,將引入各式各樣的非遺美食。老廠區的辦公樓一層變成了沉浸式的非遺展廳,正在進行一場紡織非遺創新成果展覽。
昨天下午,「2019首屆中國非遺創藝運動」同時啟動,面向全國非遺傳承人、匠人、設計師、非遺愛好者、非遺團體等發起徵集,尋找最優非遺作品。最終選出的優秀非遺作品,將最終轉化成非遺產品。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楠
流程編輯:tf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