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軍事8月24日報導,當地時間8月21日,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美國陸軍「阿爾忒彌斯」偵察機連續三天在中國周邊海域上空進行偵察。據悉,此偵察機由商務機改裝而成,飛機上搭載有超高解析度探測監視系統,由龐巴迪公司製造。此外,飛機機身並沒有美軍塗裝。而當時的航行路線先朝臺灣方向飛行,然後突然轉向抵近浙江沿海。
實際上,這並不是美國打著所謂「航行自由」的幌子第一次派遣軍用艦機來中國東海和南海偵察。因疫情影響,今年年初美國的軍事行動並不多,但從3月份便開始展開一些艦機偵察活動。比如,3月底,美國海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飛臨韓國首都圈上空後,隨後執行了一次飛越黃海和東海的任務。韓媒指出,美軍例行飛行計劃,可能是為監視相關情況而進行的飛行。在7月份,一架隸屬於美國海軍的P-8A海上巡邏機當天現身東海,在距離福建海岸只有約76公裡的位置進行偵察。此外,美軍空軍還派了RC-135系列電子偵察機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該機能夠識別和監聽廣泛頻段的無線電信號。據悉,RC-135系列電子偵察機偵察方式主要以廣域偵察、長時間偵察和戰略偵察為主。美軍軍機不僅在東海進行抵近偵察,在南海的偵察行動更為頻繁。據統計,美軍機在南海7月當月就抵近偵察了67次。
對於美三軍偵察機「扎堆」中國周邊,究竟為了什麼?軍事專家杜文龍對此分析認為,為情報也為爭寵。美軍偽裝偵察機在中國海域飛行時可以隱藏身份,並獲得當地大量的實時數據。同時,飛行過程中,陸地環境,地面坐標可以進行監測。美方或許認為這些數據信息在日後的作戰中,能夠起到重要作用,但杜文龍認為,到了實戰狀態,這些情報基本上價值歸零。杜文龍還通過對美軍機近日偵察行動中發現重要信息,美軍機的偵察時間集中在晚20點到次日6點之間的非常規時段,同時離中國海岸線越來越近。
對於美軍艦機頻繁在中國周邊海域進行活動,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曾強調,當前,東海、南海的局勢總體是穩定的。美國對中方實施高頻度抵近偵察,舉行針對性極強的軍事演習,嚴重危害地區國家的主權與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