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嫡《畫說弟子規》名家點評

2020-12-17 久藏藝術網

劉文嫡老師此次帶來的是以弟子規為題材創作的《畫說弟子規》系列作品,全集共有8幅畫作。

《弟子規》的內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的精髓規》不僅適合兒童,成年人學習也可以受益匪淺。它蘊含大量的倫理道德,禮儀風俗,人文歷史知識,不僅適用於古代社會,在當代社會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弟子規》強調倫理道德教育要從實際出發,從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去培養,去傳承,其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學習,故此劉文嫡老師反覆拜讀《弟子規》原文,潛心創作了與原文內容相連的繪畫作品,並附以注釋。

《畫說弟子規》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通俗性。在增加原文翻譯之後,給觀看者進行了談心式的通俗的「講解」,既有賞心悅目的國畫繪畫欣賞,又有弟子規全文的解釋。能夠使觀看者更好地理解其中含義。畫作中人物刻畫生動寫實,場景貼近生活,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社會不同階層人們的閱讀需求。

二、觀賞性。本系列作品全部在生宣上以半工筆重彩的繪畫技法向大家展示了《弟子規》行為規範映射在現實生活中的諸多場景。

三、傳承性。每幅作品獨立成畫,多幅可成套,無論是懸掛家中,或是贈送親朋,都具有極高的品味和文化傳承發揚的意義。無形中把好的行為舉止規範授予他人、或留與子孫。

在單國強老師看來弟子規是教育學生的初級讀物,其中教授了學生做人做事的所要學習的思想品德,可以說是古代的啟蒙教育的必讀之書。而劉文嫡老師選擇這本國學經典作為題材進行創作是非常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劉老師在這幅《畫說弟子規》中的表現手法是連環畫與插畫相搭配的方式進行創作,既有連環畫的故事性,情節性,場景化等特色,又以插畫的形式進行圖文搭配,在畫弟子規是非常合適的。整幅作品以工筆畫為主,又有古典插畫的韻味。這部《畫說弟子規》在題材和運用形式上都非常的相契合,有情節有故事性,圖文相配,更好的表現出弟子規的教育意義。

而蔡國聲老師認為以《弟子規》為題材的創作,目前為止還鮮少有人進行過,而劉文嫡老師在一題材上進行中國畫創作可謂是開創了先河。弟子規中的故事和生活場景在學術界還有待考察,所以在這一方面劉文嫡老師就會有一定的創新。在最近幾年的國學熱衷,弟子規也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讀之書,它作為中國的國學經典在啟蒙教育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劉文嫡老師創作的《畫說弟子規》看起來是一幅一幅的,但是其對於人物的正面與側面,主位和次位,人物的髮型,動作,服飾都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和考察。這其中稍有差錯就會影響整體,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劉文嫡老師創作的這部《畫說弟子規》其實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傳統讀物。當今,誦讀《弟子規》,並落實在生活當中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它對家庭的和諧、社會風氣的淨化,也有莫大益處。劉文嫡老師在畫《弟子規》時可以說是帶著使命進行的,傳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這一方面來講《弟子規》仍然具有強大的時代意義。劉文嫡老師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創作出傳承300多年的育人經典《畫說弟子規》。這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套《弟子規》,更是《弟子規》在歷史上的首部國畫作品。

相關焦點

  • 用指印畫解讀《弟子規》
    長江商報消息 黃石籍小女孩張寧馨擅長創作指印國畫,近日出版了新書《張寧馨指印畫弟子規》。年僅7歲的她,不僅成為史上最年輕百度LOGO的設計者,還籤約著名出版公司北京磨鐵圖書,成為中國年齡最小的籤約作家。
  • 考棚小學展出《弟子規》書法展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邵丹 攝  近日,由秦淮區雙塘街道主辦的首家弟子規書法展在南京市考棚小學啟動。本次《弟子規》書法展匯集了江蘇省多位書法名家和弓箭坊書香緣弟子規學堂師生200餘人近320幅書法精品力作。全文《弟子規》書寫的作品就有20餘幅,字體各異,風格異同。  書法展啟動儀式一開始,秦淮區書香緣兒童少年活動中心《弟子規》學堂創辦人孫漢中便帶領學生們現場朗誦《弟子規》,學堂學生史語彤和趙欣悅同學進行了《少年中國說》演講。
  • 十大名家畫瓷盤(組圖)
    關良《宋江殺惜》  關良畫了《宋江殺惜》,陸儼少畫了「青花山水」《一帆風順》,張大壯畫了浮萍、桃花、鰷魚,陳佩秋畫了蘭花和石頭,程十髮畫了他的拿手絕活——民族少女與飛鳥,而謝稚柳卻畫了潑墨山水。沈智毅說,請謝老畫時,謝老很實在地說:「這活我從來沒有畫過,要出醜的。」沈智毅對他說:「你按平時畫山水畫的手法大膽地去畫,你要用什麼顏色,我為你調好。」在沈智毅的協助下,謝老畫了一張如張大千式的大潑墨,氣勢很大,待燒制出來後,謝老自己也愛不釋手。謝老在上海美術館辦展覽時還專門以它為封面製作了首日封。從此,謝老愛上了瓷畫,也常為上海美術館畫些小品之類的東西了。
  • 大美攝影社群優秀作品名家點評
    添加大美攝影老師微信 投稿點評,入群交流 分享你的大美視角 本期點評老師: 《搶》 胡景文 李老師點評: 搶!
  • 藝術拜年丨都說畫獸難畫狗,盤點歷代名家畫狗大作
    畫作描寫了貴族婦女在春夏之交於庭院中戲犬賞花的休閒情景。畫中正在與主人遊戲奔跑的兩隻哈巴狗,身系項圈,黑白相間,稚氣十足。其中一隻小狗正在受主人拂子的引逗,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與動感。該畫以寫實的手法,表現了當時上層社會婦女的閒適生活。
  • 今年寒假作業:和父母一起誦讀《弟子規》
    今年的寒假作業是——  和父母一起誦讀《弟子規》  成師附小擬在新學期把國學誦讀引入課堂  昨天,成師附小的學生家長們都領受了一項特別的「家庭作業」——在寒假期間陪伴並引導孩子誦讀《弟子規》,用國學經典滋養孩子的心靈。
  • 麗江市舉辦2019國際水彩畫名家論壇
    雲南日報供圖&nbsp&nbsp&nbsp&nbsp雲南網訊(記者 康平)9月16日,麗江市舉辦「繪就麗江美」2019國際水彩畫名家論壇,論壇邀請了來自俄羅斯、臺灣、上海等地的水彩畫名家齊聚一堂,以水彩畫為專題重點,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藝術對話交流。&nbsp&nbsp&nbsp&nbsp活動現場。
  • 景泰藍金絲彩釉手工畫 「非遺」還原名家作品
    在南充「非遺」寶庫中,景泰藍金絲彩釉手工畫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特殊技藝,也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月26日, 記者採訪獲悉, 近年來,這項「非遺」傳承人創新發展,將景泰藍金絲彩釉手工藝用於還原南充名家藝術作品,以弘揚城市文化。
  • 背《弟子規》就是傳統文化教育?教育部專家:並不是
    「有的人以為穿著古代的服裝,背背《三字經》《弟子規》,對著孔子畫像下跪就是傳統文化教育,這是非常不合適的。」7月13日上午,在第七屆江蘇書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蘇版)發布現場,本書主編、著名語文教育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陸志平說,要走出傳統文化教育的誤區,就必須充分認識傳統文化的豐富性。
  • >> 《弟子規》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由余力,則學文……」近日,隨著一句句誦讀古文的聲音飄蕩在校園,愛心小學「學《弟子規》,做文明人」讀書活動開始了。這個學期,以「德育教育」作為學校特色的愛民小學,將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中尋找傳統美德。
  • 書法習作名家點評:聽君評語200字,書技提高一大截!
    今日分享三幅書法習作點評,名家視角,間接獨到,按名家意見改進,水平自然要提高一段!點評習作一:隸書五言聯(點評老師:王家新)此作者有想法、有創意,使作品顯得輕鬆、活潑、隨意,這對隸書創作是難能可貴的。點評習作二:行草書 王維《山居秋暝》(點評老師:易齋)劉熙載在《藝概》中講道:「正書居靜以治動,草書居動以治靜。」這是非常深刻的見解。此幅草書,一味求「動」,連綿不斷,但由於缺乏控制力,整體顯得雜亂。
  • 精品舞劇《弟子規》在塘廈演藝館精彩上演
    2018年東莞總共37場精品演出走進鎮街,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   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餘曉玲  7月27日晚,精品舞劇《弟子規》在東莞市塘廈演藝館精彩上演,2018年東莞市全民藝術普及行動計劃之精品演出進基層項目正式啟動。
  • 柳永水平很高的一首洞房詞,因為最後一句,古代名家硬是不願點評
    柳三變能讓一向豁達的東坡忌憚,東坡曾問一位幕僚,自己的詞和柳永的詞到底誰的更受歡迎,這位幕僚很聰明,說喜歡柳永詞的人只是三教九流之輩。柳三變能讓皇帝氣得不行,初次落榜後他寫了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稱自己就算無官無職,做個風流才子也不錯,皇帝一生氣從此他便一輩子沒中進士也沒當上官。但就是這樣的柳三變,卻能讓教坊裡賣藝女子們「痴狂」。
  • 李毓秀:弟子規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 各大幼兒園老師與家長們請不要再教孩子們《弟子規》了呀!
    晚上陪孩子泡腳時,老大嘴裡不由自如的振振有詞道:弟子規,聖人訓…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等背到不會是我便問她是否是幼兒園教的,還問了她是否理解其中意思,考了她幾個,然後又反問道:你既然知道父母叫時要馬上回答,父母說聲要馬上做什麼不要偷懶,那剛才叫你練琴還裝聽不見也不好好練習呢?孩子啞口無言了。 這件事過後感覺讓孩子背個《弟子規》不錯呀!至少可以時刻提醒她日常行為。
  • 從心理學的培養健全人格角度,為什麼說《弟子規》有害無益
    眾多家長也望文生義,以為《弟子規》就是給小孩立規矩的好學問,一直到今天還有人認為它是國學經典,小學生必讀的。當然,如果你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一個合格農民工,就當我沒說。>《弟子規》培養的孩子人格目標是「父母教,須敬聽。
  • 弟子規全文解釋—弟子規全文翻譯
    弟子規全文解釋—弟子規全文翻譯    弟子規解釋:弟子規全文解釋—弟子規全文翻譯譯文全文總計6000多字,加上弟子規原文全文共計1080字。弟子規全文解釋和翻譯是一篇宏著,對理解認識弟子規原文有積極意義。
  • 《弟子規》是怎樣煉成的?
    《禮記·曲禮上》中說:「立必正方,不傾聽。」這與《弟子規》的「步從容,立端正」相應。《禮記·內則》裡說:「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說,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 歷代名家畫梅
    當是唐代的於錫 唐人畫梅,先是勾勒著色,五代徐熙等人將這一畫法推至妙境; 至宋時,更有崔白、米元章、楊無咎等大家,皆可以畫梅稱世; 如果說,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多以表達清冷孤高的傳統審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