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嫡老師此次帶來的是以弟子規為題材創作的《畫說弟子規》系列作品,全集共有8幅畫作。
《弟子規》的內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的精髓規》不僅適合兒童,成年人學習也可以受益匪淺。它蘊含大量的倫理道德,禮儀風俗,人文歷史知識,不僅適用於古代社會,在當代社會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弟子規》強調倫理道德教育要從實際出發,從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去培養,去傳承,其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學習,故此劉文嫡老師反覆拜讀《弟子規》原文,潛心創作了與原文內容相連的繪畫作品,並附以注釋。
《畫說弟子規》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通俗性。在增加原文翻譯之後,給觀看者進行了談心式的通俗的「講解」,既有賞心悅目的國畫繪畫欣賞,又有弟子規全文的解釋。能夠使觀看者更好地理解其中含義。畫作中人物刻畫生動寫實,場景貼近生活,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社會不同階層人們的閱讀需求。
二、觀賞性。本系列作品全部在生宣上以半工筆重彩的繪畫技法向大家展示了《弟子規》行為規範映射在現實生活中的諸多場景。
三、傳承性。每幅作品獨立成畫,多幅可成套,無論是懸掛家中,或是贈送親朋,都具有極高的品味和文化傳承發揚的意義。無形中把好的行為舉止規範授予他人、或留與子孫。
在單國強老師看來弟子規是教育學生的初級讀物,其中教授了學生做人做事的所要學習的思想品德,可以說是古代的啟蒙教育的必讀之書。而劉文嫡老師選擇這本國學經典作為題材進行創作是非常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劉老師在這幅《畫說弟子規》中的表現手法是連環畫與插畫相搭配的方式進行創作,既有連環畫的故事性,情節性,場景化等特色,又以插畫的形式進行圖文搭配,在畫弟子規是非常合適的。整幅作品以工筆畫為主,又有古典插畫的韻味。這部《畫說弟子規》在題材和運用形式上都非常的相契合,有情節有故事性,圖文相配,更好的表現出弟子規的教育意義。
而蔡國聲老師認為以《弟子規》為題材的創作,目前為止還鮮少有人進行過,而劉文嫡老師在一題材上進行中國畫創作可謂是開創了先河。弟子規中的故事和生活場景在學術界還有待考察,所以在這一方面劉文嫡老師就會有一定的創新。在最近幾年的國學熱衷,弟子規也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讀之書,它作為中國的國學經典在啟蒙教育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劉文嫡老師創作的《畫說弟子規》看起來是一幅一幅的,但是其對於人物的正面與側面,主位和次位,人物的髮型,動作,服飾都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和考察。這其中稍有差錯就會影響整體,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劉文嫡老師創作的這部《畫說弟子規》其實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傳統讀物。當今,誦讀《弟子規》,並落實在生活當中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敦厚善良的心性,它對家庭的和諧、社會風氣的淨化,也有莫大益處。劉文嫡老師在畫《弟子規》時可以說是帶著使命進行的,傳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這一方面來講《弟子規》仍然具有強大的時代意義。劉文嫡老師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創作出傳承300多年的育人經典《畫說弟子規》。這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套《弟子規》,更是《弟子規》在歷史上的首部國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