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也有病人,為何醫院不讓一些醫生專門值夜班?

2020-12-23 草莓冷知識

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也出現了問題。現在,不論是大病還是小病,大家都會選擇去醫院。有時候在我們深夜去醫院掛急診的時候,還是會有值班的醫生。大家都知道,醫院值夜班是採取輪流值班的。那麼,為什麼醫院不安排一些醫生專門值夜班呢?

首先,不論是醫生還是護士,只要在醫院工作就一定會碰到值夜班的問題。而值夜班並不代表僅僅是熬夜那麼簡單,雖然在值完夜班之後都會實行倒班休息的政策,但是熬夜對於人體的傷害是十分巨大的。我們也經常可以在新聞上看到很多醫生和護士在值夜班過後因為積勞成疾而死亡的。所以,培養一名合格的醫生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安排他專門值夜班很有可能會導致醫生過度勞累而死亡。

其次,在醫院值夜班,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容易。在醫院值夜班,醫生和護士除了要整理一天的病人病歷,還有時刻注意著住院的病人,因為有些病人的病情還尚未穩定,難免會發生意外情況,所以,值夜班的醫生要時刻注意著住院的病人。除此之外,值夜班的醫生還要定時的查房,避免因為患者沒有家屬陪護而導致意外發生。

最後,很多的急診都會發生在夜間,而且選擇在夜間就診的病人一般都是具有疑難雜症。因此,一旦有夜間來急診的患者,值班的醫生和護士就會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病人身上,但是還要留出一部分的精力來關注住院病人,避免發生病人因得不到及時的救治而發生夜間死亡的現象。

綜上所述,在醫院內是絕對不會安排一些醫生專門負責值夜班的。因為不會有人願意選擇每天值夜班,而且如果長期這樣也會導致一些醫生心裡產生不平衡的感覺,進而導致醫院內同事關係破裂。

相關焦點

  • 醫生晚上值夜班的時候在幹什麼?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
    醫生晚上值夜班的時候在幹什麼?說出來你都不一定會相信其實,作為我們普通人,大部分人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每當看到排著長隊看病的人們,小編覺得醫生一定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即使到了黑夜,醫生晚上值班都不能鬆一口氣。
  • 醫生,每個夜班都有故事(聚焦·跟著醫生值夜班(上))
    原標題:醫生,每個夜班都有故事(聚焦·跟著醫生值夜班(上))北京朝陽醫院胸外科值班醫生胡曉星在辦公室讀片,了解患者病情進展。本報記者 邱超奕攝夜幕降臨,當大多數人進入夢鄉時,醫院的燈光卻從未熄滅。有一群白衣天使被稱為「生命的守夜人」。
  • 人民日報記者跟著醫生值夜班 醫生每個夜班都有故事
    胡曉星來到八樓胸外科病房,這是他當天值夜班的地方。病房門口有兩位找他看CT造影的患者,他又拿起片子走進辦公室。辦公室桌上,擺著幾盒打開的飯菜——蒜薹炒肉、辣子雞、乾鍋花菜,只是早已涼了。晚上21點40分,胡曉星摘下口罩,終於吃上了晚飯。「病人必須第一時間得到治療,這與白天黑夜無關。
  • 方艙醫院護士的夜班
    要實現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四類人員」應收盡收、不漏一人,這裡是重要一環。吳金融和戰友要接替深夜兩點下班的同事,一直工作到早上8點。這是吳金融和貴州援漢戰友們抵達武漢後的第二個夜班,他們2月5日凌晨接到出徵通知,當天抵達武漢,2月7日深夜兩點上了第一個夜班。
  • 如何跟醫生度過一個愉快的夜班?
    1.醫生不起床查看病人情況:夜班,一位患者發熱,體溫:37.8度;醫生下達了一般物理降溫之後就去值班室休息了;護士小王每隔30分鐘都會為患者監測體溫,1小時過去了,病人的體溫仍未下降,小王打電話通知醫生,但是醫生並沒有起床看病人,只是讓小王自己想想辦法,小王覺得醫生不負責任,醫生覺得小王沒有主見,什麼事情都來找他
  • 值夜班護士被要求脫稿交班,你怎麼看
    一說到護士執業,大家首先想起的幾個關鍵詞就是:伺候人,工資少,值夜班。說道夜班,每個下夜班之前,醫護之間交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求既要準確,又要全面地交代清楚在夜間,住院患者的病情變化。這不僅是拿起晚上寫好的稿子讀出來就算了,嚴謹的組織好思路和言語才是最重要的。小編前段時間聽到過這樣的意見事情:某醫院對護士提出值夜班的護士在交班的時候必須脫稿交班。所謂脫稿,就是要求護士在脫離原來的稿子的情況下,把所值班病區內所有新收病人的情況以及值班期間患者病情的變化全部背出來,這可真是反人性化的一件事情。
  • 緊缺的兒科醫生:夜班12小時 看診126個患兒
    夜班急診十天輪一次,一次要在醫院工作20多個小時,工作量巨大。晚上9點,十平方米左右的急診室裡站滿了人,將周立立圍在裡面。剛出生5天的寶寶因為新生兒黃疸被奶奶抱過來讓醫生檢查,旁邊的爸爸媽媽則在詢問病情。另外一位5歲的小女孩因為高燒被爸爸抱著,媽媽在等醫生開藥。周立立坐在桌前,一一診治—黃疸寶寶安排住院,發燒的女孩輸液退燒。
  • 盤點夜班最累的 5 大科室,你的科室上榜了嗎?
    作者:行醫小泡芙眾所周知,無論醫生還是護士,提及工作的勞累之最還是值夜班。值夜班是考驗醫護人員能力的驗金石。第三種是特別清閒,病人病勢緩,病情穩定,基本上無突發事件發生。在醫院的大部分時間可以度過平安夜,偶爾會有小情況發生。這三種情況都屬於醫院夜班常規現狀,但其實只要值夜班就意味著要面臨各種突發情況。那麼值夜班到底是怎麼樣的體驗,不同科室之間的夜班又存在哪些差別?
  • 黃浦中心醫院停止兒科夜班急診 醫院:招不到兒科醫生
    昨晚,沈小姐帶著孩子去家附近的黃浦區中心醫院看病,意外看到了這張貼在兒科診室門口的兒科急診夜班停診通知。  看病孩子大增,滬上兒科集體「發燒」,兒科醫生缺失顯得比往年更加嚴峻,因為招不到兒科醫生,多家醫院悄然關閉兒科急診。根據最新的統計,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有117家,能提供急診醫療服務的76家,三分之一沒有兒科急診。
  • 紀錄夏日的夜班醫生,一晚救治80人,老人的軍禮是對他最大讚賞
    晚上8點,燥熱了一天北京,儘管沒有了太陽的炙烤,但氣溫依然不低。城市的喧囂逐漸歸於寧靜,醫院裡的急診科已經開啟了夜間的忙碌模式。昨天晚上,記者來到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跟隨酷暑中堅守崗位的醫生一起工作。「病人幸福,我就幸福」「大夫,你來看看,這心率怎麼高了!」
  • 發達國家也要上夜班嗎?中國老闆為何讓工人熬夜,主要有2點原因
    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發現很多職場人需要在晚上工作,甚至是通宵工作。這樣的模式,甚至比996還要可怕。那麼,究竟是哪一類人需要上夜班呢?除了醫生、護士以外,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常常需要上夜班。對於醫生護士而言,他們需要照顧病人,診治急診病患等等。而物流公司沒日沒夜的工作,是為了更快地完成分揀以及派送任務。
  • 婦產科醫生鄭志群年過五旬仍把連續工作36小時當家常便飯 只因病人...
    從1984年開始參加工作至今,她依然堅守在一線,因為,她始終放不下病人,她收穫的快樂來自病人,她遭遇的難處也來自病人……她是誰?她是一位深受廣大病員喜歡的婦產科醫生,是一位平凡而了不起的醫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鄭志群。
  • 首都兒研所醫生夜班12小時:醫生短缺 急診不「急」
    「寧看十男,不看一婦,寧看十婦,不看一兒。」在醫療圈,這句俗語經常被兒科醫生拿出來調侃自己。近年來,「兒科醫生荒」經常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醫生馬不停蹄,家長大排長龍,已成為不少兒科門診的常態。當晚,和呂芳一起出夜班急診的還有5名醫生,面對兩三百個夜間急診患兒,呂芳和她的同事們一刻不敢停歇。不過,即便這樣,診室外焦急等待的家長們,依然不時抱怨:醫生太少,叫號太慢。近年來,「兒科醫生荒」時不時就能成為輿論討論的話題,供需之間所存在的巨大的缺口,投射到醫院,就是每一名兒科醫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 急診室醫生:八成小病人不在急診範疇
    東方網1月20日消息:1月18日晚上22點,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兒科急診室,80後醫生虞進波上班了。與其他兒科類醫院夜裡人滿為患、八九個醫生同時坐診叫號的陣仗不同,六院兒科的夜急診「冷清」多了。「前兩周,病人非常多,排隊等候時間也要四到六個小時,多的時候一晚上要看一百多個病人。現在,一晚上看四五十個病人。」虞進波說。  「醫生,我要開點霧化藥,長條形的開五支,圓形的開十支。」十點的夜急診剛開始,虞進波迎來了首位「急診病人」———一位5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獨自前來,訴求明確,只開藥,不看病。短短十五分鐘後,診室又來了一位六十歲左右的男人,裹著一身寒氣進屋。
  • 寒冬裡的蓮城夜班人丨湘潭市中心醫院裡的「急先鋒」與「情報員」
    但是,有那麼一些人,總在大多數人進入夢鄉時開始了各自的忙碌。夜深人未靜,他們是寒冬裡奮戰在工作崗位上的夜班人。紅網時刻記者 謝文禮 湘潭報導古語云:「春賞百花秋望月,夏沐涼風冬聽雪。若無病痛惹煩憂,便是人生好時節。」然而一年到頭,總是有各種意外和病痛來打斷人們平靜的生活。
  • 抱薪者|29歲殉職醫生夏思思:我的病人,我不管誰管
    1月19日晚,武漢市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下夜班回到家,突然高燒至39度多。經檢查,她的肺部CT出現磨玻璃影,高度疑似感染新冠肺炎。通過治療後,夏思思的病情一度好轉,「我會儘快歸隊的。」她曾在微信群裡告訴同事。2月6日晚,夏思思病情突然加重,次日轉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轉院後,她曾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醫院連夜組織搶救,但病情沒有好轉。
  • 山西援鄂潛江小組成員:我在潛江值夜班
    1月30日晚七點左右,我剛吃完晚飯在房間裡收拾,突然朱護士長從電梯口拐了進來,對我說「剛才婦幼保健院的護士長給我打電話,說今天下午一下子收了14個病人,她們護理人員工作量太大,晚上不好幹,讓我們臨時上個夜班」。我和其他兩位男同事屬於應急隊員,馬上毫不猶豫地說行,拿上早已準備好的工作包直接就往病區走。
  • 醫護日記|夜班通宵搶救病人,交班後收到一包重重的吃食
    昨天夜班接班沒多久,我們組的一個氣管插管加有創機械通氣的病人,病情出現了變化,血氣分析提示二氧化碳瀦留,呼吸性酸中毒。怕氣道堵塞,趕緊檢查管道、吸痰,管道通暢,氣道內卻沒有多少分泌物出來。馬上調整呼吸機參數,新冠肺炎病人如果出現二氧化碳升高,提示肺順應性差,是預後不好的指標之一。
  • 瀋陽一病人醫院自縊 醫生兩次路過視而不見
    昨日中午,蘇秀雲老人的親屬在監控錄像上指認值班醫生(身披深色大衣的男性)。 記者 劉紅濤 攝    病人在醫院內上吊自殺。值班醫生兩次打卡,都在距離事發地不到2米的地方,回頭看了看吊在門框上的病人,但是沒有任何舉動就離開了。    警方已經調取了醫院的監控錄像,那名值班醫生也被警方帶走調查。  剛住進醫院老人自殺了    昨日凌晨4時許,蘇秀雲老人的兒女們接到了瀋陽市阜康心理醫院的通知,稱老人凌晨在醫院自殺身亡。
  • 醫術好也有錯?廣州醫生慘遭投訴,病人:坑!40秒取個魚刺收40元
    醫術好也有錯?廣州醫生慘遭投訴,病人:坑!40秒取個魚刺收40元都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很多人覺得醫生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看看病人,問問幾句,然後就在病曆本上寫寫字,輕輕鬆鬆就把錢掙。「投訴!我要投訴陳醫生拔我的魚刺,收費太貴了,才弄那麼一下,就收我40元!嫌疑亂收費,希望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