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增程式電動車的,進!

2020-12-16 車說

理想汽車,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不過與其他新勢力聚焦於純電動汽車相比,理想汽車的首款產品理想one就顯得很異類,開創性的走了國內沒有過的增程式技術路線。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挺新鮮的概念,但實際增程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而當時其誕生的原因,也是和今天理想one一樣的解決電池續航力不足問題。

增程式電動車的起源與沉寂

可能與很多人的印象不同,實際上純電動汽車在1834年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並於1881年就發明出了第一輛使用可充電電池的電動汽車,這要比1886年誕生的奔馳1號還要早。

說回到增程式汽車,其發明者費迪南德·保時捷在發明了輪轂電機之後,通過給車輛四個輪子分別安裝輪轂電機的方式首次實現了四輪驅動,並使其達到了當時史無前例的56公裡時速。

同時保時捷博士也開始著手解決其續航短的問題,最終手段是在車上安裝一臺發電機。簡單粗暴,但確實有效解決了問題,也為今後的增程式汽車奠定了基礎。

之後隨著石油開採技術提高油價大幅下降,內燃機隨人類工業水平的提高快速發展,取代電池電機成為汽車主流。而這樣的情況再次出現轉機則已經到了九十年代,隨著動力電池進步,人類又重新開始探索更環保的驅動方式。

相比純電動汽車一直有斷斷續續的嘗試,混動汽車九十年代末在豐田獲得成功,增程式汽車就要坎坷得多,到了2007才再次由雪佛蘭的沃藍達概念車在北美車展上引起關注。隨後一些廠商聞風而動,但增程式在迎來一波小高潮後卻因種種原因再次陷入無人問津境地。相比傳統汽車研發,高投入、低回報的情況使得堅持下來的企業寥寥無幾。

21世紀增程式的再次嘗試

存在就要有它的價值,這點在增程式電動汽車上也不例外。

哪怕是新世紀第一個吃螃蟹的雪佛蘭沃藍達概念車,其16度電的電池提供80公裡純電續航裡程,電量不足時啟動1.4升增程器發電,油箱35升容量能額外提供490公裡的增程續航力,平均下來百公裡不過7.1升的油耗。就算以現在的眼光看這樣的能耗指標也算不上差吧?

不過想要實現節能的效果離不開優秀的三電系統,增程器、電池、電機之間需要無縫而精準的協調與配合,技術難度大或許是未能推廣的原因之一。而造車新勢力的理想既然敢於選擇增程式的技術路線,那自然也是有備而來。

增程式與混動式的區別

很多人會把理想one的原理和混動汽車搞混,混動汽車相當於在傳統汽車上安裝電池和電機,內燃機、變速箱在電量耗盡或需要更強的動力時,是要通過傳動軸直接參與車輛驅動的。而增程式電動汽車則反之,是在純電動車基礎上增加了為一個用於發電的增程器,說白了就是一個發電機。

如果還搞不清楚,那就直接記住增程式沒有變速箱這個最大的特徵就好了。

增程式與混動式的區別

以理想one這款車來說,其前後雙電機在純電模式下,驅動用的能源完全來自電池,此時增程器是不工作的。而當電力消耗後需要補充時増程器才會啟動,消耗汽油發出的電直接輸送至電機滿足驅動需要,如有剩餘則補充進電池。

有些人因此質疑其1.2T的增程器功率過小,在沒電時對2300公斤的理想one來說過於小馬拉大車。但實際這是一個偽命題,首先使用中其電池並不會真的完全耗盡,低於一定電量後就會強制啟動增程器發電。而我們日常駕車速度起來後的巡航狀態,實際所需功率並不高。

所以其1.2T增程器的最大功率96千瓦,雖然不及雙電機總計240千瓦輸出的一半,但足夠滿足國內120公裡限速的巡航所需。在車輛卻需要起步、上坡等需要短時間強動力的情況下,電池內儲存的剩餘電量則會發揮作用。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電動汽車因為沒有變速箱無法調整傳動齒比,使得其大約40-60公裡的經濟時速比傳統汽車的大約60-80公裡低很多。並且電機在車輛起步時即可提供最大扭矩,應付城市內低速、頻繁起停的路況效率更高。反之到了高速狀態,內燃機可以進入穩定的燃燒狀態效率更高,而電機則因為更高的轉速耗電量大幅增加。

具體到理想one身上,雖然根據使用場景和車輛模式會有很大的能耗波動,但即便低溫、低電量跑高速這種最不理想的情況,油耗也不過百公裡10升左右,對這樣一臺五米級的SUV來說也並不算高。

至於一些人認為燒油發電是脫褲子放屁,而兩套系統只會徒增後期保養成本的觀點,這裡我們不妨理一理。

傳統汽油車氣缸做功後需要經過變速箱、傳動軸的損耗才能傳遞到車輪用於驅動車輛。而理想one純電模式無需多言,在增程模式則首先是沒有變速箱的損耗,其次是發出的電直接用於電機驅動車輪,並不存在經過電池的一次能量轉換損耗。

混動式相比增程式要複雜得多

這裡也不要忘了電機的能量轉換效率是非常高的,並且增程器只用於發電與汽車時速並不關聯,因此工作時可以維持在效率最高的區間。同時増程器工作的熱量還能提供暖氣,冬天無需為採暖耗費額外電力。

由此理下來不難發現這效率其實並不差,不然這油耗也根本說不通嘛。

什麼樣的人群適合理想one?

對於大部分城市居住用戶來說如果有充電條件的話,理想one在城裡可以當純電動車開降低成本,其電池理論180公裡的純電續航裡程足夠滿足日常上下班、短途出行之需。即便沒有充電條件當汽油車開,得益於電機的原理優勢也將獲得遠低於同級別燃油車的油耗。

日常經濟性得到保證,並有電動車一般平順的駕駛體驗前提下,其汽油增程器的優勢就得到凸顯,當遇到需要自駕遊之類長途駕駛的情況,理想one又可以發揮出與汽油車無異的便利性而無需考慮沿途充電問題。如果始終保持電池電量的話,甚至還可以作為野營之類活動的戶外電源使用。

並且作為新勢力一員,理想one在配置上也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全景影像、自適應巡航等輔助駕駛裝備齊全,還配有增加舒適性的可軟硬調節懸架,可以說誠意十足。而其超過五米的車長空間自然不差,6、7座可選的座位布局,即使作為家中唯一的車輛在使用上也足夠靈活。

綜上所述,理想one是一臺非常適合城市家庭的SUV,結合了電動車的平順和傳統汽油車無續航焦慮的優勢,並在空間、舒適、性能上取得了不錯的平衡。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刪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增程式電動車,這款車你會買嗎?
    喜歡電動車帶來的新鮮感和科技感,但又不願接受續航裡程帶來的煩惱和苦苦尋找充電樁帶來的不便?汽車媒體人出身的李想,太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一臺什麼車了。經歷了4年左右的研究後,終於發布了這款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補貼後售價為32.8萬,這是一臺需要加油的"電動車"。
  • 淺析增程式電動車
    為了解決無憂的續航,增程式電動車就此誕生。作為一個新鮮物種,增程式電動車有什麼優缺點,未來的發展方向又會是怎樣的呢?根據內燃機和電動機的驅動形式,混合動力車分為串聯、並聯和混聯,增程式電動車其實屬於一種串聯結構,電動機作為驅動車輛的唯一動力來源,發動機的作用實際是増程器,主要負責為車輛電池充電。增程式電動車電能的來源可以依靠充電樁充電,也可以依靠發動機發電。
  • 嵐圖也來了 增程式電動車還有多大想像空間
    趕在2020年結束之前,增程式電動車的市場終於又要迎來另一位兄弟。  有關」增程式「的辯論  經過數年市場的洗禮,增程式電動車的概念算不上陌生了。增程式的主要賣點,也仍是解決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焦慮。去西藏,去東北,去雲南,諸如此類的試駕報導屢屢出現。  而其爭議,則主要在於到底用電還是用油,用車成本幾何,動力是否會受影響,以及增程式電動車到底是不是一條已然過時的技術路線?  增程式:處於純電與插混之間?  很多觀點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一款處於」中間態「的產品。
  • 純電車、增程式電動車與插電混動式電動車的優劣簡析
    而楊裕生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增程式電動車才是最符合節能減排初衷和目標的實現形式。楊院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主要的優勢有:電池小,比燃油車節油50%以上,更加省錢,可以不充電,免建充電樁,可以遠行。  安全性——純電車的最大挑戰 最近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事故不斷。
  • 爭議鼎沸 賽道擁擠——三問增程式電動車的成長性
    從最初的不被市場認可、不被行業肯定,到此後飽受爭議,環保、安全等問題屢屢引起討論,再到如今專家看好、車企紛紛入局,增程式電動汽車走過了一段艱辛的道路。日前,東風嵐圖為首款車型嵐圖FREE舉辦的聲勢浩大的發布會上,嵐圖FREE增程電動車再度引起了業內對增程式路線的熱切關注。
  • 為什麼說增程式電動車很有潛力,看漢騰麥克斯韋增程器你就明白了
    那麼有沒有一套動力系統可以既擁有電動車的駕駛樂趣又無需擔心續航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增程式(EREV)電動車。從本質上來講,增程式電動車採用電池供電,電機驅動的模式,其實就是一臺電動車。但與純電動車不同的則在於,增程式電動車還額外擁有一個增程器,可在電池沒電時用汽油發電,並為電池充電,因此增程式電動車既擁有與純電動車無異的「起步」樂趣,又有效的避免了電動車用戶的裡程焦慮問題。
  • 增程式電動車,這臺SUV只要13.98萬,卻鮮為人知
    提及增程式動力車,一定是今年火熱的理想ONE,雖有自燃、斷軸、剎車失靈等重大質量問題,但迅速擴張的銷量並不受影響。剛剛結束的11月份,理想汽車僅靠一款增程式電動車月銷量達到4646輛,創單月交付量新高;今年累計26498輛。
  • 又一款增程式電動車亮相,理想ONE的對手來了
    目前在售的理想ONE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增程式電動車,很多人都在噴它的技術落後,截止現在理想ONE一年的時間裡交付了三萬多臺車,每個月的銷量也在逐步增加,好不好看銷量就知道了。由於它的增程式很特殊基本上純電車和它沒形成比較,而東風汽車旗下的嵐圖汽車也推出了同款增程式電動車,售價可能低於40萬,不到五秒即可破百。
  • 增程式電動車陣營再添新兵 這一技術路線終於走通了?
    來源:證券時報網自2018年理想汽車宣布推出增程式電動汽車後,行業內關於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爭議一直不斷。有業內人士認為,增程式電動車是燃油車與純電動車之間的過渡產品,也有人認為,這是能徹底破解裡程焦慮的方案,可以兼顧城市代步與長續航需求。
  • 滿電續航1000km,為什麼增程式電動車火不起來?
    而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混合動力,三種車型都可通過汽油驅動。而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它也可以稱為增程式電動汽車。解決續航焦慮的方案增程式電動汽車與普通燃油汽車結構相類似,但是更加簡單一些。
  • 馬自達MX-30將推出增程式電動車
    不過如今,轉子發動機將正式回歸,所不同的是,轉子發動機並非直接當做發動機驅動車輛行駛,而是當做增程式發動機,為電動車發電增加續航。日前,我們於外媒獲悉,馬自達首款電動車MX-30,其電池組容量僅有35.5kWh,由於續航裡程過短,只有200公裡左右,馬自達將為其推出增程式版本。
  • 新能源車燃油增程式?增程式混動是什麼意思?
    網友問題:新能源車燃油增程式?增程式混動是什麼意思?至於增程式,結構是非常簡單,從原理上看,它的確更加接近純電動車,畢竟它的內燃機並不會直接驅動輪子跑了,內燃機就是發電用來補充的。
  • 全面試駕賽力斯SF 5 增程式電動車市場從此有了更加豐富的選擇
    在新能源純電汽車爆發的當下,增程式電動車的出現,極大緩和了消費者對於純電汽車的各種痛點。而說到目前國內的增程式電動車,相信大家都會想到理想ONE,但理想ONE在造型、座椅布局(6座/7座)、車型定位等方面,都偏向於家用,因此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還是有著較多的局限性。需求,是產品的第一生產力。
  • 理想ONE的增程式電動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麼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一起來了解一下增程式電動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增程式並非是一個新鮮技術,像2009年上市的Fisker Karma、2011年開始銷售的雪佛蘭Volt、2014年投放市場的增程式寶馬i3以及2017年國內登場的別克Velite 5,都是增程式電動車。
  • 理想ONE的增程式電動究竟是什麼意思?_易車網
    那麼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揭開它神秘的面紗,一起來了解一下增程式電動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增程式並非是一個新鮮技術,像2009年上市的Fisker Karma、2011年開始銷售的雪佛蘭Volt、2014年投放市場的增程式寶馬i3以及2017年國內登場的別克Velite 5,都是增程式電動車。
  • 聊理想One 增程式電動車的代表 是不是真的沒有未來
    車,漢蘭達,cx8,大指揮官,昂科旗等,這些都是傳統燃油車,且都是合資品牌,國產品牌幾乎沒有,更別提新能源汽車,所以,理想one帶著一款增程式混動車瞄準這一市場,強有力的殺了進來,擁有很好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靜態體驗理想One擁有5020/1960/1760mm的長寬高和2935mm軸距,誇張的尺寸
  • 1040牛·米扭矩4.8秒加速,油耗1.2L,又一增程式電動車開始交付
    新能源汽車成為行業大勢所趨,但卻飽受續航裡程困擾,隨著國家發改委明確將「增程式電動汽車」劃歸純電動汽車,不少造車新勢力開始另闢蹊徑以增程式電動車入局,比較熱門的理想ONE已經實現交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品牌近日也開始正式將首批增程式電動車交付給用戶,它就是金康SERES旗下的賽力斯5
  • 不只有增程式,理想汽車也計劃造電動車!你看好嗎?
    此前,理想汽車CEO李想曾表示,在400kW快充技術成熟前,理想汽車不會推出純電車型,未來將致力於增程式動力。據了解,關於這款純電動車推出的時間,有相關人士透露,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計劃最早在2022年推出亮相,2023年上市銷售,會搭載理想的超快充和高電壓平臺等技術。
  • 增程式電動車不只有理想ONE,貼地飛行的賽力斯SF5它更香!
    就現階段而言,無裡程焦慮的增程式電動車較之EV或許更符合國情,目前理想ONE是這一細分市場的「網紅車型」,上個月還創下了銷量記錄。不過以後,有意入手增程式電動車的消費者又多了一個選擇。最近「實力派」選手賽力斯SF5來勢洶洶,尤其對那些覺得理想ONE開起來「差點意思」的車友,期待已久的「真香車型」終於來了!
  • 又一款增程式電動車,配可升降三聯屏,能否獲得理想式成功?
    汽車市場永遠都需要有開拓精神的創造者,純電動車型越來越火爆,但純電動車在國內一直都存在續航問題。在國產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第一時間給出了解決方案,用增程式動力系統去代替純電動方案,看上去劍走偏鋒,但確實解決了當前國內純電動市場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