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不過與其他新勢力聚焦於純電動汽車相比,理想汽車的首款產品理想one就顯得很異類,開創性的走了國內沒有過的增程式技術路線。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挺新鮮的概念,但實際增程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而當時其誕生的原因,也是和今天理想one一樣的解決電池續航力不足問題。
增程式電動車的起源與沉寂
可能與很多人的印象不同,實際上純電動汽車在1834年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並於1881年就發明出了第一輛使用可充電電池的電動汽車,這要比1886年誕生的奔馳1號還要早。
說回到增程式汽車,其發明者費迪南德·保時捷在發明了輪轂電機之後,通過給車輛四個輪子分別安裝輪轂電機的方式首次實現了四輪驅動,並使其達到了當時史無前例的56公裡時速。
同時保時捷博士也開始著手解決其續航短的問題,最終手段是在車上安裝一臺發電機。簡單粗暴,但確實有效解決了問題,也為今後的增程式汽車奠定了基礎。
之後隨著石油開採技術提高油價大幅下降,內燃機隨人類工業水平的提高快速發展,取代電池電機成為汽車主流。而這樣的情況再次出現轉機則已經到了九十年代,隨著動力電池進步,人類又重新開始探索更環保的驅動方式。
相比純電動汽車一直有斷斷續續的嘗試,混動汽車九十年代末在豐田獲得成功,增程式汽車就要坎坷得多,到了2007才再次由雪佛蘭的沃藍達概念車在北美車展上引起關注。隨後一些廠商聞風而動,但增程式在迎來一波小高潮後卻因種種原因再次陷入無人問津境地。相比傳統汽車研發,高投入、低回報的情況使得堅持下來的企業寥寥無幾。
21世紀增程式的再次嘗試
存在就要有它的價值,這點在增程式電動汽車上也不例外。
哪怕是新世紀第一個吃螃蟹的雪佛蘭沃藍達概念車,其16度電的電池提供80公裡純電續航裡程,電量不足時啟動1.4升增程器發電,油箱35升容量能額外提供490公裡的增程續航力,平均下來百公裡不過7.1升的油耗。就算以現在的眼光看這樣的能耗指標也算不上差吧?
不過想要實現節能的效果離不開優秀的三電系統,增程器、電池、電機之間需要無縫而精準的協調與配合,技術難度大或許是未能推廣的原因之一。而造車新勢力的理想既然敢於選擇增程式的技術路線,那自然也是有備而來。
增程式與混動式的區別
很多人會把理想one的原理和混動汽車搞混,混動汽車相當於在傳統汽車上安裝電池和電機,內燃機、變速箱在電量耗盡或需要更強的動力時,是要通過傳動軸直接參與車輛驅動的。而增程式電動汽車則反之,是在純電動車基礎上增加了為一個用於發電的增程器,說白了就是一個發電機。
如果還搞不清楚,那就直接記住增程式沒有變速箱這個最大的特徵就好了。
增程式與混動式的區別
以理想one這款車來說,其前後雙電機在純電模式下,驅動用的能源完全來自電池,此時增程器是不工作的。而當電力消耗後需要補充時増程器才會啟動,消耗汽油發出的電直接輸送至電機滿足驅動需要,如有剩餘則補充進電池。
有些人因此質疑其1.2T的增程器功率過小,在沒電時對2300公斤的理想one來說過於小馬拉大車。但實際這是一個偽命題,首先使用中其電池並不會真的完全耗盡,低於一定電量後就會強制啟動增程器發電。而我們日常駕車速度起來後的巡航狀態,實際所需功率並不高。
所以其1.2T增程器的最大功率96千瓦,雖然不及雙電機總計240千瓦輸出的一半,但足夠滿足國內120公裡限速的巡航所需。在車輛卻需要起步、上坡等需要短時間強動力的情況下,電池內儲存的剩餘電量則會發揮作用。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電動汽車因為沒有變速箱無法調整傳動齒比,使得其大約40-60公裡的經濟時速比傳統汽車的大約60-80公裡低很多。並且電機在車輛起步時即可提供最大扭矩,應付城市內低速、頻繁起停的路況效率更高。反之到了高速狀態,內燃機可以進入穩定的燃燒狀態效率更高,而電機則因為更高的轉速耗電量大幅增加。
具體到理想one身上,雖然根據使用場景和車輛模式會有很大的能耗波動,但即便低溫、低電量跑高速這種最不理想的情況,油耗也不過百公裡10升左右,對這樣一臺五米級的SUV來說也並不算高。
至於一些人認為燒油發電是脫褲子放屁,而兩套系統只會徒增後期保養成本的觀點,這裡我們不妨理一理。
傳統汽油車氣缸做功後需要經過變速箱、傳動軸的損耗才能傳遞到車輪用於驅動車輛。而理想one純電模式無需多言,在增程模式則首先是沒有變速箱的損耗,其次是發出的電直接用於電機驅動車輪,並不存在經過電池的一次能量轉換損耗。
這裡也不要忘了電機的能量轉換效率是非常高的,並且增程器只用於發電與汽車時速並不關聯,因此工作時可以維持在效率最高的區間。同時増程器工作的熱量還能提供暖氣,冬天無需為採暖耗費額外電力。
由此理下來不難發現這效率其實並不差,不然這油耗也根本說不通嘛。
什麼樣的人群適合理想one?
對於大部分城市居住用戶來說如果有充電條件的話,理想one在城裡可以當純電動車開降低成本,其電池理論180公裡的純電續航裡程足夠滿足日常上下班、短途出行之需。即便沒有充電條件當汽油車開,得益於電機的原理優勢也將獲得遠低於同級別燃油車的油耗。
日常經濟性得到保證,並有電動車一般平順的駕駛體驗前提下,其汽油增程器的優勢就得到凸顯,當遇到需要自駕遊之類長途駕駛的情況,理想one又可以發揮出與汽油車無異的便利性而無需考慮沿途充電問題。如果始終保持電池電量的話,甚至還可以作為野營之類活動的戶外電源使用。
並且作為新勢力一員,理想one在配置上也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全景影像、自適應巡航等輔助駕駛裝備齊全,還配有增加舒適性的可軟硬調節懸架,可以說誠意十足。而其超過五米的車長空間自然不差,6、7座可選的座位布局,即使作為家中唯一的車輛在使用上也足夠靈活。
綜上所述,理想one是一臺非常適合城市家庭的SUV,結合了電動車的平順和傳統汽油車無續航焦慮的優勢,並在空間、舒適、性能上取得了不錯的平衡。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