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網店」時隔一年再現外賣平臺,這種代購咖啡你敢喝嗎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去年8月底9月初,餓了麼、美團外賣等網絡訂餐平臺上的假冒星巴克門店風波讓不少消費者捏了一把汗。星巴克中國當時公開闢謠,稱其沒有和任何第三方訂餐平臺展開正式的業務合作。相關網絡訂餐平臺此後悄然下架了相關門店。

然而時隔一年多,又有不少消費者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反映,曾經消失的「星巴克網店」近期又出現了。

美團外賣上的數家「星巴克」。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觀新聞

聲稱和星巴克無關,可還在用相關元素吸睛

10月11日下午,記者登錄餓了麼、美團外賣等網絡訂餐平臺,以某路口為坐標,搜索「星巴克」,發現餓了麼上出現了15家名稱中含有「星巴克」的在線商戶;美團外賣上這樣的商戶有4家。一些商戶給出了比實體店更吸引人的優惠, 「星巴克咖啡代購(新區世紀大道店)」就標稱「滿45減6,滿88減12,滿130減20」「熱銷糕點95折」,甚至4元的加一份奶油或糖漿這樣的附加產品,通過該代購也可以便宜0.2元。

一些代購的優惠力度勝過實體店。

記者注意到,和一年多之前不同,似乎為了規避侵權風險,這些商戶沒有明目張胆地直接使用星巴克的商標,也沒有標稱自己是「星巴克」下屬的門店,大多是以「星巴克代購」「星巴克咖啡代購」等商戶名稱在線接受訂單,而且都在自己的頁面上標稱其「一切商業行為與星巴克無關」。

雖然嘴上極力和星巴克撇清關係,但一些商戶還是在用星巴克元素來妝點門面,吸引訂單。比如,美團外賣上的「星巴克咖啡代購(SH一店)」,雖然號稱「外賣商業行為與星巴克無關」,但該商戶頁面標示的實際經營地址卻是星巴克新華路店,標示的現場照片和食品經營許可證號也是該店的,讓不少消費者產生這家代購商戶就是星巴克新華路店的錯覺。這樣的做法,讓這家商戶的訂單量頗豐,美團外賣平臺顯示該商戶每月售出9015單。

這家代購標示的信息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它就是星巴克川沙金匯廣場店。

再查看該商戶公示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其身份才顯露出來(如果這些證照不是假的),居然是一家遠在天津自貿試驗區的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營項目為「預包裝食品銷售(不含冷藏冷凍食品)」,和飲料現制現售沒有任何關係。

遠在天津的企業跑來上海做星巴克的代購。

10月11日,星巴克中國方面再次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表示,截至目前,星巴克在中國沒有和任何第三方外賣服務平臺展開正式的業務合作。

對於一些平臺在線商戶聲稱自己和星巴克無關,但實際上卻在使用星巴克相關元素的情況,星巴克的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內部會探討這種行為是否對星巴克方面構成了侵權,不排除採取法律手段的可能。

網絡平臺食品代購存監管空白,暗藏風險

拋開星巴克與代購者之間的糾葛,不少業內人士更擔心網絡訂餐平臺上這些「食品代購」可能會引發食品安全風險。

一位從事飲品店經營的業內人士表示,星巴克之所以排斥外賣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畢竟,食品代購在方便了購買者的同時,也在製售者和消費者之間增加了一道環節,這個環節一旦時間過長、食品所處環境的衛生狀況堪憂,很可能使食品受到汙染,甚至影響消費者健康。

該人士坦言,不排除一些代購者為了圖方便,可能會根據經驗,預先購買一批星巴克的暢銷商品囤著,訂單一來就送貨。這種情況下,有些商品被長時間存放,受到汙染的可能性被放大。更糟糕的情況是,不排除個別代購者為逐利,自製或採購假冒的星巴克商品,消費者僅通過外包裝很難辨別,這樣的食品安全風險更大。一旦消費者食用後出現身體不適,還會出現責任難認定的問題。

既然風險不小,那麼監管部門是否可以對網絡平臺食品代購行為採取強有力的監管措施呢?答案是暫時還不能。

記者詢問多位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人員,均被告知,出現在網絡訂餐平臺上的這些食品代購,屬於一種服務,而非直接銷售商品,要代購者像食品銷售者那樣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難免有些牽強。目前,很難找出可以直接適用於網絡平臺食品代購行為的現行法律、法規,屬於空白地帶,從事網絡平臺食品代購目前暫不需要相關許可。

代購許可信息有矛盾,涉嫌偽造、套證?

不過,一些經營者卻「聰明反被聰明誤」。雖然目前沒有明確規定要求網絡平臺食品代購要持相關許可才能經營,但他們中的一些卻為了通過網絡訂餐平臺的資質審查,有偽造、套用其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證照來「應急」的嫌疑。

在餓了麼上,「門店」最多的星巴克代購,是一家自稱「黑手-星巴克代購門店」的經營者,以記者所選的路口為坐標,可以搜索到7家「黑手-星巴克代購門店」。記者致電這些門店統一標示的客服電話,卻被告知運營方遠在杭州,系註冊在當地的杭州黑手科技有限公司。

「黑手-星巴克代購門店」的客服電話和註冊地均在杭州。

然而奇怪的是,記者逐一查看這7家「黑手-星巴克代購門店」公示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上面顯示的經營者卻不在杭州,有5家為位於南泉北路35號1層104室的上海純飲貿易有限公司浦東分公司,有2家為位於寶山區南衛路39號的上海耐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南泉北路上的這家企業,不一定知道自己正在做星巴克的代購生意。

是否偽造、套用其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證照,還有待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調查,如果一旦查實,相關單位將受到法律制裁。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表示,如果查實相關企業存在偽造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行為,該企業就涉嫌觸犯《刑法》,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的,公安機關將對當事人追究刑事責任。去年,廈門就曾有過類似的案件。

此外,失察的網絡訂餐平臺也將承擔相應的責任。李旻指出,根據《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審查許可證的,可由監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原題為《消失一年多的「星巴克網店」又出現了,這種代購咖啡你敢喝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外賣平臺擅自「代購」星巴克 稱符合星巴克規定
    昨天,部分市民收到一條簡訊,大意是餓了麼平臺充斥大量星巴克咖啡代購「黑店」,致使星巴克退出餓了麼平臺並轉至美團外賣。經核實,美團和星巴克咖啡均否認向顧客發送該簡訊。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上所謂的「星巴克」,事實上都不是星巴克咖啡本店入駐,而是「跑腿兒」的代購公司。星巴克官方對於這樣的「代購」一律給予否認。
  • 外賣平臺擅自代購星巴克惹爭議 各方回應
    部分市民收到一條簡訊,大意是餓了麼平臺充斥大量星巴克咖啡代購「黑店」,致使星巴克退出餓了麼平臺並轉至美團外賣。  現象  物流公司註冊外賣平臺專職代購星巴克  經常在線訂購咖啡的張女士沒有想到,自己在外賣平臺購買的咖啡居然來自「黑店」。
  • 星巴克代購悄然上線外賣平臺,未經授權卻又不算是黑店
    而在其開啟本土化之後,就有點一發不可收拾了,外賣平臺已經出現了星巴克代購。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真正的星巴克咖啡,而是跑腿兒的代購公司。近日有部分市民收到簡訊稱,餓了麼平臺充斥著大量星巴克咖啡代購「黑店」,致使星巴克退出餓了麼平臺並轉至美團外賣。
  • 喝上星巴克外賣,還真得感謝l uckin這隻白唇鹿
    瑞幸咖啡故宮箭亭店開張可以說,中國"跑得最快"的瑞幸咖啡給市場份額佔有量第一的星巴克帶來的衝擊與挑戰不言而喻,上線外賣業務,也被外界解讀為星巴克為應對瑞幸快速發展而不得已做出的變革。從這個角度說,能喝上一杯星巴克外賣,可能還真得感謝luckin coffee!
  • 超市賣的星巴克咖啡竟是假的!你還敢喝嗎!
    有消費者稱,自己購買的星巴克速溶咖啡有問題。與星巴克門店正品相比,某超市的速溶咖啡貼有「廣州百益」標記。星巴克中國公司:星巴克免煮速溶咖啡在國內未委託生產廠家。無錫警方曾查獲假冒星巴克產銷鏈,生產地點在廣州,售往全國獲利達千萬。
  • 體驗了一把星巴克的外賣服務後,我發現代購可能更方便划算
    官方外賣服務遲遲而來,然而跑腿代購服務或許已搶佔消費者心智。星巴克今日終於在餓了麼、星巴克APP上線外賣服務,然而僅有極少數門店可以享受該服務。以上海為例僅有徐家匯、普陀區個別門店提供該服務。根據作者的親身經歷,這種擁有專業配送話術的快遞能夠偶爾在配送費同樣為9元的KFC和麥當勞那兒體驗到。拿到咖啡後,來一口,你會發現,和在店內的口感的確沒有很大差別。當然如果給你送貨的外賣小哥在路上摔了一跤就不能保證了。雖然餓了麼和星巴克號稱新研製的杯蓋密閉性上佳,即使搖晃也不會將液體灑出來。
  • 星巴克外賣為何允許雜牌軍混戰
    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一個月有餘,星巴克終於上線外賣專送業務「專星送」。不過,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星巴克並未對其他外賣平臺上的「代購店」進行清場。對此,星巴克在回應中坦承,專星送和代購店將同時存在。
  • 面對咖啡外賣阻擊,星巴克外賣能否再次實現舒爾茨的夢?
    然而,自馬雲出席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開業以來,業內紛紛揣測星巴克即將與阿里旗下外賣平臺餓了麼合作。此前,外界也曾傳言星巴克將聯合美團上線外賣。但很快被星巴克中國CEO王靜瑛否認了。據了解,在2018年5月召開的全球投資者大會上,王靜瑛在接受《中國企業家》記者採訪時表示「外送這部分業務,未來某一天我們會參與其中,但從來沒有說過跟誰一起合作。」
  • 牽手阿里玩新零售 星巴克外賣咖啡,喝嗎?
    除了外界一直期待的餓了麼送咖啡外,阿里還將打通旗下包括盒馬、淘寶、支付寶、天貓、口碑等多個業務線,與星巴克全面對接,並展開新零售戰略合作。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消費者不僅可以享受星巴克的外賣服務,未來還可以通過天貓、淘寶購買咖啡,並享受一系列星巴克的會員服務。 星巴克外賣 30分鐘可送達 隨著網際網路咖啡品牌接連入局,關於星巴克上線外賣服務的消息便多次傳出。
  • 星巴克默許非官方代購,獨家合作的阿里被坑了?
    在之前阿里巴巴和星巴克達成獨家合作的時候,引起了強烈的社會關注,而在最近星巴克終於在餓了麼平臺上線了他們專屬的外賣服務「專星送」。星巴克在中國的咖啡市場裡遭到「小藍杯」瑞幸的挑戰,這也讓他們不得不放下高冷也開啟了外賣服務,其實以前星巴克也可以送外賣,但是這並不是官方服務。
  • 星巴克推官方外賣,擬合作方是百度,但消費者會買帳嗎?-虎嗅網
    星巴克終於也有了外賣業務。據天下網商報導,9月27日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中國(包含江浙滬)將在2017財年內完成外賣建設工作,外賣業務將正式上線。不過他們似乎並不打算自己來配送,目前已知的情況是,星巴克中國總部有意將外賣業務授權給百度外賣,但正式通知尚未發布。
  • 星巴克與餓了么正式推出「專星送」,背後不止是做外賣...
    在試運行期間,北京上海的部分地區可以通過星巴克的「專星送」喝到外賣的星巴克。 與外賣平臺以往有的代購星巴克不同,這一次的服務可以算作全面升級:餓了麼為星巴克研發了全新的冰包,經實驗室測試顯示,箱內溫度可以在 6 小時內保持 5 度的低溫;不僅如此,為了你能更快地喝到咖啡,餓了麼旗下的蜂鳥配送還為星巴克打造了專屬的配送團隊,服務上線前由 20 人組成的專門測試小組封閉測試超過 3 個月。
  • 不到10塊錢的外賣咖啡,都是誰在喝?
    圖/聯商圖庫你知道史上最貴的咖啡外賣是誰點的嗎?去年6月底,號稱世界上最猛的咖啡「死亡之願」接了一個特殊訂單——來自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嘴一饞,點出了個銀河系最貴外賣!相比太空人的超長等待,我們點外賣就容易得多了。動動手指下單,半小時後就能收到一杯手磨咖啡。正是因為這種便利,點外賣咖啡的人越來越多了。僅在餓了麼,2018年的外賣咖啡總訂單量對比前一年增長了60%。這些咖啡癮君子都在哪兒?他們喜歡什麼口味?我們研究了餓了麼數據,發現了咖啡江湖的幾個小秘密。
  • 星巴克送外賣不算創新,看看瑞幸咖啡和連咖啡就知道了
    而一直以星巴克作為競爭對手的瑞幸咖啡,就在8月1號的時候,在其夏日主題發布會上宣布瑞幸咖啡門店所有的輕食產品,一律五折起,並且這項活動持續到年底。看來這也是對於星巴克入駐外賣市場的一種反擊,同時也是對於星巴克輕食市場份額的爭奪。可以說二者的競爭是相當激烈了。同時新零售咖啡的另一位代表連咖啡,則是在微信上線了一款小程序,那邊是口袋咖啡館。
  • 幫啦跑腿,星巴克的「中間商」
    想喝 星巴克 不是一件難事,但如果條件加上「不出門」,就沒那麼簡單了。在國內 外賣 市場鼎盛的現狀下,星巴克似乎不為所動。於是,同城跑腿服務平臺「幫啦跑腿」搞起了「星巴克 代購 」的跑腿業務。據幫啦跑腿客服表示:這種星巴克的單子,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送100多杯。代購盈利模式:跑腿費+星享卡積分從跑腿平臺的商家上傳的資料看來,這個公司叫做「廣東幫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在廣東梅州註冊,主營業務是同城跑腿服務。和星巴克顯然是兩路人馬。
  • 星巴克外賣姍姍來遲,杯蓋都是特製的,不過9元配送費值嗎?
    星巴克在外送上的反應不可謂不遲鈍,業內普遍觀點認為星巴克的顧慮在於擔心外送服務會影響了其核心理念「第三空間」——外賣配送時間長會影響口感、配送過程中咖啡可能會傾灑、同時湧入大量外賣訂單會打擾到堂食顧客。
  • 星巴克退出餓了麼?星巴克說跟哪家都沒合作
    餓了麼方面則回應稱,平臺上的星巴克代購都符合星巴克官方對代購店的規定,不存在黑店一說,也未發現有星巴克代購退出平臺的狀況。外賣平臺的星巴克店貓膩:物流公司做代購 商家冒用證照簡訊究竟是哪方所發?在三方都否認的情況下我們不得而知。但新浪科技隨後查閱餓了麼、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三家平臺,卻發現了外賣平臺上星巴克店的貓膩。
  • 星巴克在世界各地的限定咖啡,中國這個你敢嘗試嗎
    星巴克在全球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推出的限定飲料,總能引起社交平臺上的各種曬。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其他國家那些誘人的星巴克限定飲料。秘魯Alarrobina FrappuccinoAlarrobina是一種糖漿,由黑角豆樹的種子製成,風味獨特,而且只有秘魯找得到,星巴克把它拿來製作冰沙。
  • 「奔跑的美式」:中國人真的喝咖啡嗎?
    隨後,星巴克與阿里巴巴宣布全面戰略合作,星巴克與餓了麼合作的外賣服務「專星送」在北京和上海部分門店開始試運營。咖啡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新零售紅利,加上了外賣翅膀的星巴克,會讓中國人愛上喝咖啡嗎?即飲咖啡和速溶咖啡本質上都是一個加工產品,現磨咖啡相對來說會健康一些,但有時候會喝不到咖啡的味道,而精品咖啡就原滋原味的保留了咖啡本身的味道。隨著消費升級,社會上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眼光關注到現磨咖啡,關注到星巴克。
  • 與星巴克搶生意,漫咖啡、COSTA都棄權了,網際網路咖啡能成功嗎?
    後來,一度因主打女性市場而走紅的「韓版系」咖啡館品牌,如漫咖啡、zoo咖啡和咖啡陪你(caffebene)等,以其花式甜美飲料和豐富的甜點類食物,雖然討好了消費者,但由於翻桌率低,每單消費量小等問題,最終或偏安一隅、或惺惺離場。 至於歐美系挑戰者,COSTA曾被最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