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全國各地考生們陸續收到各高校錄取通知書,準備開啟大學新徵程。大家應該還記得,安徽黃山歙縣發生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導致該縣高考被迫延遲。啟用備用試卷補考後,經過社會各方幫助,全縣2000多名考生最終無一因災缺考。高考放榜後,該縣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
全國人民的關注和社會各方的持續支援,是安徽抗擊洪災的堅強後盾。目前,在騰訊公益平臺「馳援洪災」專題上,越來越多的公益機構聯合上線多個項目,全國網友們還在紛紛捐獻愛心,用實際行動支援南方受災群眾,儘早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安徽人民為抗洪離家,為幫助災後生活重建,網上正在進行愛心接力
這場特殊的高考,讓歙縣考生們記憶猶深。結束考試後,考生們集體鞠躬感謝各方幫助。
歙縣教育局方面表示,在上級領導的關心、社會各界的支持、考生的努力和家長的配合下,該縣高考取得喜人成績,全縣2182名考生沒有一人因災缺考。
這是今年南方洪災當中暖人心的一幕,也是安徽省防洪抗災中的「動人」縮影。7月初開始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造成安徽宣城、銅陵、池州、黃山、安慶、蕪湖、馬鞍山、滁州等14市80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
為保周邊的河南江蘇等省份安全,安徽顧全大局,王家壩7月20日開閘洩洪。閘前的當天凌晨,王家壩水位超過保證水位。緊急之下,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叩門,第一時間疏散群眾。
大家收拾家當,想要把能帶上的東西都帶上,有的人趕著牛羊雞鴨,有的人抱著養的貓狗,短暫離開了家鄉。
1953年王家壩建成,這是它建以來的第16次開閘蓄洪。1954年到2007年間,王家壩閘共15次開閘蓄洪,蓄洪總量達75億立方米,為削減淮河洪峰,確保兩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滬交通大動脈、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馬功勞。
有愛的安徽,養育了有愛的人民。
洪災發生後,安徽省紅十字基金會聯合騰訊公益平臺,馳援安徽洪災地區 。在騰訊公益平臺的「馳援洪災」上,目前正在積極籌措救災資金和物資,緊急為受災群眾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同時資助開展突發水災受災地區災後重建,基礎設施重修等一系列人道救助,全力保障災區群眾基本生活。
近30萬網友愛心接力,「馳援洪災」38個項目仍在繼續
馳援南方受災地區的還有愛德基金會。災情發生後,該基金會第一時間啟動救災響應,目前已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柳州市融水縣和三江縣開展救災工作。
隨著暴雨漸歇,水位緩退,仍有部分村民居住在臨時安置點。8月8日,愛德基金會聯合志願者走訪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豐樂鎮的安置點,重點關注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的需求,以及災後重建和生計恢復等方面的需求。
目前,愛德仍在繼續保持密切關注降雨情況和災情的發展,並做好隨時行動的準備。 與此同時,它也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發起樂捐項目,積極幫助受災群眾。
該項目將以實際需求為依據,為受災群眾提供食物、飲用水、衛生用品和生活用品等急需的物資,並將根據災後恢復狀況、天氣變化、是否發生次生災害等因素綜合考量,為受災群眾提供更加合理的救助。
從7月8日起,騰訊公益平臺上線「馳援洪災」專題,截止2020年8月25日11:43,共聯動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愛德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重慶市慈善總會等多家公益機構,上線38個洪災項目,項目範圍涉及廣西、雲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甘肅、陝西、山東等全國多個受洪災影響地區,捐款人次達299286次,捐款金額達11387497.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