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11月起,外地車進京有次數的限制,每臺車每年只可以辦12次進京證,每次最多是7天,總共是84天,可以分次辦,也可以連續辦,次數用完為止。實事求是地說,12次,84天,是完全夠用的,誰沒事總上北京呢?所以說,實際上,外地車來北京是更方便了。一年84天,連旅遊都夠用了!
外地車牌的情況有以下兩種
一 、外地人的外地車。他們長住北京,在北京生活工作或學習經商等等。雖然不是北京人,但他們生活在北京,又離不開車輛,新規定,不能長年辦證了,確實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一定的不方便。
二、真正的北京人,他們長期搖不到北京的牌照,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了買臺車,掛外地牌照的辦法。
從長遠看,北京人只有靠搖號一條路。還有,就是新能源車,現在想買的人太多了,也要排隊,排幾年才可以排的上新能源車。上海的方法是競價拍賣號牌,用錢來平衡需求。相比之下,北京的方式更好。
每戶有車本的家庭人員都在參加搖號,有的家庭已經購置兩輛或以上的汽車,有的家庭搖號7年左右還是沒能搖到一個北京車牌,所以建議按照北京市人口進行按戶進行搖號,(最起碼保障一戶一個京牌)。
荷蘭的一家公司最近公布了全球城市擁堵指數排行榜,結果顯示,全球交通擁堵程度持續惡化。印度孟買是全球交通最擁堵城市,中國北京排在第30位。在過去十年中,全球交通擁堵狀況持續惡化。在報告所調查的城市中,有近75%在2017年至2018年間擁堵狀況惡化或與之前持平。
北京的交通擁堵情況在世界已經排到第30位了,早上上班從郊區過來的話,基本一半的時間全部都堵在的路上,一個小時的車程,工作日要用2個小時,還沒有通地鐵的郊區,全部都要依靠這個高速來城裡上班工作,在加上堵車,每天就要早起2個小時,如果租房確實不用擔心堵車,但是一個月的工資根本不夠負擔自己的房租和基本生活開銷。
還是要對外地車牌限行的,因為工作日北京的早上已經沒有不堵車的情況了,本地車牌限行後都已經這麼擁堵,更何況放開對外地車牌的限行以後交通可能會更加的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