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的美食欄目都在推薦一道菜,那就是醬大骨。這道美食不僅味道堪比炸雞,很受年輕人歡迎。而且它的營養不容小覷,可以幫男女老少補充點能量。但是醬大骨不是個簡單的菜,對於廚房新手來說,可能不是太容易掌握。
因為想要燉出來的醬大骨好吃,它的底料是關鍵,這方面需要經驗老道的熟手才能掌握住量和火候。大骨頭在菜市場買的時候,記得讓師傅幫忙剁成適合食用的大小,不然買回來自己處理要費很多時間和力氣。
已經剁好的大骨頭先要焯水,這樣才能去掉血水和一些雜質。在焯水的時候,建議倒入適量的料酒進去,如此一來就可以達到去腥提鮮的效果了。當水煮沸之後,會浮出一層油漬和奶茶色的沫沫。這些就是大骨肉的血沫,將它們用湯勺撇出來就可以了。
然後將外皮已經變熟的大骨頭盛出來,放到乾淨的盆子中倒入涼水靜置。緊接著燒開鍋,當鍋加熱到六七分熟的時候,再多倒點油進去燒開。蔥姜提前記得備好,下鍋炸香,會讓底油變更香,讓骨頭更入味。蔥姜要用調到小火慢慢炸,然後撈出來扔掉。
隨後挖一勺豆瓣醬,一勺黃豆醬,適量甜麵醬依次倒入油鍋中,再用菜勺均勻攪拌,那香味立馬就會佔領整個廚房。稍微翻炒三十秒,然後倒入適量清水即可。將醬汁倒出來備用,再炒個糖色。
鍋再次洗涮乾淨,倒入適量食用油,再加入適量冰糖將它炒融化。加適量清水進去,煮開就好了。第三步,之前焯水完的大骨頭就可以挪到燉鍋裡面了。清水要沒入骨頭,炒好的醬汁和冰糖都要倒進去。你以為底料就這些了嗎?
醬大骨之所以如此受歡迎,自然和它的製作工序分不開聯繫。做醬大骨,除了炒出醬汁和糖色外,還有個東西必不可少,那就是香料包。常見的香料包,大家去超市就能買到,將它們用紗布包起來就可以啦。香料包整個沒入到大骨頭湯中,蓋上蓋子,開中火慢燉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之後,這個大骨頭經過醬料和香料包的上色,顏色已經非常好看了,食慾完全可以勾起來。將醬大骨撈出,留下的底料湯汁就不需要啦。所以說做一次醬大骨,其實還挺費勁。不是說需要多大的力氣,而是需要時間和不同的料去做湯底。關鍵是那些湯底還不能反覆用,著實有些浪費了。
鮮香濃鬱的醬大骨,吃到嘴裡的感覺就是一個字「香」。因為燉的時間比較久,那個肉已經很綿軟了,基本可以做到入口脫骨,嚼勁也夠,但是不粘牙!以上就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醬大骨,底料是關鍵,做出來的味道堪比炸雞」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學習家常菜的朋友們,不妨點擊關注下我們哦。每天都有好看的內容更新,你們還在觀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