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Booking宣布收購位於丹佛的目的地活動技術服務商Fareharbor,有消息人士透露收購價格為3億美元。僅僅一天後,TripAdvisor宣布併購位於冰島的目的地活動技術服務商Bokun。旅遊界兩大巨頭接連出手,整個目的地活動技術服務商行業為之震動。
Booking作為酒店預訂行業的大,擁有巨大訪問,且用戶粘性高。近年來,Booking開始從一個單純的酒店預訂平臺向綜合性旅遊預訂平臺轉型,接連併購B2B服務商,包括酒店數字營銷服務商Buuteeq和Hotel Ninjas、酒店收益管理服務商PriceMatch、租車分銷服務商TravelJigsaw,以及數據分析服務商Evature和Qlika。Booking併購這些B2B服務商之後,將其技術融入自己的預訂平臺,一方面夯實B端的供應鏈(商),另一方面提升C端的用戶體驗。提供給B端供應鏈的技術服務本身也是一個營收點,例如收購Buuteeq後改造推出的PMS系統Booking Suite,採用月租費或者訂單傭的模式。而在C端,做好技術儲備,隨時推出多酒店之外的產品,不斷拓展自己的邊界。
實際上,2016Booking已經在40個城市推出了目的地活動預訂。此次收購Fareharbor,不但儲備技術,而且收穫Fareharbor的供應商,在此基礎上推出與酒店關聯的目的地活動水到渠成。
Fareharbor的供應商突然被天上掉下Booking這麼一個大流餡餅砸中,想必也很高興。這項收購可以說是真正的多贏,沒有輸家。
TripAdvisor作為旅遊UGC點評網站老大,最近幾轉型順,股價跌跌不休,管理層面臨投資人巨大壓。在酒店即時預訂instant booking變現不順的形式下,非酒店營收持續高速增長卻成為亮點。2017,TripAdvisor非酒店營收板塊,包括景點、度假租賃、餐廳營收增長24%達到3.6億美元,其中歸屬於景點的目的地活動 tours & activities貢獻頗多。目的地活動平臺GetYourGuide和Klook接連巨額融資,也提醒目的地活動領域的長期向好趨勢。Skift的最新報告指出,整個目的地活動市場容量到2020年預計會增長到1830億美元。
TripAdvisor雖然早在2014年以2億美元併購了目的地活動平臺Viator,但直至一後才推出供應商管理後臺Extranet,在此之前依靠城市代理商管理產品。供應商管後臺的推出,極大地推動Viator產品的展,至今上架產品已超過10萬個。
3月底,TripAdvisor為了進一步敦促供應商small local operator上架更多產品,隱藏了供應商的聯絡信息如網站、郵箱、電話等,將預訂流引導到Viator上去,引起全球眾多供應商反彈。
供應商的反彈,源於TripAdvisor/Viator的簡單、粗,沒有為供應商提供多的增值服務。而現在併購Bokun,為供應商提供近乎免費的預訂技術服務,TripAdvisor/Viator將重新贏得供應商的支持。
TripAdvisor/Viator剛剛宣布併購消息,便祭出殺手鐧,使用Bokun系統,前三個月免費,三個月後費用為訂單交額的0.1%。相比行業內通行的交易額5-6%,或者100美元的月租費,這簡直就是白菜價!此招一出,也讓Booking花費3億美元併購Fareharbor的價值銳減。估計Booking併購Fareharbor時打的如意算盤跟Booking Suite一樣,收購後挾流優勢向供應商收取訂單佣金或者月租費(Booking Suite收取酒店10%的交易額傭或者150美元的月租費),3億的併購成本也能賺回來不少。
這邊TripAdvisor/Viator直接免費,Booking是否再向供應商收取技術服務費就很尷尬。如果跟BookingSuite一樣收取費用,將面臨TripAdvisor/Viator的強大競爭壓,收費的話3億美元的併購成本就很貴。
有消息人士指出,TripAdvisor/Viator曾出價2億美元和Fareharbor談判未果。TripAdvisor/Viator這個免費政策直接給Booking挖了一個大坑,Fareharbor年營收5000萬美元的價值眼看就要付諸東流。在策略方面,Booking真得向TripAdvisor/Viator和中國同行學習,大氣一些,如果同時能給目的地活動供應商和酒店供應商提供免費技術支持,也就是Fareharbor和Booking Suite同時免費,則因為其強大的酒店供應商網絡,又可以扳回一局。當然,獨立的酒店技術服務商PMS創業公司會因此而倒下一大片。
Booking和TripAdvisor不斷深度整合供應鏈,其價值不僅僅在於提升當前的營收,更長遠的價值是用戶數據分析,據此判斷旅遊業的發展趨勢,以維護其在旅遊業的霸主地位。實際上這兩家巨頭還是略微保守,如果中國同行有這個實和流,恐怕早都開始涉入金融圈了。
巨頭打架,受傷害最大的永遠不是巨頭,畢竟巨頭有強大的資金實力鏖戰,反而是那些在夾縫中成長的獨立目的活動地技術服務商面臨巨大挑戰。近年來,在目的地活動技術服務商這個賽道上,各路資本下注,隨著這兩起併購事件,戰役即將接近尾聲。
目的地活動技術服務商創業公司之間的競爭,在技術層面上差異不大,競爭主要還是來自於獲客能和流入口。如今兩大巨頭挾資本、流、技術的優勢大舉進攻,給獨立技術服務商還有多少空間呢?
Rezgo的CEO聽到這個消息後表示「情緒複雜」,一方面這樣的併購令人興奮,大玩家入場表示認可這個賽道的價值,另一方面獨立的創業型公司面臨實強大的巨頭的激競爭,這兩起併購賦予Fareharbor和Bokun極大的獲客優勢。TripAdvisor/Viator提供給Bokun的近乎免費的收費政策支持,使得剩下的玩家在價格競爭上難以招架。
獨立目的地活動技術服務商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早點委身巨頭賣個好價錢也許是個上策。接下來併購獨立目的地活動技術服務商的會是Expedia還是Airbnb呢?
*本文作者:李強,GreatWall Hiking CEO,執惠專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