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的大道理:表面張力

2020-12-16 中國數字科技館

(圖源:pixabay)

公園裡的小朋友吹起了一個大泡泡,陽光下的肥皂泡炫彩奪目;旁邊的音樂噴泉噴出水柱,紛揚的水滴剛好落在你的手掌。其實,在這些水的大秀幕後,有一位隱形而重要的魔術師——水的表面張力。

故事還要從19世紀的歐洲講起,那時的人們和你一樣,也喜歡七彩的肥皂泡。科學家們在擺弄肥皂泡的同時,也試圖揭開它背後的秘密,一位熱愛科學的女孩子做到了。她設置了這樣一個簡單的小實驗:把一塊紐扣大小的金屬片系在繩子上,並將它輕輕放在水面,並測量將金屬片從水面提起所需力的大小。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從水面上提起金屬片,居然比從桌面上提起同一片金屬更費力。也就是說,水的表面對金屬有一種「吸引力」。這個吸力就是我們所說的水的表面張力。

張力只來自於水面上那薄薄的一層水分子,簡單來說,它是一種讓水分子更「團結」的凝聚力。如果我們把一杯水放大很多很多倍,你將看到上億個水分子。水分子天生很愛交朋友,會主動吸引四面八方的水分子。這樣的凝聚力來自一種特殊的化學作用力——氫鍵,它本質上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對其他水分子中氫原子的吸引。但是,表面的水分子就不太一樣了。它們的上方不再有水分子,所以這種吸引力只能作用於下方和側方的小夥伴,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把本應吸引上方水分子的力分給了自己側面的鄰居。就這樣,最表面的一層水分子更大力地手拉手,織成一張有彈性的網,更有力地束縛著下方的水,表面張力就這樣形成了。

正是表面張力的束縛,才有了水滴獨特的造型,讓你的眼淚有了像珍珠一樣的球形。此外,這張有彈性的薄膜讓一些輕小的昆蟲可以在水面上輕盈行走,仿佛「水上漂」一般。有一個利用表面張力的經典實驗,是讓曲別針浮在水面上。曲別針由金屬製成,密度大於水,如果你直接把它丟到水中,它一定會沉底。但假如你輕輕將曲別針放在水面上,不要破壞寧靜的水面,便會發現此時曲別針也能平穩地漂浮著。嚴格來說,這並不是漂浮,而是水的表面張力在託舉著曲別針。假如你擾動水面,破壞了表面張力,曲別針便會很快沉底。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我們好像還是沒有揭開肥皂泡的秘密呀?肥皂泡的產生原理,正是在破壞水的表面張力。當你把水龍頭開得很大時,噴濺出的水有時會包裹著空氣,形成細小的氣泡。但這些氣泡一般很小,而且水膜的張力使它急於抱住其他水分子,氣泡很容易破。而肥皂或洗滌劑的本質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它們廣交朋友,可以一隻手拽著空氣,另一隻手拽著水。表面活性劑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水的表面張力,有了它們的參與,氣泡才能吹吹地更大也更持久。

參考資料:

1.https://www.usgs.gov/special-topic/water-science-school/science/surface-tension-and-water?qt-science_center_objects=0#qt-science_center_objects

2.「英」海倫 · 切爾斯基 《茶杯裡的風暴》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作者:比鄰星

審稿:張軒中(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物理學會會員)

相關焦點

  • 肥皂泡爆炸的瞬間,溫度是太陽表面的4倍,人的手指為何沒被燙傷
    「承那王主任筆下吹噓,自己也被吹成一個大肥皂泡,未破時五光十色,經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圍城》。不知道是那位科學家說:「物理就是一個婊子」不得不說,這句話還真沒錯,如今就連一個肥皂泡爆炸的溫度都可以比太陽的溫度要高,肥皂泡和太陽每個人都非常熟悉了,太陽又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 製作水膜、水球─液體表面張力
    晃動金屬圈,水膜也沒有破裂;往水膜表面貼上一片畫有中國結圖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她接荌竣F第二個水膜,用飲水袋慢慢往水膜上注水,水膜變成一個大水球。再向水球內注入空氣,水球內形成兩個球形氣泡,既沒有被擠出水球,也沒有融合到一起。最後,王亞平注入紅色液體,紅色慢慢擴散開來,把水球變成一枚美麗的「紅燈籠」。  解讀:這兩個實驗均展示了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
  • 幾個有趣的表面張力實驗
    這個其實也是表面張力變化造成液體流動的現象。棉籤上蘸的洗潔精的表面活性劑使液面中間的局部表面張力變小,而外面的表面張力大,所以我們看到一個表面液體向外流動的趨勢。而酒精的表面張力係數比水低,故酒精濃度高的地方表面張力低,而水多的部分表面張力高。液體會從低表面張力的地方被「拉」向高表面張力的地方,所以液膜的上邊界並沒有往下退,反而是液滴聚集到了上面。同樣是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隨著酒精的揮發,剩餘的液膜也逐漸聚攏成了液滴,接下來它們又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聚集並流下來,也就成了眼淚的樣子。
  • 肥皂泡破碎瞬間溫度超20000℃,遠超太陽表面,為何毫無感覺?
    不過你可能難以想像,如此輕盈的一個肥皂泡,在破碎的一瞬間溫度可以超過20000℃,要知道太陽表面溫度尚且5000℃,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有的小夥伴可能會疑惑,既然肥皂泡破碎溫度這麼高,自己平時很喜歡拍泡泡,手為什麼沒事?泡泡爆炸都兩萬度了,那洗個澡不得炸了?的確,這違背常識。
  • 絢麗肥皂泡背後的令人驚豔的數學之美
    在材料的生產中,要研究肥皂泡有關的問題,如泡沫塑料、泡沫水泥;有時候還要避免泡沫的形成,因為廢水中過多的泡沫會對環境造成汙染。一百多年來有上千篇的學術論文發表在與肥皂泡有關的課題上,有成百的學術專著出版論及肥皂泡。肥皂泡是非常薄的形成一個帶虹彩表面的空心形體的肥皂水的膜。
  • 虎跑水——來自表面張力的獨特魅力
    原來水有一種特性,它表面的分子都互相牽引著,好象我們手拉著手一樣,手拉著手比一個個孤立著的人要有力得多,不容易被別人衝散。水表面的分子拉著分子,也就不容易隨便脫離了。這個特性,叫做表面張力。純水在一定溫度時,是具有一定的表面張力的。當水含有雜質時,有的能使表面張力減小,有的能使表面張力加大。
  • 神奇的表面張力
    但是對處於液體表面上的分子而言,它們在一側受到空氣的作用力,在另一側則受到液體內部分子的作用力,這兩個力一般不相等,因而整個液體表面會發生變形。液體的表面分子由於發生變形而產生一種張緊的拉力,稱為表面張力。因此液體的表面就具有一種不同於體內的能量,稱之為表面能。這些液體表面分子組成了一層薄膜,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這層薄膜會產生繃緊的趨勢,這種趨勢會使薄膜的表面積或者表面能儘可能地減小。
  • 防靜電屏蔽袋廠家介紹什麼是防靜電液體的表面張力
    從日常生活中可知,使一個體系形成新的表面是需要做功的,或者說要給體系一定的能量,如把肥皂泡吹大,把木材劈開等。這說明表面比本體有更多的能量。在平衡狀態下,每單位表面積能量的增加部分是表面能。對於有流動性的液體,可以認為總是處於平衡狀態,也可以用作用在單位長度上的力來表示,稱為表面張力。表面能的SI單位是mJ/m2。表面張力的SI單位是mN/m。
  • 《色彩繽紛的肥皂泡》青眼虎-協助拍攝
    肥皂泡是非常薄的形成一個帶虹彩表面的空心形體的肥皂水的膜,比喻一觸即破的事物或經不起推敲的東西。肥皂泡的存在時間通常很短,它們會因觸碰其它物體或維持於空氣中太久而破裂(地心吸力令肥皂泡上方的膜變薄)。肥皂泡還可能幫助解決空間的複雜的數學問題,因為他們總是會找到點或者邊之間的最小表面。
  • 【教研動態】露珠不定始知圓——哈三中物理教研室青年教師線上匯報課《液體的表面張力》
    授課題目為《液體的表面張力》。宮曉宇老師以冰心的《肥皂泡》以及韋應物的《詠露珠》引出問題:為什麼肥皂泡和露珠呈球形?通過實驗探究和理論分析得出液體表面張力的產生原因,作用效果和影響因素,通過家庭小實驗進一步鍛鍊同學們應用表面張力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此外還介紹了表面張力在繪畫,環境保護,生理上的應用。條理清楚,層層遞進。課後進行了評課。
  • 你知道製作肥皂泡的肥皂從哪來的嗎?化學大師告訴你!
    答案出乎你的意料是從豬身上割下來的「肥皂」!生在農村的同學可能知道「胰子」。從前每到過年殺豬時,人們把豬胰搗了又搗,製成「胰子」洗手洗臉用。這裡所謂的「胰子」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肥皂。原來,小廚師的「小團團」就是「胰子」,也就是我們說的肥皂。肥皂是由易溶於油的親油基(也叫流水基)和易溶於水的親水基所組成。這兩個基團分別溶於油和水中,降低了油水的界面張力,從而把油水這兩種本不能互溶的物質連接起來不使其分離,被肥皂乳化後的油以微小的粒子分散於水中而不分層。
  • 水的魔力----水的表面張力
    這節課我們就主要來研究一下水面上的魔力---水的表面張力。本章內容通過實驗使孩子們深刻認識水的表面張力。對於孩子來說是個抽象而且陌生的概念,但是它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實驗的趣味性很強,操作性同樣很符合孩子的年齡,是少兒科學教育的優質素材。
  • 科學網—肥皂泡為花授粉
    圖片來源:iScience 肥皂泡能通過將花粉粒送到目標花朵上,幫助梨樹授粉,這表明這種異想天開的技術可以成功為結實作物授粉。這項來自日本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的成果表明,肥皂泡可能是機器人授粉技術的一種低技術含量的補充。機器人授粉技術是用來彌補蜜蜂消失產生的缺口的。相關論文6月17日發表在iScience上。 「這聽起來有點像幻想,但功能性肥皂泡能與傳統手工授粉一樣有效授粉和確保水果質量。」
  • 你喜歡肥皂泡嗎?它的顏色和紋理很令人興奮,如何拍攝肥皂泡?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就對肥皂泡著迷,喜歡和它們一起玩。看著泡沫在空氣中漂浮和破裂是每個孩子甚至成年人都喜歡的一種樂趣。肥皂泡有令人興奮的顏色和紋理範圍。當光線照射到氣泡上時,它會顯示出變化迅速的鮮豔顏色。儘管我們經常看到它們,但我們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地觀察它們,欣賞它們內在的動人之美。
  • 攝影師拍冰晶肥皂泡 如神秘水晶球
    原標題:攝影師拍冰晶肥皂泡 如神秘水晶球 金色的陽光讓這個冰凍的肥皂泡看起來就像無價之寶。(網頁截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6日報導,美國密西根州馬丁鎮(Martin)52歲的霍普·瑟斯頓·卡特(Hope Thurston Carter),日前利用肥皂泡在戶外低溫的情況下製造出如水晶球般的泡泡,拍下人造冰晶美景。   當時,美國正處於極為寒冷的嚴冬期,在密西根州,就連肥皂泡也會因低溫而在表面結出漂亮而獨特的冰晶。
  • 表面化學-表面張力測試(一)
    再如力學法是不是要講CMC(臨界膠束濃度)和動態表面張力。頓感壓力。然而是什麼讓我有寫下去的勇氣呢?圖源:網絡其實幹這一行,說到底還是窮。。 在接觸角測試那兩篇中實際上都有提及到表面張力σ。那麼對於液體的表面張力又是什麼呢? 我們從一個現象描述起吧。
  • 肥皂泡也能為花朵授粉—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用肥皂泡代替蜜蜂為梨樹授粉     圖片來源:iScience 肥皂泡能通過將花粉粒送到目標花朵上,幫助梨樹授粉,這表明這種異想天開的技術可以成功為結實作物授粉這項來自能美市日本先進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肥皂泡可能是機器人授粉技術的一種低技術含量的補充,機器人授粉技術是用來補充蜜蜂消失產生的缺口的。相關論文6月17日發表在iScience上。 「這聽起來有點像幻想,但功能性肥皂泡能與傳統手工授粉一樣有效授粉和確保水果質量。」
  • 表面張力有多好玩?讓這些動圖來告訴你
    >首先,如何理解表面張力?這個是Marangoni 效應的體現,其實就是表面張力變化造成液體流動的現象。中間加了洗潔精的表面活性劑之後局部表面張力變小,外面的表面張力大,所以我們看到一個表面液體向外流動的趨勢。當然,其實沒有食品色素,或者說不想用牛奶也完全沒關係。只要有水,有洗滌劑,然後再有一種能夠體現液體流動的東西就行了。比如說可以在水的表面撒胡椒粉:
  • 有趣的表面張力實驗的秘密
    當我們把回形針小心翼翼地放在水面上時,沒有破壞水的表面張力。水的表面張力拉著回形針不讓它掉下去。當我們滴入,洗潔精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回形針就沉入水底了。實驗三:曲率驅動小船實驗材料:紙片船、水槽、水我們都知道水有表面張力,水的表面張力,不是字面意思的把水張開,而是把水緊緊的拉在一起。我們把紙船放在水中時,水的表面張力比較均勻,小船不會動。
  • 趣味科學:神奇的表面張力
    所有這些現象都與表面張力有關。那麼,什麼是表面張力呢?原來液體與氣體相接觸時,形成一個表面層,在這液體表面層內存在著的相互吸引力就是表面張力,它使液面自動收縮。表面張力由液體分子間很大的內聚力引起。處於液體表面層中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的稀疏,所以它們受到指向液體內部的力的作用,使得液體表面層有如張緊的橡皮膜,有收縮趨勢,使液體儘可能地縮小它的表面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