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是個杯子控,所以在兒子半歲的時候,就早早準備了好幾款可愛的鴨嘴杯,可幻想中孩子舉著鴨嘴杯喝水的可愛場景並沒有出現,幾個月的胖小子對爸爸喝茶的大缸子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小手顫顫巍巍舉起大杯子,然後給自己洗個澡,成了常態。
奶奶也對鴨嘴杯這種奇怪形狀的杯子並不買帳,她覺得孩子用奶瓶喝水也挺好的,等再大點,用普通杯子就可以了,何必花這個冤枉錢呢。從奶瓶到平口杯,中間這個階段的學飲杯是否必須呢?看看專家怎麼說吧。
嬰兒飲水杯分類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在6個月後,就應該學習使用杯子,1歲後,應該停止使用奶瓶,最晚不超過18個月。
這樣的建議並不是為了杯子的銷量,而是因為長期使用奶瓶,可能會導致頜骨和牙齒的發育,嚴重者甚至會形成「地包天」,直接影響顏值。
6個月也是一個平均值,咱們寶寶具體什麼時候可以用學飲杯,具體看下面三個信號:
1)寶寶的舌頭髮育,可以慢慢吸光小勺子裡面的水,而不是用舌頭舔;
2)寶寶的手部發育,可以比較穩的抓住奶瓶把手;
3)寶寶的興趣發育,孩子的目光最近是不是在你的杯子上流連,你喝水的時候是不是能感受到他的炯炯目光?
以上答案都為是,就可以考慮使用學飲杯啦!
學飲杯分類和選擇
1、學飲杯的分類
學飲杯的範圍還是蠻大的,新手家長很容易挑花眼。其實通過使用年齡,水杯形狀和出水方式,可以大致分為:鴨嘴杯,吸管杯,啜飲杯和敞口杯。
鴨嘴杯:6個月左右就可以使用,因出水口像癟癟的鴨嘴而命名。這種杯子的特點是一字口,出水少,防嗆;杯子容量小,兩邊通常會配有把手,方便孩子自己拿著。
吸管杯:8,9個月寶寶用得比較多,一個細細的小管子,加上一個重力球,寶寶可以解鎖各種喝水姿勢,而且十字口,喝起水來更輕鬆,大多數寶寶也可以輕鬆駕馭。
啜飲杯:基本就是普通水杯的前身了,不過上面多了一個杯蓋,唇部輕輕下壓就可以出水。但防漏設計很重要。
敞口杯:和大人的額杯子基本一致,不過會考慮到孩子的力量和能力,通常帶有把手,容量較小,還會設計出更利用寶寶使用的斜口杯。
2、選擇安全健康的水杯
種類分清楚了,可是可愛的水杯這麼多,每一個的廣告詞都寫的極為動人,於是選擇困難症又犯了。其實,抓住這幾點就可以輕鬆選對小杯子。
材質因為寶寶喜歡亂摔東西,所以玻璃水杯容易碎的體質,還是先不要購買。首推塑料和不鏽鋼水杯,輕便,耐磨,但需要注意,如果選擇塑料產品時,建議pp、tritan、ppsu材質,化學穩定性和食品安全性更高。
拆卸曾經我給寶寶買過一個極其可愛的保溫杯,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致命問題,杯子不能拆卸!因為孩子的杯子有吸管,有重力球和各種小配件,當初宣傳的「一體成型」,最終都變成了藏汙納垢的幫手。
防漏你永遠想像不到孩子喝水的姿勢是什麼樣的,趴著喝,躺著喝,腦袋掛在床邊倒仰著喝,還可以邊跑邊喝。所以杯子的防漏水功能至關重要,否則水沒喝進嘴,頭髮和衣服倒是洗得乾乾淨淨。
看細節在選購學飲杯時,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自重要輕一點,有把手的,如果是敞口杯,就選擇寬寬胖胖重心低一點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些杯子明明很好看,但孩子就是不喜歡,很可能就是一些細節沒處理好。
三步讓寶寶愛上喝水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愛實用的水杯準備好了,正主看都不看一眼,真的很崩潰。下面分享幾個小技巧,讓孩子輕鬆愛上喝水。
A、讓孩子自己選水杯。
給孩子選擇權,雖然小寶寶的審美很多時候都慘不忍睹,比如我家娃當初一眼看中了印有兩隻蟲子的水杯,我忍著噁心買回家,沒想到他喝水的次數大大增加。
B、家長多示範
寶寶最喜歡模仿家人的行為,所以家長示範很重要。大家可以用誇張的慢動作和表情來喝水,讓孩子對喝水感興趣。有一回我下班,發現爸爸和娃癱倒在沙發上,碰杯對飲,一副燻燻然醉酒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C、拘泥順序
每個孩子的喜好和能力不同,不用拘泥於鴨嘴杯-吸管杯-啜飲杯的順序,有的寶寶直接上手吸管杯,直接從奶瓶過渡到敞口杯的也不少。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就好。
枕邊育兒寄語:
水是生命之源,用自己喜歡的小杯子和舒服的姿勢喝水,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兒童水杯「黑名單」,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杯具時留個心眼
奶瓶餵水圖省事?別讓這些習慣坑了娃,選購水杯分階段
夏天給寶寶選杯子講究多,媽媽選對用好,寶寶顏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