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東莞全社會R&D(研究與開發)投入佔GDP比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發明專利授權量、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量等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聰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今年4月初,國家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函》,批准東莞市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眼下,東莞正在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科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協同創新平臺,探尋東莞建設創新型一線城市的「創新密碼」。
國家高新企業存量超四千家
數據顯示,去年東莞全社會R&D(研究與開發)投入佔GDP比重預計2.5%,發明專利授權量、國內有效發明專利量等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這些數據成為東莞創新活力的有力佐證。
工程師正調試安裝自動化設備
與此同時,東莞各類科技創新平臺也正在蓬勃發展,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進入全省首批啟動的四個實驗室行列,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驗收並運行,累計建成新型研發機構3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98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東莞創新型經濟也正加快發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4058家,穩居地級市第一;去年先進位造業、高技術製造業佔全市比重分別為50.5%、39%,松山湖在全國高新區的綜合實力排名上升至23位,機器人、鋰電池、新材料等新產業新業態迅猛增長。
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得到釋放
目前,東莞正在積極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行動計劃。2017年全市高企存量預計達4058家,比2016年翻了一番,高企總數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高新技術培育入庫企業新增1320家,數量繼續位居地級市第一。
東莞凱格精密機械公司車間內正安裝自動化設備
在新型研發機構方面,目前東莞共組建了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清華創新中心、中科院雲計算育成中心等32家新型研發機構,累計服務企業超過2萬家,創辦和孵化企業950家,2017年實現新增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收入達91億元。
記者走訪:
科技企業:機器精度比頭髮絲還細
在位於東城區的東莞市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56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裡只有幾十名工人在有序工作著。作為一家專注於高端電子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的高新科技企業,目前在全自動視覺印刷機等領域已經成為行業的「隱形」冠軍。董事長邱國良說:「可以說,現在全世界只要有3C產品的地方就有我們的設備。」
邱國良畢業於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的就是精密製造專業。2006年,他自主研製出了錫膏印刷機,能夠把電路直接印刷在電路板上,但這個市場當時早已被歐美企業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2007年邱國良的產品在南非參加展覽時,被一家日本廠商看中,「這家公司覺得我們的設備做得挺好的,但要經過6個月測試期才能長期合作。通過嚴格的測試期後,這家公司便通過整個美洲銷售網絡開始推出我們的設備。目前,我們已經佔據了全球40%的市場,機器的精度已經可以達到一根頭髮絲的1/5-1/8。」
凱格精密之所以能站在行業頂端,這與該公司潛心自主研發創新密不可分。據統計,公司目前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103件,其中發明專利38件,實用新型專利57件,外觀設計專利1件,軟體著作權7件。
來源|羊城派
責編|許靜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