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無人車加入快遞大軍 明天我們如何收快遞?

2020-12-25 環球網

明天我們如何收快遞?

上圖 菜鳥驛站智能櫃具備刷臉功能,用戶只需2秒即可完成開櫃取件。左圖 一款像立體車庫一樣的自助快遞投遞設備,可將包裹自動送達取物口。記者 崔國強攝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電商迅猛發展,網上購物在給人們帶來空前便利的同時,很多人也平添了一些煩惱:白天上班或者出差,無法及時當面籤收快遞;地理位置偏僻地區的消費者收取快遞十分不便。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未來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收快遞方式?

技術創新層出不窮

前不久,菜鳥無人車在雄安新區試運行,為雄安市民中心菜鳥驛站提供配送服務,這是菜鳥無人科技的一個最新應用場景。

這款無人車能夠無人駕駛、安全導航,智能規劃最優配送路徑,技術上也趨於成熟。今年3月份,菜鳥無人車對外發布路測視頻,該車不僅能識別紅綠燈、交通標線,還可以應對突發狀況,運行順利。從無人車到菜鳥快遞塔、菜鳥驛站智能櫃和菜鳥小盒,一系列智能「黑科技」正讓快遞末端配送發生變化。

據菜鳥快遞塔技術人員介紹,目前已在杭州落地的菜鳥快遞塔「快遞擎天柱」具備超大容量,可以存儲600件至800件包裹,而且空間可靈活調整,像立體車庫一樣的自動設備,可將包裹自動送達消費者面前的取物口;菜鳥無人機可荷載7公斤包裹,實現空中到家、精準投遞。無人車可以實現針對城市環境下辦公樓、居民小區、工業園區等訂單集中場所批量送貨,可大幅提升配送效率。通過在配送站完成商品裝載,根據目的地自主規劃路徑,尋找最短路徑並規避擁堵路段,到達指定位置後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通知客戶收貨。

同時,中通快遞也研發出多個系列、基於不同應用場景和應用功能的無人車,主要落地場景為寫字樓、工業園區、居民小區等。

此外,菜鳥網絡還聯合中通快遞共同推出了物流時效服務產品「天貓直送」,旨在通過菜鳥、商家、中通的數據交互,以及中通路由時效與線路規劃的優化,通過優化攬收環節、中轉汽運環節及派送環節,實現固定線路次日達、隔日達、三日達的時效,降低物流時效的不確定性,為商家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選擇無人機配送能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面,無疑能提升服務時效。據中通快遞副總裁張建鋒介紹,去年7月份,在浙江樂清,無人機配送試運行路線從樂清天成工業園區天工二路到樂清第一經濟開發區,全程直線距離14.1公裡。「如果由快遞員派送,在全程不堵車的情況下最快需要50分鐘,採用無人機投放,只需要20分鐘時間,全程配送時效提高了60%。」張建鋒說。

在節約成本方面,目前在天津開展的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單次飛行運輸成本約15元,成本主要包括電費、耗材(電池為主)、人力等經營性成本,如果載重量合理,預計平均成本少於5元/件,同期其快件地面運輸單票成本與現有無人機運輸成本相比,大概高出50%左右。

張建鋒表示,相對於人工配送,末端配送無人機具有不受地形限制、直線距離短、調度靈活、速度快、效率高等特點。目前,中通無人機已在浙江樂清、天津地區運行,近期計劃在陝西、雲南、廣西等地使用無人機配送,提升網絡覆蓋率。

當然,無人車使用目前還在探索階段,推廣使用仍然存在許多難點。比如,政策標準的完善和交通安全問題等。而且,無人機配送目前也存在續航能力有限、載重能力過小等不足。

除了無人車之外,近期申通快遞自主研發了適用於移動端的手機應用,內部應用了人臉識別、極速掃描、智能語音等多種新型技術,實現了最優路徑導航、雲呼、AI語音交互、AI掃描、智能呼叫等多項功能。

申通副總裁陳向陽表示,為了提高配送效率,申通快遞與大量末端派送第三方合作,大力開發了小區物業、超市等資源,將客戶快件按照操作流程和要求寄放,方便客戶就近取快件,還有一些申通網點公司將自有門店與零售相結合,簡單改造之後,使之既能收寄快件,又能開展其他增值業務。

智能化是發展方向

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快遞配送量有望升至1000億件。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鍾林認為,藉助智能快遞櫃,企業可以進軍社區生態領域。智能快遞櫃預計在未來3年出現盈利拐點,應用於人口稠密的區域,成為最有效的替代方案。

截至目前,除了為人們熟悉的豐巢快遞櫃,菜鳥驛站快遞櫃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大中城市,具備刷臉功能,用時2秒即可完成開櫃取件,用戶不用隨身攜帶手機、記憶取件碼。智能化成了自助快遞櫃的亮點。

隨著新零售持續發展,各類新場景、新需求層出不窮,盒馬生鮮30分鐘送達、天貓超市1小時達、門店發貨2小時達等新物流體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菜鳥對未來生活的想像裡,在滿足多元化包裹快遞需求的同時,使用智能化物聯網創造消費者新體驗,正是菜鳥網絡的努力方向之一。「我們設想的躺收系統,由人臉識別系統、智能管道、智能快遞箱、APP智能控制四大部分組成,不僅實現快遞小哥人臉識別,通過連接菜鳥驛站,智能管道系統通往每家每戶,智能快遞箱還能實現溫度控制,自動收取生鮮商品也不用擔心。」菜鳥一份躺收系統介紹中這樣說。

據介紹,在「躺收」社區,菜鳥驛站與建築融為一體,只需要一次管道改造,就能與快遞配送打通。系統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將包裹智能快遞箱送達地點設定為室內自選的任何地方。即使收件人不在家,也無需再跑一趟拿快遞。如果是生鮮,連接管道的家庭智能快遞箱還可以自動釋放冷氣,保證食材的新鮮。此外,智能快遞箱還支持一鍵退貨和回收,不需要出門就可以退貨,包裹直接回收,符合綠色可持續環保理念。

相關焦點

  • 德邦快遞無人快遞車「德邦小D」 提升末端效率
    博覽會共設置八館一園,其中快遞及現代物流館重點展示物聯網、物流信息化、智能倉儲、自動化分揀、航空物流、港口物流、新能源物流及配套、無人車物流、物流金融、跨境電商物流等。原來是德邦快遞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和講解無人機、無人車、藍精靈、爬樓機等快遞科技。
  •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開展快遞無人機、無人車相關技術標準研製
    其中,在完善法規標準體系方面,要開展快遞無人機、無人車、智能安檢機相關技術標準研製。  具體而言,一是強化戰略規劃引領。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部署,深入推進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等區域郵政業發展,發布雄安新區郵政業發展規劃,強化規劃銜接和落地實施。制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郵政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印發郵政強國建設行動綱要。啟動郵政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明確新時代郵政業規劃體系框架。
  • 快遞車進入小區,物業要收我們出入費
    快遞車進入小區,物業要收我們出入費 時間:2020-06-03 16:51:02 來源:嶽陽市政府門戶網
  • 「開窗收快遞」沒那麼簡單,你不知道的「無人機物流」
    從技術上來說,無人機使用已經非常成熟,亞馬遜用無人機送貨的場景喚起了快遞大佬們「快遞上天」的幻想。對於重量較大的貨物無法採用無人機配送。受成本的限制。終端配送無人機載重量小,無法實現物流中的規模效應,成本高企。誠然,當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隨著電商爆炸式發展以及勞動力成本的高企,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商與物流企業,積極藉助無人機快遞或機器人快遞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是,「打開窗戶收快遞」的炫酷場景依然離我們很遠。
  • 無人機快遞「從天而降」無接觸配送或成發展趨勢
    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對物流配送的運輸效率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利用無人機進行配送,以突破地面運輸的限制。這次疫情中,在物資運輸壓力劇增、無接觸配送需求爆發的背景下,無人機展現出的靈活、便捷、安全、高效等配送價值令人矚目。未來,伴隨著技術、成本、政策等方面瓶頸的打破,無人機送貨時代或將漸行漸近。
  • 快、安全、無失誤,同傳統快遞相比,無人機送貨的好處究竟有哪些
    看到這個消息大家可能都很困惑,無人機送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習慣了傳統快遞送貨方式的我們,無人機送貨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無人機送貨又到底擁有什麼好處呢?無人機送貨顧名思義就是拋棄傳統的人工送快遞而使用無人機來運送快遞,我們國內的無人機技術還不是特別成熟所以大家對於無人機感覺還是有點陌生,無人機就是使用機載程序或是無線電遙控設備來代替人工控制的一種不載人飛機,比起人工控制的飛機,無人機能夠實現很多事,特別是那種高度危險、以及特別髒沒有人願意去做的工作,無人機都能夠很好的代替。
  • 蘇寧智慧物流新主張:AGV揀貨無人機共享快遞盒配送
    蘇寧作為唯一一個參展的電商物流企業,無人機、AGV智能化物流矩陣全景式曝光,以「共享快遞盒」為代表的綠色服務向業界公開展示發展綠色物流的堅定決心.此次展會也全方位展現了蘇寧強大的電商物流運營能力。本次展會上,蘇寧物流還首次展示了兩款新能源物流車。據了解,蘇寧物流關於新能源電動車的研究已經進入第二個年頭,這兩款新能源車目前適用於城市內的短途配送,將用於最後一公裡的快遞投遞。電池技術以及續航充電配套瓶頸依然制約著新能源車的普及,除了全國性布局更多匹配的充電裝置外,共享充電裝置也是蘇寧發展綠色物流努力的方向。
  • 無腿老人送快遞 太勵志了小夥伴你們怎麼看?
    加入了快遞大軍,送起了快遞。沒有雙腿,就靠膝蓋行走。附近的居民無一不佩服。殘而不廢,自食其力,致敬!小夥    原標題:無腿老人送快遞 附近的居民無一不佩服     安徽宣城的章日輝老人出生時膝蓋以下就殘缺,面對雙腿殘疾的命運,曾抱怨但最終堅強面對,靠自己的雙手謀生!
  • 00後武漢大一新生的行李箱:平衡車、無人機、投影儀
    而在他們的開學行李中,平衡車、投影儀等新玩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開學報到先收36件包裹女生成「空手到」主力「現在到的是衣服和被子,還有兩包寄得晚,估計明後天到了。」30日上午,華中農業大學研一新生李嘉欣來到學校菜鳥驛站取走了一個重達13.3公斤的大件包裹,這是她從山東菏澤老家寄過來的開學行李,寄到武漢的快遞費花了不到50元。今年開學報到,她就帶了一個行李箱裝著幾件輕便衣物和貴重物品,其他的都打包發快遞到學校了。「這邊太熱了,父母沒來送我上學,行李都快遞了,過來也輕鬆多了。」
  • 「快遞中國」,連「房子」都能寄
    回顧十餘年來中國快遞業發展,其在支撐網購成為「中國奇蹟」的同時,自身也成了另一種「中國奇蹟」——快遞量10年增長30倍,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今年前9個月平均每天達到1億件。  隨著我國快遞投遞速度越來越快,「有一種自豪叫中國快遞」已成許多在國外居住過的中國人的心聲。十餘年來,我國快遞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今的快遞業運用上了哪些黑科技?快遞如何改變中國,又將如何前行?
  • 又一快遞車起火快遞損毀誰賠償 沒有單號如何查快遞
    在瘋狂消費後,快遞似乎成為了廣大消費者第一關注的問題。快遞在途中的安全問題也在近期頻繁被爆出的快遞車輛失火、水泡等消息後成為了當前大眾十分關注的熱點。儘管相關部門及快遞商們做了萬全的計劃,但快遞失火的事故依然在不斷的發生。14日清晨7點過,重慶市交通行政執法總隊高速公路第一支隊五大隊執法人員接到報警稱,一輛車在高速公路上起火了。
  • 德邦快遞無人車小D Plus走進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近日,德邦快遞無人車小D Plus正式走進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為在校學生提供無人智慧快遞服務。對於華商學院的學生來說,這當然是個好消息。據介紹,德邦小D Plus可24小時提供寄/派服務。其快遞預約操作已經整合到學校官方APP,可實時查看無人車位置,支持驗證碼/二維碼/人臉識別多種方式存取包裹。因而破解了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難題,讓大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 無人機變身快遞小哥,還差幾步?
    國外,Amazon、Google、DHL等巨頭及初創公司的持續測試,Amazon Prime Air展開無人機送貨設計,UPS則希望通過無人機將醫療用品運送給醫院和家庭,甚至,Uber、Kitty Hawk和NFT等初創公司則加入了空客和Bell等航空巨頭的空中出行競爭行列;國內,上萬家企業參與到無人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除了大疆、億航、極飛、壯龍等專業公司外,京東、順豐、中通、菜鳥等更是頻頻發力無人機物流配送
  • 幹多賺少的快遞員如何有明天?
    幹多賺少的快遞員如何有明天?幹多賺少的快遞員,如何有明天?白巖松:今年的雙十一也許跟往常相比,動靜沒那麼大,但抻的時間是足夠長,雙十一變成了七個1,也就是從11月1號一直到11月11號,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多的需求,最最忙碌的人一定是快遞小哥。
  • 36氪首發 |「矩陣科技」即將推出新能源快遞車,為製造無人快遞車蓄力
    谷祖林曾擔任產品總監的阿里菜鳥ET實驗室是專門研發無人物流車的部門,但是目前這些公司的無人車一直沒能大規模落地。目前,各大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都正在布局無人駕駛技術,且各有所長。阿里達摩院致力於無人駕駛算法的研發;禾賽科技、速騰聚創,以及華為、大疆等公司都在研發使用壽命更長的雷射雷達。
  • 北京快遞車統一「著裝」配編碼
    為了規範快遞車輛,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聯合行業協會對全市5.7萬輛正規快遞三輪車統一了車身標誌,實現一車一碼,一車一人對應管理。今後如果快遞三輪車出現交通違法情況,交管部門可根據編碼向對應的快遞公司追責。北京市本月推出快遞三輪車登記系統,三輪車外觀要求統一塗裝,同時對快遞員發放安全指示卡。Insurance policies for the tricycles have also become a must for express-delivery companies.快遞公司還必須為所有註冊登記的快遞三輪車投保。
  • 亞馬遜無人機快遞測試獲美監管機構批准
    打造優質listing,經濟使用FBA,與大賣互動暢聊如何提升單量。
  • 驛站「取代」快遞員 送貨上門服務縮水誰收了我的快遞?
    快遞該不該送貨上門?城市裡的快遞驛站又扮演著何種角色?在雙11過後,快遞的問題值得每個人深思,我們買來的究竟是哪樣的快遞服務?顧客、驛站、快遞員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該如何梳理?記者經多方採訪,解開「送貨上門」疑問。   市民遭遇:有了驛站,快遞不上門   「快遞員已經很久沒敲過我家的門了。」
  • 上班族收快遞的福音,藍店快遞送貨到家
    本網11月26日訊 在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很多人都在翹首期待著自己的快遞,而很多人在下單的第二天就已經收到了自己的貨物,這比往年要快了很多倍。實際上,跟往年不同,今年的購物節時間更長,無論是商家還是物流公司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應對「爆單」。
  • 中通快遞攜手牧月科技獲得首批無人車商用牌照
    這標誌著中通快遞聯合牧月科技共同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在德清指定區域已經可以商業化運營,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快遞領域的應用邁入了新的階段,距離開啟城市內支線物流快遞智能配送時代更近了一步。對牧月科技的展示無人駕駛物流車表達了認可及讚許。該無人駕駛物流車由中通快遞聯合牧月科技共同研發,通過在貨車加裝雷射雷達、攝像頭以及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實現動態環境無死角感知預測功能。行車規劃基於大量採集數據和模擬數據,可智能應對多種複雜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