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現在感覺無論是在哪個國家,計算機就相當於好就業。我進入這個行業的原因,最初只是被調劑,沒得選。而研究生選擇繼續這個專業,也跟很多人一樣,因為好就業並且薪水比很多行業都要高一些。我曾就讀於巴黎七大和巴黎六大的計算機專業,那麼,接下來,我就來介紹一下,法國計算機專業和畢業後的就業情況吧!
01.
巴黎七大的計算機專業
預科順利結束之後,我繼續留在巴黎七大讀計算機專業。在巴黎七大,計算機有LP(Langages et Programmation)和IMPAIRS(l』Information et de la Mobilité) 兩個研究方向,這兩個研究方向的課程要求不一樣,但是在M1的時候都要求做一個Projet de programmation (整個學年的)或者參加實習(暑期三個月)。
這兩個方向的前期知識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LP這個方向,要求會OCaml(函數式編程)。因為很多主修或者必修課都會用到,但是我一直避開函數式編程(因為很難,但其實現在國內貌似蠻流行的),所以我選擇了IMPAIRS,這個方向對基礎知識要求低一些,只要要求有 Java和 C 基礎,然後懂得一些算法。
這是2018-2019年的課程表,據我所知,課程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要求有所調整。
七大課程分為主修課和選修課,一學年需要修滿60學分,去年是4門主修課必須要過3門,今年變成4門主修課全部要過,在七大是沒有compensation(課程間拉均分)的,所以如果要順利通過的話,必須60學分的每一門都要過。
但是,如果多選了幾門課,那是取成績高的幾門的。所以,大家有能力的話可以每個學期多選個一門的課,這樣的話,期末壓力也不會太大。然後每個學期成績出來之後還會有補考,抓住補考的機會真的很重要,如果沒有通過,一定要好好補考。
我M1的時候的主要課程是網絡、算法、資料庫,還有一些編程課類似於Android,C++等。七大注重實踐,所以除了網絡、算法這種沒有編程的課程以外,其他的課程都有很多比重在Projet上面,有些課程甚至是百分百projet,沒有考試。
一般考試前,都會有組團複習這種。七大在facebook小組上都會有說什麼時候是誰來幫忙複習(雖然我沒有參加過),出成績也會在facebook上提醒大家。在法國,資料有限,複習的時候就全靠筆記、往年試題和TP。
Projet的話,隊友就萬分重要了,我可以說,我能夠順利讀完Master,我的大神隊友是有80%的功勞。找隊友,就全憑平時對同學的了解和觀察。所以,一定一定在開始就要大膽跟同學溝通,他們也會有很多消息可以跟你分享,能夠對你的學習有不小的幫助。
七大Master中有一個Projet long可以代替3個月的短期實習(也就是之前說的兩個Parcours都要求的),考慮到我人生地不熟,我選擇了這個Projet,老師會有幾個主題供選擇,比如樂高巡線機器人:最後的時候比賽巡線速度、樂高機器人,類似於避障測試。我選擇的就是這個主題 ,projet long為期一整個學年,每周有一堂課,可以看看去同學進度什麼的,或者就是自己調試。
M1的實習
M1結束之後,我經同學介紹去了一家小的華人公司實習了4個月。如果想要找實習或者兼職什麼的,可以上戰法這種網站上看看,也有一些實習兼職群可以了解,法國公司的話就上招聘網站。
我們公司主要是做PHP網、安卓/蘋果手機端開發。因為我自己計算機沒啥工作經驗,基礎也比較薄弱。所以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大概知道了自己以後的職業方向、需要掌握什麼技術。這對後面Master2的實習有比較大的幫助。網站開發的話,在法國前後端沒有像國內分的那麼明顯,這裡比較多的是全棧開發。
02.
巴黎六大的計算機專業
M2我選擇了再申請一次六大,六大的研究方向比七大多很多,每個研究方向下面還有不同的thématique,根據不同的選課確定thématique,不同研究方向對專業程度要求也不一樣,我申請了三個,但只有STL接受了我的申請。申請的時候在動機信裡要說明你想去那個研究方向,哪個thématique,並且說一兩門,你比較感興趣的課,來表達誠意(哈哈哈哈)。以下是六大計算機專業不同的研究方向。
對於STL來說有三個職業方向:recherche, alternance, professionnel。大家雖然都一起上課,但是要求不一樣,recherche方向要求平均分在14/20左右,alternance的是一起上半個學期的課,期間也會要求自習、去公司。期中之後就一直在合作的公司裡工作,等我們開始實習了,又回去上課,professionel就是上一個學期的課,課程結束之後就是為期五到六個月的實習。
跟七大相比,六大有compensation(比如:同是6學分的兩門課,一門你考了2分/20,另一門你考了18/20,那其他課如果都是10/20的話,這個學期也算是過的),也比較注重理論,基本上每門課都需要寫rapport,而且更折磨人的是,基本上每門課都會分為兩部分。
比如AAGA,那就是分為AA(analyse d』algorithme) 和GA(génération aléatoire),雖然都是算法相關的,但是上課的老師和課程方式也不一樣。AA老師會講一些算法,然後給相關的TD去做,對做出的結果給分,計入考試成績。期中之前會要做一個projet,寫rapport,以上算是AA這部分的分數。GA也是算法,平時的TD都是做題目,考試為筆試,最後會需要做一個Projet,成績是期中期末的筆試成績加projet分數。最後AAGA這門課的成績便是AA和GA成績的平均值。六大也需要修滿60學分整個學年,期中課程佔30學分,我們專業基本上所有課程都是6學分,所以一共是5個課程。然後剩下30學分是實習相關課程和實習。
03.
計算機實習
今年2月中旬,我開始了我愉快的實習生活。實習期間,同事們都非常Nice。一般來說大的公司,對實習生要求不會太嚴格,對他們來說,實習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是最重要的。
所以開始的時候,上司給了我一些比較簡單的事情做,讓我可以了解項目,並且知道工作流程。據我所知,我的同學們,凡是做Web的,無論是什麼語言,最主要的還是寫JS,所以,在法國找Web開發崗位的同學們,JS一定要好好掌握。
我們公司比較老套用的是JQuery、JavaScript,其他很多公司都會要求Angular.js、Node.js等等,還有各種框架和資料庫的知識也要掌握。所以同學們,如果還不會的趕快去學。
工作的話,對於我這個外國人來說,最難的反而是除了工作以外的溝通,因為計算機行業,工作上的事情,用一些蹩腳的英語摻著法語大家都能夠明白,給看看代碼什麼的也都懂了。
平時大家喝茶閒聊的時候,是我比較尷尬的時候,因為大多數都插不上話,除非同事Q到我。大家會聊一些電視劇、電影之類的,但我對於法國的文藝片實在不喜歡,電視劇也只看過《凡爾賽》。但這都是必經之路,一天天相處,聽得多了,就知道他們的文化,也能夠慢慢加入他們。
所以說,對於工作來說,難得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如何融入團隊。這就需要平時生活中的日積月累,我還在努力。也希望大家可以順利、愉快的融入同學或者同事們的社交圈,交到好的朋友,可以愉快地在法國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