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裡,老薑扮演的老藍對小彭(於晏)扮演的小李(天然)聲淚俱下:"爸爸走到窮途末路了。"這是博取同情分的瞬間,姜文和藍青峰虛實一體,掏心掏肺地兜底交代:老漢窮途末路了,忍看能不能殺出一條血路。剖白到這個程度,觀眾和李天然一起生出惻隱之心。可不濟事啊,藍青峰的謀略和姜文的電影都像紙牌屋一樣呼啦啦地倒塌,無論藍青峰還是姜文,都只能吞下滿口的血和牙,來一句:"別叫我爸爸了。"
這一回,縱是邪不壓正,終究潰不成軍。
把李天然比作北平哈姆雷特,這是欺負莎士比亞作古了400多年。還是作為導演的姜文有自知之明,他說"李天然在很長的時間裡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幹嗎"。《邪不壓正》給人也是這印象,大部分時間裡,導演不知道在幹嗎。藍青峰荒腔走板的謀略、小裁縫開外掛一樣帶出一支暗殺隊、以及更多沒完沒了的邏輯硬傷其實都不能真正傷害到這部電影,借用片中臺詞:"成事要靠天時、地利、人和。"拍片講究主題、人物和心理。姜文以演員出道,他笑傲江湖依仗的核心價值是對角色的敏感,用一場戲的工夫,字字珠璣地立起"人物"。但這是有條件的。比如《讓子彈飛》,他扮演張麻子,利用聽一段詠嘆調的戲份就確立了自己"有義氣、有文化、有遠見"的匪中人傑形象,這個策略成功的必要條件是演對手戲的小六子生嫩,完全是個烘託張麻子的應聲器。到了《一步之遙》,完顏英和馬走日旗鼓相當,四兩撥千斤地調戲了馬走日表演"混蛋赤子"的個人秀,於是那句本來應該點題的金句"我還是個孩子,孩子不分大小"頓時成了笑話,這就有點不妙。《邪不壓正》更慘,藍青峰狹路相逢朱潛龍,後者哪是省油的燈,兩強相遇,室內戲怎麼調度?鏡頭怎麼給?剪輯的文章不好做。頻繁的快切如果不能對情境和人設起到建設意義,只是讓演員耍完抖機靈的臺詞,那只能說一句:戲,不是這麼做的。當然,姜文在這場戲裡,確實眾望所歸地給出了格言式的對白:我是為了這碟醋,包了餃子。
這話是題眼。《邪不壓正》是那盤餃子,導演心心念念的"醋",是舊日京城低矮的天際線,青灰色的屋簷綿延如海,風一樣的赤子在北平的半空飛奔而過。如果時光倒推30年,姜文會演的大概是"屋頂赤子"李天然而非藍青峰。李天然這個角色,劇情設定13歲遭遇劇變,蟄伏15年後,再出場是28歲的男青年了。但以彭于晏的表現,這個光膀子在屋頂上浪奔的小夥,心智18都不到,他還是個孩子,孩子不分大小。和環境格格不入的純真男孩,這是姜文電影裡反覆出現的形象,李天然、馬走日和張麻子,曲折地總能回溯到"陽光燦爛"時的馬猴兒。
回憶《陽光燦爛的日子》,必須承認原作小說施加給電影的強大塑形力量,這是足夠幸運也足夠迷人的巧合,改編者和原作者的精神方向是一致的。《俠隱》則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常年處在華語文學主流視線之外的張北海,之所以能得阿城青睞,在於他擅寫城市的"地氣",寫得出塵世的煙火氣。而這偏偏是姜文不擅長的——他一半天真一半自負,一半理想一半虛無,他有孤膽英雄的情結,卻看不到芸芸眾生。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號稱"站著賺錢"的《讓子彈飛》已然嚴重暴露了這一點,張麻子光芒萬丈,兄弟都是陪襯,"鵝城"的父老鄉親一律劃歸愚昧的烏合之眾,姜文太太周韻扮演的"花姐"和張麻子看對了眼,但尚且是個傻白甜的清純符號。《一步之遙》舉世皆濁,坑蒙拐騙的馬走日成了碩果僅存的天真之人,周韻扮演的"武六"仗一腔孤勇,陪著馬走日"千萬人吾往矣",有了女武神的派頭。《邪不壓正》的理想狀態是這樣:藍青峰的謀略和朱潛龍的野心都是笑話,看起來是國際主義友人的美國大夫其實是種族主義者,日本的陰謀家的則是表情包,沒有任何汙濁的陰謀能阻止李天然奔向"永恆的女性"關巧紅,又一次,性感熟女死於非命,為"女神"代言的周韻在命運的那一頭等待著男主角。這個架空的世界,根本不是張北海想像的那座充滿人間喧囂的舊城,而是成就李天然命運傳奇的寓言城,一座沒有"眾生"的城市,舊城牆和鐘鼓樓只是修辭的地理名詞。
論創作策略,《邪不壓正》不比《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高明,但也沒差太多。"有句無章""一堆珠子胡亂攢成串"這些創作方法論層面的問題,前兩部電影裡已經存在。但是,議論《讓子彈飛》或《一步之遙》,尚且可說"喜不喜歡這菜,是個人口味問題。"可輪到《邪不壓正》,爭議的不是口味差異,而是端上桌的菜不成菜。從戲劇構作到視聽表達,方方面面的章法錯亂,看到最後只服藍青峰那句"別叫我爸爸了。"
▲《讓子彈飛》劇照
無論喜歡或反感,都得承認《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自始至終有一口氣頂著,可以理解為男性的荷爾蒙,也可以理解為某種高蹈熱烈的情懷,總之是股精氣神的力量。這力量形成的前提依賴於作為演員的姜文的個人魅力——他出演了那個被辜負的、但是被觀眾認可的"英雄"。問題在於,張麻子有魄力一走了之,留一個背影惹無數牽掛;馬走日已經有點力不從心,只能從半空一躍而下;到了李天然,比起這個角色有沒有勇氣復仇,更棘手的問題是姜文已經沒有大露八塊腹肌在房頂上裸奔的本錢了。他老了,做起教父,在電影裡給自己找了個"兒子"。"教父"打著如意算盤,以為自己承包了大智慧,把荷爾蒙的任務留給了"兒子",1+1繼續加出一個孤膽赤子的英雄夢。可惜,這種簡單的數學在電影面前是不管用的,藍青峰淪為徹底的丑角,李天然更像個小傻子,丑角和傻子之間,是夠不到"赤子"的一步之遙。
遣走李天然時,藍青峰那張血肉模糊的嘴定格成悽涼又寒磣畫面:有些男孩不會成長,卻勢如破竹地老了,創作能力的衰退就像生理機能的老化一樣,觸目驚心。
如果你喜歡奢侈品,並且熱愛奢侈品文化,記得找我來聊! 尚品控(百度)可以進一步交流,備註鳳凰一個不搞文案,堅持好貨的男票。每日更新20+最新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