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2020-12-18 媽媽智囊團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發生了,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上個月才剛剛發生了一起。

兩起事件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高三學生,都是全職的陪讀媽媽。從啥時候起,全職陪讀媽媽成高危職業了呢?

弒母一定是偶然發生的,但是母子間的衝突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問題,父母一定責任重大,至少也要承擔一半的責任,甚至更多。

我並不是要給那兩個孩子洗白,而是說給青春期的孩子陪讀,絕對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很難做好。

我們先來看看孩子的狀態。

高三,正是荷爾蒙分泌的旺盛期,擱在古代都可以成家立業了。可是現在,幾十號人天天關在一間逼仄的教室裡,不分晝夜地學習、刷題。

那一間小小的教室,仿佛一個高壓鍋,每天源源不斷地產生壓力。

教室背後寫著類似「拼搏一年,幸福一生」,「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的標語,前面的黑板上不但有高考倒計時提示,還有「提高一分幹掉一操場」之類的話。這是來自環境的壓力。

所有的老師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地搶佔課時,加時加量。但凡學生有半點鬆懈,老師的臉色立馬變得跟容嬤嬤一樣,看得人膽戰心驚。考試失利,還要被班主任找去談心。這是來自老師的壓力。

每次考試都要排名,名次全都一目了然。孩子們自己也知道什麼名次能上什麼樣的大學。

一個班的同學,都卯著勁兒比賽,偷偷惦記著別人的成績,暗中盤算著:玩得好的某某,以他的排名可以上985,暗戀的女孩,以她的排名211沒有問題,班裡老嘲笑我的那傢伙,估計剛夠一本線……

朝夕相處的同學,既是朋友也是競爭對手,這是來自同伴的壓力。

每個高三的學生,學習強度都遠遠超過了996,大部分學生每天學習的時長都超過12小時。

不像打工人還有摸魚的時間,沒事可以看一眼手機,聊個微信,順便帶薪拉個屎。高三的孩子可是實打實地學滿12-15小時,沒有一刻休息。我知道的高中生,說自己上廁所都要背單詞,不然就不能安心拉屎。

這是他們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再看陪讀媽媽是個什麼狀態

我之前曾討論過全職媽媽的生活狀態,全職的陪讀媽媽跟一般的全職媽媽還不一樣。

首先,陪讀媽媽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孩子的成績上,她們會變得無比焦慮,時不時情緒就要爆發一次。

之所以選擇全職陪讀,無非是希望孩子能考一個好點的學校。母子倆共享一個目標,卻只有一個人能使上勁兒,這會讓陪讀媽媽比一般人更加焦慮。她們很容易產生無力感和失控感。

如果這個媽媽有班上,有事做,就可以分散一點精力,不至於時時刻刻被焦慮侵蝕,可是全職陪讀媽媽沒有其它事情可以分散精力,日夜不間斷的焦慮必須尋找一個出口,否則時間長了她會抑鬱。

焦慮的出口往往首先是情緒的爆發,而情緒只要一爆發,就必然爆發在孩子身上,因為她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陪讀媽媽的常態是這樣的:忍耐,忍耐,忍耐,忍耐,告訴自己:孩子高三壓力很大,我要控制情緒,不要給他施加壓力,忍耐,忍不住,爆發,把前面所有忍住的情緒一次性傾瀉給孩子……

周而復始。

其次,人都需要有價值感,需要自己的付出受到肯定,證明這是有意義的。

普通人證明自己價值最直接的方式是拿工資,人民幣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而陪讀媽媽就只能看孩子的成績。而往往即便孩子成績在提升,媽媽也不會對自己十分滿意。

為什麼?因為她要的不僅僅是孩子成績提高,而是孩子在她的陪伴/幫助下,成績得到了提高。

所以往往很多陪讀媽媽會做一些多餘動作來證明這一點。

她們會無時不刻地監督孩子有沒有玩手機,有沒有走神。她們完全不知道,孩子累死累活學了一整天,可能才放鬆一下就被媽媽抓到有多抓狂。

她們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的身體。孩子熬夜熬得晚了,有的陪讀媽媽會跟孩子「同甘共苦」,孩子學到幾點,她就熬到幾點;有的陪讀媽媽則會時不時地催促:身體要緊呀,你快點睡覺吧!

孩子不睡媽媽也不睡,這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令他們內心感到愧疚。而媽媽不停地催促孩子睡覺,又會令孩子感到無比煩躁,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學習。

陪讀媽媽們還會變著法兒地做各種味道寡淡的營養餐,督促/逼迫孩子必須得吃下去……

總之一句話,大多數陪讀媽媽並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交流,孩子往往也沒空跟她交流,於是她只能用各種方法來刷存在感,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小歡喜》裡的陪讀媽媽宋倩就是這麼一個典型。她在女兒英子的房間特意裝了一塊玻璃,方便她隨時觀察女兒的學習狀態。英子不喜歡吃燕窩,宋倩卻總喜歡給她煮燕窩。

在宋倩眼裡,女兒成績好全靠自己無微不至地照顧。而事實上,英子本來成績很好,能考上北大清華,恰恰是媽媽的種種行為,讓她崩潰到想要跳海。

最後,陪讀媽媽還容易有強烈的犧牲感。

畢竟是辭了工作,全心全意陪讀,陪讀媽媽多多少少總有些不甘心。她們會覺得自己為孩子做了這麼大的犧牲,孩子如果成績還提不上去,就對不起自己的付出。個別媽媽是真的會一邊流眼淚一邊控訴孩子。

媽媽想用內疚感激發孩子的內驅力,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高三成績起起伏伏都是正常的現象,即便是學霸也不能保證次次都發揮穩定。考試成績退步已經讓孩子心裡很難過了,還要應付母親的情緒和眼淚,實在逼得青春期的孩子忍不住爆發。

這兩次事件主角都是男生,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男生暴躁的時候,破壞力傾向於向外,所以他們攻擊母親。而很多女生包括一些性格內向的男生,他們的破壞力是向內攻擊自己的,比起傷害父母,他們更傾向於自殘。

想像一下,一個把自身價值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母親,常常因為焦慮而情緒爆發,總是打著「為你好」,「關心你」的藉口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

而那個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在學校裡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回來之後不但不能放鬆,還要負責安慰焦慮的媽媽,疲於應付她們無微不至,卻略顯多餘的關心。

孩子會有情緒,媽媽也會有情緒。雙方都是對方唯一的情緒出口,你們可以想像那個場景,結果一定是災難性的。

如果以上三點全佔了,那這陪讀一定不如不陪。孩子要的本來就不多,只要一個能心無旁騖的學習環境就好了,至於吃什麼,什麼時候睡,孩子們都快成人了,還能不知道照顧自己麼。

要做有效的高三陪讀媽媽,先要學會「裝聾作啞」,控制自己想要和孩子親近交流,想關心對方的衝動。每天孩子回來的時候,給他一個抱抱,如果他還能接受的話,或者只是問候一句就好。

如果孩子有交流的欲望,媽媽就耐心地做一名聽眾吧!

大多數青春期的孩子並不需要父母提什麼意見和建議。媽媽只需要注視孩子的眼睛,認真地聽他說完,中間點點頭表示理解和認同,就能做到滿分了。

媽媽可以給孩子做有營養的食物,但也要允許孩子不吃。《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媽媽逼著他喝牛奶那一幕,恐怕勾起了不少人的童年陰影。

對於孩子的成績,不要看得太重。陪讀媽媽要永遠記得,你焦慮,孩子比你更焦慮。任何給孩子增加壓力的言行都不會對提高孩子的成績真正有所幫助。

如果做不到這些,還是老老實實去上班,掙錢給娃補課吧!全職陪讀,往往傷人傷己,把自己的成功與否建立在另一個人是否努力上頭,終究會讓人感到失控的。

這些悲劇,原本可以避免。

相關焦點

  • 全職是啥感覺?吃力不討好?有一類媽媽願在「全職」舞臺發光發熱
    ,所以,這些玩笑話沒有人會當真,大家一起聊得很開心。不一會兒,大家議論紛紛,各自陳述自己的類似經歷。全職是啥感覺?吃力不討好?有一類媽媽願在「全職」舞臺發光發熱。面對吃力不討好的「全職」角色,媽媽們感覺如何?
  • 兩個全職陪讀媽媽的經歷說明:陪讀,不僅僅是陪伴
    媽媽們全職陪讀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陪伴,有的兼而有之,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原因。第一個媽媽,陪讀孩子高二、高三兩年。小輝是那種活潑開朗、能說會道、動不動就靈機一動的的孩子。他在鎮上讀初中,學校就在家的旁邊,考上重點高中後,他來到了80裡之外的市區。他分在平行班,在班上排前幾名。高一結束時,小輝的成績排到了中下,因為在學校住宿的他經常偷偷溜出去通宵上網。小輝的媽媽決定放下工作全職陪讀。她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和兒子一人一間臥室。
  • 俞敏洪:陪讀,會傷害孩子一輩子!高中生住校、陪讀,有何利弊?
    公辦學校的高中生,是住校,還是去租房自住,還是家長陪讀好呢?我兒子高中三年,高一住校,高二自己租房住,高三我陪讀,這三年的成績是有變化的,有什麼變化,在文章的最後說吧。我先根據所見、親歷說一下三者的利弊。
  • 吳謝宇等4個弒母案,不僅是孩子殺了母親,母親也「殺」了孩子!
    案件概述:案件之一:2015年7月10日,北大學生吳謝宇用啞鈴殺害母親案件之二:2020年5月23日,山東青島一個15歲女孩用繩子勒死母親案件之三:2020年11月12號,南京市一高三男孩李某因菜刀將陪讀母親殺害案件之三:2020年12月12日,江蘇一高三學生楊某殺害陪讀母親。
  • 高中生留學美國,學生家長如何進行陪讀申請-優弗教育推薦
    初中至高中階段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叛逆期),家長在身邊陪讀可以隨時感知孩子的情緒,輔助孩子一起克服青春期的心理問題。2.高中生留學美國家長陪讀有利於監督孩子學習。不少小留學生出國後處於自由的「放羊」狀態,學生如果自身的自制力不足,極易被外界不良因素誘惑,荒廢學業。家長陪讀則可以時刻監督孩子學習,防止學業荒廢。
  • 17歲男生殺害陪讀母親,真相殘酷又心酸,為什麼養孩子「吃力不討好」?
    父母傾儘自己的所有,無非是想讓孩子能夠有出息回報父母,可是現在的孩子,不僅不懂得回報,還做出傷害父母的事情,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事情。 前幾日,網上曝出一則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這件事的結果讓所有人寒心。警方通報結果顯示,高三學生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母親死亡。
  • 和孩子一起求學打拼成趨勢 陪讀媽媽開啟新生活
    這位全城矚目的「平民王子」背後,一位不辭千裡遠赴異鄉陪讀的母親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吳比的媽媽曾於兩年前陪兒子到倫敦就讀私立小學,並將於今年八月再赴倫敦陪讀。  在廣州,出國留學的風潮由來已久,留學生的年紀越來越小,陪讀家長也隨之逐年增加。近幾年,雖然低齡留學的人數升幅不大,但陪讀家長就越來越多了。據統計,廣州16歲以下的留學生中,有家長陪讀的約佔1/3。
  • 江蘇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續:朋友、有時候拿著刀威脅孩子
    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 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據周圍鄰居講,楊某的性格還可以,與同學關係普遍保持不錯,母親徐某性格偏內向。
  • 「幫忙帶了4年外孫,結果太寒心」為啥外婆帶娃往往吃力不討好?
    哪知李阿姨卻說道自己女兒和婆婆本來關係就不好,如果自己不幫女兒帶孩子,女兒就得辭職在家自己帶,這樣沒收入會被婆婆更加看不起。所以寧願自己累點,幫女兒看著孩子。那麼,為啥外婆帶娃往往吃力不討好?原因一:與外婆的關係更親近,所以無所顧忌通常如果是婆婆幫忙帶孩子,就算兩人之間關係再好,媳婦也不可能會對自己的婆婆頤氣指使,還是會有一層隔閡。
  • 南京高中生弒母案引發關注,「如果我是殺人犯,你還愛我嗎?」
    2020年11月16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對於南京高中生弒母案進行了案件通報。據相關的報導,李某某和母親一直居住在學校附近的小區裡,日常生活由母親一手操辦,其父親很少出現在母子倆的生活中。平時母親對李某某管教嚴格,對於學習方面尤其重視。
  • 又一起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爸爸去哪兒了?!
    但這兩場劫難,又不僅僅是媽媽一個人的難關…… 1.江蘇17歲高三男生,怒殺陪讀的全職媽媽。 經初步調查: 遇害者徐某,是一位全職媽媽,為了兒子考學,在高中旁邊租房陪讀。 12月12日上午,是個周六,因為學業問題,母子二人發生爭吵,後引發肢體衝突。 盛怒之下,兒子將母親殺害。 高三的兒子。
  • 讓媽媽失去理智的壓迫,不是二胎也非貧窮,而是陪讀媽媽的「苦」
    1、陪讀媽媽的累,在於身心交瘁的由內而外陪讀媽媽實際上和全職媽媽是一個意思,但陪讀媽媽的身上多了輔導孩子上學,培養孩子成才成器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壓力,陪讀媽媽對孩子的期盼有多高、自己的壓力就有多大,和那些提前讓孩子學習下學期知識、安排各種輔導班的陪讀媽媽相比,那些只需要照顧寶寶日常起居的全職媽媽實在是幸福很多,別看孩子上學陪讀媽媽可以掙脫雙手輕輕鬆鬆
  • 全職媽媽受累不討好,是最「傻」的選擇?只有過來人才懂「真相」
    02分析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明明有老人幫襯帶孩子,有些媽媽要辭職當全職?03全職媽媽受累不討好,是最「傻」的選擇?只有過來人才懂「真相」1、全職媽媽更容易科學育兒孩子的成長一旦錯過就再也彌補不了,很多全職媽媽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放棄了工作,就算是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孩子,也會出現種種問題,老人的很多育兒觀念確實與科學育兒相背。
  • 中國媽媽全職帶娃,就是勞而無獲的高危職業
    結婚之前,身邊很多已婚的朋友就跟我說「以後可千萬別在家全職帶娃,吃力不討好,還沒有錢花。」我知道過來人傳授的肯定都是血淚經驗,也暗暗跟自己說絕對不會在家全職帶孩子。而且因為一直抱著,胳膊經常酸痛難忍,我那時連個藥膏都不敢貼,因為醫生說藥會進入身體,對吃奶的孩子不好。會走路之後,更不得了,他們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狼藉,所以就有了收拾不完的玩具,拖不完的地。但是我們連抱怨都沒有底氣,因為在其他人眼裡,我們不就收拾一下衛生,做個飯,再跟孩子一起玩玩,看起來這麼輕鬆,簡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 毛坦廠全職代陪讀媽媽,發出一句感慨
    回想起過去這一年,安徽六安毛坦廠鎮全職代陪讀媽媽邵華感慨:累,很累,特別累。
  •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哪個培養的孩子更優秀?
    你願意做專業陪讀媽媽嗎?你的青春都在做家務,帶孩子,接送孩子,輔導作業,做飯洗衣中度過!我,絕不願意!我說我記得你不在這鄭州發展呀,他說是的,孩子和她媽媽在這鄭州,他在外地。他媽媽專業陪讀,我給他在學校附近專門買了一套學區房,讓她好好帶孩子。他是一個女孩子一個男孩子,相差3歲。他給我說的時候,我會感覺到他作為男人的自豪。我教的班級裡面,媽媽是全職媽媽,在家帶孩子的比比皆是。有一部分都是夫妻兩地分居,有一個爸爸在國外,一年才回來兩次,有的是在其他城市,一月才回來一次。
  • 丈夫要求妻子必須掙錢,不能當全職媽媽,為啥?他說:我怕你出軌
    他在婚禮上的一席話,不但是不信任小玲,還得罪了所有的全職媽媽。希望老婆能賺錢分擔壓力可以理解,但全職媽媽就一定會出軌嗎?肯定不是!只不過,小玲老公所擔心的事並不是空穴來風。1,全職媽媽不被老公重視首先要明確一點,這裡指的「全職媽媽」,是不工作且沒有任何副業掙錢的女性。「錢是人的膽」這話真的是話糙理不糙。當家裡收入完全依賴另一半,那沒有收入的一方,在家裡永遠無法說了算。
  • 全職媽媽,向左還是向右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裡面有這樣一段話印象特別深刻:女人懷孕以後,要不要選擇回家做全職媽媽,需要認真衡量和考慮。別去盲目聽信老公說的「我養你」,也別理睬現在社會對於「全職媽媽」的稱頌。古往今來,被社會稱頌的往往是諸如清潔工,煤礦工人等社會底層、靠著勞力辛苦掙錢的人群。
  • 陪讀傷身,不陪讀傷神!糾結要不要陪讀的家長看過來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家長,為了讓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更全面的照顧,甚至辭掉工作陪孩子讀書!一到開學,學校周圍的「陪讀房」都會一漲再漲,「陪讀」儼然成為了當今中國教育的一種普遍現象。家長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放心,這個時候父母應 該做的事就不該是陪讀,而是思考培養孩子生活的能力!監督陪讀所謂監督陪讀,就是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自覺性不放心,生怕他們不學習,怕孩子上網、玩遊戲,變壞了。於是晝夜監督,陪孩子到校園,接孩子回租住房。把孩子所有的自由都囚禁在自己的視野之中。
  • 陪讀媽媽,新加坡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為了照顧這些小留學生的衣食起居,監督他們的學業,不少中國媽媽放下工作前往海外陪孩子讀書、生活,最終催生出帶有中國特色的特殊人群——陪讀媽媽。根據新加坡移民局規定,來新加坡留學的小孩(持學生準證),其媽媽、外婆或奶奶中的一人可以申請陪讀準證,在新加坡合法、長期居留。▲陪讀準證需要每年更新一次,一般在孩子中學畢業前可以申請到,孩子上高中後,只有少數媽媽可以申請到因為擁有了合法居留身份,新加坡的陪讀媽媽群體不斷壯大。放下中國的工作、生活來新加坡,也變成了媽媽們人生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