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中2020屆高考成績評估
做為鄭州著名大三甲中學,鄭外(含新楓楊)與省實驗此前均已經放出了高考紅榜,成績如何基本一目了然,我也之前將三校的成績數據做了更深一步的分析。而不少家長期盼了解另一甲鄭州一中的成績,私下裡給我留言詢問的家長也很多,但是很無奈,鄭州一中2018年和2019年兩年都沒有公布紅榜,今年基本上可以肯定仍然不會公布紅榜,這讓很多家長不免有霧裡看花的感覺。到底鄭州一中怎麼樣?種種傳言是否是真的?這也引起了筆者的很大好奇,為此筆者搜集整理了鄭州一中今年的一些各種非正式資料,加以分析,試做以下評估,僅供家長們參考,如有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大家跟貼探討。
一.一中簡版官宣成績解讀
此前網上流出了一張署名為一中20屆高三年級組的白紙簡版「紅榜」,題為《春風化雨育桃李,碩果飄香譜華章》(以下簡稱該文為「簡版官宣」),雖然從署名來看不是以一中學校名義正式官宣(傳說這是一中高三年級組老師的內部匯報不小心傳出),可以確信這張珍貴的白紙仍是三年以來最為真實靠譜的一中成績單,裡面信息是最可信的,因此意義重大,非常值得認真解讀。筆者試解讀如下:
1. 2020屆高三人數
簡版官宣中迴避了實際參加高考人數,只是宣布「2017年中招錄取833人」,那麼是否鄭州一中2017年報導時就只有833名同學呢?幸好網絡有記憶,筆者查詢到2017年8月15日家長幫鄭州中招版塊一篇jesse19780712的文章《鄭州一中三大校區2017中招各自錄取人數》,很有價值,全文如下:
「今天孩子去中原校區參加高一新生軍訓,順便看了一下各校區實際錄取人數。
一中中原校區,每頁34人,共26頁,每個孩子分配在不同的連隊,共884人,分16個班。
一中明新校區,共八頁,分四個班,班級人數61 60 61 49,共231人。
一中龍湖校區,共6頁,335人,六個班。」
因此,可以得知,鄭州一中2020屆實有人數為884人(不考慮中間可能會有少數轉出轉入等因素),比中招公告錄取人數多51人。
實際上鄭州一中每年除了中招實錄人數外,也都會和外高、省實驗等學校一樣,有少量藏班生、籤約生、外地生(利用國際班學籍招入)和VIP生。
對照今年龍湖一中和明新中學今年高考報告的官宣人數:龍湖一中官宣為325人,明新中學報考292人。我估計很有可能還有10名龍湖一中和9名明新中學的同學後來轉入到一中本部。因此我估計到高三高考時,一中該屆人數或達到約900人。
2. 一本上線人數及一本上線率
簡版官宣宣布「今年高考文理一本上線798人,其中理科一本過線727人,文科一本過線71人」,按900人推算,一中今年一本過線率約88.7%;按884人推算,一中今年一本過線率約90.2%。其實一本過線率這個指標對於大三甲來說基本沒啥太大意思,而且一本過線,離實際一本真正錄取分數可能還有較大分差。因此越來越多人不再把這一指標當做評估學校實力的參考標準了。
3. 高分人數情況
簡版官宣」理科690分以上12人,文科650分以上2人.文理各高分層次人數均多於往年」,其中特別指出「院士班班級平均677分,700分以上2人。2014、2015、2016班高考成績全部高分過一本線,平均651分」。
從中可以得知一中今年理科700分以上2人,另據家長介紹理科最高分為703分,剛好達到北大一批次分數線。但不知道為什麼目前沒有流出來一中裸分錄取清北的消息(我估計可能該同學是通過強基計劃被北大錄取的張昕奕同學)。我想起今年省實驗也有一名同學703分,選擇走了復旦大學,選專業還是選學校,很多優秀孩子有自己的思考。
從700分以上高分成績來看,對比大三甲另二甲官宣,外高(含新楓楊)全市理科排名前十7人,省實驗全市理科排名前十4人(前十應該有並列第十名)。外高最高分724分(全省並列第一),省實驗最高分708分。外高未公布700分以上人數(據鄲城一高官宣該校大於700分以上人數11人,全省第一,因此估計外高加新楓楊人數應該小於11人大於7人),省實驗700分以上9人。三校頂尖生比較,一中成績居第三。
一中理科690分(中國科技大學理科一批次分數線)以上12人,文科650分(南京大學文科一批次分數線649)以上2人。從這些數據,再加上提前批、競賽強基(已知9人中間也有690分以上的高分)等因素,我評估一中今年清北華五人頂尖八所大學的錄取人數應至少超過20人。考慮到上交、復旦、浙大都存在不少提前批(分數低於690)和浙大醫分數線只有681分等招生因素,一中頂尖八所大學錄取人數上限有可能達到30人。
4.清北錄取情況
一中已經正式官宣了共有9人(含龍湖一中1人)通過競賽國家集訓隊保送及強基計劃進入清北,分別是2人競賽國家集訓隊保送(生物張芷蕙子、化學郭晟宇),史煜龍數學國賽金牌高考698分,李思哲、趙洋化學國賽金牌。任逸重、張棟化學國賽銀牌。邵一帆系龍湖一中學籍(據家長介紹,高二起一直在一中本部競賽班上課,因此邵一帆成為一中與龍湖一中兩校共同的學生),物理國賽銀牌。此外,張昕奕是唯一高二從數競班退出,不是通過金銀牌破格強基入圍被北大錄取的同學,因此我猜測張昕奕同學可能就是院士班中700分以上2人中的其中一位。此外,鄭州一中高二的郭語涵同學去年入選數學國家集訓隊,已經為一中明年提前鎖定了一個清北席位。
一中今年的清北錄取成績好於去年的7人和前年的3人,有了明顯的恢復,呈現走出低谷的好氣象。
5.院士班及競賽班
一中院士班經過層層淘汰,據說到高三時只剩下20多人。留下的都是學校期望衝清北的苗子,根據簡版官宣,平均677分(對應北京理工大學理科一批次分數線),成績相當不錯,按這個平均分來看,差不多全班都能夠進好985或頂尖211大學,唯一的遺憾就是這個班的人數少了些,屬於尖刀連。
一中2014、2015、2016三個競賽班(含退競班)三個班平均651分(對應大連理工大學理科一批次分數線),這三個班約190人才是一中真正的精銳兵團。參照省實驗數物競賽班的平均分664分,40多人升入985大學,幾乎全部升入211的情況來看,一中競賽班估計每個班30多人升入985大學是有把握的,這樣三個班評估約100人左右985,絕大部分升入211。
平行班情況,有知乎上本屆一中同學稱:某普通班最高分657分。如此看來,成績不很樂觀。
6.前十大學
簡版官宣稱「預計全國前十的著名大學錄取超過200人」,這一句話廣泛受到了爭議,筆者認為,各學校在錄取前如此的表述都是很成問題的,不少家長往往會誤讀。這裡就此句話做一個更深入的分析:
首先,全國前十的著名大學,哪十所沒有官方的正式定論版本。是按國際國內常見的幾個大學排名榜來算,還是按國內高考分數線來算?這個問題爭論無解。但一般認為,全國前十大學裡清北華五人八所大學都是沒有爭議的。外高頂尖八所大學錄取人數為208人(不含外語保送為146人)。省實驗頂尖八所大學錄取人數為68人。新楓楊頂尖八所大學錄取人數為55人(不含外語保送為28人)。前文已經評估一中今年清北華五人頂尖八所大學的錄取人數約大於20人小於30人。
其次,前十著名大學後兩所如按河南理科分數線來看應該是北航和同濟,但筆者認為以C9高校中的西交和哈工來論,可能符合普遍中學統計認定標準。而哈工分為三個校區,哈工(威海)分數線最低。已知外高C9加人大頂尖十所錄取人數為236人(不含外語保送為173人),省實驗頂尖十所錄取人數為94人,新楓楊頂尖十所錄取人數為81人(不含外語保送為53人)。
因此,筆者以哈工今年理科一批次分數線656分為底線(省內位次7373位),去年哈工(威海)的分數線位次為8715名(約對應今年653分)。筆者認為一中官宣時的預估錄取情況應以去年的位次來預估,從三個競賽班平均651分來看,三個競賽班190人超過哈工(威)分數線的人數不可能百分之百,再加上院士班全部20多人來看,也超不過200人。再加上文科班及平行班中相對少量高分學生,應該超過200人。我判斷一中以哈工(威海)分數線做為全國前十標準基本上是成立的。
那麼對應哈工(威海)去年8715名以上這個位次,今年除了C9加人大這些頂尖大學外,還有國科大、北航、同濟、南開、北理、華科、東南、武大、成民、天大、國防科技、廈大、北郵、上財、社科大、華師、川大、央財、西工、中大、華工、山大、中政、重大、西電這些高校,如果再放寬到650以上的大學貿大、大工和湖大、北外這幾所,筆者統計過外高共有445人(不含外語保送357人),省實驗301人,新楓楊303人(不含外語保送255人)。我評估一中應該大於200人,與新楓楊不含外語保送人數基本相當。
7.雙一流
簡版官宣稱「雙一流大學錄取超過600人」,如同前十大學一樣,這一句話也常被家長誤讀,這裡分析如下:
首先,雙一流大學教育部有權威認定名單,筆者根據河南今年理科一批次分數線來看,排名最後的雙一流大學分別是河南大學(醫護類)、河南大學(地方聯合辦學)、東林(較高收費)、北林(較高收費)、河南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鄭大(中外合作醫護類)、貴州大學(較高收費)、哈工程(較高收費)、西南大學(榮昌校區)……不考慮這些較高收費異地校區因素,一批次收分最低的雙一流(211大學)是石河子大學(585分)。
我評估,一般中學預測中的雙一流最低標準上應以石河子大學為底線(實際上海南大學還有在二批次招生的專業,這個不考慮了)。
如以達到這個石河子大學這個分數線為標準來看,雙一流大學錄取超過600人的預估不難達到,這個人數比一本過線人數798人有實際意義。但實際錄取後,也應該會有部分學生未報考雙一流大學,因此,一中考入較好大學的人數應該少於600人。
筆者曾統計出外高考入較好大學人數642人,省實驗考入較好大學544人,新楓楊考入較好大學556人。一中考入較好大學的人數評估應該與省實驗、新楓楊基本相當。
8.入口情況分析
2017年一中錄取分數線642分,與省實驗相同,低於外高錄取分數線13分。一中中招指標800人,其中分數線以上正取生指標320人,根據2019年一中公布的分配生錄取情況表來看,去年分配生指標回流了101個,以此情況推估,每年應該正取生約420人,再加上一中當年公告招生833人(多招了33人),以及一中在外地私招的部分優秀生,筆者評估一中的優秀生源約470人以上,不如外高超700人的優質生源數,與新楓楊優秀生源人數基本相當,但在頂尖生源(高於555分以上),應比新楓楊(新楓楊為0)多。優秀生源絕對人數也多於省實驗約430人。
但一中沒有省實驗提前批招生200人的優勢,在地市頂尖生源上,不及省實驗。
總結:從以上評估來看,一中的成績近幾年來出現了較大的滑坡,仍未能完全走出低谷。這反映出一中內部深層的一些問題。儘管如此,一中的成績仍遠比小三甲優秀很多。較好大學升學率一本大學升學率等指標上與新楓楊相比,仍然勝過新楓楊。
從今年一中招生一系列的大動作來看,一中上下對走出低谷的決心很大,筆者期望明年一中能有更好的成績,正式公布久違的紅榜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