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營展示當年在方陣中舉旗的動作。
【燃情時刻】
1959年9月30日晚,10歲的李鐵營作為少先隊員代表,在大會堂參加少年兒童《祖國十年我十歲》千人大朗誦。此後,他還曾多次參加國慶遊行和國慶聯歡活動。
【祝福祖國】
希望國家日益強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同時,也希望我們國家的航空工業繼續發展,成為航空強國。——李鐵營
李鐵營保存著不少上世紀60、70年代在天安門廣場上的留影。
「祖國十年我十歲,
我和祖國同成長
……」
「這是我們那屆小學生都學過的課文,我們在人民大會堂一起朗誦著,迎接新中國成立10周年。」與共和國同齡的李鐵營如今雖已記不清全文,但仍能記起當時激動人心的場面,「1000人一起朗誦!」
那是1959年9月30日晚,在宣武區(現西城區)炭兒胡同小學上學的李鐵營和同齡人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千人大朗誦,為共和國慶祝生日。「當時就覺得特別光榮,特別驕傲。」說到這裡,李鐵營的眼裡閃著光。
當時,人民大會堂剛剛竣工,李鐵營參加的是人民大會堂第一次舉辦的大型活動。走進大會堂,小夥伴們都覺得眼睛不夠使,這雄偉的建築,每一個角落都令孩子們讚嘆。
朗誦很成功,孩子們還收穫了更多的驚喜——麵包、汽水、遊藝……李鐵營開心極了,「那些好吃的平時很少能吃到,玩遊藝,我還得了不少獎呢!」李鐵營笑著說。
李鐵營展示上世紀60年代在天安門前的留影。
此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李鐵營經常參加國慶遊行和國慶聯歡活動,「那時候參加活動,都要穿白襯衫、藍褲子、白球鞋。」
雖時隔多年,但李鐵營仍然記著訓練的細節——
每次遊行前的訓練一般是從八月份開始,訓練過程很艱苦,至少一個半月,「剛開始不是走方隊,而是一個人一個人糾正動作,要求很嚴,在太陽下曬著,眼睛也不能眨。」
在大操場上,立正、稍息,單人走、一排走、方陣走,腳尖繃直,踢正步,腳踢多高、步幅多大、擺臂位置都有要求。「大家動作統一,整個隊伍看起來才能整齊,雖然辛苦,但大家都咬牙堅持著,因為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沒有人抱怨。」
印象最深的有兩次。
有一年,李鐵營參加了國慶遊行體育大軍遊泳方隊,「我們要踏著音樂的節奏,邊行進,邊模擬自由式、蛙泳的手臂動作。」李鐵營說著,手臂舞動。
還有一次,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李鐵營參加國慶遊行民兵方隊。國慶當天,遊行大軍在南池子附近早早集合,大家穿著統一的服裝,簇擁在彩車四周,從東華表附近開始,正步通過天安門城樓。「走正步時,頭要按一定角度望向天安門城樓,同時餘光瞄著,保持排面整齊。」李鐵營回憶著。
親歷和見證國家慶典,是李鐵營一生的驕傲。這種驕傲也堅定著「努力學好本領,長大以後做對祖國有用之人」的信念。
中學畢業,李鐵營進入北京航空工業學校,立志航空報國,學理論,學技能。畢業後,李鐵營不僅會設計,也會操作各種設備。「學校畢業的八千學生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航空企業,大部分都成為骨幹力量。」李鐵營說。
1969年10月,學校改為長空機械廠,李鐵營和老師、同學自力更生,參加工廠建設,修馬路,蓋圍牆,連車間生產設備都是大家自己製造的,「航空工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但當時,沒有精密的技術設備測量誤差,我們就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對著卡鉗摸誤差,能達到頭髮絲粗細三分之一的精度。」提起這段,李鐵營很是驕傲。
後來,李鐵營又進入石油行業,為提高國內加油技術裝備水平努力奮鬥。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如今,誰也不敢小瞧咱們中國人。」李鐵營自豪地說,與共和國同齡,與共和國同成長,他特別滿足,也特別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