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修正液含有害化學物 實驗證實其對人體有害

2020-12-18 溫州新聞網

把小玻璃瓶倒扣,將修正液擠在小玻璃瓶瓶底

修正液遇火燃燒

測試甲醛含量

膠水甲醛測試

膠棒甲醛測試

  溫州網訊 網傳部分文具「有毒」,記者通過實驗證實,修正液含有害化學物,揮發性較強,膠水、固體膠棒均有甲醛揮發,對人體有害。

  中小學生每天都要與學習文具打交道,文具的安全性直接關係到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前幾日網傳部分文具「有毒」,像一些固體膠棒和膠水會有甲醛游離出來,一些不合格的塗改液靠近火就會點燃,許多家長對此十分關心。前日,記者就此做了實驗。

  實驗用品:修正液、玻璃瓶、固體膠棒、膠水、密封玻璃罐、空氣甲醛自測盒。

  實驗一:修正液遇火燃燒

  實驗過程

  記者在大潤發和安陽路上一家文具店裡共購買4種修正液,其外包裝上均註明了使用方法——使用前先搖勻,對準要修改的部位,保質期為2年。同時還有嚴禁火、請勿入口的注意事項。

  記者首先將4種小玻璃瓶倒扣在凳子上,然後將4種修正液分別擠在4隻小玻璃杯杯底,用打火機點燃後靠近4種修正液,看能否燃燒。

  實驗結果

  當打火機的火苗剛剛靠近修正液,修正液立馬燃燒起來並開始冒泡,玻璃表面串起火苗,有六七釐米高,並冒著黑煙,這讓參與實驗的人都吃了一驚。

  4種修正液,劑量最少的燃燒時間最短,為50秒左右,劑量最多的持續了約2分40秒;伴隨著燃燒,還有難聞的氣味,類似塑料燒焦時的氣味。4種修正液燃燒完後,杯子底部都留有一層灰白色物質,用手輕輕一碰就碎成了粉末。

  記者隨後又在一個乾淨的玻璃瓶底部擠上一點修正液,待修正液風乾後,再用打火機點燃後靠近,然而反覆試驗,都無法點燃修正液。已經風乾掉的修正液,遇火不會點燃了。

  專家解讀

  記者隨後採訪了瑞安中學化學老師謝燭明。「這是因為塗改液的主要溶劑可以分為三大類:三氯乙烷、甲基環己烷、環己烷,這三種溶劑毒性危害的強弱和濃度成正比。」謝燭明說,「其中,甲基環己烷和環己烷與空氣接觸後,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或者爆炸的危險。環己烷燃燒後,還會產生一氧化碳氣體,所以會有一股難聞的氣味。」

  謝燭明還提醒,除此之外,修正液中還含有鉛、苯、鋇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如被吸入人體或粘在皮膚上,將引起慢性中毒,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如長期使用將有可能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可能會導致白血病等併發症。如果不慎將塗改液弄到皮膚上,由於其成分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應儘快清洗。因為塗改液中含有合成樹脂,具有一定的黏性,單獨用水很難徹底清洗,可用濃度稍高的酒精清洗。

  實驗二:膠水、固體膠棒均有甲醛揮發

  實驗過程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把膠水蓋子打開,倒出一半在小杯裡,放進一個玻璃罐子,然後密封玻璃罐子,靜置80分鐘後,測試膠水揮發的甲醛含量。

  11時20分左右,記者按照空氣甲醛自測盒的使用說明檢測玻璃罐中甲醛的含量。並將測試盒中的液體呈現的顏色與比色卡比對,相應的顏色對應相應的甲醛濃度。

  隨後,記者將購買的兩種固體膠棒蓋子打開,稍微將固體膠棒裡的膠擰出來一些,放入玻璃罐中,並密封玻璃罐子,靜置80分鐘後,測試膠棒揮發的甲醛含量,並同樣進行色階比對。

  實驗結果

  打開空氣甲醛自測盒,通過與比色卡行對比,可以確定玻璃罐內的膠水揮發出來的甲醛,已經導致罐內空氣濃度達到0.6mg/m3。而按照國家衛生標準規定,一般家居室內空氣的甲醛濃度限值僅為0.1mg/m3。

  而固體膠棒的空氣甲醛濃度約為0.2mg/m3,比膠水的甲醛濃度要低,但也超出國家衛生標準。

  原理

  甲醛是一種良好的固定劑,有縮聚反應,能穩定膠水的性能。甲醛含量的多少會影響膠水粘度。2008年4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學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明確規定,膠粘劑中游離甲醛的含量應該小於等於1g,苯含量要小於等於0.2g,還嚴格規定了在膠水、固體膠等文具中,苯不能作為溶劑使用。

  [相關連結]用這些文具要小心

  除了上述的修正液、膠水和固體膠棒外,下面這些文具也可能含「毒」,各位同學們也要多注意。

  蠟筆:有些色彩鮮豔的蠟筆可能含有大量的鉛。被小孩子無意識地含咬、吮吸之後,會轉移並沉積在體內,影響神經系統,使生長發育受限。

  作業本:紙張異常潔白,可能添加了大量螢光增白劑,長期使用會影響學生視力。紙張白度超過85%,過白的紙張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帶香味的文具:文具裡的香味都來自香味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大都是人工合成,並非天然。劣質香料中往往含有過量的甲醛、苯等有毒物質和汞、鉛等金屬元素,香味越濃,含量就越高。兒童長期接觸,特別是嗅聞、吮吸、啃咬等,可造成鼻、咽喉發炎,引發頭痛、噁心、記憶力減退、多動症等問題。

  籤字筆:含有微量的鉛、墨油、工業色素、矽膠油等有害物質。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修正液僅三分鐘就能毒死小白鼠?竟是真的……
    可是,日前網絡上有帖子稱修正液含有超標化學品、毒性很高,可以在3分鐘內把小白鼠給毒死,而其毒性在使用中會慢慢侵入人體進而損害健康。如此可怕的傳言是真的嗎?近日,記者購買了修正液、容器、小白鼠等實驗用品,對這一傳言進行了實驗,發現修正液確實能在3分鐘左右便能將小白鼠毒死。化學教師稱,修正液的毒性主要來自生產中使用的三氯己烷等溶液,醫生建議儘量少用修改液,用後要洗手。
  • 實驗揭開修正液的毒性秘密 香味能毒暈小白鼠
    講解篇  正規產品也含有毒成分  「修正液之所以受歡迎,是由於它塗完後幹得快,而這是因為它裡面含有揮發性很強的物質,也正因為如此,強化了它的毒性滲透。」實驗人員伍麗萍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銷售的修正液大多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對二甲苯,輔料是鈦白粉和香精,這些物質均易揮發游離於空氣中,特別是對二甲苯的蒸氣被人吸入後,會導致慢性中毒,引起頭痛、嗜睡、噁心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侵害人的神經系統,會引起睏倦頭暈、神志不寧、食慾減退、行動遲緩等,吸入量過大時,可引起全身不適、抽搐、呼吸困難,搶救不及時對生命危害嚴重。
  • 臺媒:多個名牌服裝含有害物質 或影響生殖系統
    臺媒:多個名牌服裝含有害物質 或影響生殖系統     環保團體公布全球時尚品牌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  多個知名服裝品牌含有有害物質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綠色和平組織20日公布20個品牌服飾抽檢有害物質殘留調查,有63%樣品測出有毒化學物。  綠色和平組織針對20個時尚品牌服飾進行全球抽樣調查。
  • 塑料書皮是否含有害物質 記者實驗檢測
    現如今,書皮已經從以前的掛曆、牛皮紙逐漸轉變成塑料製品,而網上流傳的「塑料書皮含有害物質」的說法,讓家長們頗為擔憂。  近日,華商報記者隨機購買了10種西安市面上常見的書皮或本子皮,送往專業的檢測機構檢測,有品牌的書皮、本子皮未發現存在有害物質超標的情況,但一種無品牌的本子皮被檢測出鎘超標。
  • 網傳指甲油腐蝕性 實驗證明基本不會腐蝕指甲
    網絡熱傳指甲油腐蝕性強,幾秒鐘內能將泡沫板蝕穿,把愛塗指甲油的女性嚇了一大跳。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指甲油真的會腐蝕指甲嗎?塗指甲油會對人體帶來危害嗎?今日,記者聯合四川大學化學專家,通過把五種不同價位、不同品牌的指甲油塗在泡沫板、塑膠袋、雞蛋殼和皮帶上面的反應來做比對。實驗表明,10秒鐘內,泡沫板被嚴重腐蝕,1分鐘後被蝕穿。
  • 記者調查:杭州部分學校禁止學生用修正液
    原標題:記者調查:杭州部分學校禁止學生用修正液   今年央視的「3·15」晚會,孩子們常用的橡皮擦和修正液都被列入黑名單——質量不好的橡皮擦和修正液中含有有毒物質,會影響孩子們的健康。   修正液,1951年由美國人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發明,白色不透明的液體,塗在紙上遮蓋錯字,幹掉後可在上面重新書寫。
  • 網傳吃泡麵時喝雪碧對身體有害 記者實驗調查揭真相
    網傳泡麵配雪碧損害健康 記者實驗:兩者混裝會膨脹 醫生提醒:容易誘發胃擴張 稿件來源:南都晨報*南陽網 本報訊(見習記者 徐晴)日前,記者接到市民諮詢:網傳雪碧、泡麵同食會產生大量氣體,對身體有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為了驗證真偽,記者親自實驗一探究竟。
  • 強生嬰兒產品疑含有害成分
    誰是誰非  17日·印度警示  強生嬰兒護膚液含有害成分  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食品與藥物管理部門官員稱,他們已經要求美國強生公司取消部分產品的「嬰兒使用」標誌,因為這些產品中含有對嬰兒有害的成分,分別是強生嬰兒油、強生嬰兒髮油、護膚液和洗髮液。
  • 塑料瓶含有害化學物質?
    在報告中,薩爾和休斯暗示了出現互相矛盾研究結果的原因:由化學公司資助的所有11項研究中沒有發現BPA具有危害性;而在政府和非工業組織資助的104項研究中,90%發現這種化學物質有害。  使用範圍太廣泛  在接受檢查的美國人中,幾乎所有人都被檢測到體內含有雙酚A或BPA。它們是製造包括嬰兒奶瓶、水瓶、其他食品和飲料容器等堅硬和透明聚碳酸酯塑料的關鍵物質。
  • 「紙上燒烤」看似乾淨實則有害 矽油紙含有害物質
    有關專家提醒,「紙上燒烤」可能釋放有害物質。國外食品用紙採用原漿紙張實驗人員從燒烤店找來一張烤肉用紙進行測試。往燒烤紙上滴大約90℃的熱水,燒烤紙絲毫沒有變形,熱水可以在紙上流淌。隨後在同等水溫下浸泡燒烤紙,經過大約5分鐘,燒烤紙保持完整,表面仍不透水,但材質明顯變軟,輕輕用力就能撕破。
  • 這些有顏色有味道的文具安全嗎 實驗告訴你真相
    修正液是小學生們使用最多的塗改用品之一,也是讓家長們最不放心的文具,因為它在使用過程中會釋放一股刺鼻的味道,這個味道具體是啥?記者從文具市場購買了兩款銷量較好的修正液,分別送往蘇州市質檢所進行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
  • 網紅「人造雪粉」或存安全隱患 誤食或對人體有害
    原標題:網紅「人造雪粉」或存安全隱患 誤食或對人體有害  網紅「人造雪粉」 或存安全隱患  因網傳視頻走紅後銷量增長 商家稱無毒但專家提醒不慎入眼、誤食或對人體有害專家表示,聚丙烯酸鈉可分為食品級和工業級,食品級的聚丙烯酸鈉是無毒無害的,而工業級的聚丙烯酸鈉可能因「不純」而殘留部分有毒有害物質。專家提醒,網售的「人造雪粉」很可能是工業用聚丙烯酸鈉,如不慎進入眼睛或誤食,可能對身體有害,不建議拿來給孩子玩。
  • 珊瑚絨對人體有害嗎 珊瑚絨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珊瑚絨對人體有害嗎 珊瑚絨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2017-11-23 09:44:42 來源:全球紡織網 珊瑚絨對人體有害嗎 ?瑚絨對人體有沒有危害?
  • 【飲食健康】味精是化學物會致癌嗎?看了這篇你就懂了
    有一次他在喝海帶湯時,發現湯的味道很鮮美,為了弄清楚鮮美的真相,池田教授開始在實驗室研究海帶的成分,後來他發現海帶中含有一種名為穀氨酸鈉的物質,並成功提取了出來,命名為「味之素」,申請了專利。1923年,風靡日本的「味之素」傳進了中國,化學工程師吳蘊初獨立發明出一種生產穀氨酸鈉的方法,將其命名為味精,在上海創立了天廚味精廠。
  • 長期喝對人體有害?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很多人認為「淨水器在過濾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過濾掉了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長期喝淨水是否真的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甚至如網上所傳,會得軟骨病、影響人體的酸鹼性嗎?今天,小西通過事實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供您參考。
  • 隔夜茶真的對人體有害嗎?央視實驗還清白
    近日,有網友發帖認為:「茶水久放會餿,還能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從而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隔夜茶不能喝」,隔夜茶真的對人體有害嗎?央視《是真的嗎》節目組對這一說法展開了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隔夜茶是安全且可以飲用的。
  • 玻璃棉對人體有害嗎
    玻璃棉對人體有害嗎 2017-12-20 09:47:11 來源:全球紡織網 玻璃棉對人體有害嗎?
  • 網傳益生菌喝多了有害?聽專家怎麼說,別再誤會益生菌了
    而對健康人來說,也談不上有害。頂多只是無效而已。網傳益生菌有害身體健康的說法,顯然是一種誤讀。益生菌有害的說法流傳開之後,也引發一些市民對食品安全的考慮。比如,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是不是還能喝呢?酸奶是可以喝的,它對乳糖不耐受群體補充鈣質有幫助。但是,酸奶中益生菌含量對人體菌群數量改善不大。事實上,人體可以自己產生益生菌。
  • 嬰兒尿布含危險化學物 法國家長狀告政府不作為
    嬰兒尿布含危險化學物 法國家長狀告政府不作為 2019-06-12,想強迫政府與製造商公布含有害化學物的嬰兒尿布的品牌名稱。
  • 實驗證實人工樟腦有毒 長期接觸有損人體健康
    但市面上多數樟腦球是人工樟腦球,其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對二氯苯或萘。長期接觸有損人體健康。那麼怎樣鑑別您家的樟腦球是人工樟腦球還是天然樟腦球呢?調查:人工樟腦佔多數,價格明顯便宜記者走訪東營多家商超發現,市面上的樟腦球分為兩種:人工樟腦球和天然樟腦球,而人工樟腦球佔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