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藍字GPA+ , 在右上方 ··· 設為星標 ★
每天中午12點,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本文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CITYZINE(微信號:cityzine)
最近全國大中小學生都在家裡上著網課,五花八門的宅家上課姿勢上了熱搜。
平時保持上課的自覺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難得,而最近,有一門網課卻吸引了來自不同學齡和專業的學生的集體打卡!
這門羅翔老師的刑法課有什麼魅力?話不多說,先來感受一段👇
最近「羅翔說刑法」真的可以說是火遍了法圈內外,有的語錄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比如在課上出現的
「青春型精神病」一詞,就擊中了每一位追星男女的內心。前不久,羅翔老師還受邀在B站開通了帳號,短短幾天就達成「百萬粉絲成就」。在「3·15打假日」老師還上傳了相關的案例講解,播放量在視頻上傳後一小時內超過15萬。
宅家的人們把羅翔老師的刑法課當成段子看,網友調侃「羅翔說刑法」是「一天一個入獄小知識"。他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畢業,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刑法學、刑法哲學、經濟刑法……他還曾多次以點評嘉賓的身份登上央視《今日說法》欄目。而在B站的這一系列視頻,他作為講師給某培訓機構做的一系列培訓課程。因為他講課風格風趣活潑,通俗易懂,被許多UP主進行剪輯、大量搬運後走紅。「這是我印象中的刑法課嗎?這確定不是單口相聲小課堂嗎?」
刑法對於許多非法學專業的人來說,應該是很嚴肅甚至有些枯燥的,而羅老師靠著各種段子和接地氣的案例,把刑法講的深入淺出,愣是整成了相聲。比如在討論「人應該追求怎樣的快樂」時,一本正經地拿「到底是看小黃書快樂還是看莎士比亞快樂」做比方:再比如最近最出圈的「糞坑案」,就判斷什麼為「正當防衛」和「事後防衛」時,羅老師就問在座的同學:假設你淪為性侵的受害者,抓住機會逃脫時,到底要不要給犯罪嫌疑人多踹幾腳?
在講「緊急避險」時,羅翔老師又舉了一個匪夷所思的例子:「熊貓咬我,那我能把熊貓打死嗎?」羅翔老師毫不避諱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問題,還要以正確的原理對其進行解釋,有理有據,坦誠地討論人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難題。類似以上令人匪夷所思,甚至挑戰倫理道德或者正常認知的邊界的案例在羅翔老師的刑法課上實在是太多了,隨意打開一個視頻,就像《1818黃金眼》節目一樣讓人眼界大開:
2、在不懂英文的情況下傳播英文淫穢書本,算不算傳播淫穢物品罪?3、甲欲與床上長發花褲之人發強行發生關係,結果發現對方是男性,甲構成強姦罪嗎?在羅老師的案例大全裡,有不懂英文而無意識販賣淫穢書籍的農民,有被香氣撲鼻毒藥毒殺的受害者,有上知乎學習製作綠色海洛因的毒販,有跟前妻糾纏不清的丈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張三」。他同時兼職犯案老手和被害人,網友稱其為「法外狂徒」,忙得不可開交。「張三」這個名字也成為了網友們熱烈討論的一個梗。仔細想想,自己曾經悄悄構想過的致富方法是不是出現過在羅翔老師的案例裡?「相聲式」教學模式深受廣大網友喜愛,更有人表示聽了羅翔老師的課對法律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想進修相關專業,有學生還說「堂堂課能像羅老師這樣講,誰能不愛學習?」這兩天和幾個信息專業的朋友聊天,他們竟然也都看過羅翔的刑法課。喜愛羅翔老師課程的粉絲們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有人自稱為「羅師粉」,甚至有人還指著刑法網課下飯。羅翔老師講刑法這一系列視頻本是為準備法考的學生所製作,而在社交網絡上走紅之後達到了「破圈」的效果。他的經典語錄也常常被大家截圖傳播,「古有電影日劇長截圖,今有法考羅翔長截圖」。羅翔老師作為中國政法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授課教師」,同學們需要提前佔座才有機會聽到他的《刑法學》課程,聽課佔座競爭異常激烈。他自己也曾在微博上友情提醒想選課的同學:「該課非常辛苦,而且給分很低。」當然,僅僅憑藉那些幽默的段子,是不足以撐起大家對羅翔老師如此長情的喜歡。
在通俗易懂的案例背後,是他高尚的法律精神,即使在零碎的剪輯裡,依舊留存的深邃的思想和人文情懷。「我就是喜歡羅翔老師在講相聲的同時,也能用嚴肅的話語告訴我們人生哲理和法的威嚴。」一個網友在微博中寫道。再說回最出圈的「糞坑案」,羅翔老師就告訴我們,不應站在事後理性人的角度去判斷。「代入防衛人的視角,代入一般人的視角,不要代入上帝視角」。一般的法制節目讓我們「知曉」,而羅翔老師則不僅讓我們「知曉」還要有「共情」。在他的法考課中,他經常提醒同學們要「以一個人的視角」、「懷著樸素的正義感」來思考問題。微博博主@無端思茫茫二號機 這樣評價羅翔老師的課:
「法學生當然應該聽聽,學習真正的專業知識、職業倫理和社會正義。普通人也應該聽聽,羅老師講解的法律精神、法制精神,是當下環境中非常稀缺的公民通識和人文教育。」這位具有用心良苦的老師希望學生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法學專業知識,同樣希望學生注重人文素養的提高。在「青春型精神病」的案例走紅之後,羅翔老師也及時出面給大家做出指正:「羅老師本節課是在講述認識錯誤問題,並非對弱勢群體的嘲諷和歧視。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像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所講述的一樣,開始關注並關心這個群體。」
他經常在微博上鼓勵大家多閱讀,更深刻地理解人的行為和法律。他偶爾分享或者直播自己做菜的過程,告訴大家「學習法律和做菜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提醒大家要熱愛生活。(羅翔老師本人是湖南人,做的多是湘菜。)
人們喜歡這樣一位可愛的老師,非法學專業的觀眾通過他的課窺見了法律的魅力,從而對社會和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在開通B站帳戶之後,羅翔老師就對自己的走紅做出一個小小的回應,「也許我只是一個在海灘拾貝的拾貝者……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貝殼,而是希望同學們能看到貝殼後面的大海是那麼廣袤和美麗。」許多好奇點進羅翔老師網課視頻的網友表示看完「發現生活遠比小說狗血」 、「衝著段子點進來,卻越看越令人唏噓」。「郭利案」「湯蘭蘭案」等等案件隨著系列網課走紅後,重新浮出水面受到大眾關注,我們在刑法網課中好好地思考了什麼是「正義」。
# 「所有的法律人為什麼要追求公平、正義,因為正義是客觀存在的。它不斷地挑動著我們的心弦,讓我們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看似懂法,但是經常是法律事件一到自己頭上就懵。在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為「法學生到底有多硬核?」其中有許多法學生利用法律維護公平正義的故事。
與其說其硬核,不如說其善良與執著,還有對法律的信念。許多觀眾看過網課後產生學法的衝動,為公平正義而戰。身邊的律師朋友也說:「學法的樂趣在於能運用法律幫助別人維權。」羅翔老師走紅對社會和司法或許都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我們了解到社會中仍有許多心懷信仰的人。更重要的是,更多人了解法律常識、懂得如何爭取和保護自己的權利,可以更理性地看待社會事件,維護法治的良善。
今日互動話題:
你是學什麼專業的?你的專業有哪些有意思值得聽的網課?
歡迎推薦,大家一起來學習呀~
延伸閱讀:公眾後臺回復「B站」,查看知乎5萬zan:B站上還有哪些值得反覆觀看的視頻?
近日好文:
本文轉載自城市畫報微信公眾平臺:CITYZINE。作者倪仕軒。
GPA+交流微信gpaella,歡迎來撩。合作事宜請聯繫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權利
文中圖片來自羅翔老師微博、B站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聯繫GPA+立即刪除。
後臺回復關鍵詞獲取乾貨
懶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職場丨Office丨讀書
畢業演講丨求職秘籍丨留學丨時尚丨旅行
新的一年願你多聽課多學習
你也「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