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花旗集團日前宣布,到2020年第一季度,將其支持的第三方外匯交易平臺數量從45個削減至15個。
知情人士預計此次縮減將為花旗節省500萬美元/年至1000萬美元/年的成本。花旗已向所有外匯交易平臺發送了調查問卷,要求他們說明自己的產品、費用以及其他指標,這些平臺允許交易者挑選與之進行外匯交易的銀行。
在過去的十年裡,多銀行、多用戶平臺徹底改變了外匯交易市場。然而,一位花旗銀行知情人士透露:「總體而言,小平臺產生的價值很小,但銀行卻向這些小平臺投入很多成本和精力。銀行似乎在為客戶的『免費選擇權』買單。」
按市場份額計算,花旗去年是全球第五大外匯交易公司,僅次於摩根大通和瑞銀。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其他銀行業巨頭和主要交易所集團卻選擇在日交易量達6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例如,德意志交易所近期考慮收購湯森路透旗下的FXall。FXall是面向企業和資產管理公司的電子外匯交易平臺。此舉標誌著德意志交易所在外匯領域的持續擴張策略。此前,該交易所通過收購360T進軍ECN外匯業務,後者已成為德意志交易所全球外匯業務的中心。
在發生了一系列消費者醜聞後,花旗集團進行了一次全企業範圍的審查並作出了相應調整。此前,花旗集團旗下的外匯大宗經紀業務部門在向一家亞洲對衝基金發放貸款時出現了高達1.8億美元的虧損,該部門因此飽受詬病。據稱該部門已從外匯交易部門撤出,轉而接受該行大宗金融和證券服務部門的監管。
此外,花旗銀行還與瑞銀集團共同在新加坡推出了一個電子貨幣交易和定價平臺。這一新工具預計將在2019年底投入使用,將支持23種現貨貨幣,包括G10國集團的所有貨幣。
新加坡是花旗的第四個外匯交易中心,其餘三個為東京、紐約和倫敦。
來源: 中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