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餘錦雄
《踏血尋梅》包攬了本屆香港金像獎所有表演獎,這個結果就像電影的題材本身一樣的懸疑。
因為內地沒有電影分級制度,短期內我們肯定無法引進這部電影,事實上,我在香港看的,也是整整刪掉了50分鐘的版本。
很多人對新晉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春夏一無所知,本文就先對她作一個介紹。概括的說,春夏就是一個餓著肚子的曾經網紅。這個來自昆明的女孩到北京後一直想做平面模特,為此她還做過淘寶賣家秀,在豆瓣上小有名氣。
在接拍《踏血尋梅》之前,她7個月沒有找到工作。其實之前《踏血尋梅》的導演翁子光向她推薦過另一部戲,她的回答是:不用,那個角色不適合我。所以當《踏血尋梅》的選角一再失敗時,翁子光高光一現的想起了她。
2014年的某一天,春夏雲淡風清的跟她北京的好朋友說:我面上了。她所說的「面上了」的角色,就是《踏血尋梅》的女主角佳梅。
第一次出演電影女主角的春夏,必須全裸拍床戲,但是她說:回到這個角色,全裸一點也不尷尬——這次她沒有說這部電影不適合她的話,原因很簡單:她已經七個月餓肚子了,她需要一份工作。
所以杜可風說:她讓我吃驚,她很象湯唯。在聽見春夏得到最佳女主角時,杜可風激動地站起身發動全場群眾為她鼓掌,比自己得了獎還激動。
據說,《踏血尋梅》的頒獎儀式結束後,作為漫威死忠的春夏還去看了一場《死侍》。
好了,說回電影本身,電影是根據2008年轟動全港的王嘉梅命案改編而成的。話說2008年王嘉梅命案發生後,影評人出身的翁子光便有拍攝念頭,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投資,直到郭天王看到劇本後表示很喜歡,電影的拍攝才走上正軌。
作為一部懸疑片,最後一該揭曉兇手的身份是保持戲劇張力的手段,但是《踏血尋梅》沒有這樣,翁子光用了極短的篇幅交行完了警方根據王嘉梅手機裡撥出的最後一個電話號碼找到了兇手,兇手也很快認罪。
案件都水落石出了,電影還要怎麼走下去?
我們看到,曾經的影評人果然不是光說不練的,翁子光有條不紊的把故事一分為三,分別從王嘉梅、兇手丁子聰和郭天王扮演的臧Si三個角度將案情翻了一遍。
就像王安憶的小說《我的舅舅》和黑澤明的《羅生門》的解構與反解構一樣。
其實電影的劇情並不複雜:來自湖南的移民佳梅到香港後,一開始還努力學習廣東話和英文,可是因家庭原因,母親找不到好工作,繼父成天用好色的眼光盯著自己,於是輟學,在外遊蕩,搵機會養活自己。
和現實生活中的春夏一樣,佳梅一開始是想認真找工作的,她夢想就是做一名模特。但最終,她還是去做了援助交際。
於是我們看到佳梅生無可戀死不足惜的眼神。
這部電影反映出外來移民如何融入香港這座城市這個問題,它是一部非常嚴肅的作品。
而對於兇手丁子聰,導演在這個角色身上集中了一些香港市民的典型性:卡車司機、吸毒、嫖妓。他顯然是個壞蛋,但是離殺人犯很遠,比如他對隔壁的婆婆很好,他也一直精心的照顧一隻小貓。
這樣一個「我本善良」的人為什麼會成為兇手呢?
影片呈現給我們的劇情是:他在和佳梅啪啪完了之後,佳梅說了一句:我想死!於是他果斷的就成全了她。
很病態是不是?
於是不得不說到郭富城扮演的臧Sir,這個混跡了警界一二十年的警察對破案本身有一種麻木感,這一點和丁子聰以及佳梅高度相似。影片的高妙之處,就是將三個人的性格缺陷都放置在麻木的顯微鏡下放大,於是我們發現,這個社會病了,病得不輕。在這種病態的社會中生長的人,內心積攢了太多陰暗,因為簡單的一句話就做出出格的行為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是的,我從這部戲中,感受到張愛玲式的悲涼。
當然還有一首粵語歌,鄭秀文的《娃娃看世界》。佳梅就是靠這首歌,開始學習粵語,幻想融入這個社會。但是正如歌詞所說的,佳梅本應該是「臉上泛著微熱,發上結著紅蝴蝶」的年齡,但是她卻只能「回頭問問這天空,這人生可輕易嗎?」
最後說一下演員的演技,作為一個新人,春夏的表現已經不能用非常不錯來形容,我敢肯定多年以後,春夏還依然還是佳梅的附身,就像陳曉旭之於林黛玉。男主角白只的主業是唱樂隊的,但是有多年的國內外舞臺劇經驗,他對兇手的心理變化揣摸得很精準,讓人很想把他和《人肉叉燒包》中的黃秋生作一番對比的衝動——據說因為電影中有太多的分屍情節,到現在他都吃不下豬肉,這說明他本身是一個善良的人。
至於郭天王,他在這部片子裡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又直又硬,金像獎將影帝獎頒給他,也許是為了創造同一部電影包攬所有表演獎的奇蹟?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