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血尋梅》影評:我從這部戲中,感受到張愛玲式的悲涼

2020-12-15 齊魯時評

  作者:餘錦雄

  《踏血尋梅》包攬了本屆香港金像獎所有表演獎,這個結果就像電影的題材本身一樣的懸疑。

  因為內地沒有電影分級制度,短期內我們肯定無法引進這部電影,事實上,我在香港看的,也是整整刪掉了50分鐘的版本。

  很多人對新晉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春夏一無所知,本文就先對她作一個介紹。概括的說,春夏就是一個餓著肚子的曾經網紅。這個來自昆明的女孩到北京後一直想做平面模特,為此她還做過淘寶賣家秀,在豆瓣上小有名氣。

  在接拍《踏血尋梅》之前,她7個月沒有找到工作。其實之前《踏血尋梅》的導演翁子光向她推薦過另一部戲,她的回答是:不用,那個角色不適合我。所以當《踏血尋梅》的選角一再失敗時,翁子光高光一現的想起了她。

  2014年的某一天,春夏雲淡風清的跟她北京的好朋友說:我面上了。她所說的「面上了」的角色,就是《踏血尋梅》的女主角佳梅。

  第一次出演電影女主角的春夏,必須全裸拍床戲,但是她說:回到這個角色,全裸一點也不尷尬——這次她沒有說這部電影不適合她的話,原因很簡單:她已經七個月餓肚子了,她需要一份工作。

  所以杜可風說:她讓我吃驚,她很象湯唯。在聽見春夏得到最佳女主角時,杜可風激動地站起身發動全場群眾為她鼓掌,比自己得了獎還激動。

  據說,《踏血尋梅》的頒獎儀式結束後,作為漫威死忠的春夏還去看了一場《死侍》。

  好了,說回電影本身,電影是根據2008年轟動全港的王嘉梅命案改編而成的。話說2008年王嘉梅命案發生後,影評人出身的翁子光便有拍攝念頭,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投資,直到郭天王看到劇本後表示很喜歡,電影的拍攝才走上正軌。

  作為一部懸疑片,最後一該揭曉兇手的身份是保持戲劇張力的手段,但是《踏血尋梅》沒有這樣,翁子光用了極短的篇幅交行完了警方根據王嘉梅手機裡撥出的最後一個電話號碼找到了兇手,兇手也很快認罪。

  案件都水落石出了,電影還要怎麼走下去?

  我們看到,曾經的影評人果然不是光說不練的,翁子光有條不紊的把故事一分為三,分別從王嘉梅、兇手丁子聰和郭天王扮演的臧Si三個角度將案情翻了一遍。

  就像王安憶的小說《我的舅舅》和黑澤明的《羅生門》的解構與反解構一樣。

  其實電影的劇情並不複雜:來自湖南的移民佳梅到香港後,一開始還努力學習廣東話和英文,可是因家庭原因,母親找不到好工作,繼父成天用好色的眼光盯著自己,於是輟學,在外遊蕩,搵機會養活自己。

  和現實生活中的春夏一樣,佳梅一開始是想認真找工作的,她夢想就是做一名模特。但最終,她還是去做了援助交際。

  於是我們看到佳梅生無可戀死不足惜的眼神。

  這部電影反映出外來移民如何融入香港這座城市這個問題,它是一部非常嚴肅的作品。

  而對於兇手丁子聰,導演在這個角色身上集中了一些香港市民的典型性:卡車司機、吸毒、嫖妓。他顯然是個壞蛋,但是離殺人犯很遠,比如他對隔壁的婆婆很好,他也一直精心的照顧一隻小貓。

  這樣一個「我本善良」的人為什麼會成為兇手呢?

  影片呈現給我們的劇情是:他在和佳梅啪啪完了之後,佳梅說了一句:我想死!於是他果斷的就成全了她。

  很病態是不是?

  於是不得不說到郭富城扮演的臧Sir,這個混跡了警界一二十年的警察對破案本身有一種麻木感,這一點和丁子聰以及佳梅高度相似。影片的高妙之處,就是將三個人的性格缺陷都放置在麻木的顯微鏡下放大,於是我們發現,這個社會病了,病得不輕。在這種病態的社會中生長的人,內心積攢了太多陰暗,因為簡單的一句話就做出出格的行為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是的,我從這部戲中,感受到張愛玲式的悲涼。

  當然還有一首粵語歌,鄭秀文的《娃娃看世界》。佳梅就是靠這首歌,開始學習粵語,幻想融入這個社會。但是正如歌詞所說的,佳梅本應該是「臉上泛著微熱,發上結著紅蝴蝶」的年齡,但是她卻只能「回頭問問這天空,這人生可輕易嗎?」

  最後說一下演員的演技,作為一個新人,春夏的表現已經不能用非常不錯來形容,我敢肯定多年以後,春夏還依然還是佳梅的附身,就像陳曉旭之於林黛玉。男主角白只的主業是唱樂隊的,但是有多年的國內外舞臺劇經驗,他對兇手的心理變化揣摸得很精準,讓人很想把他和《人肉叉燒包》中的黃秋生作一番對比的衝動——據說因為電影中有太多的分屍情節,到現在他都吃不下豬肉,這說明他本身是一個善良的人。

  至於郭天王,他在這部片子裡的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又直又硬,金像獎將影帝獎頒給他,也許是為了創造同一部電影包攬所有表演獎的奇蹟?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

;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踏血尋梅》裡的女主不可憐,可憐的是那個侏儒
    這部充溢著悲觀主義情緒的電影就是——《踏血尋梅》。《踏血尋梅》由郭富城、春夏、白只、金燕玲等主演。根據2008年的一宗肢解命案改編而成。電影以警察的視角講述了受害人及施兇者背後的故事。電影的女主角由春夏主演,這是她個人出演的首部電影。
  • "踏血尋梅"音樂作者獻唱《暮光·巴黎》
    兩年前丁可為《踏血尋梅》創作配樂,提名金馬獎及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兩個獎項,他獨特的古典、後搖、夢幻流行元素結合的音樂風格,可以說目前在國內絕無其二。  中法合拍片《暮光·巴黎》由出演過《放牛班的春天》的瑪麗·布奈爾、坎城電影節提名男星塞繆爾·默瑟、《澳門風雲》「晶女郎」童菲共同出演,留法導演萬瀝方、董方辰聯合執導,講述了一個暗黑童話。
  • 張愛玲1944一僅344字散文,盡顯相隨無望悲涼,缺憾滄桑枉遇少年
    故事中的女孩子,能讓人不禁想起古詩中的「人面桃花」,而此時的張愛玲卻正與胡蘭成處於熱戀中。可她卻用張愛玲式的悲涼道出了愛的缺憾終會成為盼望,從這個層面來看,與其說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女主人公的不相知,還不如說我們看到的是張愛玲與胡蘭成他們最終的相知後卻不相隨的暗示。
  • 梁詠琪愛上劉德華很明顯,但相愛註定悲涼,戲裡戲外早已給出暗示
    導讀:電影《龍在江湖》是劉德華和梁詠琪合作的經典電影之一,在影片中,梁詠琪飾演律師,劉德華飾演古惑仔,兩個角色並不是同路人,但是可以看得出梁詠琪已經愛生了劉德華,不過兩人相愛註定沒有結果,戲裡戲外早已經給出了暗示。
  • 《半生緣》,所有的愛到最後都帶著一絲悲涼
    《半生緣》這部小說早在1976年就改編為電視劇,被廣大觀眾熟知。在2003年由胡雪楊執導的新一版電視劇《半生緣》和大家見面。飾演曼禎的林心如剛剛因為《還珠格格》爆紅,因為《還》劇的影響,不管是觀眾,還是林心如都沒有從「紫薇」這個角色中走出來。觀感上仿佛紫薇格格到了民國,張愛玲小說中角色身上的孤傲沒有了,但是瓊瑤的味道卻十分濃厚。
  • 段奕宏和郭富城飆戲《秘密訪客》,資深影迷卻盯上了導演
    從近幾年郭富城的作品來,無論是和周潤發合作的《無雙》,還是《寒戰》系列,或是內地沒有引進的《踏血尋梅》,郭富城都為觀眾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哪怕他只是在《秘密訪客》中本色出演,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大器晚成的段奕宏演戲有魂有骨,就像作品令人動容的血肉。段奕宏面目滄桑而性感,無論是《烈日灼心》,還是《暴雪將至》,都能感覺到這個男演員內心有戲,人物形象飽滿。
  • 文化周刊 難以改編的張愛玲
    一部離公映還遙遙無期的電影,有這麼高的話題熱度,表明張愛玲在當下讀者(觀眾)心目中的位置仍然重要,「張迷」們想要捍衛偶像作家的作品得到最完美的呈現,對編劇、導演挑不出毛病,就只好對演員「下手」了。張愛玲的小說,出了名的難改編,一是她的作品注重心理活動描寫,靈敏細緻,意象紛繁,適合文字閱讀,不太能夠滿足影像呈現所需要的強戲劇性。
  • 張愛玲逝世21周年: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對照記
    「這些我沒細想,過天再說了」    1995年9月8日。「叮玲玲……」張愛玲的遺囑執行人林式同被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嚇了一跳,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電話是張愛玲伊朗房東的女兒打來的。她對林式同說:「你是我知道的唯一認識張愛玲的人,所以我打電話給你,我想張愛玲已經去世了。」
  •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對照記
    「叮玲玲……」張愛玲的遺囑執行人林式同被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嚇了一跳,他有一種不祥的預兆。  果不其然,電話是張愛玲伊朗房東的女兒打來的。她對林式同說:「你是我知道的唯一認識張愛玲的人,所以我打電話給你,我想張愛玲已經去世了。」  林式同匆忙趕至張愛玲位於西木區羅切斯特街的張愛玲公寓,見到了張愛玲的遺體,還有她臨終前簡短的遺囑。
  • 晚年悽慘的張愛玲:我不需要任何人來同情我
    或許冥冥之中,註定了她與文學的緣分,在就讀於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校時,張愛玲首次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於聖瑪利亞校刊。1933年,她又發表了第一篇散文《遲暮》,並開始與父親學寫舊詩。後來,她又陸續寫過《理想中的理想村》、《摩登紅樓夢》、《後母的心》等文章。張愛玲的小說,無論結局是好是壞都給人以一種悲涼的感覺。
  • 林青霞給《我是路人甲》寫影評 專業老師給影評打90分
    繼梁朝偉之後,舒淇、林青霞也給《我是路人甲》寫影評——昨日上午,華語影壇中的第三篇《我是路人甲》的明星「作文」新鮮出爐。將於明日公映的爾冬陞新作《我是路人甲》,戲裡都是「路人甲」,而戲外都是電影大咖幫忙吆喝。
  • 鄭元暢蔣欣攜手再續《半生緣》,影后劉嘉玲加盟助陣,述悲涼愛情
    鄭元暢蔣欣攜手呈現新版《半生緣》,講述悲涼愛情故事,超強影后劉嘉玲加盟對於影視圈之中的電視劇亦或是電影而言,一部好的作品總是會經過多次翻拍,而且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特色,而《半生緣》這部影片也堪稱是一部久違的經典。
  • 《我不是藥神》為何如此火?看網友影評,你就懂了
    最近,同事約我去電影院看《我不是藥神》,朋友圈也常看到好友曬「我不是藥神」的電影票,看來,這部電影真的不錯呢。雖然沒有時間去電影院一覽「藥神」的風採,但也在閒暇之餘查詢了下關於《我不是藥神》的劇情介紹,以及網友們對該電影的評價。
  • 零基礎自學影評寫作大法【原創】
    作者:陳堂北為了增強說服力,我先來段自我介紹。我是北電畢業的,在校期間期末考試寫影評的最高拿過94分,最低70多分,影評寫的不算好,但是對付一般學校的應該是夠了。其實藝考階段的影評是比較簡單的,畢竟大家其實什麼都不會。即使你出現什麼重大錯誤,老師也會念在你有某些亮點的份上讓你過了。最怕大家怯場,不怕大家犯錯。
  • 《獵魔人》的影評來了,下面是影評人對這部美劇的評價
    在由波蘭作家安傑伊·薩科夫斯所著的《獵魔人》系列叢書中,觀眾們終於等來了由亨利·卡維爾主演的《獵魔人》美劇。雖然這個故事已經被改編成漫畫,幾款非常受歡迎的視頻遊戲,但是觀眾們仍然對於這部《獵魔人》電視劇感到特別興奮,因為自從《權遊》結束後,觀眾一直都期盼著這部堪稱能與《權遊》媲美的奇幻劇。由於這部電視劇已經上映,一些影評人也對這部劇進行了點評,那麼影評人們對這部被評價為堪稱《權遊》的《獵魔人》評價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