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出現,戰爭就從沒停過,從最原始的冷兵器,到大規模的熱武器,再到現在的核戰爭時代,犧牲的道具只有更加暴力、威力更加強大,雖然原子彈發明已有幾十年,但是史上原子彈應用於戰爭的只有唯一一次的二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美國陸軍航空部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此時日本敗局已定,但是為了加速日本投降進程,並以此遏制蘇聯,美國還是決定投下人類史上第一顆用於戰爭打擊的原子彈。其後三天,日本長崎又收到一顆來自美國空軍的「禮物」。
日本挺不住了,在廣島事件的9天後,宣布無條件投降。
廣島原子彈共造成十幾萬日本居民死亡,毀滅只在一瞬間:空中的鳥最先受災,路上的行人像凝固了一樣,依然保持著原來的姿勢,家裡的寵物全部難逃一劫。這一瞬間過後,整個廣島地表上的一切都變成了碎片,毫無疑問城市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原子彈瞬間爆炸的威力固然恐怖,但是原子彈還存在一個可怕的持續性傷害,那就是核輻射,據日本統計,1945年8月後的一年間,廣島的倖存者中又有5000多人死於由原子彈爆炸輻射而引起的後遺疾病。迄今為止,廣島一市因受原子彈傷害而死亡的人數已達26萬人之多。
正是因為於無聲中侵害人體的核輻射的存在,日本要求廣島、長崎兩地百年內不能再居住人,美國也曾給出這樣的建議。但是就拿廣島來說,近幾十年都致力打造「和平之都」,常駐人口有增無減,難道這些人都不怕核輻射嗎?
有一些客觀事實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是美國剛剛研發成功的產品就投入使用了,其威力和今天的原子彈不能同日而語;第二是原子彈是在空中就炸裂了的,雖然衝擊波夠強,但輻射力量要遠遠小於落地炸的輻射度。
況且日本國土面積貧瘠,人口又多,如果白白放著空地不同,那也算是一種浪費,而且許多祖祖輩輩生活在廣島、把它奉為故鄉的人,可能也會冒著得病的危險而留在那裡吧。
日本兩市受到了人類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核武器打擊,其原因令人氣憤,原來日本完全可以避免這一災難。在轟炸之前,美國、英國和中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馬上投降,然而悔迷不改的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國政府談判無果只能付諸暴力手段,只有讓日本見到真實,他們才能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