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自卑的人認為自己無能,往往低估自己,不敢正確地表現自己。孩子在比較的過程中,由於自卑的心理,常常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拒絕和別人進行比較。
我家孩子小雨,在體育課上跳高課,同學們都積極的參加,一個個踴躍地跳過橫杆,可小雨卻退縮在後面,也不往前參與。沒跑到橫杆前面就急著剎住了車止步了。無論老師和同學們,怎麼勸他,鼓勵他,他就是沒有跨越橫杆的信心。小雨還把這種不自信帶到了課堂上,語文課上的那首詩明明會背,但讓他背的時候憋的滿臉通紅說不出話。
研究表明,在嬰幼兒過程中,如果家長教育得當,自卑程度高的孩子只有2.5%『;反之,在嬰幼兒時期,父母引導不當,自卑程度較高的孩子達到24.6%。
自卑的表現;
一、孩子特別乖巧,喜歡被人誇獎
別人不誇他,他會覺得自己哪裡錯了,會急於表現,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這樣孩子屬於自卑現象
二、容易緊張擔憂
擔憂是來源於對自己做的事情不認可,對自己做的事情沒有信心,懷疑自己,緊張會害怕把這個事搞砸。這種是自卑一個前像。
三、討好人性格
就是面對別人提的要求從來不拒絕,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讓別人開心,心裡很矛盾,怕別人麻煩自己,又怕別人不麻煩自己,想要找到存在感。願意為別人付出,常常忽視自己的感受。這樣寶寶每天都會胡思亂想,擔心別的小朋友不和他玩。長期會變成到膽小、懦弱、不懂得拒絕別人。
四、對周圍事物敏感
很在意別人怎麼說,別人輕易說一句話會放在心裡。覺得別人說什麼都對,而別人誇獎的話在他看來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優秀。做事情喜歡聽別人的,沒有自己的想法。
五、依賴性比較強
離不開父母,沒有安全感,在幼兒園覺得周圍的小朋友什麼都會做,自己卻什麼都不會。長期會導致讓寶寶不懂得思考,後期什麼都完成不了。
孩子的性格養成與父母的後天教育是分不開的,下面5點建議可以幫助你的孩子走出自卑,樹立自信。
一、做事情負責任
做事有擔當,教孩子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欣賞自己做出的選擇,並且懂得欣賞自己行為帶來結果。讓孩子意識到生活不是給予的,是自己塑造成的。
二、勇敢面對挫折
要讓孩子正確面對挫折,面對問題不要恐懼、害怕、要他明白失敗是常有的事,勇敢面對。告訴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
三、鼓勵表達想法。
父母討論事情時,多讓孩子積極參與,不要否認孩子的看法。讓孩子從中明白,每個人都有說話權利不要迎合別人,也不能自我為中心這樣。這樣孩子會更有能力表現自己,並且能聽取他人意見。
四、帶孩子融入人群
在家多演戲自己是客人,讓孩子學著用禮貌的語氣招待客人,等真正用上的時候,也不會緊張,害怕不知道說什麼。
五、培養孩子自信心,讓孩子接近陌生小朋友。
雪姨給家長們推薦本書做內心強大的自己----自信培養《最好的朋友》一書僅需56.8元,不及媽媽一盒面膜,但卻可以教你換種方式。
面對孩子的不自信、孩子自卑、懦弱,家長怎麼辦?教孩子認可自己,發掘自身潛力,培養樂觀性格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面對失敗,勇於嘗試不放棄、被欺負、 嘲弄時學會保護自己、被人誤解、 受了委屈時如何排解
被孤立如何擺正心態,理智應對分歧和爭議, 學會傾聽心別人並清楚表達
想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