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透視A股運行規律怎麼熬到牛市?熊市少做無畏抵抗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2018年股市最大共識,是承認A股處於熊市。

很多人一度不想承認這個現實,做了很多無畏的抵抗,用牛市博反彈的策略去操作,浪費了不少子彈。

有了共識作為基礎,交流就有了方向。認識問題,才能應對問題。

股市每個階段,都對應不同的策略。

當我們談論熊市,我們在談論什麼?

首要任務,是談論我們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接著,再說怎麼辦。

數據透視A股運行規律

熊市,最重要的是回歸常識。

牛市,常識是經常失效的,價值被各种放大。熊市其實是價值回歸、大浪淘沙浪淘盡沙灘上一片狼藉的過程。

2017年春節,我寫了《辭舊迎新|股市十年未有之大變局》,開門見山這樣寫

股市的很多玩法,這些年很多行之有效的玩法,好像逐漸不那麼靈光了。

股市十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發生。

《股市十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了4個觀點:高送轉失靈、類坐莊模式失效、大擴容等待從量變到質變、重新定義國家隊。

這簡直是一封預言信——之後,高送轉炒作風格在政策引導下遭受極大打擊,炒概念的類坐莊模式失效,IPO大擴容導致資金分散,大量個股邊緣化,這4個觀點的邏輯,也是2017年A股的演變邏輯。

2018年1月1日,我寫了《A股史上最大分裂:牛熊共治》,當很多人認為2017年是價值投資的牛市時,該文旗幟鮮明提出:A股其實是熊市變種,這一年大盤上漲,但剔除滬深300的因素(更具體來說是上證50的推動),整個A股市場市值是縮水的、總體下跌。文章明確提出2018年新視角:後股改時代十來年形成的格局正瓦解。這是舊秩序解構、新秩序待立的混沌時光

一年前的今天,在2018年1月1日,我寫下

很多機構投資者認為2017年是價值投資的勝利年。

我深不以為然。

所謂價值投資只是機構在少數藍籌股抱團取暖。

提出股市每次抱團取暖,最終都是曲終人散

原因很簡單,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當時我進一步解釋說:

要是大盤股行情持續下去,最終會怎麼樣,大家想過嗎?

持續下去,就會成為超越2007年滬指6124點的大牛市。

A股從來沒有長期上漲的牛市,牛短熊長。

資金面不寬裕格局下的抱團,最後都會演變成誰先走誰贏。

《A股史上最大分裂:牛熊共治》其實說的就是大熊市的問題——特別是當人們把大熊市的反彈當作牛市的時候。

2019年1月1日,我寫下這篇《當我們談論熊市,我們在談論什麼》,原本取名《股市2018年總結和2019年展望》,從熊市演變來聊聊股市生存之道,看看2019年。

熊市:命是怎麼丟的

如果你不能承受股價下跌50%,那麼你就不適合做股票投資。」這是巴菲特一句廣為流傳的語錄。

但是,我們都知道,跌50%,意味著要漲100%才能回本……這也就意味著,帳戶基本就呆在拼命「回本」的路上了,要爬起來並走向盈利就太難了。

所以我想,巴菲特的意思,是你所選的股票在跌50%以後還能持有直到它有一天漲回去,是指對選股的高要求和對股價波動的高承受能力——關鍵在於,沒有高超的選股能力,也就沒有高承受力——數據的價值,也在於此。

熊市後期最殘酷

熊市特徵就是行情重心不斷走低,雖有反彈,但每一波反彈很難超過前一波高點,每次反彈都引發一些人更多資金套在裡面。

熊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熊市初期,就是上漲市道末期的黑化,所以當行情下跌並且再也漲不回以前的高點時,大部分人仍然認為這種下跌只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

熊市中期,仍然有獲利盤,但套牢盤極大增加了,這一階段博弈最為激烈,不太傻的資金意識到狀況了,一些在個股上控盤的資金更警惕,比的是誰跑得快,容易觸發「恐慌性拋售」。熊市中期最大的誘惑,是一般會有一輪中期反彈——或者說下跌幅度過大之後的報復性反彈,由於牛市的夢還在,這種反彈行情將使大量的人站崗(這是一年前《A股史上最大分裂:牛熊共治》的邏輯基礎)。

熊市後期,中期反彈結束後的不斷殺跌,新低又新低,市場信心已經喪失,人們都認識到熊市是真的來了——是的,普遍認識到的熊市,其實到了熊市後期。熊市後期是最折磨人的,不光是股票帳戶的虧損,還在於很難看到希望,殺跌、低位是主流詞彙。

熊市末期最要命又最有命

四階段分法,則可以分出一個「熊市末期」。

我向來使用四階段分析法。熊市末期這個階段對熊市策略而言是關鍵點(按理是熊市初期最重要,初期逃頂,後面一切都好辦了,但絕大部分人做不到),熊市後期抄底的人死得最快。

舉例,一個逃頂的朋友,在一隻股票跌了80%後去重倉抄底,結果熊市末期跌到90%,只多跌了10%——但是對他而言,抄底的損失是50%,極其恐怖!

有的朋友可能沒反應過來,算一下:股票10元,熊市跌80%股價為2元,跌90%為1元,2元時抄底,跌到1元時虧50%。熊市後期的無量殺跌,近乎無解,因為要是能拉起來,就不會跌那麼慘了。

熊市的後面,是牛市。

怎麼熬到牛市

什麼是牛市?有很多定義。

在我看來,牛市的真正定義,是「一個有持續賺錢效應的市場」。

賺錢效應引發的良性循環意味著,你的股票有機會大幅上漲,即使現在沒漲,也總有機會輪到你。不光場內的人賺錢,股市之外的人看見了發財機會,也湧進來把資金往裡堆,堆高了之前拿著股票的那些籌碼。

牛市是泡沫發酵並持續膨脹的過程。

熊市,就是擠壓泡沫的過程,還會連帶擠壓各種有意義但暫時不夠現實的未來願景。

熊市最好的操作,是現金為王,離場等待機會。但很多人沒這個機會,已經套著了,除非割肉,沒法離場。

上兩輪熊市,熬到春天的人,一般是三種做法,一是不斷做波段,高拋低吸,攤低成本,減輕被套幅度;一是躺地裝死,等待幾年後牛市解套;三是換倉,把已持有的覺得下跌風險大的品種換成覺得低風險能過冬的品種。

我這十幾年見過上述三種模式的投資者無數,就結果論,大跌眼鏡的是,躺地裝死的人大面積結局最好——套幾年,牛市來了,解套了。保留部分底倉拿部分倉位做波段的,大部分死在熊市;調倉換股的,大部分死在熊市;原因是,熊市是一個大面積股價抵抗式下跌的過程,只有少數個股能在熊市有機會,從概率上說,大部分高拋低吸的現實結果是不斷割肉,換倉的結果是換一隻股票來割肉。

但是,從成就上說,見過的從熊市到牛市活過來、活得最好的一批人,是做波段、做調倉換股的,踩對了節奏,熊市和牛市一樣賺錢。

也見過很多牛市還虧錢的,選股就像掰了玉米又丟了西瓜,賺指數不賺錢。一個道理。

順送一個數據:數據寶統計了上證指數所有年份的12月漲跌幅與次年1月份漲跌幅的對比,28年來,收官月一共16次下跌,這16年的接下來次年1月份有8次是上漲的,2018年12月收跌,與2019年1月份是漲是跌,沒有大概率上的邏輯關係。

均值回歸與估值中樞

左側交易法,是在熊市末期抄底。

右側交易法,是在牛市初期抄底。

熊市末期、牛市初期,會有交叉重疊,對於有彈藥的人來說,在這輪熊市的局勢比之前幾輪熊市還複雜的情況下(2018年市場信心為什麼會崩潰,遠不僅僅是經濟因素,不可言說的原因咱們就不說了),判斷熊市末期太難,在牛市初期交易是上策。

上證指數、深證成指,繼續比標普500、道瓊工業指數的估值低,這其實是正常的,因為美股之前處於超級大牛市——牛市回調之後,估值仍然高,而且,看似近期道指跌得多,截至2018年12月30日道指全年跌幅為6.7%,比跌24%以上的上證指數、滬深300、深證成指都好太多。

更有價值的,是跟自身比,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各年估值,可用來看目前估值在整個估值中樞的位置。

數據寶統計了上證指數每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估值,與2018年12月28日最新估值進行對比:

上表可以發現:上證指數的年底市盈率,目前是第二低,最低的是2013年

市場走出來之後,才知道是熊市後期還是末期。

對比估值所處的歷史位置,主要是為了面對不可控風險下的預期空間,也就是說極端情況下殺跌到什麼程度你還能扛住——畢竟這個點位進去的人是抱著播種的想法去的。

熊市末期的最大價值在於,經過漫長的下跌,大量將來有機會爆發的潛力股完成了均值回歸,甚至嚴重低估,這時候播種,才能在熊市結束後取得豐碩的收穫。

熊市末期也許還沒到來,但挑選布局未來的品種正是這個時候,不斷觀察公司質量、前景和籌碼變動,等待良機。熊市做的所有功課,都會在將來兌現成果。就像腦子裡進的所有的水,都會在熊市甩幹。

(文章來源:數據寶)

相關焦點

  • A股歷史上有幾次熊市?A股熊市有哪些特點?
    A股成立至今已有29個年頭,期間經歷多次牛熊轉換的周期,但具體幾次,怎麼劃分都有道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畢竟長周期裡包含著很多小周期,而長周期又是由許多的短周期組成的,其實股市只有上漲、下跌、震蕩三種局勢,股市大趨勢也就是牛市上漲、熊市下跌、熊牛轉換之間的震蕩周期。
  • 股市熊市是什麼意思 與牛市應該如何判斷?
    人人都說熊市出現之後是十分不好的情況,其實熊市出現之後多數投資者都是在虧錢的狀態中,很少人會賺到錢的,因此我們也是比較關注的熊市的出現。不過,股市熊市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順便來看看怎麼知道是牛市還是熊市。
  • 歷年牛熊規律點破你:A股目前是「牛市起點」還是「反彈尾聲」
    但是,股市人生十多年下來,原來的新股民逐漸變成了老股民,這些人對股市產生了一種厭倦,他們這些人發現A股市場有15%的時間是牛市,而85%的時間是處於熊市之中,經歷了長期的熊市,既浪費春青,又損耗財富,實在不值得,所以,老一批股民隱退股市。
  • 牛市是什麼意思?熊市又是什麼意思?
    「熊市」又稱為空頭市場(Bear market) ,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稱為熊市。當市場下跌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熊市。
  • 牛市熊市是什麼意思? 牛熊分界線是指什麼線?
    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出現牛市標誌主要有:①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②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⑥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⑦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⑧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什麼是熊市?
  • 歷次牛市漲跌規律告訴你:目前A股處於的位置,可以買入3元左右的...
    而所謂藝術,就是重複地做簡單正確的事,就是洗盡鉛華之後的返璞歸真,突破技術指標的條條框框的束縛,超越於技術之上,按照千錘百鍊形成本能和規律重複簡單正確的操作。直接上最有效的盈利模式,一定是最簡單的盈利模式,世界上最簡單的盈利模式,也一定是最有效的盈利模式。大音希聲,大道至簡。
  • 是熊市還是牛市,句句肺腑!抓緊把握。你的未來不是夢!
    牛市:牛市是每一隻股票或大盤至少升幅30%以上,叫牛市。熊市:大盤及個股跌幅在30%以下,況且沒有收復失地高點,稱為熊市。熊市是先揚後抑,牛市是先抑後揚。其中的差別老大了,一個是騙你上車,一個是騙你下車!
  • SogoTrade:投資美股有新名詞,牛市熊市還有兔市
    近日美股走勢上下震蕩,許多美股投資朋友搞不清楚現在到底是看多還是看空,在投資圈頗受關注的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策略師鮑森(Jim Paulsen)表示,美股在2月11日觸底前,看似正往熊市墜落,後續反彈卻又回歸牛市,與其用熊(bear)或牛(bull)來分別,當前市場更像只兔子(bunny)!
  • 股市運行規律總結
    請注意,下面的規律和現象不一定會重現,因為條件發生了變化的前提下,即使規律是正確的結果也會不同。1.當市場形成一致性預期的時候,結果常常和預期相反。原因:當絕大多數人認為市場要漲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做多資金後繼無力,因為大部分做多資金已經入場,所為屁股決定腦袋,上漲的動力不足甚至消失市場自然會掉頭向下。反之亦然。2.春節前市場往往缺錢,往往股市下跌;春節後市場錢很充裕且人很閒,往往股市上漲一段時間。
  • 歷次股市漲跌周期規律告訴你:下一次牛市開始前,目前是滿倉可怕...
    歷次牛市周期規律告訴你:中國股市下一輪牛市應該會在什麼時候? A股市場一般都是牛市持續時間短,也就是牛短熊長,熊市時間比較長;具體牛市能持續多久呢,下面可以根據A股歷史牛市的時間分析。
  • 李湛:從歷史找規律,當前A股處於牛熊周期什麼位置
    行業在輪動具有變與不變等規律。歸納周期規律發現,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行業具有跨周期特徵,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是熊市中的補漲行業,計算機等TMT行業是牛市行情啟動行業。牛市衝高回落階段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本文稱牛回頭,下同),一般不超過1年,但上證綜指的回調幅度具有快、猛與狠的特點。數據顯示,牛回頭階段的最大跌幅皆超30%,其中第1輪在4個月內跌幅為-30.95%,第2輪在1年左右跌幅為-71.98%,第3輪在6個月內跌幅為47.05%。
  • 中國股市:長達5年的熊市行情結束了!散戶能等到牛市大漲嗎
    無論從調整時間上,還是從調整空間上,中國股市此次熊市的調整似乎已經足夠但熊市的結束,卻並不容易。結束牛市通常很容易,但結束熊市卻很難。也許,多年來短期牛市和長期熊市是熊市如此難以結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從近期的行情中,股市接連突破新高,直線上攻3500點,到現在已經成功站上3500點,這個位置,這也是距離突破只差臨門一腳了。
  • 股票市場中「牛市」「熊市」的英文怎麼說?
    2018-12-07 11:44:35 來源: 小文英語 舉報   在股票市場中,紅色的是牛市還是熊市呢
  • 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會到來?牛市來臨前有哪些徵兆?
    肯定還是會有牛市的,既然有熊市,肯定也會有牛市,只是需要等待而已,股市中沒有常勝將軍,沒有哪一隻股票會一直漲,也沒有哪一隻股票會永遠跌,所以牛市來臨只是時間問題,那麼牛市來臨前都有哪些徵兆呢?股市會一直存在波動,而股市的行情不單單是熊市或者是牛市,這只是一種宏觀的行情,在2007年的時候,牛市高達6000多點,和當時的經濟增長水平是不同步的,是略高的,而目前的2550點也是和目前經濟增長不一樣,通過對比,可見現在上證指數應該達到4400點,也就是現在的股市行情是被低估的,所以只要經濟增長了,那麼股市有機會進入到牛市。
  • A股的牛熊周期規律
    回首以往,每一輪牛市都是制度變革的加速器,每一次熊市也都在呼喚著新的制度變革。這就提出了一個命題:股市牛熊周期與制度變革的關係。首先要定義「制度」,在制度經濟學的概念中,制度是社會選擇的一套遊戲規則,制度變革是經常發生的,而評價制度優劣的第一標準是經濟績效或經濟成就。
  • 中國股市八次牛市規律告訴你:目前階段,可不可以買由100元的牛股跌...
    中國股市歷次牛市規律看歷史軌跡,中國股市經歷了真正意義上的牛市大概有八輪:第一輪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這時候A股剛開市,激發了全民的熱情,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指數從第四輪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也就是說在經歷了一年4個月的熊市後,牛市開啟,股指重新漲到1510點,牛市持續了一年半。
  • 牛市第二周,我想念熊市
    不少人大呼:熊市賺的錢,牛市虧完了。 中芯國際明天上市,比正常計劃提前了。中芯國際作為超大盤股,勢必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抽血,尤其是高位科技股,於是今天科技股成了跌停的重災區。 監管層的意思是繼續給市場降溫,昨晚相繼出了大基金減持公告和看空新聞。
  • 投資心理周期對比,熊市心理與牛市心理差別太大
    深入觀察熊市和牛市心理之前,先整體了解投資者心理隨一次大的市場波動的周期變化情況。市場波動,心理也隨之波動,二者如相伴不離的朋友。跟隨牛市、熊市交替,投資者心理大致會經歷樂觀期、瘋狂期、焦慮期、恐懼期、絕望期、復甦期,如圖所示。樂觀期這個階段,股市平穩上漲,交易者剛剛從股市這一段時間的上漲中獲取小小的成功,心情開始興奮和激動,雖暗地裡質疑未來股市能否漲得更高,但整體上心情愉悅。
  • 中國熊市的四個經典階段,現在A股處於哪個階段?看完我如夢初醒
    大地萬物自由生長規律,股市中的漲跌也自有漲跌規律!牛市熊市,都是如此!A股熊市的四大階段:第一階段:牛市過後,市場上的股票這個時候幾乎都是高估的,一旦行情開始下行,大部分股票一起暴跌。
  • 中國曆次牛市周期規律告訴你:下一輪牛市在什麼時候?值得深讀
    牛市更容易虧錢,本質還是財富分配速度大於熊市股市上漲,尤其是牛來了,泡沫在加速放大。一開始新來者轉移後來者錢,俗稱抬轎子;到最後無人可接,大家一起拼手速。在這短短時間內,財富完成一輪大轉移。很不幸,普通人就是被轉移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