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每月給兒子寄100元,兒子畢業後回家,看到屋裡輪椅,傻了

2021-02-07 露娜講故事

李秋蓮原本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年輕時候的她,長相漂亮,勤快善良,追她的人,數不勝數。要不是因為兒子李俊,李秋蓮早就過上了別人羨慕嫉妒恨的生活。

李俊並不是李秋蓮的親兒子,兒子是李秋蓮在外面撿回家的棄嬰。一個黃花大姑娘身邊突然多了個嬰兒,不論誰,都是會說三道四的。

的確,撿了兒子後,李秋蓮的對象跑了,村裡人連著隔壁村的人,都會對李秋蓮議論紛紛。連李秋蓮的父母,也對李秋蓮說這說那的。雖說他們信任女兒,但是也不想女兒身邊有這個孩子,所以勸女兒把這個孩子丟掉。

可是,李秋蓮自撿到這個孩子開始,就不服拋棄他了。她心地善良,孩子已經別拋棄一次了,她不想孩子再被拋棄,所以不肯把孩子丟掉。父母生氣,他們受不了外面的傳言,愣是把李秋蓮趕走了。

這之後,李秋蓮離開了家鄉,和兒子李俊開始了他們的生活。

李秋蓮雖然長得小巧,但是幹活做事一點都不矯情,有什麼掙錢的活,便會去幹。以前兒子小的時候,李秋蓮便撿垃圾生活。後來兒子去了讀書,李秋蓮便去了工地搬磚掙錢,雖然苦,但是李秋蓮從不會抱怨。

在李秋蓮的悉心照顧下,兒子一天天長大。懂事的兒子李俊,經常幫著母親幹活,還會幫母親做飯吃,而且讀書很認真,從來都不用母親操心。

看著這麼乖的兒子,李秋蓮也倍感欣慰。李秋蓮也沒別的念想,只想努力掙錢,供兒子讀書,讓兒子考上大學,能找份好工作就足矣。

兒子也懂事,讀書一直都很認真,高考的時候,李俊也順利考上了外省一所高校。得知消息的時候,李俊和母親都開心得不得了。

兒子考上大學後,李秋蓮就更加賣力工作了。

李俊去了上大學後,一開始,李秋蓮每個月都給兒子寄兩千塊生活費,母親之所以寄這麼多,只是不想讓兒子省吃儉用,也想讓兒子在城裡有臉面。

可李秋蓮寄兩千生活費只寄了三個月,第四個月,李秋蓮卻只給兒子寄一百元。收到錢的兒子疑惑不已,而母親卻這樣說:「小俊,娘為了你,沒享受過一分,如今你讀大學了,也時候獨立了,娘也要攢點錢過自己的生活!」

李俊也知道母親為了自己犧牲了這麼多,可是他想不通呀,畢竟這點錢,自己怎麼生活呀。所以,李俊心裡開始埋怨母親,也發誓再不回家了。可埋怨歸埋怨,李俊也要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生活費,所以只能出去找兼職。

四年之後,李俊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應聘到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工作半年之後,李俊攢了一些錢,便決定回老家還給母親。而李俊這麼做,只是想和自私的母親早點斷絕關係。

可回到家,李俊卻看到屋裡有輪椅,看到母親,李俊傻了。原來,母親四年前意外車禍,車禍差點要了母親的命,但還好搶救了回來,只是腿不能走了。母親的錢都在治病的時候花光了,母親沒錢,但是還是省吃儉用每月給兒子一百,而母親對兒子說的那番話,都是母親瞎編的,她就不想讓兒子知道這件事。

知道事情來龍去脈後,李俊特別的傷心也特別的後悔,那個自私的人,也正是李俊。李俊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照顧母親,讓她晚年過得幸福!(故事完,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兒子收到錄取通知書,母親大擺宴席,兒子指書房說一話,母親傻了
    導語:兒子收到錄取通知書,母親大擺宴席,兒子指書房說一話,母親傻了小輝今年18周歲了,就在前兩天他剛剛過完生日的時候,他收到了一件最好的生日禮物本來他都打算去上了,可是媽媽卻硬逼他回家複習。媽媽的意思是再複習一年,可能會考出更好的成績。果然,今年小輝的成績很理想,578分的成績,在村裡幾個參加高考的孩子中也是最高的。為此,小輝的媽媽不但早早的就去單位裡炫耀了,而且當小輝一收到錄取通知書以後,小輝的媽媽就急忙挨著親戚朋友打電話,向他們通報自己兒子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事情,並且邀請她們來參加兒子的升學宴。
  • 兒子找了保姆照顧母親,母親卻沒飯吃,兒子回家推開門淚目了
    兒子找了保姆照顧母親,母親卻沒飯吃,兒子回家推開門淚目了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直都在講究孝順,那麼到底怎樣才算孝順呢?很多人講到孝順都會說有錢花,有吃的,有穿的,有人照顧,就算孝順。小傑家裡是農村的,小傑父親去世的比較早,一直是小傑的母親將小傑拉扯長大。小傑長大後順利的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以後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幹了幾年,終於在城市裡買了一套大房子。小傑買了大房子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自己的母親接到自己的大房子裡居住。
  • 兒子畢業2年未歸 母親揣1500元到異地網吧尋子
    2008年,劉小明考入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學院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讀書,2011年畢業後,留在武漢打拼。昨日,人在武漢的趙慈談起兒子,一臉愧疚,覺得兒子經常不和家裡聯繫與她經常外出打工有關。她說,兒子11歲起,他們夫妻就一直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對兒子照顧得少,孩子也就不知道怎麼和大人交流了」。趙慈介紹,兒子大學畢業後,與他們的聯繫很少。
  • 我去國外讀書,母親每月給我寄錢,我結婚前回家看到母親哭成淚人
    我去國外讀書,母親每月給我寄錢,我結婚前回家看到母親哭成淚人我叫陳強,我是一位農村長大的孩子,還記得我六歲那年因為要上學,家裡卻買不起書包,父親就上山準備挖點竹筍去賣,然後給我買一個書包,可是父親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 男子嫌棄老母親,指望兒子光宗耀祖,被兒子接到城裡後,傻了
    周大壯是村裡有名的人家,而這一切都得歸功於他的兒子,誰讓他有個名牌大學畢業的兒子呢?雖然這些年兒子一直沒有回家,但卻經常寄錢回來,每次三四萬,村裡的人見了羨慕的很,遇上周大壯就誇他有個好兒子,而周大壯麵對別人的稱讚也很自豪,高興的時候還會拉鄉親們去他家喝酒聊天。「你們哪個有我好命!
  • 每月100元贍養費,母子對簿公堂,兒子:她有「巨額存款」
    (原標題:每月100元贍養費,母子對簿公堂,兒子:她有「巨額存款」)
  • 男子參軍5年未歸,每月寄2千給母親,母親寫信給他,看到來人愣了
    導讀:男子參軍5年未歸,每月寄2千給母親,母親寫信給他,看到來人愣了06兒子離開家之後,張大娘每天都會做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那就是天天來到村口,眺望著遠方,希望可以在路口看到兒子的身影。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每個月都會有一封信和兩千塊從來都不落下。家裡的信漸漸多了起來,從信裡張大娘知道兒子的境況,張大娘渴望著兒子回來的看望但又失望,但看到兒子的來信又很是欣喜。
  • 《等著我》:老父老母,尋找重點大學畢業後離家出走的兒子!
    伴隨著熟悉的音樂,老頭用輪椅推著老伴出現在鏡頭裡。他們是來尋找離家出走七年的兒子。兒子,今年已經三十多歲。這對老夫妻家中有三個孩子:兩女一男。兒子最小。兒子,生下來 就是唇顎裂。娘一直覺得,孩子唇顎裂是自己給孩子的。
  • 兒子當兵多年未回,每月給母親寫信寄錢,母親裝死騙他,到家傻了
    <1>村裡人說起劉老太那都豎起一根大拇指,老太太一家是滿門忠烈,老太太的公公是老紅軍,但沒能享受到建國後的優待,建國後就去世了,老太太的丈夫也是一名軍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也為國捐軀,丈夫去世後,老太太獨自一人撫養著6歲的兒子長大。
  • 兒子留學海外,母親不接兒子電話,兒子回國後,傻小子才知道真相
    開始那幾年,有好心的同事看到淑芳的生活辛苦,給她介紹過幾個對象,但她都拒絕不談,她說害怕自己再婚後,兒子有可能會受委屈,時間長了也就沒人再提及此事了。網絡圖片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兒子也一天天的長大,兒子小學畢業後上了初中,初中畢業上高中,高中畢業後又考上了大學。
  • 殘疾媽媽供兒子出國留學,5年未歸,聽完叔叔一番話他傻了
    段採蓮回到家時,看到兒子在門口等著她,就問兒子問什麼不去上學,兒子說學校放假了。幾個月沒見兒子了,段採蓮也有點想他,就拉著兒子開始聊天,可是她忘了,自己根本聽不到兒子在說什麼,只看到兒子嘴唇一動一動的。
  • 給兒子100元買可樂,回家後媽媽要找回的零錢,兒子撒謊:沒給我
    給兒子100元買可樂,回家後媽媽要找回的零錢,兒子撒謊:沒給我對於父母來說,如何教育孩子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也像學生一樣在不斷在學習中前進。最近,小張兒子做出的一件事情,讓他陷入了深思。
  • 母親病重讓兒子們回家,老大老二不當回事,只有老三回家
    張老太是一個農村老婦,生了三個兒子。 由於農村太貧窮, 三個兒子都很拼命地讀書,最後如願考上大學,走出農村。畢業後,他們都把戶口轉出農村,在城裡紮根。 老大成家後,便很少回家探望母親,或許是在省城紮根不容易,需要整日忙於工作。
  • 母親生病住院,家人死活不讓兒子回家,兒子偷偷回來進門傻住
    這麼一晃我也是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了,雖然心裡依然對當年對我媽的決定有所不滿,但看到妻子和孩子在我的打拼下過上了好生活,心裡也就沒那麼多怨念了。由於我和妻子都比較能吃苦耐勞,再加上我腦子靈光,人也比較真誠,所以得到很多做工程的老闆的幫助。前些年,眼看兒子上大學了,我和妻子商量在老家縣城買套房,將來給兒子結婚用。
  • 母親去看望兒子,兒媳卻天天晚歸,半夜看見廚房的身影,她紅了
    沈輝的模樣長得也不錯,學歷又高,村裡給他說媒的人是排成了隊,所以張玉芳的眼光也是頗高的,一般的女孩根本就看不上眼,而沈輝畢業之後就出去打工了,還進入了一家還比較不錯的公司。沈輝每個月都會給母親寄回來1000塊錢,這在農村一個月1000塊是綽綽有餘的,有了兒子每個月按時打回來的生活費,張玉芳生活的很安逸。
  • 父親每月寄2千,兒子卻十分怨恨父親,4年後回到家才知父親死了!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在上大學的第二個月,收到了父親寄給他的生活費,他打開一看,竟然有2千元。他的心裡覺得很奇怪,於是趕緊給家裡打電話,可是卻怎麼也打不通電話。或許,仇恨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生根發芽,很難消除,即便後來他每個月都收到了父親寄給他的2000元生活費,可他的心裡卻依舊怨恨父親。
  • 母親出走29年歸來索贍養費 判令兒子每月付400元
    【家長裡短】 贍養是法定義務 判令每月付400元再回泉州,王阿婆已是60歲高齡。29年前,她和丈夫感情不和,選擇離家出走,沒帶走一份財產,把年僅4歲的兒子阿強,留給丈夫。這些年,她沒有再婚,也未再生育子女。在阿強的印象中,母親從未回來看過自己,也沒有給自己出一分錢。
  • 公婆外出打工,每月按時寄回八千,前去探望,老鄉指指大門,傻了
    公婆外出打工,每月按時寄回八千,前去探望,老鄉指指大門,傻了我在之前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命途多舛的女人,平生的遭遇極堪傷。可是現在看來,其實我是非常幸運的,不管命運如何坎坷,可畢竟在這個世上還有疼惜我與記掛我的親人。
  • 帶100個包子坐飛機看兒子,花託運費578元!老媽的話讓人沉默了
    接下來這對父母,為了讓兒子吃上家的味道,竟帶100個包子坐飛機看望兒子,光託運費就花了近600塊近日,48歲的周建玲一則朋友圈讓人感動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拗不過兒子,周建玲決定去上海過一個周末,這麼多年,含辛茹苦培養兒子,兒子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了碩士,剛剛入職上海一家國企,租房子住,這是第一個月發工資,孩子有這份心,當父母的要成全。周建玲一邊想一邊開始籌劃帶什麼東西給兒子。
  • 大學男生髒衣服寄回家洗 三年花上千元遞費
    就在他考上重慶交通大學後,每隔兩個月,便會將髒衣服快遞迴家,讓母親清洗。3年來,快遞費用就花去了上千元。重慶商報訊曉東這樣的情況在高校是普遍現象嗎?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記者發現,郵寄髒衣服回家洗的在高校只是個別現象。專家提醒,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