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泳均
在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專題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松江區近年來,松江教育規模發展迅速,學生數從2010年11.59萬增至2019年的15.69萬,增幅達35.4%,學生總數位列全市第四。發布會上,松江區文旅局局長接受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提問時,透露道今年松江還有三大新景點旅遊項目值得期待。
十三五建成及啟動建設學校67所
松江區區長表示,辦好松江人民滿意的教育,既是群眾期待,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將不斷強化教育高地建設。「十三五」以來,松江區建成及啟動建設學校67所,並且在2017和2018年,連續兩年將歷史遺留的16個教育地塊動拆遷工作列為區重點工作,舉全區之力推進,已全部完成動拆遷並啟動建設。
目前,松江區快速增加的教育資源極大地化解了區域入學壓力,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大班額」問題在今年得到根本解決。同時,松江區依託獨有的大學城資源,全力打造「環大學城教育新高地」,已與上外、東華、上經貿大、華政、華師大、上師大等高校合作開辦了12所大學附校,在校學生1.8餘萬人。這些精心培育的優質教育資源,大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此外,松江區從2008年開始已連續實施四輪「強師興教」行動計劃,取得了明顯成效。五年內先後引進了教師3959人,其中博士7位、碩士1505人,碩士以上佔比38%。
松江區還大力推進緊密型、集團化辦學,組建了上外松外、東華附校、第三實驗小學、民樂學校等7個緊密型教育集團,最大限度發揮了優質學校的引領輻射作用,實施「雲間高峰計劃」,中高考成績屢創新高。未來,松江區將繼續新建擴建62所新學校。
李謙表示,松江區將積極謀劃教育「十四五」規劃,不斷增加教育資源供給,積極引進、建設優質高中;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提高基礎教育教學品質;提升職業教育能級,建立更加廣泛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全方位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能級,努力建成與城市發展能級相匹配的一流教育。
今年三處旅遊景點正在推進
「松江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正在全力凸顯「遠看青山綠水,近看人文天地」的新篇章,力爭使松江全域成為處處可遊,人人樂遊,時時宜遊的全域旅遊目的地,打造全域旅遊產品體系。」發布會上,松江區文化旅遊局局長金冬雲搖身一變,化身「帶貨達人」。
金冬雲接受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提問時透露道,今年,松江還有三處新景點新項目值得期待。一是位於松江區新浜鎮奧園項目,超五星級悅榕莊酒店即將開工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休閒娛樂集市等元素,將成為上海鄉村旅遊新地標。二是松江老城的雲間糧倉,原是一處荒廢多年的糧食倉庫,如今已搖身一變,一期的「啤酒阿姨」、「雲間藝術季」、王汝剛藝術工作室等項目已對外開放,未來將糅合八大筒倉、糧倉碼頭、院士樓等,打造成為集科創、文創、旅遊於一體的人文松江新地標,值得期待。三是位於松江小崑山的二陸讀書臺項目,松江人陸機的《平復帖》是現存最早的名人墨跡,被稱為祖帖,所以松江小崑山也有祖帖故裡的美譽。二陸讀書臺項目方案也在高質量地規劃設計中,未來可期。
事實上,松江區不僅有耳熟能詳的「網紅」景點,還有眾多「硬核」高新技術企業。記者獲悉,松江區地方財政收入2016-2019年年均增長14.4%,GDP四年年均增長12.2%。
「我們是吃製造業飯的。」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道出了松江區地方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的原因。為強化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建設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松江打造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6+X」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集成電路相關企業172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817家,生物醫藥相關企業181家。引進總投資450億元的騰訊長三角AI超算中心、投資650億元的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整車製造總部、電機製造等百億級項目,計劃總投資超3000億元。此外,松江還在打造全國首個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立九城市「1+7+N」產業聯盟體系,與中國商飛共建G60大飛機供應鏈培育體系,近千家企業納入供應商儲備庫。
依託世界頂尖的國際腦科學與疾病模型研發中心、科恩實驗室、優圖實驗室、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低碳技術創新功能型平臺等,松江支持中小型航空發動機、高端伺服器、5G通信、抗疫藥物等一批關鍵技術創新突破。
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泳均
編輯:張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