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蒙蒙的一缸水突然變清了,難道是硝化細菌在一夜之間形成了?

2020-12-17 騰訊網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水質發白的問題而無法解決,有的時候這種白濁現象會持續很久,但是很多魚友也會發現另外一個問題。

  一、魚缸水突然一夜之間變清

  就是當某些時候,我們對這樣的水質並不予以過多的理睬,只是去適當的減少投餵量,或者少量換水,在突然之間的某一天,魚缸的水質自己就清了,這不是很奇怪嗎,難道說這就是硝化細菌在一夜之間建立起來了嗎?

  二、大多數只是異養菌大批量死亡

  事實上有些情況根本與硝化細菌無關,特別是在開缸初期的一周之內,我們的水質本來就應該完全搞得明白,但是很多魚友總是會把水質澄清和硝化細菌掛鈎,實際上這個時候魚缸裡的硝化細菌尚未形成,或者說即使有少量的硝化細菌在生成,它們也並未形成氣候,但是為什麼水質就會自己清澈了呢?

  三、異養菌的生成的和死亡

  1、大部分情況下,魚缸裡出現這種白濁而又儘快恢復的現象,那就是異養菌在作怪,也就是說由於觀賞魚入缸,導致了魚缸裡的有機物迅速增加到一定的數量,這個時候能夠分解有機物的各種異養菌就會大量的繁殖。

  2、當它們達到了巔峰時,由於我們看到了水質混濁,就會相應的採取一些措施,比如前文所說的停止投餵或者少喂,或者適當抽底換水。

  3、大量的異養菌突然間失去了食物來源,在狼多肉少的情況下,它們就會逐漸的死亡,再也沒有大量爆發的能力,所以說魚缸來的水質又恢復了原有的平靜,自然而然魚缸的水質就會變得清澈了,在這個過程中,硝化細菌的作用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換而言之,在異養菌大量爆發魚缸水質白濁的時候,魚缸裡是大量缺氧的,硝化細菌存不存在都不一定。

  四、有機物的數量決定一切

  1、所謂的養魚先養水,主要的養水過程就在於如何能夠有效地降低魚缸裡的有機物,這個有機物的含量多少才是我們控制水質的焦點,至於最初的魚兒尚未入缸,魚缸水質就會發生白濁現象,那基本上都是魚缸裡水質或者濾材殘留的物理雜質,與其他因素根本沒有如何關係。

  魚缸裡如果根本沒有任何的有機物和雜質,怎麼可能水質不清,這不是很奇怪的問題嗎,我們見過農村水缸裡存放的水還會有發白的現象嗎?

  2、所以說至少我們要保證觀賞魚在入缸之前,魚缸的水質必須清澈透底,這個清澈透底不是在靜水的狀態下,因為靜水狀態大部分雜質會沉澱在魚缸底部,而當我們開啟魚缸的過濾循環系統,三到五天之後,魚缸裡還能夠一清見底,則是說明我們的過濾系統配置比較合理,否則就要首先在物理過濾上尋找原因了。

  3、當所有的問題得以解決,魚缸水質運行良好,我們才可以少量的去放置闖缸魚或者是觀賞魚,如果說在魚兒放置到魚缸裡,兩三天之後,魚缸裡會再次的出現水質白濁現象,這才能夠說明我們的魚缸裡有可能是有機物過多了。

  當然也有放魚一晚上,第二天水就混了,那只能說明我們放的多了或者魚兒排洩物較多。

  4、除此之外,剩下的唯一兩種可能,無外乎觀賞魚是飼養密度過大或者是病魚太多,它們之間由於新入魚缸不適應水質,導致了體液分泌過多,或者因為疾病因素導致體液分泌過多,這個時候更會加劇各種異養菌的爆發。

  五、觀賞魚的狀態上找原因

  1、所有這些現象我們是完全可以通過觀賞魚的狀態來尋找原因的,如果魚兒持續趴缸甚至於白毛叢生,我們就可以適當的少量換水擁擠解決體表粘液分泌的問題。

  2、如果觀賞魚並無異樣,只是因為排洩物過多導致的水質白濁,我們可以通過抽底換水、停食等手段減少魚缸裡的有機物含量,然後靜待異養菌自己死亡就可以了,水質自然就會恢復清澈。

  六、水質清澈之後最難的是保持

  一般的情況是,魚缸的水質經過一段時間的白濁在轉向清澈之後,只要我們在投餵量上注意適當的控制,魚兒但凡有點排洩物也足夠異養菌和硝化細菌使用,自然而然的魚缸的水質就會得到長久的保持,直至硝化系統完全建立。

  七、魚便和雜質並不是硝化細菌分解的

  1、很多魚友總會把魚缸裡的魚便和雜質歸功於硝化細菌,實際上這些雜質是靠魚缸裡的其他腐生菌來共同協作完成的,這些雜質本身就含有氨的成分,異養菌也會產生氨,再去由亞硝化菌和硝化細菌吸收。

  2、所以說,魚缸裡本來白濁不堪的水質,經過了一段時間後突然間轉清,並不一定就是硝化細菌在起作用,魚缸裡殘留的雜質和糞便第二天就消失不見了,也不是硝化細菌起的作用,但是它們所產生的毒素,是要被硝化細菌來分解的。

  八、只要是有機物過多,啥菌也沒用

  1、異養菌和硝化細菌都會有興衰和死亡,超過了一定的臨界點,再好的水質也會在瞬間玩完,它們既然能在一夜之間轉清,也能夠在一夜之間變得渾濁不堪。

  2、當我們的魚兒不斷長大,飼養密度和投餵量也在不斷加大的時候,只要是再次發生渾濁現象,硝化細菌也是回天無力了,所以最終魚缸的水質調理重點,並不在硝化細菌,而在於合理的控制住魚缸的有機物數量。

  3、硝化細菌等所有有益菌類的存在只是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有效的延長魚缸水質的使用時間罷了,總想去過度依賴硝化細菌的作用,而懶得換水的養魚模式是根本就不可取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魚缸水質渾濁,白蒙蒙一片怎麼辦?常見原因以及有效處理方法在這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魚缸水質不好,尤其是水忽然變得白蒙蒙的問題。這些問題經常讓一些養魚新手朋友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處理,不知所措。其實魚缸水質忽然變渾濁,它是有原因的,也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家不用過分擔心。
  • 養魚先「養水」寵樂貝德「養」出一缸好水的秘密
    養魚是一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事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喜歡上養魚,魚與一般的寵物不同,它們的生長、發育、活動等都在水裡進行,因此,魚是離不開水的,就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否則就無法生存。在養魚圈還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養魚先養水,因為一旦養魚的水質不好,魚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 硝化細菌的生死存亡,與諸多因素有關,掌握住兩個大致方向即可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關於飼養觀賞魚需要培養硝化細菌的問題,很多的新魚友們對此是非常的在意,比如說如何去培養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怎麼知道硝化細菌培養起來了,如何做到硝化系統的持續穩定,硝化細菌的生死存亡會與哪些因素有關?
  • 蒙著頭去搞硝化系統,飼養觀賞魚養出來的也是一缸死水!
    由於近年來各種所謂的養魚理論的宣傳,使得大家一頭鑽到硝化細菌裡面就是出不來了,反而忽視了飼養觀賞魚最為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我們用的自來水是不見天的,而且是殺了菌的,熱水器、太陽能、浴霸、淨水機裡面的水,都是不見天的。
  • 養觀賞魚時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崩潰原因解析,以及魚缸渾水解決辦法
    有的魚友跟我說他家魚缸的水突然一夜之間就混了,經過了無數次各種各樣的操作後還是沒有一點好轉,似乎中了邪,水一直那麼混。其實這不是什麼水髒了,只是細菌們突然由於某種因素全部死亡,死亡後就漂浮在水中,形成了水混。細菌是硝化細菌系統的拆分,如果這些拆分都沒了,硝化細菌系統也就沒了,這樣的現象我們一般將其稱之為「硝化系統崩潰」。
  • 只要觀賞魚不死,硝化細菌就會永存,這句話是不是有點過?
    只要是觀賞魚莫名其妙的死亡或者水質發生問題,就一定是硝化細菌的事嗎? 最近,接連接到為數眾多的新魚友,不間斷的來詢問,關於魚缸裡硝化細菌死活、或者是否形成的問題。 畢竟這些問題,牽扯到的因素太多,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說的明白。
  • 為什麼養魚的一缸清水,幾天就變成了一鍋高湯?因為作料加多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很多的新魚友,一直在糾結於魚缸水質為什麼總是不穩定的問題,如果讓我來說,就我們飼養的這些普通觀賞魚來說,也不是使用到超大魚缸飼養某些大型魚。
  • 魚缸的水突然變白?是怎麼回事?我來告訴你答案
    首先變白分兩個階段來說明:1,如果是新缸新如果是魚缸剛買回家,加上水之後運行著,還沒有放魚,水突然變白,看上去不那麼透,或者有的像一層霧一樣。這其實是養水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什麼也不用加,水泵氣泵都開著,正常運行三天左右就會自己變清了。千萬不要下什麼淨水劑之類的藥品。2,如果是缸裡面已經有魚了,平時養的時候好好的,魚缸裡面的水在某一天突然變白了。像誰倒了牛奶進去一樣。
  • 硝化細菌的詳細講解!枯燥,但是至今最全!
    時至今日,人們尚未發現一種硝化細菌能夠直接把氨轉變成硝酸,所以說,硝化作用必須通過這兩類菌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我們知道,亞硝酸對於人體來說是有害的,這是因為亞硝酸與一些金屬離子結合以後可以形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又可以和胺類物質結合,形成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亞硝胺。然而,土壤中的亞硝酸轉變成硝酸後,很容易形成硝酸鹽,從而成為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
  • 硝化細菌到底是什麼?說說硝化細菌的那些事。新手了解下吧
    我們知道水裡的廢物分解,會產生大量的氨,氨濃度太高魚就會氨中毒而死。但是自然界裡有一類細菌,它們專門以氨為食物,把氨吃到肚子裡,然後把氨消化分解為無毒的硝酸鹽。這個過程中有毒的氨變成了毒性很低的硝酸鹽,它起到了改善水質的作用。我們把這一類細菌叫做硝化細菌。
  • 魚缸裡經常水質渾濁,每天換水太麻煩還浪費水,教你這樣科學養魚
    魚缸裡經常水質渾濁,每天換水太麻煩還浪費水,教你這樣科學養魚!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魚缸裡水質渾濁怎麼辦?首先經常發生魚缸水質變渾濁白蒙蒙的一片,這種情況是大部分發生在換水之後。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實當我們給魚缸換水的時候。如果那個換水量太大,並且是大部分清洗了濾材之後。
  • 養魚的關鍵是養水,水養好了魚才漂亮,專家教你如何培養「好水」
    抬槓的朋友,你如果按我說的去做,把水再養的好一點,我想信你的魚會漂亮得出乎你的意料,你就再也不會說這些話了,不信試試?那麼怎樣把水養好呢?我們先說說什麼叫「好水」,「好水」的標準是什麼?養魚「好水」的標準很多新手會認為,水好不好,就是看「水清不清」。
  • 養好觀賞魚第一步:學會判斷魚缸硝化細菌系統是否建立,用此方法
    硝化系統如何建立 當我們在開新缸時,往往要養水,而養水的目的就是將水裡的有害物質去除,好為硝化系統的建立做保障。在造景後,放入清水,讓魚缸過濾系統照常使用,三天後,便可以開始建立硝化系統。在市場上有賣專門的硝化細菌,形態不一,有液體也有顆粒,當然它們都可以使用。
  • 濾材篇——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怕光硝化細菌不怕光,怕的是uvc波段的紫外線。如果怕uvc就能定義為怕光的話,那世界上所有細菌都怕光。事實上只要不是被陽光直射,自然光就不能影響硝化細菌絲毫,這是經過實驗證實的。或者簡單思考下也能得出答案,空氣中到處都是硝化細菌,如果硝化細菌真怕光的話豈不是早死絕了。
  • 用了硝化細菌和過濾,可養魚的水還是養不好?小魚兒建議試試養水草...
    這一點,各位寵主也深有共識,「養魚先養水」已經成為養魚界至理名言。為了能養好一缸水,各位寵主也是拼盡了力,用盡了手段。什麼過濾器、空氣泵、硝化細菌、生化棉、細菌屋等等各式設備,都紛紛登場。各位寵主的努力和厚愛,小魚兒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我發誓,我們魚的記憶絕對不是七秒),異常感動。 說話間就到了冬季,這一年也快過去了。
  • 下列四個因素,都不是造成魚缸中硝化細菌死亡的真正原因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談到硝化細菌的問題,咱先不管網上的所謂理論知識到底如何說的啊,養魚老道在自媒體也待了兩年多了,很多養魚的大咖和我也都很熟悉,大家都是好朋友。
  • 大新一口清泉一夜之間變黑變臭 政府每天送水應急-廣西新聞網
    ●一口清泉因糖廠亂倒廢液受汙染,一夜之間變黑變臭     ●居民用水受影響,當地政府積極介入處理     清除汙染地帶 每天送水進村 當地政府組織消防車送水進村。 最近,泉水在一夜之間渾濁變色,發出臭味。當地政府調查認為,系縣內一家糖廠亂倒廢液汙染了地下水系。目前,有關部門已責令糖廠清理汙染源,同時每天安排消防車送水進村應急。     現場:     百年清泉一夜變黑     泉水位於恩城鄉維新村扶大屯。
  • 如果觀賞魚缸裡停止供氧,會不會和硝化細菌的生成有所矛盾?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飼養觀賞魚我們要先養好水,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養水就是為了培養硝化細菌,這句話也不能說不對,但絕對不是完全正確,硝化細菌只是一個代名詞,實際上在魚缸裡存在的能夠有利於水質淨化的也不止硝化細菌一種。
  • 一夜之間,紹興一條河水變「牛奶」!遭遇了什麼?
    上午九點半,記者趕到了現場,發現頤高廣場與在建的大家境界樓盤工地之間的河道水體明顯變渾,幾百米長的河面均變成了灰白色。市民陸先生說,他就在頤高廣場樓上工作,每天都會眺窗而望,在昨天早晨突然發現這條河變了顏色。陸先生:「過了一夜,早上的水就白乎乎,從上往下看非常清楚。」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時不時地就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斷斷續續永無止境經常會有魚友如是說:我的魚缸水質一直維護的很好,只是一換水的時候,或者哪次餵多點,它才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然後,只要我往魚缸裡加點硝化細菌啥的,這個水質一兩天就會立刻好轉了,所以我的經驗就是,只要換水之後,就要加點硝化細菌,還有的魚友是習慣性加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