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不菲的商品被上海海關扣押,代購們通過各種關係找人幫忙「撈貨」。30歲的廖某自稱和上海海關內部領導非常熟悉,只需付一點手續費和撈貨費,就可以幫忙疏通關係,不僅能把被扣押的貨物撈回來,還能幫助消除黑名單,確保以後代購無憂。
為了貨物,代購們毫無猶豫,一次又一次給她打錢,廖某卻沒有當初承諾的那麼好聽,錢收了,貨物依舊渺無蹤影。其實,廖某口中的「海關領導」只不過是她分飾的其中一個角色……
日前,廖某以詐騙罪被杭州桐廬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13萬元。
自稱認識海關領導
可以幫代購撈貨
2017年5月,做韓國代購生意的豔姐,經介紹,認識了在韓國做整容中介的浙江泰順女子廖某,很快,兩個年輕人就相談甚歡。
豔姐跟廖某提起,有個做韓國代購的朋友,一大批貨物被扣押在上海海關。
廖某說,自己正好在上海市政裡有個高官熟人,還認識上海海關裡的領導,跟他們關係都很鐵,通過他們可以幫忙出關,過關率百分百。
看豔姐聽得非常認真投入,廖某就說要豔姐跟自己一起做通關生意,又把撈貨報價、與海關分成說得詳詳細細。
豔姐很心動,又看廖某說得頭頭是道,就同意一起做通關生意。
隨後,豔姐便陸陸續續把手頭的代購,需要撈貨的客戶介紹給廖某。
兩個月後,陸續有客戶要求廖某幫忙「撈貨」,廖某淡定地安慰心急火燎的客戶別著急,等等。
到8月份,廖某告訴客戶可以打錢給她準備撈貨了,到9月份,廖某又問客戶是否需要消除黑名單,並嚴肅地跟客戶說,如果不消除,以後私自代購商品被抓多次可能要被判刑。客戶一聽急了,連忙又打錢給廖某。
「海關領導」登場
騙局就此敗露
這邊通關費好處費都已經付出了,代購們自然要問廖某撈貨進展。
廖某說,喏,那我把海關領導的微信直接推給你,你們直接聯繫。
微信裡的「海關領導」不大給力,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暫時撈不出來、要辦退運、要打點退貨部、貨物太多要加錢,加急出關要加錢等等。
10月中旬,「海關領導」發微信給豔姐,讓她帶著客戶去上海機場拿貨,在機場等待中,又發微信給豔姐,讓客戶出三萬元,立馬辦理退貨,從桐廬火急火燎趕到上海拿貨的客戶,又咬咬牙,付了三萬錢。
「海關領導」收了錢,又轉了風向,說中途有意外。客戶心焦,不停催促廖某,廖某不厭其煩,告訴客戶,撈貨錢退回客戶銀行卡。
客戶到銀行一查,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退款,遂報警。
之後,警方又陸續收到豔姐以及其他代購的報案。
一人分飾多角
實施詐騙被判刑
經桐廬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間,廖某通過虛構其認識海關高管,並自己註冊微信帳號,扮演海關人員,以「撈貨」、消除黑名單為由,騙取多名被害人共計87.5萬元。
桐廬法院認為,被告人廖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且數額特別巨大,公訴機關的指控成立。故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廖某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3萬元,責令其退還被害人經濟損失,並沒收作案工具手機4部。
來源: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桐法 桐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