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時間轉眼而過
MBA/MPAcc/MEM資訊速遞
每周一與你分享一周3M大小事!
01INS計劃(第七場):液氮冷凍與食品冷鏈
液氮是什麼?和食品行業有何聯繫?12月20日中午,2020級MBA菁英(4)班的歐發銳同學在INS分享上給到了答案。
液氮指液態氮氣,氮是惰性氣體,無色、無臭、無腐蝕性,在空氣中佔比78%。氮氣冷卻為液體時,它的溫度可以達到-196℃。過往,液氮大量用於工業領域。近年開始,逐步運用到食品行業中,因為它可以起到很好的低溫保鮮作用。液氮的速凍原理在於利用液氮超低吸熱的特性,在其與食品接觸時進行強烈的熱交換,此時溫差高達200K以上,能使食品瞬時凍結,比普通冷卻快30至40倍。因凍結時間短、生成的冰晶細小、細胞壁破損少,食品在解凍後仍能較好的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新鮮狀態。
從液氮在食品冷凍中的應用來看,我國冷鏈流通率平均為19%,低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90%以上。目前,國內果蔬、肉類、水產品腐損率分別為15%、8%、10%,遠高於發達國家整體5%左右,其中僅果蔬一項年損失達1000億元以上,我國冷鏈倉儲物流亟待發展。
分享中歐發銳同學提到投資液氮冷凍食品的資金門檻不高,預計投資費用約150萬左右,投資難點在於擁有新鮮食品的原產地資源和液氮源。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綠色安全食品的重要性,液氮冷凍食品是值得投資的項目之一。
022020年最後一場菁英卓越訓練營課程圓滿結課
12月20日,華南理工大學MBA/MPAcc/MEM 2020年度菁英卓越訓練營最後一次課程在12號樓217課室開講,20餘位3M學員及校友參與了本次課程學習。
課程由銳庫諮詢資深顧問林瑞青老師主講。林老師首次引入卡片遊戲模式的引導式課程,讓大家在輕鬆的環境下進入自我認知的狀態,開啟與自我世界的坦誠對話。在遊戲中大家推敲、自省、靈魂拷問,深入探索自己的領導風格,最後制定「我的行動」計劃,以期成為帶領團隊進步的領導者。
03河海大學商學院來訪我院交流調研
12月22日下午,河海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長徵、院長助理徐高彥、MPAcc項目學術主任宿曉、MBA教育中心執行主任沈玲等一行六人來我院調研,學院副院長李志宏、3M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宋麗、認證辦公室主任李慧瑩在12號樓莊暉堂參加了座談交流,座談會由李志宏副院長主持。
李志宏副院長首先對河海大學商學院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學院的發展概況、戰略規劃、國際化建設和認證評估等情況,同時還重點介紹了各專業學位項目的發展情況等。
張長徵副院長對我院的熱情接待表示了感謝。他介紹了河海大學商學院的發展建設情況、辦學特色、認證評估,以及專業學位學生培養等各方面情況,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調研交流,深入了解我院在專業學位項目建設及國際化認證等方面的工作經驗,為河海大學商學院下一步發展提供經驗借鑑。
隨後,雙方圍繞著專業學位的市場招生、教學培養、學生和校友活動、職業發展、國際化建設、AMBA線上認證評估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的交流與研討。
最後,李志宏副院長表示,河海大學商學院與我院同是工科學校背景下的商學院,在發展過程中,彼此之間有很多共通點,希望此次交流能進一步密切兩院關係,加深兩院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04行業月:數字經濟行業專家探討把握數字經濟新機遇
12月26日晚,2020年度最後一期行業對話沙龍在華南理工大學12號樓302室舉行。中科智能區塊鏈創始人齊憲威、廣證恒生總經理兼首席研究官袁季、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許小穎副教授3位嘉賓從不同角度展開對話,探討如何把握數字經濟新機遇。珠江經濟臺知名財經主播黎婉儀小姐應邀擔任沙龍主持。對話中,齊憲威先生從產業角度分享了對數字經濟的理解。數字經濟現已形成新的經濟模式和形態,2020年,在整體經濟衝擊較大的經濟環境下,數字經濟增長率達到14.5%。對比以往的經濟變革,數字經濟對生活變革的催化劑效應尤其顯著:第一,數字政府通過數字信息化方法更安全地實現降本提效;第二,數字經濟在實體經濟的應用使得生產生活更便捷。未來3至5年裡,整個數字經濟建設的市場預計達到3萬億,價值化、信任化將是價值網際網路的核心發展趨勢,其中包括了三個層面:
1.基於底層算法的服務能力—基礎建設
2.現有服務機構升級為新智慧應用服務供應商
3.各行業都在等待和探索新應用場景的實現
袁季先生則從證券行業角度切入談了他的見解。數字,已從原來的連結效能向經濟意義轉變,數字資產是社會經濟的一個基礎元素。數字經濟是對數據價值更深入的理解,對數據更深入的應用。數字經濟是國家競爭的一個非常重要領域,核心場的競爭無比激烈,也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景。而從投資層面來,在齊憲威先生提及的數字經濟的三個層面中,應用層的投資機會更大。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主動與數字經濟發生關聯,而不是被動等待與數字經濟產生關聯。
許小穎老師則認為,數字經濟早在80年代信息技術發展之初就已提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得愈發重要。從近幾年的國家政策中可以看出,國家對數字經濟重視程度逐步加深,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在現今的數字經濟中,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的三個重要元素,不可分割,其中「大數據是生產要素,人工智慧是生產工具,區塊鏈是生產關係的體現」。對於數字經濟的未來,許老師提出數字經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三個階段。但目前,全國各地的發展極不均衡,領先地區已進入自動化階段、探索智能化,而落後地區信息化的建設尚未完善。
對話沙龍中,三位嘉賓還就數據如何解決孤島的問題;「大數據」中的數據有多大;算法正確、數據缺失是否會讓人工智慧變成人工智障;各行業共享數據意願;數據定價;如何在數字經濟的推行、技術發展太快背景下,保障社會底層人員權益等一系列數字經濟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分享。
敏銳的市場觸覺、精闢的觀點分享、極具前瞻性的行業見解,三位嘉賓的精彩分享讓現場100多位同學受益匪淺,現場掌聲不曾間斷。
End
重點回顧
2021年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EM招生專題
最實用的華工MEM報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