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書單
Summer time
2020年的暑假已經結束
新學期已然正式開始
上海教育出版社為家長們
精心準備了一份育兒書單
調理親子間的關係,合適的育兒方法
一直以來都是困擾家長的難題
希望這份書單,能夠啟發家長們
尋找到適合自己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1我是怎樣培養一個中不溜秋孩子的
周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家庭教育如果是船的話,觀念就是方向,方向正確了才能到達彼岸。
家長需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孩子,欣賞孩子的優點;家長需要懂得安撫孩子,不要揪著孩子的短板數落不停;家長需要懂得,孩子長大需要等待,不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
2把孩子培養成不怕失敗的人
楊毅宏 編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當今社會,由於父母、祖輩對孩子的過度呵護,處處事先為孩子鋪設好軌道,導致從沒有過挫折經驗的孩子在不斷增加。那些不知道失敗為何物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遭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沒有超越失敗、努力向前的精神,將來一定是跟不上這個激烈變動和快速發展的社會的。父母的職責並不是讓孩子免遭失敗,而是應該讓孩子學會正確地面對失敗。本書對育兒的中樞問題——如何正確地面對失敗的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為了讓孩子的能力通過生活中一個個小小的失敗獲得很大的提高,作者為家長們介紹了很多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如果將它們在孩子的教育實踐中加以運用,就能將孩子培養成一個性格完美、意志堅強、具有自我思考力的人。
3陳默老師家庭教育支招系列
家有幼兒
——給煩惱父母的十二堂課
陳默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育兒是永遠的熱點,焦慮的父母始終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陳默老師提出,在幼兒階段,真正的教子有方是不被焦慮挾裹,給孩子打好基礎,包括神經發育、運動發展和注意品質等方面的基礎;好的幼小銜接是父母進行正面引導和暗示,不讓孩子帶著恐懼進入學校。
家有小學生
——給煩惱父母的實用秘籍
孩子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的言行。本書針對小學生最常出現的各類具體問題,為父母及老師分析形成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本書內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針對性、可讀性,語言流暢、感人,極具感染力。
家有中學生
——給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實用秘籍
青春期迅猛的生理變化帶來相應的心理變化,父母往往措手不及,難以招架。陳默老師以溝通為關鍵詞,分析孩子為什麼會疏遠父母、青春期孩子的同伴關係的重要性,以及他們的情感世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書中的解答既寬容又睿智,是緩解青春期家庭矛盾的實用秘籍。
孩子,你怎麼了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解答
本書收集了大量讀者來信中有共性、具有價值的諸多問題,將之分為七大類——親子問題、發展問題、情緒問題、情感問題、行為問題、人格問題、創傷問題,並從臨床心理學的視角對之進行解答。閱讀本書不僅能得到知識和智慧,還能感受到作者的溫暖,願讀者都能從中受益。
4第二個孩子:二孩家庭的過渡與適應
陳斌斌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書系統論述了二孩家庭形成初期父母及其第一個孩子的心理適應和應對策略,為二孩父母以及研究人員提供科學指引。全書分為十章,分別回顧了二孩家庭及多子女家庭研究的歷史,闡述了我國的研究現狀,著重介紹從一孩家庭到二孩家庭過渡的理論,按照二孩家庭形成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的相關主題進行探討,如父母準備生育第二個孩子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母親懷孕期間應該做哪些心理準備,起始階段中的第一個孩子的心理適應,過渡階段父親的作用和其他人的支持,等等。
5教子有方系列(3本)
養育高財商孩子:不僅關乎錢
[新加坡] 邱緣安 朱福權 著
陳珊珊 譯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用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故事,以幽默有趣、簡單易學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你教育孩子在當今的物質社會學會約束自己、承擔責任。內容不僅涉及零花錢、儲蓄、消費等內容,還涉及如何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為意外和突然離世做準備,以及如何給孩子留下有意義的遺產。
幼兒觀察——幼兒觀察理論與方法的發展
【意】西莫內塔·M.G.阿達莫 等著
方紅 譯
本書講述了如何科學有效地觀察幼兒、理解幼兒。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際應用;既囊括了在家的觀察,又涵蓋了在園的觀察;既重實踐運用,又不乏深層研究。書中以典型的方式探索和論證了所有應該對幼兒承擔父母責任和職業責任的人何以能夠聚集洞察力,何以能夠開始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思考兒童。
不是孩子不優秀,而是父母管太多
胡玲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書就如何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提供了生動、清晰且操作性強的養育建議,這些建議會讓你驚喜,幫你輕鬆拿捏「進」與「退」之間的完美距離,讓你不必再為了這些教養問題感到進退兩難。對父母來說是一本不錯的實用參考書,也可供教育者、諮詢師借鑑。
6愛與責任——小學生父母修煉手冊
徐曉唯 主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愛與責任——小學生父母修煉手冊》一書集合了大寧國際小學教育集團多年家庭教育指導的經驗和建議,全書以「愛與責任」為主題,聚焦27個家庭教育話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引領作用,幫助家長從家庭教育的困惑、糾結與問題中解脫出來,與家長朋友共同成長,尊重孩子、認識孩子、發現孩子、發展孩子,建立「好家長」「好的家庭教育」的科學認知並開展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行動,促進處於小學階段的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7《兒童觀的社會史——近代英國的共同體、家庭和兒童》
【日】北本正章 著 方明生 譯 沈曉敏 校
上海教育出版社
這是一部開拓性地將歷史分析的視角深入教育觀變遷的專著。通過肖像畫、育兒習俗等微觀史料,分析17—19世紀的英國社會,解讀兒童觀與育兒意識變遷。兒童觀的社會史研究旨在把握新歷史學方法論,在歷史考察的過程中釐清社會中的兒童發展與教育問題。全書從構成兒童世界的社會性經驗事實出發,探究共同體、家庭、兒童等相關教育要素的歷史變遷,力圖構建一部兒童、家庭及其觀念的歷史長卷。
861件事,你做了嗎——無法錯失的兒童早期家庭陪伴
黃瓊 陳石靜 肖燕萍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9家教的力量——中國文化世家的家風家訓
上海圖書館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時中國人聚族而居,人口眾多,通過士族宗法制度管理,重視家風世澤,能夠團結人心,形成良好的家族風氣。文化世家不僅強調家風承繼,向高賢大德學習,保持德行不墜;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成為新一代的典範。家風是一個家族(家庭)的精神內核,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種道德力量,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本書選錄了湯霖、梁漱溟、葉聖陶等八位中國文化世家後人講述的他們自小承接的家風家訓故事,讀者們可以在欣賞他們所取得成就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他們對子孫的教育方式。在不經意的耳濡目染中,教育孩子如何成人,如何成才,這也是家風家訓的魅力所在。
10孩子不愛上學了,怎麼辦?
馬志國 著
讓孩子去上學,他為什麼總和我討價還價?
孩子一上學就肚子疼,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總說學不進去,她到底是怎麼了?
孩子總覺得她身上有味,不想上學了,怎麼辦?
本書中的40個案例涵蓋各種厭學問題,每個案例都有診斷、有分析、有建議、有對策。可以幫助家長們用科學的方法,轉變孩子的學習態度,讓厭學的孩子重新愛上學習。書中的案例,都來自作者的心理諮詢臨床實踐,對教師和家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