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蔡英文提前2016提名是為早日赴美「面試」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1月28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2016年「總統」與「立委」選舉的黨內初選提名工作較以往提前近1個月。儘管蔡英文稱此項安排是黨內多數決議,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民進黨有足夠時間備戰,但還是引來一些非議,不僅蘇貞昌公開質疑時程「為何這麼趕」,島內輿論也稱這是蔡的「滅蘇計劃」。對此,筆者認為不排除蔡的這些算計,但更認為蔡的主要目的是想儘早確定自己2016參選人身份,以便早日完成赴美「面試」。具體理由如下:

  一、蔡英文並不擔心黨內有人可與她爭奪2016參選資格

  首先,蔡早已確立自身綠營「共主」的地位。2012年「大選」失敗後,蔡英文雖敗選卻並未沉寂,而是依靠「小英基金會」四處活動,始終保持很大的媒體曝光度和社會影響力。2014年民進黨主席改選時,蔡英九在幾乎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輕鬆贏得選戰,自此已是名正言順的綠營新「共主」。其次,民進黨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的狂勝,總共22席縣市長,民進黨不僅一舉拿下13席,並助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柯文哲拿下被視為藍營鐵票區的臺北市,綠營執政縣市人口超過75%,這為蔡英文角逐2016提供了雄厚的社會資本,使其在民調中已經領先其他各路可能參選2016年的黨內外人選。

  正是在這種氣勢帶動下,綠營內部早就認為蔡是民進黨2016提名人的不二人選。反觀蘇貞昌,一無執政地盤,二無黨務機器,即使再寬限時日,也未必是蔡的對手。對此,蔡有充分自信。因此,蔡宣布提前完成黨內初選,主要目的並非「防蘇」,而是有更遠的考慮,即儘早以民進黨主席兼「總統」參選人的身份赴美訪問。

  二、蔡英文遲未訪美是一直對美當年「放冷箭」念念不忘

  按民進黨的慣例,黨主席在上任之初都會到美國走一趟,以便對美「交心」,並通過會見美國官員來拉提聲勢。但蔡英文自2011年9月以來,即便是2014年5月再次出任黨主席,始終沒有訪美行程。其中原因,既有舊痛,也有新隱。

  首先,蔡一直對2012年「大選」時的「慘痛經歷」耿耿於懷。2011年9 月,當時正致力2012年「大選」的蔡為尋求美方認可,曾與美國白宮副國安顧問麥唐羅夫(Denis McDonough)等官員舉行會談。不料,時任國安顧問的唐尼隆(Tom Donilon)會後對英國《金融時報》透露蔡不適合處理兩岸關係的消息。此後接連3個月,美連續派3位官員訪臺,宣稱臺灣為美國「免籤計劃」候選地區,國務卿希拉蕊甚至稱臺為美「重要的安全及經濟夥伴」。這被蔡解讀為,美國背後「放冷箭」,刻意拉抬馬英九選情,因而長期對美不諒解。

  其次,蔡擔心美國公開表明立場反讓她被動。美國雖然未必願意兩岸重歸統一,但始終擔心兩岸重回高度緊張對峙的局面,因而一再強調兩岸應加強交流。更讓民進黨難承受的是,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公開表態稱,非常歡迎且讚賞馬當局推動兩岸關係的進展。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更表示,根據慣例,美國會就臺灣2016「大選」表達意見,而島內輿論將此清晰解讀為「美國絕不支持不認同『九二共識』的政黨」。因此,直到「九合一」選舉前,蔡不可也不能到美國去。萬一美國再當面逼民進黨不要阻撓兩岸交流,反會讓她灰頭土臉,甚至衝擊民進黨「九合一」選情。

  三、蔡英文到底能對美國講什麼? 

  一方面,蔡英文為了2016年「大選」,不得不前往美國。另一方面,隨著蔡在「九合一」選後聲勢看漲,美國為提前做預案,也必須加強與蔡英文的溝通。根據臺媒披露的最新動態,雖然美國官方還沒明確表態,但對美國政策有重大影響力的一些智庫人士都在2014年底當面向民進黨施壓,明確要求其說服外界「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島內輿論更歸納出,美國政學界對臺灣2016年「大選」的「華府共識」是,美國無意主動介入臺灣選舉,不過,若有人的立場危及美國國家利益,就算被指控介入選舉,美也不會悶不吭聲。

  然而,從蔡任黨主席以來的一系列舉動看,她既沒有接受「九二共識」的跡象,也無推動兩岸服貿等儘早生效的意願,至於其最新所提「三有利三堅持」,不僅被輿論解讀為「空心菜」,更被指是「兩國論」的翻版。因此,島內有媒體問,蔡到美國到底能談什麼,是蘇貞昌時期所提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還是提出「臺灣共識2.0版」?這又怎能逃避美方質疑?

  總之,蔡此次提前「總統」選舉黨內初選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訪美。儘管具體日期尚未最終確定,但正在全力準備。至於到時談什麼可以讓美國接受,預定於3月召開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一定還會討論。問題是,從目前形勢看,民進黨「中委會」能幫蔡拿出更高明的主意嗎?當然,也不排除,屆時即使美國不滿意,蔡也有足夠時間在島內消毒,或淡化處理。(作者:黨朝勝,系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赴美「面試」 民進黨信心不足
    原標題:蔡英文赴美「面試」 民進黨信心不足  蔡英文5月29日至6月9日的赴美「面試」,首站前往洛杉磯,然後依次參訪芝加哥、華盛頓、紐約、休斯頓、舊金山等地。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黃志芳(如圖)昨天銜命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蔡英文訪美行程。
  • 南洋商報:蔡英文「赴美面試」是把雙刃劍
    南洋商報:蔡英文「赴美面試」是把雙刃劍 2015-06-08 14:49:36「赴美面試」,以期獲得美國的支持。所以,「赴美面試」,對蔡英文是把雙刃劍。  文章摘編如下:  和上次「大選」赴美冷遇有了天壤之別,蔡英文可以在美國主流媒體發文。當然,她還會在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公開演說,美國國會也會為她舉辦歡迎酒會。  然而,美國人的「禮遇」是典型的政治設計。  蔡英文到「赴美面試」,無非是希望得到美國政府支持。
  • 民進黨被「激進臺獨」裹挾 蔡英文不敢赴美「面試」談兩岸
    隨著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鄰近,美國也開始以各種方式影響島內政治局勢,「美國在臺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日前更是表示,華盛頓方面對臺灣地區2016選舉「不會沒聲音」。據臺灣《中國時報》9月15日報導,美方此前曾經通過渠道邀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訪美,但至今未獲得回應。
  • 學者:臺灣2016選舉提名 藍營綠營節奏各不同
    原標題:學者:臺灣2016選舉提名 藍營綠營節奏各不同  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領表登記已於2月12日登場,國民黨只透露將於3-4月確定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及提名時程。在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即將啟動之際,蔡英文發表此番言論,形同參選聲明,展現對2016強烈企圖心。   此外,民進黨臺南市長賴清德6日深夜在臉書貼文,正式宣布不參加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呼籲民進黨應團結一致、全力支持蔡英文主席。至於是否擔任副手,賴稱「成功不必在我」,形同婉拒。蔡英文8日表示,這些事目前還言之過早,等到時機成熟再來討論會比較恰當。
  • 蔡英文陷入與美口水官司 學者:坐等「打臉」吧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來麻煩纏身,積極準備訪美之際,卻陷入與美方的口水官司。美方多位重量級涉臺人士先後對其兩岸政策提出質疑,而蔡英文只能梗著脖子硬挺,看著事件一步步升級。本期「對話臺灣名嘴」,我們採訪了臺灣著名的「知美派」學者、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陳一新教授,請他來解讀這場蔡英文與美方的隔空對戰。
  • 韓國瑜取消訪美行程,打破選前赴美接受「面試」之慣例
    韓國瑜這項決定,除了行程忙碌因素之外,更深一層意涵是突破大選候選人選前赴美「面試」的慣例, 韓國瑜取消原訂11月中赴美行程,多日前即傳出訊息,他留到18日上午會見莫健時當面說明,表達對美方尊重。莫健在臺灣大選前專程來臺,拜會朝野參選人有探底的意味。
  • 「趕考」不要押錯題 蔡英文赴美「面試」引關注
    「趕考」不要押錯題 蔡英文赴美「面試」引關注 2015-06-11 09:10:25海峽對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赴美「趕考」也很吸睛。  大選之前,臺灣藍綠政治人物訪美,在臺灣被視為「趕考」或「面試」。說起這事兒,平日裡再自信滿滿的臺灣人,也難免有些氣短。這其中的歷史淵源、風雲變幻,說來話長,不提也罷。赴美「面試」者交出的答卷通常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方方面面,但內行看門道,人們關心的都是兩岸關係這道大題的答案。
  • 蔡英文將赴美「面試」 各方爭相做「考官」
    蔡英文周五啟程赴美面試。但這段期間已見各方爭做考官,蔡英文在回應各方考題時頗見捉襟見肘之態。此番赴美趕考,盼她考運順利。美國給蔡英文的考題,也是各方給她的考題。兩岸關係不用猜題,且可翻書作答,蔡英文的部分答案也已透露:一、維持兩岸現狀。二、否定九二共識。
  • 民進黨今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2016 蔡將就臺灣前景發聲明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戰火已經悄然點燃,據臺媒報導,民主進步黨今天(15日)將舉行中執會,將正式提名黨主席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完成提名程序後,蔡英文隨即舉行記者會,以「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為題,說明自己的參選理念與想法。 民進黨中執會下午將先確認、通過完成黨內初選與徵召(註:徵求召集)的「立委」參選人,接著是提名參選。
  • 蔡英文被提名參選2016 柯文哲苦笑稱:祝福她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4月15日天出席市議會備詢時,民進黨議員詢問是否支持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柯文哲沒有表態,僅說「祝福她」。
  • 黨內「大選」初選提前 蔡英文否認為其量身定做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內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初選時程大幅提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7日說,這是應各地黨部及公職反映所作規劃,不會是為她量身定做。蔡英文27日下午陪同苗慄縣第2選區「立委」補選參選人吳宜臻進行車隊掃街拜票,接受媒體訪問時做上述表示。
  • 富權:蔡英文將赴美為川普站臺造勢?
    作者 富權  蔡英文委任其「姐妹淘」兼「愛貓雙人組」成員蕭美琴,出任「駐美代表」,除了是要更換「老藍男」高碩泰,以實現「國安團隊純綠化」之外,更是要讓自己「信得過的人」爭取更大的對美「外交」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充分利用其女性有利條件,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兒伊萬卡套近乎,爭取川普批准蔡英文正式訪美
  • 駐美大使質疑蔡英文為何「找外國人面試」
    (觀察者網訊 文/朱新偉)蔡英文高調赴美遍訪美國政客,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昨天發問:「她為什麼有話不能跟對岸的同胞說,要找外國人來面試呢?她首先要能過得了13億中國人民的考試。她能不能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而不是含糊其辭地想矇混過關?」 兩岸多家媒體報導了崔天凱的表態。
  • 蔡英文拒絕赴美 逃避現實
    美國「在臺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最近說,如果臺灣2016年的選舉結果,影響到美國的利益,美國政府不會默不作聲。美方有義務提醒臺灣選民,希望臺灣推動和平與安全的政策,這對美國有利,臺灣選民投票的結果,與此息息相關。
  • 國民黨今提名2016候選人 洪秀柱有望對戰蔡英文
    會議主要議題是處理該黨角逐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提名案。如無意外,在黨內初選過關的臺灣立法機構副負責人洪秀柱有望獲得正式提名。 黨內高層同臺展示團結 洪將演講依據國民黨中央規劃,朱立倫、馬英九依序先後致詞,再由朱立倫主持候選人提名案,表定時間僅4分鐘。
  • 賴清德、林全 哪個男人會是蔡英文的「另一半」(組圖)
    東南網4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連金)民進黨15日正式提名黨主席蔡英文代表該黨角逐2016年「總統」寶座,儘管距離明年1月16日投票還有段日子,但蔡英文副手人選議題卻早早就被討論了,尤其前天蔡英文正式獲提名後,這個問題更被關注。
  • 蔡英文訪美前趕拍選舉定裝照 大學教授在旁「逗笑」
    蔡英文訪美前趕拍選舉定裝照,大學教授在旁「逗笑」。(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民進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趕在月底赴美「面試」前夕,進棚拍攝選舉定裝照。據透露,蔡英文分別換上西裝、襯衫與牛仔褲三種造型,試圖營造「領導人」與親民形象,此外,民進黨中央還派出「秘密武器」,臺灣「清華大學」社會所所長姚人多扮演「開心果」,在旁逗弄蔡英文。
  • 學者:蔡英文的臺美棋局與如意算盤
    那麼,在執政即將一周年之際,蔡英文精心安排接受國際知名媒體採訪,究竟有何用意?要釋放何種政治信息?有哪些實質性內容?本文將主要分析蔡英文在專訪中透露出的臺美棋局與如意算盤。分析蔡英文有關臺美關係的談話內容,可以歸納為:一個目標,兩個核心,兩個保證,兩個抓手,兩個試探。  一個目標就是蔡英文以美國總統川普的視角提出「尋求一個更實質友好關係的建構」,就是希望建立更具實質性的友好臺美關係。
  • 蔡英文和美國「駐臺代表」共赴金門,大陸學者:就像黑幫老大罩著小弟
    昨天是八二三戰役62周年,「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首次赴金門出席追思活動,正值美陸臺情勢變動時刻,AIT此舉引發關注。大陸學者表示,AIT為「姿態性」參與相關活動,但AIT性質為民間機構,非美國官方正式代表,「不至於象徵美臺聯手跟大陸搞戰爭」,若兩岸發生衝突,美國是否介入,還是有很多問號。
  • 蔡英文卡臺灣民眾赴陸發展 臺學者狠批:極權政治!
    臺灣媒體寫道:大陸磁吸效應太強,臺灣人赴陸年齡層已降到高中生族群,已不再是大學畢業後才去大陸找工作,優質臺生赴陸讀書勢不可擋。說來感覺很不可思議。筆者前些年參加「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採訪活動時,有名臺灣高中生告訴我,2003年左右他姐姐來參加夏令營,媽媽給裝了很多方便麵、衛生紙、牛肉罐頭,媽媽說大陸生活苦,這些東西都沒有,多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