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觀光園是以葡萄為主題,以農業自然景觀和當地的人文文化等稟賦資源為依託,聚集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科普教育、科技示範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新型經營模式。
不僅能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更能使農業由第一產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普遍渴望回歸自然、遠離喧囂,享受片刻的恬靜。而葡萄觀光園的出現,恰好迎合了人們的這份憧憬與嚮往。
但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個葡萄觀光園呢?
葡萄觀光園規劃設計原則
①經濟性原則:建設葡萄主題觀光園的主要經濟收入是採摘水果和園區觀光。園區設計要儘量能夠推動葡萄的採摘及觀光,同時葡萄採摘淡季應該輔助種植草莓等其他果樹花草來提高觀光園的經濟收入。
②參與性原則:葡萄主題觀光園中遊客能夠通過親自採摘葡萄來體驗鄉村生活,讓自己的假日休閒活動有趣有味,可以指導遊客辨認葡萄品種、成熟度,講授和示範正確的葡萄採摘、葡萄果汁以及葡萄酒的製作方法等。
③適應性原則:葡萄有其一定的生物學特性,如生長初期或營養生長期需水量較多,生長後期或結果期因根部轉弱而需水較少; 不同品種對土壤、溫度等環境條件要求有差異,規劃設計要因地制宜選擇葡萄品種。
④特色性原則:葡萄主題觀光園的設計必須適合當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注重觀光園特色,多品種設置,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打造葡萄多文化景點。如上海馬陸葡萄園將葡萄文化與民俗文化相結合,建設了葡萄長廊、情侶葡萄園、水上葡萄園、葡萄科普園等,其中葡萄科普園內保存著近百個世界名品種、珍稀品種和野生品種,展示了葡萄大家族的博大精深。
⑤持續性原則:葡萄主題觀光園的設計應因地制宜地利用現有資源,從功能、生態、葡萄文化、經濟性等多角度考慮觀光園的未來發展方向; 對園區未來的發展有近期、遠期發展規劃。使葡萄主題園能夠健康、穩步發展。
當前葡萄觀光園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①缺乏科學規劃,旅遊觀光項目結構單一
我國的葡萄觀光園中,許多項目缺少前期調研、總體規劃、科學布局,就出現了區域內葡萄觀光園功能雷同、缺乏特色,造成了經營者間的的惡性競爭,特別是縣(鄉、鎮、村)內以農戶為單位建設的小規模的觀光採摘園,因為缺少整體規劃,農戶建園選址相鄰,種植品種及經營模式類似,大部分都是單一的葡萄採摘,勢必會造成農戶間的盲目競爭。
②基礎設施及觀光配套設施有待提高
國大部分葡萄觀光園建設在鄉鎮等地區,道路交通不便利,園區內溝、路、渠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缺少觀光遊步道、停車場所、標誌性入口、路牌標識、廁所、垃圾箱、遊客接待中心(點)、隔離圍欄等配套設施。
③管理體系不健全
葡萄觀光園涉及農業、旅遊業、餐飲、住宿等多個行業,是一種關聯性很強的產業,但是目前國家對於觀光園的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還不健全,質量標準、衛生許可、環保許可、從業資格認證等方面都存在「盲點」。一些園區主打「綠色」、「有機」來吸引遊客,但是並未通過相關認證,施肥用藥記錄也並不完善。
葡萄觀光園的建設
將葡萄主題觀光園建設成為公園式的美麗景點,要合理規劃園區,葡萄園、建築、植物、水體及綠地、道路等輔助設施依功能可劃分為葡萄區、休閒區和觀光區等。
葡萄品種多且新奇是建設重點。不同葡萄品種對光照和土壤等條件要求不同,同一個區域裡光照、坡向和氣候等條件應大致一樣,種植的葡萄品種應一致,比較集中,適宜面積在8~10畝,便於機械化作業和管理。
葡萄主題觀光園並非只栽植葡萄,可按照園區條件和特色配植其他果樹,也要按品種合理規劃種植區域,每一種植區域都栽植最適宜生長的果樹。園區還應配置彩色樹種如楓樹等。
品種選擇
根據園區建設要求規劃出合理的種植面積,確定栽植的品種。
早熟品種:如喜樂、夏黑、早黑寶、京亞、紅巴拉蒂、戶太8號等。
中熟品種:巨玫瑰、裡扎馬特、醉金香、無核白雞心、陽光玫瑰、巨峰、京優等。
晚熟品種:美人指、高妻、澤香、金田0608等。
另外,還有很多釀酒葡萄品種如摩爾多瓦、赤霞珠、佳麗釀、蛇龍珠等。
栽培架式
T形柱架,架高1.5~2m,適宜人的勞作及採摘。柱距4m,立架面上拉2~3道鐵絲,間距40~50cm,棚面寬0.8~1m,橫拉4道鐵絲。
V形架也是實用架式,在籬架的水泥立柱上於105cm和140cm高處各設橫梁一根,下橫梁長60cm,上橫梁長 80~100cm,兩根橫梁的兩端各拉一道鐵絲,在水泥柱高80cm處拉2道鐵絲,共拉6道鐵絲即成。
此架式具有葉幕層受光面積大、光合效率高等優點,枝蔓成行向外傾斜,方便整枝、疏花、噴藥等管理及採摘工作。
配套設施建設
科學規划水、電、路、林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停車場、路牌標識、廁所、垃圾箱、遊客接待中心(點)、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
休閒觀光區建設
搭建園林小品,如葡萄遮陽棚、葡萄花園、葡萄長廊等,並融入葡萄文化,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如設計釀酒所用橡木桶造型的垃圾桶;以古人釀造葡萄酒過程作為原型設計系列雕塑小品,酒瓶形式的花缽等。
利用葡萄園中的素材進行創作,如利用葡萄枯枝、園中的花草、石塊等進行小品創作,給遊客以親切的感官和難忘的記憶。
除葡萄外,還可以在園區內搭配多類觀賞植物,以實現最好的欣賞美景效果。彩色植物相互搭配,如紅色楓樹,金黃色銀杏等,喬木、灌木搭配,植物多種形式栽植結合,如孤植、團狀種植等,合理植於道路兩旁、防護林等位置。
文章由農業助手團隊整理自《葡萄觀光園研究進展| 李晨》《我國葡萄觀光園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蘇麗》,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