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用一顆心感受世間萬物與冷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媽寶男是指聽媽媽的話,總認為媽媽是對的,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他們過度的依賴母親,像沒斷奶的娃娃,嘴裡總是掛著「我媽說……」
媽寶男常出現在這樣的家庭中:家裡母親過於強勢的女強男弱的家庭、對孩子所有事情總愛大包大攬的家庭、父母聚少離多父親缺席孩子教育的家庭。
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都過得怎麼樣了?
小魚嫁給她先生三年了,婚前看上他就是覺得他性格好,孝順又老實。結婚後小魚覺得她變成了他們母子間的「第三者」倒是成了這個家裡的外人,從房子裝修,生孩子選醫院,到請不請月嫂,家裡的大事小情,小魚的先生都要聽媽媽的意見,媽媽說什麼他都要無條件的遵從,從來沒有任何主見,張口閉口:「我媽也是為了我們好」小魚也曾表現出不滿,可那個對媽媽言聽計從的男人就會馬上站在婆婆的一邊,指責小魚,說她不孝順,說她不體諒老人。
小魚也曾經抗爭過,想把先生爭取過來,可是一旦站在婆婆的對立面,婆婆就會一哭二鬧三上吊說「她這個兒子是白養了,娶了個媳婦這樣對她,她活著沒意思了。」這個時候不但沒有把先生爭取過來,還讓他們的夫妻關係越來越緊張,人家母子的統一戰線,讓小魚覺得他們三年的婚姻,她永遠都是那個外人,是這個家裡最尷尬的所在。
她覺得自己很累,在這個家裡不能有自我,不能有意見,在她決定要離開的那一刻,她告訴自己再苦再累要把孩子帶在自己的身邊,不能讓她的孩子,變成下一個媽寶男。
其實媽寶男是很難改變的,他們缺乏主見,沒有自信,人生的路線基本由媽媽設計操控。我聽過一位心理專家這樣分析過媽寶男:「他們的母子關係是很難改變的,因為他們母子的相處模式是覆蓋式的,母親常用溺愛和犧牲來誘發兒子的內疚,兒子就用更多的依附和言聽計從來補償母親,這種扭曲的母子關係力量之大,不可能靠你的推動力能分離。」
媽寶男是很難改變的,除非他自己有非常強的分開的意願,否則很難。
他一句:「我媽養我不容易」就能站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攻擊你所有的哪怕是正常的行為。
如果你不幸嫁了媽寶男,除了忍受,只能離開,還他們母子一個完整的母慈子孝的家庭,這樣長不大的男人給不了你安全感,給不了你一個屬於你們自己的家庭。與其深陷其中痛苦掙扎,不如果斷的離開,給自己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今日話題討論:你遇到過媽寶男嗎?你有怎樣的故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