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美去中」,蔡英文難道是「頭殼壞掉」?

2020-12-23 這有看點

作者:年負

民進黨當局推出了所謂的「美臺」合組供應鏈,希望把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一些高科技產業生產線從大陸轉移到美國。民進黨當局這是在與美國總統川普聯手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

不過,此舉反響平平,且在12月9日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上,兩岸的工商大佬大多不贊成「供應鏈去中」。這也是正常,因為民進黨當局從大陸撤去生產線轉移到美國,就意味著成本將會更高,而且還放棄了大陸的內需市場。也難怪有人質疑,搞這樣的「聯美去中」,蔡英文難道是「頭殼壞掉」?

「聯美去中」

美國總統川普一直試圖主導盟友們將供應鏈遷出中國,在今年4至5月間,川普政府和日韓澳等國曾磋商過將生產基地轉出中國和與限制中國企業交易。可是幾個月後,隨著RCEP的籤定和亞洲各國的表現,都證明川普呼籲的經濟「去中國化」是徹底失敗的。

但民進黨當局是一個例外,10月份,民進黨當局提出了「尖端科技產業」和 「開發全球市場」等四大產業要面向優先於美國合作合組供應鏈。當時,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還沾沾自喜地表示,這項政策可以為美國創造巨額的附加價值。

民進黨當局是在響應川普政府所謂經濟「去中國化」,試圖「聯美去中」。不過,這項政策在臺灣地區反響平平,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像蔡英文一樣「頭殼壞掉」,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幫美國拼經濟,達到「製造業重返美國的目標」。

「頭殼壞掉」

12月9日,兩岸企業家峰會臺北場召開,在民進黨當局的警告和限制下,依舊有200名企業家出席。兩岸經貿交流和產業融合是大勢所趨,不是民進黨當局「聯美去中」能夠阻止的。而且在會議上,工商大佬們也並不贊成「供應鏈去中」。

對兩岸企業而言,把產業鏈從中國大陸轉移到美國,無疑會負擔了更多的人力和生產成本,而且產業鏈的轉移,也意味著放棄了14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無論從成本還是前景來說,企業怎麼算都划不來。

今年10月份,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額佔出口總額比重的近44%。市場是最誠實的,在民進黨當局對大陸重重設限的情況下,臺灣地區對大陸的高出口額已經說明了市場的選擇。無論如何,兩岸合則兩利,對抗則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福建日報

相關焦點

  • 港媒:臺灣推供應鏈「去中」,難道是頭殼壞掉?
    12月9日兩岸企業家峰會臺北場近200位企業界人士出席,力促擴大兩岸產業融合,工商大佬都對所謂的「供應鏈去中」表態了。民進黨當局10月提出「半導體、通訊、AI等尖端科技產業」、「綠能及創新產業」、「健康戰備產業」以及「開發全球市場」等四大面向優先與美國合作合組供應鏈。
  • 聯美抗中 蔡英文太一廂情願
    蔡英文方面雖然否認此一報導,強調美方正就軍售案進行相關審查,全案未遭擱置;但若排除《時代雜誌》發布「假新聞」的可能性,則蔡英文辦公室的澄清若非為了安定人心,就是狀況外,F-16V軍售案已遭美方擱置卻仍以為依程序進行中。
  • 胡淑慧:蔡英文「聯美抗中」的風險與代價
    ,確立了一套「聯美抗中」的政治路線,投靠與勾結美國,對抗大陸,將兩岸關係拖入困境與險境。    蔡英文「聯美抗中」戰略特別是經濟上「挺美制陸」做法,獲得了美國一定政治回報,美國「挺臺」、「挺蔡」立場日益明確,為蔡「過境」美國開綠燈。蔡英文終於得以於7月中旬出訪加勒比海四國友邦之名「過境」美國,而且美國給予了前所未有的去時「過境紐約」,回時「過境丹佛 」的「雙過境」待遇,獲得在美停留四日的最長「過境」紀錄。
  • 臺北故宮將面臨更名和降級 臺媒:「頭殼壞掉」
    故宮是人類共同遺產,也是華人共同記憶,一些政客不懂珍惜與維護,只顧政治操弄,根本就是「頭殼壞掉」。
  • 蔡英文派親信「駐美」 臺媒:為「聯美抗中」布局
    趙怡翔(右)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8日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打破慣例,執意外派沒有任何外事經驗的親信到「駐美代表處」,引發島內輿論爭議。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點出,蔡英文是在為2020年「聯美抗中」布局。
  • 港媒:蔡英文當局「去中」害慘臺灣企業與百姓
    蔡英文當局的「去中」讓兩岸陷入熱對抗,苦了臺灣企業與百姓,以最近更改歷史教科書、尋求與美國軍事合作等一連串作為看來,更尖銳的對抗還在後面。這波的熱點之一是,大陸為防蔡英文當局搞「臺獨」,今年以來把「中國臺灣」往全球推,外國航空公司、國際性連鎖酒店集團為了大陸市場,多數都已改用「中國臺灣」,包括蔡英文這次過境美國都下榻於標示「中國臺灣」的酒店。值得注意的是,這波的85度C事件,就如臺灣旅遊,有很多是大陸民間自發性抵制,通過自媒體等散布,未必是官方可控制的。
  • 「『聯美抗陸』讓臺灣瀕臨險境」馬英九一句話直戳蔡英文痛點
    臺海現狀要想恢復和平穩定,蔡英文必然要承認「九二共識」,致力於推動兩岸友好關係的發展,促進祖國統一。話雖如此,民進黨當局大有「不見棺材不落淚」的趨勢,在臺北市22日召開的研討會上,馬英九致辭時點名臺灣現狀,直言蔡英文將臺灣帶入險境。更質問蔡英文:為何寧可承擔戰爭風險,也不承認「九二共識」?
  • 當清醒的馬英九遇上不清醒的蔡英文:聯美抗陸,死路一條
    8月22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痛批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推行的「聯美抗陸」,指出這一措施是將兩岸關係從僵局變成危局。目前,臺灣和大陸形勢如此之緊張,就是由於蔡英文選錯了道路,輕率地把臺灣推向了戰爭邊緣。如果兩岸爆發戰爭,那麼,首戰,即是終戰。
  • 蔡英文「聯美抗中」戰略成「皇帝的新衣」
    近日,蔡英文頻繁接受媒體採訪,再次闡述其「聯美抗中」的戰略。然而,與以往美國政府秉持模糊的對臺政策不同,川普政府立即「打臉」蔡英文。可以說,蔡英文的「聯美抗中」戰略已經成為「皇帝的新衣」。  對於路透社提問是否會與川普進一步通話,蔡英文回答道,臺灣有機會與美國有更直接的溝通,「也不排除有機會跟川普總統本人能夠通話」。在蔡英文的採訪內容被刊登以後,外界就懷疑川普與蔡英文再次通話的可能性。然而,令蔡英文本人和外界想不到的是,同樣是路透社的記者,竟然直言不諱地問川普同樣的問題,而川普的回答則是直白而快速,直言「不要給習近平造成麻煩」。
  • 蔡英文不姓蔡 文化「去中」不可行
    蔡當局搞「去中國化」是不可能,就像要求「蔡英文不可姓蔡」荒謬。(圖/中央社)    民進黨執政以來,在「轉型正義」名義下,政治上「去蔣」,臺北中正紀念堂停播「蔣公紀念歌」、文宣品被「下架」後,多地發生「拆蔣介石銅像」事件;文化上「去中」,臺北故宮孔子展被迫延期,甚至媽祖被質疑是「侵臺工具」。參加今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的工黨主席鄭昭明表示,蔡當局搞「去中國化」是不可能,就像要蔡英文不可姓蔡。
  • 蔡英文的「供應鏈去中」,宣告失敗
    但是在12月9日,一場以擴大兩岸產業融合、深化產業合作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在臺北剛剛舉行,這場匯集了近200位企業界人士的兩岸峰會其實算得上是出席工商大佬們對所謂的「供應鏈去中」的表態了。所以說到底,蔡英文推出的計劃於臺灣並沒好處,反而是美國可能受益良多。因此,島內除了個別被美國力邀的幾家有所動作,大部分商界人士對於此項政策可謂是反應冷淡。另外經濟區域化當道的今天,頻繁「退群」的川普政府顯然無法為臺灣提供太多的經濟「紅利」。
  • 前「藍委」陳根德:蔡英文敢嗆世衛組織,誤以為有美國撐腰
    難道不是誤以為有美國背後撐腰?只是一旦發生戰爭,美國還有能力來保護臺灣嗎?他說,我們現在不是WHO的會員,連參加WHA都有困難,蔡英文、吳釗燮接連反擊,無助於爭取加入WHO機會。陳根德分析,蔡當局應該要做的是,把疫情控制好,把經濟搞好,不是把加入WHO列為第一優先,臺灣現階段敢跟WHO嗆聲,難道不是蔡當局誤以為有老美背後撐腰,講話才敢這麼大聲?只是一旦發生戰爭,美國有能力來保護臺灣嗎?
  • 蔡英文「去中」「反中」,恐讓「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失去存在依據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針對當下日益緊張的兩岸關係,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近日在公開場合表態稱,蔡當局四處宣揚「反中」「去中」思想,導致「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在臺灣島內變得越發薄弱。這不禁讓人擔心,「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論調,可能會失去其存在的價值。
  • 李登輝都不願搞「聯美抗中」,蔡英文更不該將臺灣置於危險境地
    很明顯,張顯耀的意思就是,李登輝都不願搞「聯美抗中」,蔡英文更不該將臺灣置於危險境地。可沒想到時過境遷,在臺灣沒有任何籌碼的時候,蔡英文居然選擇走上這樣一條危險的道路,而這完全不符合臺灣的安全要求。張顯耀提到,現在民進黨內部似乎早就已經達成「聯美反中」的態度和思維,但奈何臺灣自身還沒有足夠的籌碼,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實屬不應該。更何況,蓬佩奧想要聯合東協各個國家一同「向中國發起聯合打壓制裁」時,東協國家都沒有任何回應,而唯一一個做出回應的就是新加坡總理。
  • 臺工黨:蔡當局"去中"就像要求蔡英文別姓蔡一樣不會得逞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網絡圖)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執政以來,在「轉型正義」的名義下,政治上大搞「去蔣化」。臺北中正紀念堂停播「蔣介石紀念歌」、文宣品被「下架」後,多地發生「拆蔣介石銅像」事件。
  • 馬英九批蔡英文「選擇錯誤路線」:「聯美抗陸」將臺推到戰爭邊緣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2日說,無法接受蔡英文選擇錯誤的路線,將臺灣推到戰爭邊緣;他也說,蔡英文不願接受「九二共識」,「聯美抗陸」使得臺灣捲入大國鬥爭。據臺灣「中央社」臺北8月22日報導,馬英九當天上午在「馬英九基金會」舉辦的研討會上表示,臺灣要積極避戰。
  • 聯美抗陸,死路一條!解放軍震懾「臺獨」,馬英九看破蔡英文結局
    馬英九痛批蔡英文:淪為美國棋子8月22日,馬英九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民進黨當局自以為是棋手,卻是美國的棋子,未來就是美國的。正所謂聯美抗陸,死路一條,馬英九強調,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就是把臺灣推向戰爭邊緣。
  • 蔡英文: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盟友 是臺海穩定重要支柱
    繼昨天蔡英文聲稱要和美國將建立「升級版策略夥伴關係」之後,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今天(23日)又稱,美國是臺灣在「國際」上最重要的盟友,並稱相信「『臺美關係』可以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往繁榮發展及和平穩定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據報導,蔡英文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前國防部部長裴利(William Perry)一行人。
  • 民進黨又下「去中」的棋
    來源:中國臺灣網「大華網路報」今日(21日)發表評論說,民進黨當局正在規劃,把新設計的臺灣居民身份證去除「國旗」,這將是「去中」的又一大步。課綱刪除中國史、蔡英文不遙祭黃帝陵、臺當局「內政部」不再辦祭鄭成功、原民進黨主政的高雄不再祭孔子、故宮「臺灣化」、臺灣「駐美代表處」花園去「國徽」等等,實在不堪枚舉。今年以來,在蔡英文口中,「中華民國」變成了「中華民國臺灣」,那麼現在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會不會變成「中華民國臺灣國民身分證」呢?奇想怪招特多的民進黨官員,恐怕不會不作此想。
  • 臺媒:宋楚瑜吹捧蔡英文不利促成兩岸和平
    【導讀】臺灣《中央網絡報》16日發表題為《對蔡英文的建言應切中其弊》的點評文章指出,宋楚瑜肯定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穩健」,卻無視其「去中造獨」,如此和民眾感受明顯不同的吹捧,反而不利促成兩岸和平。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於12日出席紀念蔣經國先生逝世30周年的活動時,呼籲蔡英文要力排眾議,推動兩岸和平。宋這樣的呼籲對蔡與民進黨來說,其心中肯定響應:我們哪裡有不推動兩岸和平?是大陸拒絕和我們協商談判的! 蔡英文上任以來,確實口口聲聲提倡「維持兩岸現狀」、追求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