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綠化——降低熱島效應的有效途徑

2020-12-17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8月2日消息: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以來的最強暴雨,災情嚴重。面對強降雨帶來的慘痛損失,在思考城市規劃、排水系統存在缺失問題的同時,空氣品質下降、環境汙染等導致的「熱島效應」,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熱島效應」會加劇空氣的對流運動,使城市上空容易形成陣雨,城市鱗次櫛比的建築物,阻礙移動的空氣前進,產生和加劇空氣的上升運動,增加城市雨量,高大的建築物甚至能使產生降水的「天氣系統」—靜止鋒等停頓下來,延長下雨時間。加上城市的煙塵遠遠多於郊區,城市大氣中能凝結成雨滴的凝結核遠比郊區多,使城市更容易成雲致雨。城市的雨量不僅比郊區多,而且暴雨也多於郊區,稱為「雨島效應」。

立體綠化可有效降低熱島效應

樹木是空氣天然的淨化劑,樹木之於環境,猶如空氣之於人類!除了控制汙染源的產生,如關停並轉汙染企業、控制工地揚塵、綠色出行等措施外,綠化,則是降低熱島效應的最佳途徑。

而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使得城市建設用地與綠化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銳,城市綠化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在哪裡。對此,中國綠色建築委員會立體綠化學組秘書長王仙民表示,在目前的條件下,逆城市化發展,不讓汽車出行、關閉工廠等顯然不可能,只有大力發展立體綠化,增加植物的吸塵作用、對雨水的涵養及氣候調節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立體綠化,包括建築牆面、坡面、屋頂、門庭、花架、棚架、陽臺、廊、柱、柵欄、枯樹及各種假山與建築設施上的綠化。給建築穿上「綠外套」、蓋上「綠厚毯」,不僅能使室內夏涼冬暖,還能降低建築能耗、固碳減排、淨化空氣、隔音降噪。在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外,將有助於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減少熱島效應、吸塵、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此外,還可保溫隔熱,節約能源,也可滯留雨水,緩解城市下水、排水壓力。

面對寸土寸金的土地,立體綠化隨之成為目前緩解城市環境問題、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以屋頂、牆體等建築物外立面為依託的立體綠化也將成為新時期綠化行業的重要課題。正如王仙民所講,在已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和新建綠色節能建築的建設中,立體綠化將成為必然選擇!

具體實施還需政策扶持

據王仙民介紹,1852年,維也納有了《森林法》,維也納通過立法保護森林,成為森林中的城市。而那個時候,我國正處於大清國,舉國還瀰漫著鴉片戰爭的硝煙。新中國成立之後,森林也一度成為工業資源。現在160年過去了,環境保護越來越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議題。

目前,「立體綠化推廣」已經被納入國家園林城市的考核內容,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也曾指出,大力發展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是解決城市人均土地資源緊缺的必由之路。

為了鼓勵多建節能建築,上海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中,將專門劃撥一筆用於支持本市建築節能項目。在一份《上海市建築節能項目專項扶持辦法》(草案)中,新建建築可申請獲得節能專項扶持資金的範圍頗廣:包括綠色建築、整體裝配式住宅、高標準建築節能、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和立體綠化等。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市建築節能項目專項扶持辦法》(草案)目前已上報市政府,預計今年9月可在上海市實施。

成都市政府為推廣屋頂綠化,給出了很多的政策扶持,調動房地產開發商、單位和個人的積極性。成都市特別規定:五城區、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區以及雙流縣和郫縣範圍內新開工的樓房,凡是12層以下、40米高度以下的必須按要求實施屋頂綠化。違者,政府不予辦理驗收和產權手續。另外,凡成都市範圍內建築竣工時間在近20年以內、產權明晰、滿足房屋建築安全要求的建築均可實施屋頂綠化。政府還曾出臺獎勵措施:每實施1平方米立體綠化,開發商可獲批增建1平方米的建築,獎勵總計不超過地塊核定建築面積的20%。

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將會進一步推進立體綠化的進程。據悉,今年10月22---27日,將在中國杭州舉辦「2012世界屋頂綠化大會」,此次會議將以「立體綠化治理PM2.5」、「碳匯建築使生態低碳宜居城市更美好」為主題。

屆時,大會主席王仙民將與300多位境外嘉賓與眾多國內專家共同研討綠化課題,為政府和市民提供切實可行的環境治理方案!

綠化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作為個人,也需人人動手,如先讓自家的陽臺美起來、綠起來,立體綠化的全面施行也就指日可待了! 

推薦閱讀:

贛州市立體綠化 夏日裡的一抹清涼

北京:右安門內大街變身立體綠化街

上海:立體綠化造型景觀現身街頭(圖)

上海立體綠化將獲得「建築節能」專項補貼

(來源:中國園林網)

相關焦點

  • 立體綠化:在有限空間拓展綠地面積
    2013年底,園林局與業內龍頭企業合作成立了市立體綠化技術研發中心,不斷研究和引進新的立體綠化建設技術,並積極加以推廣。我市目前已擁有一批較高水平的立體綠化建設和技術研發隊伍,能夠為開展城市立體綠化工作提供很好的技術保障。
  • Google樹冠實驗室 AI智能分析市區綠化覆蓋率 改善城市熱島效應
    Google 成立樹冠實驗室 AI 人工智慧分析市區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問題Google樹冠實驗室藉由航空照片、近紅外線影像資料,配合人工智慧分析,確認城市各地區實際產生熱能,並且比對當前城市實際綠化情況,藉此釐清哪些地區必須增加綠化比例
  • 北京熱島效應加劇 易致居民神經系統損害
    平日市民常說的「乾熱」就是熱島效應在作祟。  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北京城市熱島效應強度以平均每10年0.22℃的速率加劇,城區年均溫度的增高率是郊區的7.7倍。  一般認為當一個區域綠化覆蓋率達到30%時,熱島強度開始出現較明顯的減弱;綠化覆蓋率大於50%,熱島的緩解現象極其明顯。2008年北京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2.5%,但是北京的熱島效應依然在增強。其主要原因在於綠地碎片化,生態功能減弱。
  • 合肥三孝口片區將現立體綠化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紅星路580米的路段將打造「綠色商圈」,老城區內的市容綠化今年還將有哪些讓人期待的?7月7日,合肥市廬陽區綠管辦透露,和綠色商圈打造同為今年一環內老城區綠化提升重點項目的還有淮河路街頭遊園改造、桐城路與長江路交口牆體綠化。  淮河路遊園升級改造  讓綠化更養眼,老城區內的綠景要更精緻,廬陽區擬對現有遊園進行改造提升。今年的計劃是對淮河路遊園進行升級。
  • 微專題訓練:城市熱島效應
    減弱北京市熱島效應的主要措施有①增加市區綠化面積               ②機動車限行 ③冬季市區利用地熱採暖           ④道路鋪設滲水磚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規模在不斷擴大,為了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許多城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 我是哥本哈根大學博士,關於城市生態、熱島及冷島效應及留學丹麥的...
    我是哥本哈根大學博士,關於城市生態、熱島及冷島效應及留學丹麥的問題
  • 熱島效應以及建築行業熱島效應的計算方法小議
    在我國素有「火爐城市」之稱的南京、武漢、重慶等許多大城市在發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以上這些現象,所以,城市熱島效應已成為城市發展中應正確面對、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三方面,對居民生活和消費構成影響的主要是夏季高溫天氣下的熱島效應。為了降低室內氣溫和使室內空氣流通,人們使用空調、電扇等電器,而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
  • 【備考乾貨】一文詳解高考地理常考的城市五島效應?!
    防止方法   1.選擇高效美觀的綠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園、屋頂綠化和牆壁垂直綠化及水景設置,可有效地降低熱島效應,獲得清新宜人的室內外環境。   2.居住區的綠化管理要建立綠化與環境相結合的管理機制並且建立相關的地方性行政法規,以保證綠化用地。   3.要統籌規劃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這些溫室氣體排放較為密集的地區的綠化,營造綠色通風系統,把室外新鮮空氣引進室內,以改善小氣候。   4.應把消除裸地、消滅揚塵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
  • 熱島效應【每日一題2020.12.12】
    好啦,我們開始今天的練習吧~熱島效應是指市區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同期氣溫的現象。城市熱島強度(℃)=建成區氣溫的平均值(℃)-建成區周邊區域氣溫的平均值(℃)。讀濟南市1月、4月7月、10月熱島強度日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 立體綠化與生態文明建設論壇
    2011年9月9日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成立了中國綠色建築委員會立體綠化學組,會議選舉陳蓁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為組長、王香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園林處處長)、張佐雙(原北京植物園園長)、王仙民(世界屋頂綠化協會秘書長)為副組長、吳志強(同濟大學副校長、上海世博園總規劃師)為顧問。學組成立後,組織了許多有益的活動,大力推進城市立體綠化建設。
  • 重慶:十年立體綠化 渝中鬱鬱蔥蔥
    地域限制  「不得已」的立體綠化立體綠化森林渝中非常時髦  「不得已」的立體綠化  在建設「森林重慶」過程中,渝中區曾被認為是難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據了解,「立體綠化」的理念源於上世紀90年代,即便是在歐美國家也不多見,用渝中區相關負責人的話來說,「在建設『森林重慶』的過程中,我們借鑑了『立體綠化』的理念,也算是趕時髦了吧。」  「立體綠化」的理念最早源於日本東京,作為國際大都市,東京受制於擁擠的客觀條件,始終苦惱於無法提高城市綠化率。
  • 立體綠化:公園城市的3D空間
    8月11日,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的「城市建築立體綠化」專項培訓活動舉行。成都市各區(市)縣行業主管部門和企業代表一同參觀了銀泰中心垂直綠化等項目並開展經驗交流。銀泰中心垂直綠化項目:生機勃勃的「空中花園」進入銀泰中心in99,8層樓高的立體綠化的建築映入眼帘,生機勃勃的綠植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建築物表面,形成一片「空中花園」。這片植物牆通過「背面鋼結構,外面種植布袋」的形式,成為綠色建築的一部分。
  • 廣西出臺建築「立體綠化」指南
    本報訊 記者周驍駿 童 政報導: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臺《廣西建築立體綠化技術應用指南》,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指南》鼓勵新建、改擴建的民用及工業建築充分利用牆面、屋頂、陽臺等建築空間進行立體綠化建設。同時在屋頂和牆面搞綠化建設需充分考慮屋頂荷載和使用需求,工程竣工後,還要進行驗收。
  • 專家建議多種大樹少鋪草坪推立體綠化可降溫
    中國園林網8月2日消息:近日,破紀錄的極端高溫給城市綠化提出新反思。上海風景園林學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鄔志星表示,上海城市綠化存在草地多、喬木(大樹)少等缺陷,發揮不了樹木遮陽降溫保溼的大效應。
  • 立體綠化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門診樓屋頂花園
    原創 chsla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收錄於話題#立體綠化2#城市綠道10#濱水綠地空間11 前言近年來,全國各城市以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為指引,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發展理念和
  • 2020-2024年中國屋頂綠化深度分析預測
    城市立體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本不佔用土地的前提下,可起到拓展綠化空間、減少揚塵和噪聲汙染、改善空氣品質、緩解熱島效應、改善城市人居環境、降低建築能耗等多方面作用。  《意見》指出,將優先在國家園林城市(縣城)開展城市立體綠化工作;重點抓好新建公共建築、市政基礎設施立體綠化,積極倡導學校等單位開展立體綠化,抓好示範項目建設,由點到面逐步推廣。
  • 立體綠化如何助力公園城市建設?這場專項培訓會這樣說
    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立體綠化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9月22日,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城市建築立體綠化」專項培訓活動第二場舉行。探討立體綠化理論知識、解析立體綠化相關項目……一天的時間裡,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們圍繞主題頭腦風暴,交流經驗。「成都立體綠化發展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公園城市的不斷建設與發展,一定會成為後起之秀。」培訓會上,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如是評價。
  • 蘇州河沿岸建築物立體綠化大賞出爐!
    沿街的建築上生長著綠植 漫步靜安的蘇州河畔 仿佛置身於一個生機勃勃的生態綠道 蘇州河沿岸建築物立體綠化大賞 和靜寶一起來看 靜安綠化部門為配合蘇州河兩岸貫通工程的順利實施,充分利用濱河兩岸有限空間
  • 北京今後5年投30多億建立體綠化 房頂成重點
    僅今年全年,本市城區就將新增綠地1000公頃,完成立體綠化20萬平方米。據《北京市「十二五」時期園林綠化事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北京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8%,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7平方米。市園林綠化局經過統計,全市近3年來共完成新建、改建道路綠化1500公頃,補種增種各類喬木50餘萬株。
  • 建設公園城市,「立體綠化」「口袋公園」來添彩!
    今年來,新都區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深入推進全域增綠行動 公園增綠 道路增綠 立體綠化增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