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條件好的父母,都會給孩子提供十分優越的物質條件,畢竟自己不缺錢,現在家裡孩子又少,孩子幾乎是被捧在手心裡,不過有的時候一些父母給孩子的太奢侈了,反而對孩子不利,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3歲女兒幼兒園被孤立,寶媽責怪老師欺負人,老師的回懟讓寶媽羞愧
一位寶媽和老公是做生意的,所以很有錢,從寶貝女兒出生開始,就什麼都給予她最好的,生怕委屈了孩子,孩子幾乎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女兒三歲以後,上幼兒園了,寶媽在物質方面也總是給孩子很奢侈的。本想著什麼都創造好的給女兒,希望女兒過得好,可是女兒上了幼兒園卻很不開心,因為她被小朋友們孤立,被老師安排一人一桌。
得知女兒在幼兒園的處境之後,寶媽很生氣,直接去幼兒園找老師理論,責備老師這是在欺負人。結果老師回懟:「你把她打扮成這樣,沒人敢和她玩。」原來,這位寶媽給孩子買的衣服都是名牌,要上千元,曾經因為玩耍孩子的衣服被其他的小朋友弄髒了,寶媽要求對方原價賠償,但是對方覺得孩子打鬧是很正常的,拒絕賠償寶媽,最後是老師掏腰包平息了此事。
不過後來,老師對於這個女孩兒就特別小心翼翼了,孤立她,怕不小心又惹事。
寶媽聽到老師的回懟,感覺很羞愧!
幼兒園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就是一個圈子,他們需要融合到這個圈子中,也會結交到很多的朋友,但是很多時候家長的一些不恰當做法,卻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這幾種行為儘量不要有
1、炫富
很多的有錢人喜歡炫富,想在人群中有一種優越感,讓別人仰慕自己,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小小的年紀,所有吃的用的都非常奢侈。這樣孩子去了一個大環境,就容易被人孤立,冷落,社交成了問題。
2、攀比
有的家長,雖然自己並不是很富有,什麼都捨不得買,但是對於孩子,卻花錢大手大腳的,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總是去攀比別人,不讓孩子受一點苦。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利的,孩子也容易有這種攀比心理,長大以後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3、溺愛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兒,很多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孩子的什麼要求家長都順從,這樣也是很不可取的,孩子做錯了事兒是一定要去好好的管教的,不然孩子容易被寵壞,走到了幼兒園也會非常的任性,從而影響到社交。
所以,對於孩子,做家長的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思想,不能讓自己的孩子顯得另類,讓孩子學會平等待人,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性格,更好的去處理以後會面對的人際關係。
你們會給孩子買很奢侈的物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