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網上大會及深圳論壇主論壇舉行。本屆大會是中俄科技創新年重要活動之一,主題為「中俄科技創新合作」。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院士在深圳論壇主論壇發表主旨演講,回顧了北京大學與俄羅斯的合作歷史,重點介紹了北京大學和俄羅斯高校合作的品牌項目——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和中俄數學中心。中俄數學中心——這一中俄兩國科技創新合作的裡程碑,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張平文發表主旨演講
作為2019年中俄人文交流機制會議的重要成果,2020年6月29日,中俄數學中心在北京大學揭牌成立,並被列為2020—2021年中俄科技創新年的活動之一。
中俄數學中心的建設由北京大學和莫斯科大學牽頭,依託數學「雙一流」建設聯盟,聯合國內相關單位和聖彼得堡大學等俄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中心建設。它的創立是兩國科研創新合作又一重要的裡程碑,將在引領數學主流研究的發展、培養卓越人才、提高兩國科技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發揮作用。
中俄數學中心成立儀式
「北大和莫大等高校共建中俄數學中心,一定可以實現強強聯合,深化兩國的人文交流,提升兩國的科學研究水平。」在中心成立儀式上,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對中心寄予厚望。他希望中心在中俄人文交流機制的框架下,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推動兩國科技創新合作、產出原創性研究成果作出貢獻。莫斯科大學校長薩多夫尼齊表示,在中俄教育、科學、創新領域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中俄數學中心的創立將成為莫大與北大國際學術合作總體成果中又一重要的裡程碑,也將成為國際教育空間鏈條上的又一關鍵環節。
俄羅斯數學具有悠久的傳統和深厚的底蘊,有獨立的學術價值觀和評價體系,以及特別的人才選拔培養模式。俄羅斯數學在19世紀得到蓬勃發展,20世紀上半葉躍居世界領先地位,在概率論、隨機過程、複變函數、數理邏輯、泛函、數論、微分方程、拓撲學等諸多前沿分支中突飛猛進,湧現了一大批著名數學家。如今,俄羅斯有著許多強勢的學科方向,其數學優勢也充分應用在航空發動機製造等諸多重要領域。
1952年,我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學習莫斯科大學,設立數學力學系,推行教研室體制,引進教材與課程設置,開設習題課等,周毓麟、江澤培、張芷芬、黃敦等青年教師到莫斯科大學等前蘇聯大學留學,回國後為我國科技、教育、國防等作出重要貢獻,特別是周毓麟院士和江澤培教授等參與兩彈研製,貢獻巨大,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基於良好的合作傳統,北大數院與俄方通過雙邊互訪、學術會議等形式不斷深入加強交流與合作,為中俄數學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北京大學和俄羅斯高校積極推動數學方面的合作。2017年,北京大學舉行中法俄概率研討會,14位俄羅斯教授參加。2018年,北京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東京大學和首爾國立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屆國際本科生數學暑期學校在北京大學舉辦,共有130餘位學生參加,莫斯科國立大學1位教授作系列報告,3位教授分別作1小時學術報告,5名莫斯科大學學生參加了本次暑期學校。2019年,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代表團一行4人訪問北京大學,雙方就建設北京大學中俄數學聯合實驗室交換意見,就教員互訪、雙邊授課達成共識,商討了博士後、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幾何與數學物理、代數及幾何拓撲領域合作計劃。同時,聖彼得堡大學應用數學系兩位副教授作為官方代表訪問了北京大學。2019年,田剛院士、張平文和陳大嶽教授赴俄羅斯參加第三屆金磚國家數學家大會,陳大嶽應邀作大會報告,範輝軍教授參加了在新西伯利亞大學舉行的夏季幾何會議。同年,北京大學數學代表團一行10人訪問俄羅斯,參加了第二屆中俄聯合數學會議,訪問了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和聖彼得堡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雙方對數學物理、代數及幾何拓撲、概率論等領域可能開展的合作進行了深層次交流,並表達了較強的合作意向。2019年秋季學期,莫斯科大學3位教授受邀來訪北京大學並開設3門課程。2020年4月24日以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新西伯利亞大學發起聯合系列討論班「北京-新西伯利亞幾何和數學物理系列討論班」,每周舉辦一次,已邀請10多位數學家為該系列作報告。
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代表團與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座談
中俄數學中心成立以來,雙方積極完善學術交流機制,聯合舉辦中俄雙邊學術會議、定期舉辦線上專題討論班。目前,中心正聯合北大數學科學學院組織申報「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大力引進俄方學術骨幹,組建國際化學術團隊,共同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高質量學術交流。待疫情緩和後,中心工作人員還將赴俄羅斯與莫大等大學討論推動多方面合作計劃,並邀請俄方教授來北大授課。
中俄數學中心將開展更多原始創新性的前沿基礎研究,通過協同創新,開展前沿探索,根據雙方在概率論、動力系統、數學物理、理論與應用力學等方面的優勢,加強深層次合作開展圍繞國家需求的重大應用基礎研究。同時,中心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完善以社會需求和學術貢獻為導向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優化不同層次學生的培養結構,適應需求調整培養規模;多方集成教育資源,制定跨學科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建立行業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養新機制。
「一定會盡最大努力,團結全國數學界,攜手莫斯科大學等中俄頂尖高校,立足中俄,面向歐洲,放眼世界,把中俄數學中心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數學機構。」中俄數學中心主任張繼平院士在就任致辭中表示,中心將探究並借鑑俄羅斯數學發展的成功經驗和莫斯科大學為代表的俄羅斯重要大學在選拔培養數學人才方面的成功經驗,依託數學「雙一流」建設聯盟,組織推動國內高校數學院系與俄羅斯乃至全世界頂尖數學機構的全方位合作交流。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科技創新格局的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浪潮正在蓬勃興起,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北京大學深感責任在肩。中俄數學中心正緊扣建設成世界一流數學機構的目標,緊跟國際形勢變化,與俄方高校、科研機構一道,開展全方位的科技創新合作和人才交流培養,為推動中俄兩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科技和人才合作,產出增進人類福祉的重大創新成果作出貢獻。
信息來源: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