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背水一戰!又是一年金榜題名時,7月23日起,各省市陸續可以查詢高考成績,作為家長、作為考生查詢成績時是期待?是緊張?還是淡定?查詢後是驚喜?是興奮?亦或是有一些小失望?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無論發揮如何,查到高考成績的你,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如何選大學?如何選專業?這是你人生中的面臨的一次重大選擇。
在這樣重要的節點,作為過來人的學長學姐,當年文科只多出一本線17分的我,填報志願時只靠著學校發的一本報考志願的書,糊裡糊塗就填報了志願。所以,特別希望大家在填報志願時能多考慮考慮,本文將結合自身的一些經歷以及畢業後工作幾年後的一些就業心得、選專業、學校時的考慮因素,希望對你填報志願有所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很多考生和家長可能都面臨著是應該選大學還是應該選專業,這方面考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進行選擇,如果自己有很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發現、有很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則應該優先考慮專業,若是不明確,則應優先考慮大學。本文將分別從選大學及選專業兩個角度,以及不同角度下要考慮的因素進行分析闡述。
大學,將決定未來4年我們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們在大學裡學習日後在社會上立足的專業知識,培養自我的學習、邏輯思維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這4年,我們會遇見人生中最美好的一群人:老師、同學,這4年的人際關係可能會是我們一生都在維繫的關係。大學環境既然那麼重要,那麼我們選大學時應該考慮哪些要素呢
①地域要素
我當年填報志願時一心想著要出省,想要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想法,4個志願都是填報的外省,而以當年分數差不多能上的本省的大學,一概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而我的大學同學也幾乎是來自五湖四海,畢業後大家都統一做出的決定:是回家發展,這樣一來,回家後人脈資源的優勢幾乎是沒有。
所以地域要素不僅在選擇大學時,要考慮氣候、環境等要素,更重要的是要考慮未來的發展,人脈資源的積累。
例如,你是河北的考生,畢業後想要留在大學的所在城市發展,又不想生活節奏太快,那麼南京、杭州等新一線城市的大學就可以優先考慮,因為這個城市有你大學時所積累的人脈,將有利於你未來的發展。同樣省內和省外的選擇也是如此,如果你有很明確的目標,畢業後就是要回家鄉發展,同樣省內和省外院校性質差不多,省內就應優先考慮;省內不但離家更近,同樣也是因為選擇本省的考生會更多,畢業後大家在同一個城市發展的機率的會更高,這樣人脈的優勢一下就體現出來了。
總結一下就是:家裡比較偏遠附近沒有大學的,優先考慮未來可能會留下來發展的城市;家在一二線城市則圍繞家附近的核心城市選學校;家雖然在農村比較偏遠,但本省的經濟發展不錯,畢業後要留在省會城市或本省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則優先考慮本省學校。
圖片資源於網絡,侵刪
②院校類型
查到高考分數後,卡在分數上一點點的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總是會很糾結:是選一差一點的專業但是一本的學校,還是選擇二本好點的專業?亦或是分數隻夠上985、211不是很好的專業,是要填報985、211大學還是選擇其他學校好一點的專業?是三本還是專科?
如果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興趣專長,我們優先選擇學校,能上985、211的就填報985、211,能上一本的就填一本院校,能上本科的就別填專科,畢業後你會發現很多工作的應聘是有門檻的,這些學歷是你的敲門磚,這將影響著你是否有選擇權。所以,沒有明確職業規劃的,優先考慮院校的類型。我當年報考的院校就是211,畢業後找工作還是有一些優勢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很多考生可能會擔心進入學校後,如果專業真的不是自己的喜歡的怎麼辦?其實大部分學校都是可以修第二專業以及轉專業的,建議在填報志願時了解下所報學校的具體情況,如果真的不喜歡,大一就可以開始準備轉專業的相關事情,也可以考慮第二專業要學什麼。
另外,同一所大學在不同城市,大家的認可度不一樣。例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如果畢業後想留在杭州發展,尤其是電商和電子信息工程這塊,這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③學校氛圍
每所大學的校內的氛圍不一樣,在學術氛圍濃厚,大家學習熱情高漲的大學裡,我們作為個體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自然而然也會學習更多更專業的知識。高考只是人生下一階段的起點,大學4年,你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度過才是至關重要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還記得前段時間上過微博熱搜的那個學霸宿舍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宿舍4人全部收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offer,他們將一同出國深造。而他們4人,也正是在大學、班級、乃至影響他們最多的「寢室」的小環境的氛圍下,互相督促學習,一起去圖書館,所以環境的氛圍也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前面說過,如果你有比較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規劃及興趣愛好,那麼優先考慮專業,那麼選專業要考慮哪些要素呢?
①職業發展
首先,要思考的第一點是大學4年後是直接選擇就業、考公務員、考研還是出國深造?如果是考公務員,那麼在選擇專業時就要結合曆年公務員報考時的條件及專業,有些專業公務員報考時幾乎不招,只能找職位是不限專業的,這種是大浪淘沙競爭激烈的一個職位之爭,壓力就會很大。考研的話相對來說好一點,可以優先選擇好點的學校,考研時可再次進行專業的選擇。
如果你有比較明確的未來職業發展規劃,優先選擇專業的話,那麼就應該了解這個專業每個院校的排名情況,優先選擇專業的在全國的排名情況、師資情況,而不是考慮大學的綜合情況。
②興趣愛好
如果你有比較擅長的興趣愛好、高中時有比較偏向的學科,那麼在填報志願考慮專業時就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偏好、能力偏向進行專業的選擇。例如,你喜歡語言類的,那麼英語、各個小語種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你喜歡工科,那麼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專業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
當然,興趣愛好、學科偏好這都是我們的一個參考,我們還應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就業情況來報考,例如,你不能說你喜歡歷史,就填報歷史系,我們知道歷史系的就業崗位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這需要你結合各方面的因素進行思考。
另外,你要確定的是你所謂的興趣愛好是否是真的熱愛。
③熱門專業慎重考慮
為什麼說熱門專業要慎重考慮?我們都知道新聞熱點有時效性,同樣的熱門也可能是當下的潮流、當下的熱門,而等你真正學完4年出社會後,熱門專業是否還是熱門專業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而熱門專業因為熱,可能會讓更多的考生去選擇,那麼畢業後如果是供>求,那麼就業的競爭壓力仍會很大。
所以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切不可只因熱門專業而去選擇,而因結合興趣、就業、學校等多方面的因素去考慮,如果這些因素評估下來之後仍覺得可選,那麼才去選擇。
另外,在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時,還應考慮未來是否會轉行的情況,要考慮轉行的成本大小,例如你是學計算機專業寫程序代碼了,你畢業後可以轉網際網路運營、產品等相對門檻較低的崗位,但是如果你是學市場營銷,想轉程序寫代碼,那難度就會比較大。所以選擇專業時還應考慮專業兼容性的問題。
選大學、選專業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之一,我們應該考慮儘可能考慮到的因素,選擇一個滿意的學校和專業。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希望在這個重要的節點上,大家都能有個滿意的結果!然而,這也只是一個起點,是人生下一階段的起點,所以不論考得如何,未來的學習生活仍需繼續努力,用勤奮和汗水書寫人生下一階段的精彩故事!最後祝大家都能被心儀的大學錄取,都能上自己喜歡的專業!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