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先是小說,接著翻拍了電視劇,再然後就是電影。小編沒有看小說,最先看的就是它的電視劇,一群沒什麼知名度的年輕演員硬是生生地撐起了這部劇,難怪之後都火了,小編覺得看完它的劇版再去看電影真的是需要勇氣,也很難再心裡把先入為主的認知和概念給清除掉,不可避免的會帶著審視和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仿佛劇版的就是正品,其餘的都是山寨,所以說翻拍需謹慎,沒有特別精彩和到位的話很容易撲街。
主要講的方茴的感情主線,喬燃和趙燁跟陳尋是玩了多年的好兄弟,因為認識了這兩個女生,大家的生活都開始走向不同的方向,並且陳、方、喬三個人之間還存在著感情糾葛,一開始是陳尋對方茴死纏爛打,主動追求,給她帶去了少見的溫暖和光明,於是性子清冷膽小的方茴還是被融化,倆人開始了他們的戀愛生活。
自那以後,她完全投入到這段和陳尋的感情之中,甚至已經到了迷失自我的地步,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她那麼難以接受陳尋的背叛,甚至因此作踐自己,對生活完全失去希望,只有她自己知道,陳尋放棄的不光是他們的這段感情,還有她的救贖。小編認為,愛情不是生活中最重要和唯一的東西,優質的感情會讓你一起提升,壞的感情會讓你在這條路上不斷沉淪和迷失,所以,感情來的時候開心和用心對待無可厚非,你也可以用盡全力的喜歡一個人,但如果最後那個人走了,也請你記住,傷心過後繼續努力生活。
喬燃對方茴的喜歡一直是悄然無聲的,心裡也是極其痛苦掙扎。一方面他不得不考慮自己兄弟的感受,另一方面又無法控制自己對方茴的愛意,所以他選擇了在不打擾和影響他們的前提下,對她好、守著她,至少有兩個人是幸福的,而他只要看到她幸福也就足夠了,並不奢求其他。小編認為,學生時代的暗戀真的是一件特別特別美好的事情,同時也伴隨著失望和心酸,因為開始和結束都是你一個人的戲碼,並且沒有觀眾。
至於趙火華和嘉茉這一對呢,興許是裡面最暖的設定了吧,儘管中間還是經歷了一些曲折,也一樣經歷了痛苦和離別,至少,最後的結局還是走在了一起。他倆和陳尋那一對,完全就是兩類性格的人,安靜和熱烈的強烈對比,都是青春的樣子,沒有誰規定必須一樣。小編認為安靜內斂的人,總是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看似軟弱實則強大,它所蘊藏的能量一旦爆發將會無法回頭,因為他們不會留一點退路,對別人是,對自己更是,所以可別不要小瞧了平常非常不起眼的人。
在看到方茴因為陳尋的背叛,而選擇放棄自己的時候,小編心裡沒有感動,也並不覺得這種愛情是值得肯定的,反而在心裡狂罵不止,小編認為,這簡直是蠢的無以復加,小編是很氣憤的。如果說我是陳尋,我真的會害怕方茴,事實證明不就是如此嗎?她的自我放棄行為不光讓自己墜入了黑暗,同時也讓陳尋背負了一生都抹不去的愧疚,他是背叛了她,背叛了他們的感情,可是感情從來都不是公平的,任何人都有先走的權利,陳尋有錯,但是背負的代價太重了。小編認為,這種愛太過於瘋狂,也太過於沉重,換誰都背負不起,你要明白,無論你身邊走來和走掉了多少人,都不能丟了你自己。
老實說,小編不太喜歡這種題材的電影,這種不喜歡主要針對的就是方茴後來的墮落,因她一人而導致其他人都不好過的做法,這也是小編上面所提到的屬於他們那種安靜內斂性格所爆發出的能量。對他們而言,有些事不會太走心,可一旦認真了就是全部的投入,既然自己是這樣,那也就是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走到最後,也意味著你也要和我一樣,不能看到你臨時退場或者中途離去,接受不了這種結局的,一旦無法接受那就是只有極端的路可以走,要告別也是以一種高調極端的方式,其中就包含傷害你與傷害自己。小編認為劇版的方茴扮演者演活了方茴,而倪妮可能是因為長相大氣的原因,總讓人有點跳戲,不過,這種是看個人興趣愛好了,畢竟每個人心中對方茴的角色定位不一樣,喜歡她是這個樣子的也太多。你們喜歡倪妮演的方茴嗎?是你們心中的方茴形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