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閱讀三農老張說,每天分享農村生活趣事。
農村人給人的印象是勤快,能幹、樸實、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埋頭苦幹,沒有太多的花花腸子。而農村的一個村子是比較小的,村民出門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見面了肯定要打招呼,這是禮貌問題,如果見了別人都不打招呼的話,別人就會說你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這樣一來就避免不了說一些客套話。
這些客套話最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可千萬不能當真,不然你很難做人!
1、算了,算了
在外碰到熟人在賣東西,都是一個村的,總避免不了在那裡聊幾句,如果熟人買的東西正好是自己需要的,就會去熟人那買點,畢竟去哪裡買都一樣,還不如照顧一下熟人的生意,當你買好付錢的時候,對方就會客套的一下說「算了,算了,不值幾個錢的東西拿走就是了,不要那麼見外,都是自家人,這下如果你沒給錢真的拿走了的話,那就尷尬了,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愛佔小便宜,說不定還會到別人面前說你幾句。
其實這也沒什麼,都是一些小本生意,做些小生意經濟條件又不是很好,別人也是要本錢的,就算唄人真不拿,硬塞也要塞給對方。但是有些人因為社會經驗不足,就因為這樣的事造成了誤會。
2、來就來了,還帶東西幹什麼
農村過春節的時候,去親戚家拜年是免不了的,而去別人家帶點禮物是有必要的,畢竟你要在別人家裡吃飯,但是當你拿了幾樣東西去的話,親戚肯定會客套的說一句「來就來了,還帶東西幹什麼,你能來看看我就很高興了,但是如果你下次去真的沒帶東西,那就會落人話柄,說你不會做人,不懂禮貌,哪有來看望人是空手來的。這不是不把我當回事嗎?
其實這在農村,你上門別人這樣說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這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了,這種說不會有失禮貌,畢竟你是客人,別人總不能只看著你拿得東西,而把你人放在一邊不管不顧吧。
3、吃點飯在走吧
在農村大家都會到左鄰右舍相互串下門聊聊天拉拉家常,這樣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飯點,這時主家一般都會說在這裡吃飯吧,而你也不要就理所應當的留下來吃飯了,因為別人家可能並沒有煮你吃的飯,除非是提前就做好打算了,而如果主家並沒有提前做好打算,你留下來了的話,那你就尷尬了,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把本來很好的鄰居關係相處壞。
4、在坐一下吧
在農村裡農民不用下地幹活了,就比較喜歡串門聊聊這幾天發生的一些事情,家主都會熱情的招呼你進來坐,進門板凳子給你做,要是嘮叨到一半主家突然有急事要辦的話,又不好意思趕你走,這時家主就會這樣說「在坐一會吧」這時如果你還不走,就會覺得你這人真不識趣。
5、別給了,別給了
到了春節,走親戚這是避免不了的,因為也只有春節的時候全家人都在,這個時候就是增加,親戚之間的感情最好時候,如果你要拜訪的親戚家有小孩子的話,一般都會事先準備好壓歲紅包給晚輩,而這個時候對方的家長都會客套的說「別給了,別給了」你自己賺錢也不容易。這時候如果你就把錢放回兜裡,親戚就會覺得你這人很小氣,不值得深交,給晚輩一點錢都不捨得,而如果你是晚輩,給你你就拿著放進兜裡的話,那也是缺心眼的表現。
有些人會覺得說這些客套話很虛偽,但其實這些客套話並非都很虛偽,這是要因人而異的。但我覺的每個農村都會有不同的習俗,和一種下意識性,和互相謙虛的一種打招呼的方式方法。農村人的心裡依然是樸實的。你們村裡有這種場面話嗎?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謝謝閱讀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