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淨空:天天管別人,那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2020-12-13 紅塵禪緣

『妙妙聞心』,就是講的反聞聞自性,實際上這前面都講過。反是什麼?反是回頭,怎麼個回頭法這要曉得,眾生的心隨著外面境界流轉。反這個字是對心心所說的,心心所反過來,不去攀緣外面六塵境界,這個時候聞性就現前,這是聞的自性,這就叫舍識用根,反就是舍識,不用它了。

一般凡夫在迷的時候,用心心所見色。我這樣講比較方便一點,因為見色的確很複雜,不要以為見色這是眼識見到色塵,其實它與第六識有關係,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印象,而且與六識、七識、八識、前五識,相應的這些心所一剎那之間同時都起作用,複雜得不得了。我們講心心所,一切複雜的情形都可以包括在裡頭,心心所起作用。

我們現在心心所不起作用,這就是反的意思、就是舍的意思,舍識,此地用個「反」;用根,這是用根性,就是「聞」。你要問怎樣舍識用根,本經裡面就用反聞兩個字。前面講「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個功夫的確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來鍛鍊。而且用功,我再告訴諸位,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環境,統統沒有障礙,這真是不可思議!

用功的要領就是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一個念一起來,落在心意識去了,心意識裡頭才有妄念。「覺」是正念,「念」是妄念,所以覺悟的佛菩薩他有正念,沒有妄念。我們才有一個妄念起來立刻就覺悟,一覺是什麼?這個妄念不存在了,把妄念打消掉。所以古人才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講我們用功夫的方法。眼見色,一起心、一動念,立刻覺悟「又落在心意識去了」;耳聞聲,才起一念,「又落心意識去了」。這種原理原則我們在講席當中跟諸位講了很多,希望大家要記住、要會用,這是完全講的自受用。他受用,他受用要在正念裡面再變現出妄念,為他受用。

在《圓覺經》裡我特別告訴大家,修行修什麼?修圓覺心,淨圓覺心。《圓覺經》第一章,文殊菩薩這一章,一開口就說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圓覺心。所以你修什麼?修清淨心。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清淨心沒有了。自己沒有成就的時候不管別人,我自己清淨心還沒得到,天天管別人,我自己的清淨心再修無量阿僧只劫還得不到,那就是佛門裡常講的「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想度別人,哪有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是什麼意思?這泥菩薩又是誰呢?
    例如今天咱們要聊的「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泥菩薩又是指誰呢?從字面的意思來看,菩薩往往是神通廣大的,但這是一個泥做的菩薩;如果過河的情況下,就會被河水融化掉,即使再有神通,自己的身體都融化了,還拿什麼度化世人呢?寓意:我很想幫助你度過難關,但是我實力不夠,連自己都保不住了,拿什麼來幫助你。
  • 大日如來就是毗盧遮那,就是阿彌陀佛(淨空老法師)
    淨空老法師慈悲開示「又東密」,這個東是日本,日本在我們的東方,日本的密宗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亦謂阿彌陀佛即是大日如來」。日本興教大師《阿彌陀秘釋》,《秘釋》是註解的名字,他給《阿彌陀經》做了一部註解,裡面就說,「一者無量壽。法身如來居法界宮,不生不滅,是故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壽佛」。這都有根有據。「二者無量光。法身如來妙觀察智光」,這是轉八識成四智,迷了的時候就是八識,覺悟了的時候就是四智,四種智光。法身如來的妙觀察智,「遍照無量眾生,無量世界,常恆施利益,故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光佛。等等」,就省掉了。
  • 淨空法師:把貢高我慢、輕視別人的心,斷得乾乾淨淨就是成就
    1.淨空法師念佛佛法斷煩惱,貪瞋痴慢那個慢要斷掉,任何人講東西都是代表佛說法,對他不敬,就是對佛不敬,縱然是個初學的小學生。如果你能夠像這樣去學習的話,就是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在《華嚴經》上表現的精神,我自己一個人是學生,除我之外都是我的老師,所以他一生能成就。他連一個同學都沒有,因為同學就看輕了,你是我同學,我可以隨便一點、可以馬虎一點,所以你學不成功。
  • 蔡英文聲援澳大利亞 莫裡森再次「已讀不回」 專家:泥菩薩過河
    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所強調的最恰當的方式,可能就是進口澳洲的葡萄酒。有臺網友諷刺道「澳洲葡萄酒+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空心菜」還真是絕配。但是,對於來自蔡英文的聲援,莫裡森卻再次「已讀不回」,絲毫沒有做出回應。有分析稱,莫裡森現在剛清醒,因為之前紐西蘭、法國和美國的聲援,已經是把澳軍的暴行推上了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表面上看,他們是在為澳說話,但實際上卻另有圖謀。
  • 釋淨空:天天在念佛、天天修,怎麼還不開悟?
    心要是亂、要是顛倒,那是凡夫,不是修行人;修行人的目標就是不亂、不顛倒。功夫到家,自然就開悟了;功夫沒有到、沒有成熟,想開悟也開不了。這個事情千萬不要想:「我們天天在念佛、天天在修,怎麼還不開悟?」你們想想看,你要是有這個念頭這叫妄想,有妄想不會開悟。前面說「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你還盡打妄想,盡打妄想怎麼會開悟?不會的。
  • 臺當局擬助「邦交國」振興觀光 旅遊業者:泥菩薩過河還花錢擺闊
    對此,南臺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1日表示,臺灣值此泥菩薩過河之窘境,實無必要再花錢擺闊。據中評社8月1日報導,臺灣「外交部」亞太司司長葛葆萱7月31日表示,為鼓勵臺灣民眾到帛琉或其他「邦交國」旅遊,近期內將組成旅遊業者踩線團,目前相關作業正在規劃中。
  • 釋淨空:我們今天修淨土法門就是不違背佛
    假如我們能夠辨別我們的心行是不是與佛的教誨有所違背,給諸位說,那就是相當的學問,在佛法裡面講是相當覺悟的人,而不是普通人。但是在我們每一個學佛的同修來說,這個問題是必要的,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能夠理解,我們是不是不違背佛陀的教誨。照《楞嚴經》來講,第六卷的末後,佛在「清淨明誨」這一章裡面給我們說明,就是說的現在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 在我們中國號稱「南梅北夏」,這兩位當時都稱為大士(淨空法師)
    在民國初年,我們中國佛教在家學佛的老居士當中,他是非常有聲望、有地位的,在我們中國號稱「南梅北夏」,南是南方,他是江西南昌人,南方就是梅光羲老居士,北方是夏蓮居,就是本經的會集人。這兩位當時都稱為大士,稱二大士,我們稱觀音菩薩稱大士,所以尊稱為大菩薩。
  • 淨空法師:「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的果報
    現代世間人,無論是國內國外,有一個嚴重錯誤的觀念,就是保護自己的權利,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保護自己的權力,就障礙流通,自己所得的利益,可以說是非常有限,而造作的罪業無量無邊,這是他沒想到的。   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財富是果報,財布施是因,施得愈多果報愈厚,不肯布施的人,得貧窮的果報;不肯法布施的人,得愚痴果報;不肯行無畏布施的人,得多病短命的果報。
  • 釋淨空:學佛要老實,但是容易吃虧受人欺負怎麼辦?
    「對,真的,沒錯,你路走對了!」只有一個人讚嘆,其它人統統都是毀謗的、都是諷刺的,我這個路走出來了學習的時候是很辛苦,我學了十三年開始出來教,教到今年剛剛好也是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不教學,沒有一天不跟大家講解經教。經教裡頭講什麼東西?剛才跟諸位講過,佛經裡面所講的是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沒有迷信。現在是社會大眾對佛教知道太少、接觸太少,所以產生嚴重的誤會,這是真的。。
  • 「泥菩薩過江」究竟是何含義,悟透這則典故,就離開悟不遠了!
    譬如民間就流傳這樣一句歇後語,「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句話常用來表達「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顧不上別人」之意。但是在祖師達大德看來,禪機無處不在,趙州從諗禪師身上公案數不勝數,除了「吃茶去」,關於泥菩薩,他還有這樣一段論述。「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
  • 【發人省思】【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的教誨精華】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章嘉大師非常慈悲,每星期為淨空法師授課一至兩小時。淨空法師接受章嘉大師三年的教誨,奠定往後修學的根基,其恩德永志於淨空法師心中。謹摘錄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發人省思之教誨如下:【學佛從哪裡學起?】我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請教,我說:「佛法好,每個人都曉得,但是從什麼地方能入得進去?我們總希望很快就能得到。」
  • 【淨空之友社】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老教授辦公室【淨空之友社】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通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永久榮譽主席上淨下空老法師心繫世界和平,人民安康,倡導:太平盛世,教學為先;眾神一體,宗教一家。此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秉承之理念「於人之思想中構建和平」殊途同歸,相輔相成!義工報名表,點擊「閱讀原文」下載2. 佛事報名表,點擊「閱讀原文」下載3. 團體報名表,點擊「閱讀原文」下載4. 下載報名表以電子郵件寄回。5. 專用電郵:sanshi@ckunesco.com二. 報名日期:4月6日起報名,額滿即止。三. 5月10日將各別電郵通知錄取名單及相關事宜。四.
  • 淨空老法師出家的因緣,「華藏圖書館」的緣起
    淨空法師慈悲開示諸位法師,諸位同學,今天大家要我談一談,「華藏圖書館」的緣起。方老師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釋迦牟尼佛是大哲學家,佛經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這是他跟我講的,以後我介紹佛經,我就沒有這麼說法,我說佛經是高等哲學,我沒有說是全世界最高峰,沒講這個話,但是方老師是這樣告訴我的。又跟我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一年我二十六歲。因為方老師的介紹,他又告訴我,「從前佛門裡面出家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真的是所謂說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那是大學問家。
  • 釋淨空:大地震為什麼寺廟也保不住呢?
    曾經有一些同修來問了淨空法師這樣一個問題:南投埔裡一帶,佛法鼎盛,廟宇林立,是臺灣佛教最殊勝的一個地區,為什麼那裡會發生大地震?出現這個問題大家對於佛法產生疑惑,佛法不靈。這個還是讀經太少,聞法不夠,你不了解其中的因緣果報。
  • 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章嘉大師非常慈悲,每星期為淨空法師授課一至兩小時。淨空法師接受章嘉大師三年的教誨,奠定往後修學的根基,其恩德永志於淨空法師心中。謹摘錄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發人省思之教誨如下:【學佛從哪裡學起?】我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請教,我說:「佛法好,每個人都曉得,但是從什麼地方能入得進去?我們總希望很快就能得到。」
  • 淨空老法師開示: 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
    今天我們希望先談一個重要的主題,「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童蒙養正教育則是培養國家民族未來的棟梁,延續千秋萬代慧命的無量功德!童蒙養正教育的重要性無以復加,是當今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易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童稚蒙昧之時最容易接受引導,此時應該用來導向正道,這就是造就聖賢的偉大功業!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悟泓法師和星慈法師
    這是悟泓法師在新加坡淨宗學會舉辦的「弘法人才培訓班」學僧畢業時的感嘆。悟泓法師的簡歷:男,1952年出生,祖籍江蘇,1974年畢業於亞東工專,1985年初聞佛法於華藏圖書館,禮淨空法師為剃度師,1994年受具足戒於高雄妙通寺,茗山長老為得戒阿闍黎。我看了心想:這位法師有福,禮淨空老和尚為剃度師。
  • 一心念佛就是真正懺悔
    懺悔是後不再造,這一心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後不再造。所以不必再想過去造的那些罪業,因為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遍,從此之後我統統都不想了,我天天想阿彌陀佛,你的罪業就消完了,真正懺悔掉。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的業障天天在佛菩薩面前懺悔都懺不完,道理就是在此地。每天在佛菩薩面前,都再造一遍,再造兩遍,唯恐造得不多,這是我們搞錯了。所以你一心念佛,讀經念佛就是真正懺悔。
  • 釋自了法師分享:日暮途遠(附淨空老法師點評)
    臨終四大分解,就好像活牛剝皮,不是大修行人,哪裡能輕鬆度過?再想一想,這一生敢保證只有善業,沒有惡業嗎?就看平日裡,心裡想的、口裡說的、身上做的,造了多少業,臨終如果惡業發動,就會把心拉向三惡趣。這一投下去,那是千生萬劫也難以解脫。墮在惡趣受苦報時還會引噁心,舊的業沒有報完,又加上新的業,這樣就是無窮無盡的輪轉,怎麼得了!經上講,「七佛以來,猶是蟻子;八萬劫來,未脫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