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奧利給?!

2020-12-14 脈脈

「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就是勝利,奧利給!」

怪鴿大叔這句名言,話糙理不糙。

87年前,1933年3月4日,美國新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他的就職儀式上,也說過一句類似的話: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怕」這個字一輩子繞不開。

小時候,不管複習到什麼程度,怕考試;長大些,不管對方如何暗送秋波,不敢表白,怕被拒絕;工作了,被 996 折磨的死去活來,一想到辭職的風險,再忍忍;想換工作,擔心投簡歷渺無音訊,等兩天等兩天。

這,說的是你嗎?

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關於這一點,心理學專家們有些統一的意見。

古典恐怖文學大師、克魯蘇神話的創造者洛夫克拉夫特曾說過:人類最古老也是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而最古老也是最強烈的恐懼的類型是對未知的恐懼。

大到古人對天地異象的頂禮膜拜,小到你媽讓你走夜路不要回頭,都是未知帶給人類恐懼的例證。

即使是上述我們提到的對於考試、表白、辭職、投簡歷的怕,怕的也是那個未知的結果。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裡蘭大學心理學教授阿里·W·克魯格蘭斯基,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cognitive closure概念,我們通常翻譯為「認知終結」或「認知閉合」。這個概念指出「當個體在應對不確定的情境時,對於確定性答案有強烈的願望。」

這種強烈的願望有時表達為瘋狂的反覆確認和核實。男朋友一通電話未接,奪命連環call後腳就到;電視劇裡,女主一天問男主八次:你到底愛不愛我;領導在群裡發言,卻沒人回復;明明手機沒響,卻總要三分鐘抓起來看一看。

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我們確認,這種強烈的願望則會驅動我們刻意拒絕思考,傾向僅憑直覺做出判斷,並通常是自己給自己選一個最壞的結果。當投簡歷無回應,自動當做被刷掉;領導已讀不回,自動當做自己被故意無視。

拒絕思考更深一層次,就是不去處理,找藉口自行觸發拖延症。這一點,相信大家大概都自有感受,對號入座吧,沒毛病。

不論是哪種形式的表達,都可以看出,「認知終結」傾向於使我們放棄理性,用最簡單的認知結構迅速終結問題,注意,不是解決問題。所以,當我們面對未知感到恐懼時,做出的行為常常表現為不理性不明智,比如忍一忍,比如等一等,比如退縮不前,比如當看不見。

所以,如果再次被人質疑你為何瘋狂確認或者瘋狂拖延時,你大可以堂堂正正告訴他:這是與生俱來對未知的恐懼,我天性犯了。

攤手。

不過,本著「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則,我也要好心提醒你,如果你真這麼回答了,還是有一定概率被懟回來的:

那誰誰誰的天性怎麼不犯啊???

真的存在 「鄰居家的孩子」這種生物

是的,即使到了天性這個層面,依然還是存在「天賦異稟」和「芸芸眾生」的殘酷差別。

1994年,拉瓦爾大學著名心理學家馬克弗裡斯頓等人提出「不確定容忍度」(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簡稱IU)的概念,並製作了一張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IUS,用于衡量我們對於不確定的容忍度。

在這個評價體系中,IU值越高表明容忍度越差,這樣的個體更傾向於迅速脫離不確定狀態,選擇馬上可以得到但是價值較低或者獎勵可能性更低的選項。對於延遲獎勵憂心忡忡,並常常問自己「如果…」開頭的問題,而一旦這樣的問題出現,個體對於獲得獎勵的期待將會進一步降低。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導向那個最差的結果。

而低IU值的個體,表現正好相反。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艾利特菲什巴赫在研究中發現,有些人在獎勵規模不確定的任務中會感到更興奮,工作也更努力。

What ???

那些天天學習從不遊戲,那些努力工作從不休息,那些比我優秀還比我努力的人,真的存在?

壞消息說完了,下面說好消息

個體差異確實存在,IU值天生有別。對於未知的恐懼,天生就能讓我們陷入焦慮,放棄思考,墮入惡性循環。那我等凡夫俗子可還有逆天改命的可能?

答案是,有。

下面四套功法,難易不同,豐儉由人,你自己挑。

1、硬剛天性

這是最容易想到的,卻也是最難的一條路。無數人會告訴你,面對未知的挑戰,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然後等它上門。

道理我都懂,但總有一種「人定勝天」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前面有個陷阱,你想躲過去,但他給你支的招是:使勁跳。

天性讓你打電話,你就不打;讓你看手機,你就不看;讓你拖延症,你就不拖。挺住你就贏了,挺不住是你人不行。

說白了,跟天性磕一下!

(雖然沒必要,但怕大家當真,聲明:別真去磕一下,下面是正經的!)

2、把想像轉化為計劃

發現了嗎,上面提到的惡性循環中,那個使人沉淪的「如果…」開頭的問題,其實是你自己想像出來嚇唬自己的。

當擺在面前的未知越不可控,我們就越容易陷入「認知終結」的陷阱。現實生活中,自己把自己嚇死的例子還少嗎?

把眼睛從那個嚇人的目標上挪開,看看你面對的具體困難,客觀描述並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不論是成就職業夢想,還是升職加薪,只要它令你產生了逃跑的念頭,都是嚇人的未知。你面對的具體困難是,這個Excel如何才能做得更清晰,這個意思如何正確向領導表達。如果你對這個問題依舊恐懼,或不知道如何拆解目標,脈脈上有無數職場人等著你討教,掏出手機,打開脈脈,發一個動態,應該嚇不到你。

3、等(聰明的那種)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主動向恐懼出發是困難的,被動的等相對容易。如果你真的連一步都邁不出去,做不到方案2,你還有方案3。

表白,害怕被拒絕,那就去提升自己的魅力,等那個對的人來找你;投簡歷,害怕被拒絕,那就去脈脈上完善自己的個人主頁,在有自信的領域發表專業見解,等那個欣賞你的企業來找你。

等未知自己現身,可以;什麼也不做,傻等未知自己現身,沒戲。

4、構建正循環

再送你一顆定心丸。

只要你向著打破恐懼邁出第一步,你就能進入一個正循環。準備的越好,情緒越穩定,情緒越穩定,越能短時間結束未知帶來的恐懼,越能著手下一步的計劃和準備。

成功是一種習慣。

希望這能鼓勵你邁出打破恐懼的第一步。

最後,不確定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確定的事情,我們要追求的不是確定,而是學會在不確定中尋找縫隙,做好準備,迎接屬於你的機會。

裡爾克說,要對你心裡所有還未解決的事有耐心。

打破恐懼這件事並不容易,如果你還喊不出「奧利給」,不妨先從最簡單的開始。

相關焦點

  • 消除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奧利幹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因為近段時間,他給人的恐懼可不是一星半點,曾經,它一度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可是近段時間大家聽到它都避而遠之,生怕和它扯上關係!你可知道,它是最最可怕的生物,它能攜帶100多種病毒,而且有的還能傳染給人,多可怕啊!
  • 消除愛滋病恐懼症最好的辦法,就是微笑面對恐艾,加油奧利給!
    現在的恐艾,它也並不是一件壞事,雖然它讓您恐懼、不安、焦慮、強迫、抑鬱,甚至有些恐友還想過結束生命,陳醫生希望您不要幹傻事。如同網絡流行語奧利給一樣,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
  • 坐飛機你是怎麼戰勝心理恐懼的,戰勝最好辦法,就是直面恐懼
    這個真沒辦法,都要面對,無法逃避,越逃避,安慰自己,越害怕。唯一能做的就是買好各種保險,直面恐懼,戰勝恐懼,與人為善,多做好事。自己能做的就全部做了,剩下的就交給上天了。#如何戰勝坐飛機的內心恐懼#
  • 青海成疫情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
    就像前段時間非常火的一句話一樣,消除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德國精神病學專家林德曼曾經獨自駕船穿過大西洋,但是前方是累累白骨但是他卻成功了,每當絕望的時候他都會大喊:懦夫,你要葬身此地嘛。最終他成功了,而大多數人其實就是死在恐懼當中。當恐懼來敲門的時候你大可以說:這裡沒人在。
  • 抖音奧利給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快手奧利給這個詞為什麼火了?
    「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是面對恐懼!」這不是什麼名人毒雞湯,是最近霸屏B站彈幕的「奧利給」的勵志語錄。「奧利給」是什麼梗?  「奧利給」一詞徹底火了。一時間,B站、快手、抖音上隨處可見關於它的視頻。
  • 奧利給是什麼意思?
    奧利給是什麼鬼?這幾天聊天,總是看見有人說奧利給。聊天一言不合就「奧利給」,發朋友圈一言不合就「奧利給」,發QQ空間也是動不動就「奧利給」。你或許感到納悶了,這個奧利給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其實奧利給是快手上一個叫做「朝陽冬泳怪鴿」的用戶,因為經常在視頻的結尾說「奧利給」而走紅。他幾乎每個視頻都有這句話:「沒毛病吧?沒毛病!一個字:『幹』就完了,奧利給!」奧利給的意思大概就是「好給力」。
  • 黑色放映機: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
    黑色放映機: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 黑色放映機: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
  • 戰勝恐懼的武器
    另一方面,雖然我們不斷加強自身防控,但內心的恐懼依然難以消除,因為我們都清楚,這次疫情的特殊性決定了再好的防控也可能會莫名中招。然而,昨天看到的這條新聞時,突然讓我覺得,不那麼恐懼被感染了。    這條新聞讓我們的內心一下子變得強大起來:我們依然會努力做好防控和隔離,但內心不再恐懼,因為即使不幸被感染,只要能治癒,我們的血漿就可以幫助別人。能戰勝恐懼和絕望的最好武器,就是純熟的利他思維模式。古人云:君子之勢,滯而不墜。心不生惡,道未絕也。
  • 消除恐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消除恐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 如何在股市克服恐懼心理?6個認識,3個戒律,告訴你:戰勝恐懼
    所以,人戰勝了恐懼感,就戰勝了黑暗與無知,也就戰勝了自己。在人的一生中,有時候出現的那種無知、無助、無法預料的恐懼感,使你在夜深人靜時,經常會在心底湧現這種感覺戰慄,並且在你以後的一生中,偶爾會間或地出現。其實,偉大的藝術家用筆觸描摹出的那些偉大作品,從感覺上來說,就是在這種戰慄感覺下完成的,而且是觸動靈魂的那種感覺。否則,與你的感覺一樣,無法觸動你的神經,作品能感動你嗎?
  • 心理學:讓自己面對恐懼,才是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
    文/薄荷草01讓自己面對恐懼,才是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她愛遊泳,但是一直不敢潛水,沒辦法去學習。當我們在探索時,要她想像潛入水中是什麼感受時,她想到了童年時自己曾經看到過的危險經歷,也想到了潛入水中意味著死亡。潛入水中,等於死亡。作為旁觀者,或許我們會說,這個邏輯明顯不成立啊,你怎麼還能相信這個呢?
  • 「奧利給」大叔背後的情緒收割
    近日,快手宣傳片《看見》迅速在各大平臺、社群中裂變,「奧利給」大叔飽經滄桑的臉以及那一句「我們雖是世間的塵埃,卻是自己的英雄」擊中了太多普通人。芸芸眾生、生活百態中那些有強大爆發力的「奧利給」被認同,有了治癒的力量。「奧利給」大叔也從之前「裝瘋賣傻」的定位,逆襲成為他演講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普通人的代言人。
  • 奧利給到底是啥意思?你年輕時一定玩過這款街機,90後:秒懂
    由於時代的發展,在網絡上會誕生越來越多的流行詞,但是很多人都只會那些流行語,卻不懂它的意思,例如說最新火的奧利給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來揭秘一下。其實奧利給就是我們常說的給力加油的意思,其中包含加油打氣讚美等各種正能量情感。哦,這也就像是我們在拔河的時候喊著的那個口號一樣。給人一種能夠振奮人人心的感覺。
  • 四年級作文:我戰勝了恐懼
    高爾基說過,"最偉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是啊!一個人總是在不斷戰勝自己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有時需要戰勝懶惰;有時需要戰勝平庸;有時需要戰勝馬虎它們如一條條惡狠狠的攔路虎,只有把它們打倒,我們才能走向成功!下面我就講講我是怎樣戰勝恐懼的吧!
  • 「奧利給」到底是什麼梗?不知道別亂跟風,小心別人笑話你!
    「奧利給」到底是什麼梗?不知道別亂跟風,小心別人笑話你! 這段時間「奧利給」這個詞火遍了全網,在很多視頻中、彈幕中都經常出現,甚至是現實生活中也很常用。經常會聽到別人說「奧利給奧利給」,那你知道這是什麼梗?又是什麼意思嗎?
  • 《恐懼心理指南》:恐懼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情緒,它永遠都不可戰勝
    恐懼,似乎貫穿在人類歷史的始終,恐懼於世界的未知,恐懼於命運的無常,恐懼於天災的不期而至,恐懼於戰爭的烽火連天。 即使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一生的時光,也時常隱藏在恐懼的陰影之中,恐懼考試失利,恐懼上班遲到,恐懼股市崩盤,恐懼失業破產,恐懼歡樂的稍縱即逝,恐懼註定的老之將至。
  • 「奧利給」大叔突然被人民日報「點名」,揭秘背後故事心酸又感人
    導讀:「奧利給」大叔突然被人民日報「點名」,揭秘背後的故事太感人突然躥紅的「奧利給」「奧利給」意為「給力」,這三個字開始流行成為網絡用語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三個字的含義。「奧利給」大叔也因而爆紅一開始關於「奧利給」,相信大多數人起初只知這是一句網絡非常流行的詞。並且網絡上還存在有不同版本的「奧利給」表情包流傳。但都火不過在各大短視頻app上都有的一個人:奧利給大叔。奧利給大叔因一句「奧利給」爆紅各大短視頻平臺,關於他的短視頻網上比比皆是。
  • 無數人眼中的操蛋人生,竟被他活成了「奧利給」
    大叔積極有力的演講感染了很多人,末了,大叔來了一句經典臺詞「加油,奧利給!」這位大叔原名黃春生,遼寧朝陽人,快手432w粉絲的當紅大V。他的自創詞「奧利給」成為網絡流行語,火遍大江南北。連央視主持人康輝播完航天新聞之後,也在直播間裡喊出了「中國航天,奧利給!」其感染力可見一斑。然而,在一年多以前,根本沒人知道什麼是「奧利給」,更沒人知道這個大叔的名字。
  • 爐石傳說DIY系列——假如奧利給大叔加入爐石傳說
    奧利給·冬泳怪鴿 奧利給大叔的陰面 出場臺詞:遇到什麼困難也要怕,面對恐懼屈服吧! 死亡臺詞:恐懼才是你最終的歸屬~ 仿真松鼠
  • 然而奧利給大叔才是真正熱愛生活的英雄
    「黃春生」是他無人問津的真名,「奧利給大叔」是他為積極對待生活而戴上的面具。若不是生活各有苦難,誰人不願選擇體面?黃春生(奧利給大叔)1977年生,遼寧朝陽市人,至今未婚。一個機緣巧合,奧利給大叔了解到快手平臺,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他能同時兼顧家人還有收入的方式了。「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不知道你是何時聽到這句話的?初次聽到這句話,是否內心還帶著一種調侃搞怪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