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速寫,在往期文章中說到的不少,如今再次把速寫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在多年的速寫教學中,發現速寫對於孩子的好處,一方面有專門速寫課程,一方面有日常作業。於是單獨把速寫作為一個系列推出,更多的是因為孩子們的速寫作品總給人一種喜出望外的感受。值得說明的是:本次共收錄作品65張,全部為9—11歲年齡段的孩子作品。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全部展示,請諒解。
11歲寫生,30分鐘
人們通常認為速寫就是快速的描寫,更多的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在速寫成為單獨的學科之前,人們常把速寫作為草圖進行積累的一種手段,隨著美術教學的科學化,速寫不再是創作時的素材和草圖,而逐漸轉為一門單獨的學科了。
門採爾速寫
劉大為速寫
史國良速寫
黃胄速寫
列賓速寫
於小冬速寫
以上摘選中外畫家的速寫作品,讓大家對速寫有個直觀的感受。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鼓勵孩子較早的時候接觸速寫,一方面,讓孩子在速寫本輕鬆的繪畫過程中尋找繪畫的樂趣;一方面,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勤於積累、樂於練習的繪畫習慣。這也就是速寫的目的了。
速寫練習從哪開始呢?從文字上來講,從生活中開始、從培養興趣和提升觀察能力開始,如從觀察自己的一隻鞋開始,從一隻涼鞋、拖鞋開始,因為是自己的鞋子,孩子們更樂意觀察、表現,逐步拓展至生活日用品、植物、家庭一角直至人物。
經常會有孩子提問,今天畫什麼?小問題折射了大問題,反映出孩子們對繪畫內容不會選擇?再往深處講是還不能發現生活中有趣的、有一定美感的整體或者局部。這時候怎麼辦?首先要回歸孩子的興趣點,尋找孩子的興趣點,也就是隨著孩子的興趣走,對什麼有興趣就畫什麼內容,接著引導孩子從中找出自己感覺最美的地方,用相對專業一點的詞語通過速寫寫生逐步從生活中提煉出一些形式美的內容。
其次向縱深推進,借著一件物品的某一個局部,往深處拓展,比如,一個沙發巾上面的一組圖案,孩子通過繪畫覺得挺好看,那麼就可以抓住這個點繼續向下引導,這樣漂亮的圖案還可以應用在哪裡?通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們逐漸懂得從生活發現的美,可以運用到更多的地方。
沙發巾寫生
再次,由內容向表現上轉變,這裡的表現包括了工具的選擇和使用、精細向更精細、興趣化向知識性等多方面的轉變,如此就能通過一個較小的速寫靜物拓展至一種留有深刻印象的積累。
最後,畫什麼?這樣的問題也稍稍反映出孩子對於繪畫還不是足夠的自信,繪畫的自信對於孩子非常重要,帶著一份自信去繪畫,和不夠自信的去畫,有時候通過線條的準確肯定就能看得出。因此繪畫需要一定的深度,更需要深入思考和挖掘。如此輕鬆自信的狀態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自擺靜物寫生
以上就速寫專題的展示做了簡單的羅列,看著孩子們的速寫作品竟有少許激動,因此在語言表述上難免有些詞不達意,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以下基本上將速寫劃分了幾類,精彩可取之處很多,請大家品評
繪畫可以表達所有,腦筋急轉彎也不例外,為什麼不可以呢?
下面的作業出自9歲孩子之手,既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又敢於表現和有一定深入度,著實令人欣慰。
你喜歡畫速寫嗎?對於孩子們的速寫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