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定點扶貧四縣(市)全部脫貧摘帽

2020-12-20 中國金融新聞網

  本網訊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也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金陽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由工商銀行定點幫扶的四川南江、通江、萬源和金陽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以金陽為例,工商銀行自2015年開展定點幫扶以來,統籌全行力量,通過信貸扶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就業扶貧等手段,增強扶貧「造血」功能,先後派駐扶貧幹部5名,累計捐贈扶貧資金超2億元,開展扶貧項目40餘個,為金陽的特色產業、教育就業、衛生健康等領域脫貧攻堅注入了源源動力。

  做足金融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活水

  金陽是工商銀行定點幫扶的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地處「三區三州」的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橫斷山脈深處,交通不便,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5年來,工商銀行堅持「地方所需、工行所能」,加大信貸資源傾斜,制定專門信貸政策、配置專項信貸規模、設計專屬貸款產品,增加貸款支持供給,累計向金陽企業、貧困戶發放貸款超1.2億元,其中精準扶貧貸款3900餘萬元。

  結合當地產業發展需要,工商銀行將產業發展作為深度貧困地區可持續脫貧致富的關鍵,5年來累計投入超4000萬元開展青花椒種植、魔芋、生豬等十餘個特色產業項目,累計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萬餘人;聯合同業機構打造「銀行+保險」金融聯合扶貧模式,創新推出了青花椒氣象指數保險,為13000畝青花椒提供收益保障。同時,工商銀行還創新推出「椒芋貸」「致富創業貸」等金融產品,累計發放普惠貸款超700萬元;投入資金800萬元與金陽縣政府共同設立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搭建銷售平臺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為了幫助扶貧產品走出大涼山,工商銀行依託融e購電商平臺,開設「扶貧館」金陽專區,以「電商+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幫助金陽農特產品走向全國市場,形成產業扶貧閉環。通過「扶貧年貨節」「扶貧美食匯網絡直播」等多種線上線下活動助銷農產品,並充分利用客戶渠道,促成「海底撈」在金陽定向採購800噸青花椒,採購金額7000萬元。

  同時,工商銀行還積極搭建系統內外幫扶平臺,創新廣東-金陽點對點幫扶機制,聚焦地方產業發展需求,攜手「大灣區」三家企業向金陽縣捐贈資金1100萬元,支持產業發展;對金陽專項開展消費扶貧,組織工會福利、食堂採買優先考慮金陽扶貧產品,截至10月底在金陽累計購買農產品1400餘萬元。

  扶智扶志兩手抓「阻斷窮根」全面施策

  貧困問題千差萬別,貧困原因也各不相同。工商銀行始終堅持扶智與扶志兩手抓,長期投入專項資金用於解決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基礎醫療等薄弱環節,著力通過改善當地教育、醫療衛生條件來阻斷窮根。

  「扶貧先扶智」,工商銀行投入超1700萬支持九年一貫制學校和鄉中心校綜合樓擴建項目,連續5年開展「啟航工程」「燭光計劃」等品牌教育扶貧項目,資助貧困大學生300人,培訓和表彰鄉村教師800人。

  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有就業之能,工商銀行加大就業幫扶力度,投入4200萬建設就業扶貧綜合培訓中心,支持金陽開展轉移就業培訓,累計培訓3000餘人,堅持開展貧困大學生專項招聘項目,目前已經定向招聘金陽籍員工5名,並為7位在校貧困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在醫療扶貧方面,工商銀行投入超3400萬用於二甲醫院建設、醫療設備購買、疾控中心建設及衛生院改建;實施鄉村醫療保障計劃,為金陽縣培訓鄉村醫生,改擴建鄉村衛生院;開展「愛目行動」,聯合專業機構為2800餘名小學生進行視力檢查,免費為貧困學生進行治療。

  拓寬服務渠道提升金融服務可獲得性

  為了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工商銀行僅用55天就完成了金陽支行建設,6月中旬開業以來,金陽支行存款餘額近2億元,發放貸款超1.2億元。同時,積極布設助農取款點,從2016年在金陽丙底鄉設立第一個助農取款點至今,已經在金陽多個村鎮布設4個助農取款服務點,滿足彝區百姓的基本金融需求。

  在建立交易服務點方面,工商銀行深入推進金陽中小商戶行動支付的推廣力度,在青花椒等季節性農產品集中上市銷售期間,積極打造交易服務點,幫助農戶和收購商集中交易,方便交易雙方完成結算。

相關焦點

  • ——寫在中國郵政定點扶貧縣(區)脫貧摘帽時
    本報3月13日刊發消息《集團公司定點扶貧地區實現脫貧摘帽》,20年來,商山洛水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郵政又將如何繼續因地制宜?本報記者獨家採寫,娓娓道來20年來中國郵政脫貧攻堅的背後故事。    2020年2月27日,中國郵政被載入了新中國扶貧工作的史冊。
  • 工商銀行涼山分行:以金融扶貧築就大山深處的脫貧路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中國工商銀行涼山分行(以下簡稱「工行涼山分行」)為了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動員全行,出錢出力,融資融智,結合自身實際,以金融精準扶貧為突破口,充分發揮金融助推扶貧優勢,創新金融工具,提升精準扶貧工作水平,為民族地區的脫貧注入了「工行智慧」。
  • 脫貧花開碩果香——最高人民法院定點扶貧工作綜述
    脫貧攻堅戰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始終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幫扶,取得良好效果。如今,寧陵、睢縣兩個貧困縣提前兩年完成貧困縣脫貧摘帽的歷史任務,貧困村全部退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基本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 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否意味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
    隨著貴州省日前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是否意味著我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貧困縣摘帽後工作重點是什麼?脫貧群眾返貧怎麼辦?記者針對社會關切專訪了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
  • 三年三「好」 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定點扶貧工作再獲最高等級評價
    近日,安徽省2019年度省直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成效考核結果公布,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被評價為「好」。這是省政府對定點扶貧工作評價的最高等級,也是該分行定點扶貧工作連續第三年獲得的殊榮。自2014年定點幫扶阜陽界首蘆村鎮均張村以來,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緊跟省政府的安排與部署,充分發揮資金、平臺、隊伍等多種力量,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為均張村援建光伏電站、發放扶貧貸款、派駐駐村幹部、提供物資幫扶,幫扶該村於2016年順利完成村「出列」任務,並且全力幫助界首市於2019年順利實現縣「摘帽」目標。
  • 810個村整村搬遷,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忻州市"十三五"期間脫貧...
    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11個國定貧困縣全部摘帽我市版圖面積佔全省六分之一,橫跨太行、呂梁山區,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長期以來,全市14個縣(市、區)就有11個國定貧困縣,貧困面佔到80%以上,其中有6個國家連片特困縣、3個全省深度貧困縣。經過多年的扶貧工作,2015年底,我市還有45.7萬貧困人口。
  • 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幫扶鳳山縣順利脫貧摘帽
    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自2015年底對口幫扶鳳山縣以來,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找準位置、擔當作為,定點幫扶的鳳山縣已於今年5月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圍繞黨中央、自治區黨委部署,自治區檢察院及時出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為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院黨組每年研究制定定點幫扶工作方案及任務分解表,每季度至少一名院領導或廳級幹部到鳳山縣調研指導扶貧工作。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四川最後一批未摘帽貧困縣的「摘帽...
    四川在線記者 王雲 何勤華 侯衝 王代強 鍾帆 魏馮 蘭珍「我們摘帽啦!」2020年11月17日,省政府批准涼山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四川最後一批摘帽的貧困縣,至此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成效來之不易,脫貧攻堅工作中,喜德縣狠抓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三大核心指標。截至目前,該縣各項脫貧摘帽核心指標已全部達標。
  • 雲南省又有31個貧困縣(市區)脫貧摘帽
    5月16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通知正式批准昭陽區等3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通知要求昭陽區等3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後,要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強化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保持持續攻堅態勢,一手抓剩餘貧困人口減貧,一手抓已脫貧人口鞏固提升,有效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人口。
  • 從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看湖南脫貧攻堅戰鬥力
    3月5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南貧困縣脫貧摘帽情況。紅網時刻3月5日訊(記者 李慧 汪衡 攝影 楊楊)3月5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南貧困縣脫貧摘帽情況,全省5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人民日報:推動脫貧摘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全國人大機關助力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察右前旗脫貧摘帽——推動脫貧摘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書記,你什麼時候回來看我們?今年的水果玉米又是個大豐收!」為做好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察右前旗(「兩旗」)定點幫扶工作,2016年以來,全國人大機關先後派出11名優秀幹部扶貧掛職;投入幫扶資金和物資2000餘萬元;協調引進各類幫扶資金和物資3.05億元;協調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捐贈公益項目和物資1000餘萬元;支持修建6所貧困村黨員活動陣地……全國人大機關相關負責同志和扶貧幹部深入
  • 萬立駿在江西上饒調研僑聯定點扶貧工作
    為貫徹中央精神、抓好定點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10月20至21日,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在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調研僑聯定點扶貧工作。 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現更名為廣信區)於2002年被確定為中國僑聯的定點幫扶縣,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2017年脫貧摘帽,2019年撤縣設區。中國僑聯貫徹中央「摘帽不摘幫扶」的要求,隊伍不撤、措施不減、持續幫扶,促進當地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
  •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倒計時不足9個月 那些還沒摘帽的貧困縣都分布...
    也正是在2001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其中明確了在四類地區確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即貧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特困地區。經過當年的指標調整,東部地區的33個指標全部調到中西部地區,當時共確定了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這與2012年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中貧困縣的總數一致,只不過2012年時對38個縣進行了調整。
  • 清華大學堅持定點扶貧不斷線 助力南澗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清華大學將定點扶貧雲南省大理州南澗彝族自治縣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責任、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工作、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舉措,在幫扶南澗縣於2019年4月脫貧摘帽後,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堅持「標準不降、決心不變、工作不松、架子不散、力量不斷、措施不減」,助力南澗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推進鄉村振興。  強化責任擔當,健全幫扶工作體系。
  • 吉林省15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的「經驗之談」
    吉林省15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的「經驗之談」 2020-04-14 0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發布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中國網11月24日訊 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經貴州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審定,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實現脫貧,這也標誌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的開發性金融力量 國家開發銀行精準扶貧的探索...
    包括:建立一個以扶貧金融事業部為主體、全行共同參與、協同作戰的高效組織保障體系;制定一個明確時間點路線圖的脫貧攻堅實施規劃;明確融制、融資、融智的「三融」扶貧策略;堅持易地扶貧搬遷到省、基礎設施到縣、產業發展到村(戶)、教育資助到戶(人)的「四到」思路方法;深入開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扶貧「三大行動」;落實一個有效的考核監督體系,籤訂責任狀,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 用心用情 盡心盡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紀實
    王蒙徽同志反覆強調,要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凝聚行業力量,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各項幫扶舉措,助力定點扶貧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多次赴4縣(市、區),走村入戶,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其他部領導也多次帶隊赴定點扶貧縣調研,結合分管工作,研究推進幫扶舉措。
  • 推動脫貧摘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為做好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察右前旗(「兩旗」)定點幫扶工作,2016年以來,全國人大機關先後派出11名優秀幹部扶貧掛職;投入幫扶資金和物資2000餘萬元;協調引進各類幫扶資金和物資3.05億元;協調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捐贈公益項目和物資1000餘萬元;支持修建6所貧困村黨員活動陣地……全國人大機關相關負責同志和扶貧幹部深入
  • 寧強脫貧摘帽 10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黎建軍說,截至2020年6月底,全縣累計減貧80775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0%降至1.01%,10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今年2月27日省政府公告寧強等29個貧困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順利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前,剩餘貧困人口2219戶2996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正在按程序脫貧退出,至此,全縣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