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埋怨丈夫「無能」,寫詩諷刺,這首詩卻成經典流傳至今!

2020-12-18 大福讀史

在兩宋詞史上,李清照無疑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卓然於諸大家之外,其作品集蘇軾的豪放、柳永的細膩、周邦彥的嚴謹於一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易安體」,竟可與南唐君主李煜並肩而立,被後人譽為詞國中的「女皇帝」。有人疑惑,唐代也有許多女詩人,為何就沒有產生像李清照這樣超一流的女作家呢?究其實質,這還要和詞的文體特徵有關。我們知道,宋詞具有濃厚的女性文學特徵,其柔婉低約的審美特徵和女性的群體性格高度契合。因此,凡是詞寫得出色的,無不是模仿女性的口吻抒情達意。而且,寫詞之人越具有女性氣質,詞寫的就越好,如柳永、秦觀、晏幾道、張先等人。可是,他們畢竟是赳赳男子漢,寫起詞來總有一種隔靴搔癢之遺憾,終歸不如李清照更能表達女兒家的多愁善感。當然,這只是答案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還和李清照獨特的家庭出身、生活經歷以及因此形成的性格密切有關。

史料記載,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學者,曾得到文學大家蘇軾的親自指導,其傳世名篇《洛陽名園記》很有縱橫家的磅礴氣勢。因此,南宋學者韓淲評李格非的文章是「自太史公之後,一人而已。」此雖為過譽之言,但也可小窺李格非的文學修養。再說李清照的母親王氏,她是仁宗朝的狀元、曾出使遼國並和遼人強硬交涉過領土糾紛的重臣王拱臣的孫女,因家風的緣故,也具有不錯的文學修養。顯而易見,這樣的家學淵源,足可給李清照提供濃厚的文學氛圍。是故,在雙親的啟發和誘導下,李清照對音樂、書法、繪畫、詩文都有過精深的研究。其實,和李清照一樣自年少便受家庭文學薰陶的士族女子還有很多,但李清照生活的寬鬆開明之家庭環境卻是她們不可比擬的。

前段述及,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弟子,蘇軾教育子弟的理念和程頤等理學家提倡的「存天理滅人慾」不同,他主張應該順應人的自然性情,儘量使個人的語言行為乃至人格得到健全的發展。因此,李格非從未用太多的規矩束縛李清照。在廣為流傳的名詞《如夢令》中,李清照曾這麼描述過她的少女生活,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麼一位大家閨秀,在深夜喝得酩酊大醉,乃至不辨歸路而誤入藕花深處,竟不擔心因回家晚而被父母責罵,反而興致勃勃地欣賞起鷗鷺驚飛的窘狀,李格非開明的家庭管理由此可見一斑。與之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北宋名臣司馬光對家婦的管理。和李清照同時代的名士袁採有過記載,「司馬溫公居家雜儀,令僕子非有緊急修葺,不得入中門。婦女婢妾無故不得出中門,只令鈴下小童通傳內外。」

那麼,李清照出嫁前能得到了父母的開明管理,婚後也是如此嗎?

不得不說,李清照十分幸運,她雖然沒有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但確實嫁給了一位稱心如意的郎君。史料記載,李清照18歲時就嫁給了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時年21歲的趙明誠。兩人婚後琴瑟和諧,無論是收集金石古玩,還是校勘資料、唱和詩詞,都能找到共同語言。

「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庭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檀郎故相惱,須道花枝好。一向發嬌嗔,碎挼花打人。」

這首詞反映了兩人婚後直率大膽的嬉戲調笑,若沒有足夠的感情基礎,是很難做到的。但在情投意合的恩愛生活中,兩人也有離別的時候。於是,在獨坐閨中的煩悶以及對丈夫的思念中,李清照提筆寫下了多篇令古今學者稱道不已的傳世名詞。

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再如《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說,李清照寫好《醉花陰》後便寄給了丈夫。張明誠閱罷嘆賞不已,遂起了大比之心,乃廢寢忘食地作了50多首詞,連帶著李清照的作品一起交給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玩賞再三,最後告訴趙明誠這些詞裡只有三句最佳,即「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老實說,就拿以上兩首詞來說,彼時李清照的作詞水平已超過了許多傑出的詞人,無論是閨中少女的生活情懷、婚姻的甜蜜,還是夫妻間的深情,都拿捏的恰到好處,令人讀之不能忘懷。但是,若論起思想深度和藝術成就來,還是遜於南渡之後的作品。如《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通過對項羽寧死也不願忍辱偷生的英雄行為,來諷刺宋高宗趙構君臣偏安偷生、不敢北上抗金收復失地的懦弱與無能,一下子就提升到了家國情懷的高度。不過,寫者無心而讀者卻頗覺尷尬,那就是她的丈夫趙明誠。據史料記載,金軍攻陷汴梁後,時任青州郡守的趙明誠因奔母喪而南下金陵,後被南宋朝廷委任為江寧知府。不久,李清照循著丈夫的足跡、帶著他們多年收藏的金石古蹟也來到了江寧。誰知,就在清照入城不久,城內便爆發了兵變。趙明誠當時雖接到了調任湖州知府的上命,但畢竟還未交割政務,本該部署兵力平定叛亂,但他卻於兵變當晚棄城而逃,連李清照也沒有知會。事後,朝廷追究趙明誠棄城之過,遂將其罷黜。也就是說,這時的趙明誠已是一介布衣。從今人的角度看,如果趙明誠就此攜妻隱居,可能會有不同的人生軌跡,但世事就是這麼無常!

據載,趙明誠被罷黜後,他的大哥趙存誠鑑於金人窺伺蘇杭一帶,曾建議他帶著家眷去廣東避難。誰知就在這時,卻傳來了朝廷要調他去湖州當知府的消息。於是,趙明誠只好安頓下李清照,獨自趕去建康謝恩。哪裡料到,因為長期奔波勞頓,本身就不習慣江南氣候的趙明誠到了建康便得了瘧疾。待到李清照匆匆趕來,趙明誠早已病重不治。1129年8月,49歲的趙明誠與世長辭,一段近三十年的美滿姻緣就此謝幕了,留給李清照的只剩下了無盡的哀思。不久,在悲痛、孤獨、空虛、絕望中,李清照寫下了最富盛名的代表作《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參考資料:《宋史·李格非傳》、《金石錄後序》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埋怨丈夫「無能」,隨手寫詩諷刺,不料卻成千古經典
    李清照有一首詩是為丈夫趙明誠寫的,不過不是讚美丈夫的,而是諷刺他的「無能」,這首詩後來名垂千古,就是著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人活就要活得像個豪傑,死了也要在鬼裡面做個英雄,楚霸王項羽雖然死去那麼多年了,但至今我還懷念他的那一份寧死不肯過江東的豪氣。哪怕到了現在我們還在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當做一個人膽識過人豪邁的稱讚。明明是妻子的李清照為什麼會寫一首詩來諷刺自己的丈夫?從夫妻矛盾成為千古經典名句,她們夫妻中間又遇到了什麼「難言之隱」?
  • 李清照不滿丈夫忙於應酬,這首詩妙句偶得,頸聯更是寓意深遠
    南宋的一位女才子也寫了一首詩,讀完更是令人受益匪淺。感懷宋代:李清照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這首詩是李清照在宣和三年赴萊州探望趙明誠時所作,當時38歲的李清照在詩中流落出對趙明誠的不滿。原來他出任郡守不久,就一直忙於應酬,未能擺撥常務,反為「青州從事孔方兄」所累,李清照便有備受冷落之感。詩人在家獨坐,無聊之時發現案頭上有本《禮韻》,偶爾翻到「子」字,就以此為韻,寫了一首感懷詩。
  • 李清照的一首《聲聲慢》,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流傳至今成為了經典
    ,這首詞就是《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蘇軾愛徒寫首詩,十幾歲的李清照隨手和兩首,讓一堆男詞人沒面子
    「千古第一才女」的寶座,李清照坐了數百年了,至今無人能把她這才女圈頭把交椅奪走。張揚、高調、調皮、任性卻又不失女子柔情,這便是李清照。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是她少女式的調皮,令人會心一笑。「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她飽嘗生活的苦楚後,依然不減的任性,令人讚嘆。
  • 李清照用《夏日絕句》這首詩,表達對丈夫臨陣脫逃的不滿
    李清照用《夏日絕句》這首詩,表達對丈夫臨陣脫逃的不滿會不會搞錯,封建時代,哪有女子會公開作詩諷刺丈夫的消息傳到山東淄州,作為已在此地擔任三年太守的李清照丈夫趙明誠,惶惶不可終日身為愛國才女的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臨陣逃脫感到羞恥,往昔如膠似漆的魚水和諧一去不返。一路上,夫妻倆相對無言,氣氛尷尬。
  • 李清照寫「花」無數,唯有三朵花,寫成經典永流傳
    身為才女的李清照,擁有天底下所有女人的愛好,那便是酷愛鮮花。李清照一生寫花的詩詞無數,真正寫出李氏風格,讓易安詞獨成一派,莫過於她廣為人知的三首詩詞。 鮮花綠葉各有所愛,桂花也只是李清照認為的花魁,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觀感。後人沒有嘲笑李清照的年少無知,反而對她的《鷓鴣天》拍手稱讚,無外乎從桂花中看到李清照身上擁有一流的氣魄。這份氣魄在哪?它藏在那首《夏日絕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裡。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這類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幾乎都是詞作,因此許多人總會覺得李清照擅長詞而疏於詩,其實並不是這樣。李清照向豪氣沖天的一面,霸氣側漏,不同尋常李清照也寫出過許多千古絕唱的詩,李清照的詩一樣是很有特色的。也恰好是這首詞,李清照向許多人呈現了她豪氣沖天的那一面。「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一句詩源自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這首詩是一首很獨特的佳作,全篇很是霸氣側漏,她在詩裡罵髒話,不止是罵她的丈夫,還在罵那時候任何的男人,可是通篇,又是一句髒話都沒有,果真是不同尋常。
  • 李清照寫的一首詩,「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李清照的很多詩詞都被大家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清照寫過一首重複度極高、堪稱史上最懶的詩!說重複度高,不是指李清照抄襲前人詩作,而是她的這首詩裡,僅一個「花」字就出現了17次,幾乎佔據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 古代有首詩,全詩只有一句,卻成千古名詩,還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中國的詩歌文化來源已久,並且在唐宋階段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詩人,比如初唐四傑、李白、杜甫、王維、韓愈等人,他們用自己的文採震驚世人,並給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作品。當然,這是一些高產作者,而在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些作品不多,但是卻很有的代表性的人物,比如潘大臨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寫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首僅一句的詩,並成為了千古名句。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公元1102年,李清照的表姐夫,有著「六賊之首」之稱的蔡京貶官後再次被宋徽宗重用,任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李清照老爸李格非的好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一篇《讀中興頌碑》流傳非常廣泛,亦有所指。詩文如下:玉環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
  • 李清照目睹丈夫貪生怕死,後寫下一首最霸氣的詩,至今讓人熱血沸騰
    但是,這些並不是李清照所有作品的風格,她曾經也創作過極具豪情的詩歌,這一點留待下文詳說。 當時趙明誠擔任建康(今江蘇南京)知府一職,李清照跟隨他到了任所。有一天,建康城裡發生了叛亂,趙明誠作為當地的知府,並沒有帶兵平叛戰亂,而是收拾好包袱連夜出逃了。他不管城裡的百姓,帶著李清照跑啊跑,跑到了烏江,也就是項羽曾經自刎的地方。李清照本就對趙明誠的這一做法感到羞恥,目睹丈夫貪生怕死,而此時她更是想到楚霸王項羽曾經自刎的故事,心中的複雜的情緒噴薄而出。
  • 應該如何理解李清照的名句,生當作人傑,這裡的「人傑」是指誰?
    提起李清照的詩歌,有一首詩是繞不過去,那就是這首《夏日絕句》,這是他最負盛名的傳世名篇,整首詩氣勢磅礴,寫得很大氣。這首詩的誕生,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金國大舉入侵北宋,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駐守江陵,可是他並沒有反抗,而是帶領家人逃難,這件事情讓李清照很氣憤,於是在事後她寫下了這麼一首帶有諷刺的作品。
  • 李清照懶了,寫詩用了54個字,「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
    這首詞就是《殘花》,後來人都說這是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詞,一個「花」字使用了十七次,但是卻藉助「花」將情感完全的表達了出來,非常的厲害!「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 「宋人不知詩而強作詩」 來!看這8首水平如何?
    02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3首深情的經典古詩詞,改編成現代歌曲,不知唱哭了多少人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雖然她離去已經近千年時光,但她流傳下來的詩詞(主要是詞)仍有多首被傳誦至今,成為經典中的經典。有些句子更是深入人心,比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又比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再比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唐朝詩人失意時寫了一首隨感詩,流傳至今成經典,還被納入教科書
    唐朝時期,出了很多的詩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等等,一首首經久不衰的詩作,一直相傳至今,經典的詩還被收錄到教科書上,我們經常看到小小的孩童從小就要求背誦古詩,用稚嫩的聲音背出很多的古詩,讓人為之讚嘆,家裡來了客人,會讓孩子現場背誦一首,得到誇讚,父母好不得意。古詩詞是中華歷史文化中的瑰寶,絢麗而燦爛,經久永傳。
  • 她是越南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化用漢字寫的詩比李清照還大膽,霸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古代哪個女子敢用這樣的話諷刺懦弱的達官貴人們。「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哪個女子敢這樣調侃新婚丈夫。自李清照仙逝後,我們就再也難找到可以與之媲美的才女了。但事實上,每一個民族,都會因為自己的才女而感到驕傲。尤其是對於那些文風並不盛行的國家,才女更顯可貴。本期筆者要帶大家認識一位「越南版李清照」。
  • 新婚燕爾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銷魂詩」,把丈夫羞得滿臉通紅
    在李清照嫁給了心儀的對象趙明誠之後,她的作品以記錄的都是新婚美滿的生活,李清照有時候還會調皮一下,作一首打情罵俏的閨房之作,比如這首:《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 李清照最冷門的一首詩,鮮為人知,卻堪稱千古絕唱!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詞作上的成就堪稱一代詞宗,可以說是婉約派的巔峰。其傳世的詞數量不多,僅有四十餘首,但卻每每都是精品佳作。僅僅我們所熟知的名作就有十多首,如《聲聲慢》、《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鳳凰臺上憶吹簫》等等。
  • 李清照詩中的愛國主義精神 ,漲知識,建議大家看一下!
    李清照甜蜜寧靜的生活使之詩詞風格意境舒暢。隨著趙明誠的出仕,夫妻恩愛卻短暫分離,生活出現了暫時的缺憾,此時多創作表達相思夫君之詞。靖康之難是李清照的人生轉折,她家破夫亡,受盡劫難和折磨。南渡後,她遺留下來的詩多是這以後所作,僅存詩近20首。這些詩文「抒情言志」,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對往昔美滿自由生活的回憶,體現了李清照不圖偏安,志圖報國的士大夫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