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影視蛋炒飯」!
據說《無雙》是莊文強為周潤發量身打造的電影,為的是讓90後、00後們知道什麼是「周潤發」。
觀眾的確在《無雙》中又看到了發哥舉起機槍掃射的經典場面,但故事結尾處的反轉讓部分觀眾有些被騙的感覺,所以電影的離場感覺並不理想。
若是憑此片就想讓年輕觀眾一睹周潤發的風採,還是有點隔靴搔癢了。
發哥有一年曾因自己的三部作品《監獄風雲》、《龍虎風雲》、《秋天的童話》中的三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同時角逐影帝殊榮的經歷,已經可以窺見其神級的演技。
從藝40餘年,我們看到《上海灘》中許文強的高大俊朗,
《英雄本色》中小馬哥的悲壯豪情,
《賭神》中高進的稚趣與霸氣,
《臥虎藏龍》中李慕白的君子持重,
《讓子彈飛》中黃四郎的奸詐惡毒,等等,等等。
歲月流轉,發哥的熒幕形象被一個個銘記,在閃耀銀河中熠熠生輝,可謂正如歌曲《你的樣子》中唱的那般「讓風塵刻畫你的樣子」,發哥刻畫了許多性格迥異的角色,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他塑造的一個較為獨特的角色——阿郎。
提到《你的樣子》這首歌就進入今天的主題,給大家推薦一部80年代末的劇情片《阿郎的故事》(不是那個一百多集的臺灣電視劇)。
該片由杜琪峯導演,周潤發、張艾嘉、吳孟達等主演,講述了周潤髮飾演的阿郎,一個過氣賽車手獨自帶著兒子波仔在工地上討生活,機緣巧合下,波仔參於廣告拍攝時偶遇生母波波(張艾嘉飾),從而勾起了一段阿郎與波波十年恩怨的情史。看片前請先備足紙巾,因為隨時都有淚奔的可能。
與其說這部影片是一部成功的愛情片,不如說是一部成功的浪子回頭的悲情故事。
影片最讓人窩心,催淚的地方在於成功塑造了一組令人動容的人物。
首先來說說男主角阿郎。
影片的一開始,我們看到一個在工地幹活的阿郎獨自撫養兒子波仔長大的日常。
兩父子蝸居在雜亂無章的小屋裡,廁所,廚房,臥室,客廳,統統都一目了然。
遲到是父子倆的日常,連跟老師撒謊的理由都找不出新花樣了。
可見一個男人又帶孩子又工作的確是辛苦非常。
阿郎只不過是個在工地開裝載車的普通民工,他不能教兒子讀書識字,不能送兒子到好的學校讀書,只能讓兒子在滿面灰塵的骯髒環境下生活,玩的是潑髒水、脫褲子,這樣低級的遊戲,說的是粗鄙低俗的話,但這一切並不妨礙一個父親愛兒子。
波仔的糯米雞掉了,阿郎把自己的給他;
波仔的衣服溼了,阿郎想辦法給他晾乾;
從沙礫堆上下來,阿郎把靴子給波仔穿,自己卻光著腳踩在滾燙紮腳的沙礫走下來;
為了讓兒子廣告面試上表現得好些,阿郎花了一千多元給兒子買自行車;
為了讓兒子能跟親生媽媽去美國發展,忍痛將波仔打走……
再說在愛情上,阿郎也是勇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極力挽回愛人的。
年輕時的阿郎,風流快活,打女友,甚至弄得波波從樓上摔下來,兒子波仔也因此早產出世了。
被家人隱瞞的波波以為兒子夭折,從此斬斷情絲,遠赴美國,只留下阿郎用十年光陰親自撫養兒子來償還這段情債。
十年後再見到女友波波的時候,兩人的差距更是天壤之別。
自己是蹲在工地上的民工,女友是廣告界的精英。
但他並沒有表現出怯懦,仍然桀驁不羈,最後為了重拾信心,為了找回心中所愛,讓波仔有個完整的家庭,他選擇重出江湖,在賽車場上突破過往的不堪和隱忍。
當觀眾看到滿臉是血,倒在起火摩託車旁的阿郎,早已心疼不已。
當阿郎忍著傷痛努力衝破終點的時候,過去的罪孽也早已贖清,女友和兒子還有他自己,都看到了一個男人的勇氣與擔當。
作為男人,誰不想力挽狂瀾,挽回真愛?作為女人,誰不想自己的男友能拿出勇氣和決心與現實對抗?然而現實中的男人往往因為現實與夢想的懸殊而卻步,現實中的女人往往沒能等到愛人成熟便嫁給了更好的對象。電影為我們造夢,即使不圓滿也並不遺憾!
再說影片中兒子的角色波仔,是個十歲的小學生。
雖然跟著爸爸生活在底層社會,養成了不修邊幅的習氣,但並為改變他善良純真的秉性。
母親(波波)送給他許多貴重的禮物,但當他只能選擇跟一個人生活的時候,並沒有見利忘義,執意留在父親(阿郎)身邊。
當你看到波仔吊在裝載車後面「搭順風車」的時候會為他心疼;
看到他和父親蹲在池塘邊吃盒飯的時候,因為阿郎悶悶不樂,而極力哄阿郎開心,會被小小年紀的波仔暖到;
當阿郎說要送他去媽媽那的時候,他寧願把貴重的禮物扔到街上也要留在爸爸身邊,父子情深至此,不禁令人潸然落淚。
影片的唯一女主波波(張艾嘉),我們了解的張艾嘉是導演,是歌手,但作為演員的她也同樣出色。
波波是個富家女,早年間因和阿郎交往而被家人趕出家門,懷著身孕洗衣做飯,卻目睹阿郎和別的女人胡搞,事後被打至滾落樓梯而早產。
十年後,她得知兒子沒有死時,極力想彌補十年來做母親的責任。
她扔下工作,陪波仔出去玩;明明很害怕,但還是陪波仔在遊樂場瘋玩;
面對阿郎,她恨不起來;
雖然愛著兒子,卻並沒有自私地將阿郎和波仔分開,
最後更是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決定回到阿郎和波仔身邊。
年少時的波波敢愛敢恨,十年後的波波成熟嫵媚,內心卻依然純真善良。
也許真正的愛情都是盲目的,它不以物質為衡量標準,只憑真心仍在為誰而跳動。
正因為有幾位頗具個性的角色,才另本片充滿了人情味,又百轉千回,那濃濃的愛與憂傷縈繞在心頭,最終成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