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
《論語》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古人都認為,人只有到一定年紀的時候,才會漸漸成熟,會而立、會不惑。
而最近熱播的《二十不惑》的劇名,細品便頗有點意思。所謂的二十不惑,已經不僅僅是指,孔子說得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而更多蘊含對自己的認定,對自己「身份」的不惑。
不懷疑自己存在於世的立場,不懷疑自己打拼一生所持信念。
如果要說劇中的「惑」與「不惑」,可以先談一談劇中的女主梁爽。
為什麼,梁爽明明是能夠靠自己努力打拼的女孩,卻還要假裝是富二代?許多人認為這是她的虛榮心在作怪,其實,沒那麼簡單。
01二十惑於自身
劇情一開始,梁爽就不是那種「人見人愛」的角色,她最初的人設不討喜,甚至還有些讓人厭煩。劇中的她是一個愛慕虛榮,有些拜金的美妝博主、網紅。
她的外號都是有些帶有諷刺的「冷美人」,她做作、心高氣傲、目中無人,脾氣還不好,總是,無意間用言語傷害到別人。雖然,大四的她,已經可以掙錢養活自己,但在宿舍裡與室友關係相處得並不好,被其舍友孤立排擠。
其實,梁爽被孤立是可以預料到的,因為從一開始梁爽就不喜歡自己的三個室友。心高氣傲的她認為自己和舍友無話可說,認為自己和她們根本就不是一類人,不屑與其交往,傲慢地將自己地位放高,用強硬的態度對待其他三人。
梁爽仗著自己的美貌,找到了有錢的男朋友,假裝自己是富二代。其實她的家境一般,用來炫耀的口紅,也只是專櫃的試用裝。
在她表面堅強不近人情,所謂假富二代人設的背後,是內心強烈的自卑,對自我身份的懷疑,對真實自己的不認同。
正因為如此,她身邊朋友並不多,許多人都未曾了解到真實的她,都被她的表象阻擋,她也遭遇被欺騙。
但隨著劇情深入,會發現梁爽不是一個真的傲慢之人。她是有缺點,也是貪慕虛榮,但她的內心卻是善良的,只不過和大多數假裝堅強的女生一樣,習慣用堅硬的外殼保護自己。像刺蝟一樣,總是無意識地刺傷其他人,這不是僅僅虛榮一個詞就可以說清楚的。
現實中的一些女孩也是如此,總是看似不好接近,有著強硬的脾氣,給自己立一個又一個的「人設」,只是用來掩蓋自己的自卑,掩飾自己對自己的不認同,這個社會總是告訴我們需要自信,卻未曾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克服對自己的不認同。
真正的自信,不是靠偽裝硬撐,而是發自內心的篤定。
02不認同自我的人,在職場有多糟糕?
初入職場的人,如果對自身不認同,會對自己入職的方方面面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首先是職場人際交往
一個不認同自己的人,別人又怎會認同你。
職場上的人際交往,一直都是一門功課,但不論如何,一個可以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人,也會擁有著巨大的人格魅力,也會讓其他人相信自己。
面對對方故意的刁難與懷疑,認同自己的人也不會因此煩惱,會在尋找原因的本身更堅持自己的想法,或許職場人際關係良好的最好辦法,就是先從自身做起,而不是一味的討好,或者懷疑改變自身。
當你對自己充滿認同時,就會有真正欣賞你的人出現,因為堅信自身所以不茫然懷疑,這樣的人必然在職場上贏得好評。
其次是職場客戶關係
初入職場的你,很多時候,能力是來自客戶對你的肯定,然後你才有展現自己的機會。
而你需要弄清楚一個前提,當你用虛假的「人設」偽裝自己的時候,面對著客戶,客戶所看到和了解的,也是你為了偽裝自己的保護殼。但是,千萬不要低估客戶看人的眼光,往往會看出精心打造背後的偽裝。
對於客戶來說,是不會去信任一個連最真實的自己都不認可的人。
你做不到坦誠,你就很容易失去你本身所帶的人格魅力,面對蠻纏的客戶,你對自身的懷疑的弊端,也會體現出來,多次的妥協修改,喪失自己的看法,讓自己疲憊。
沒有主見的人,往往也會喪失主動權,在職場裡註定客戶稀少,出於競爭劣勢。
最後是職場領導關係
自己的不認可,還會體現在過分的驕傲和過分懷疑自己。一個用最尖銳的刺維護自己的下屬,領導並沒有那麼多義務去慢慢的了解你,而一個懷疑自身懦弱的下屬,更會在領導看來不堪重用。
你有實力,有自己的獨特想法,但就是因為你對自己的不認同,便關閉了所有的機遇之門,面對機會,不認可自己的人或許大多數都深深的懷疑自己,不會抓住,不懂得自信的爭取。
不被重用,不被認可,會讓人陷入更不自信的深淵,這樣的惡性循壞,帶來的永遠是最壞的結果。
03只有認同自我,才能把自己的一生過得漂亮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在輪下》裡寫到:「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有時會浮躁焦慮,但必須適應。它可以輕易地將每一個落伍的個體遠遠拋下,碾作塵土,且不償命。」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曾經歷風雨,遭遇困境。當你面對著質疑,需要證明自己的時候,如果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自己的存在是否有用,那這份懷疑便是生命裡的「惑」。
而我們要做到「不惑」。
「不惑」是哪怕在遭遇質疑,被輕視的時候,也能篤定堅持,不改變自己的初心,而在古代普遍認為這需要人生閱歷,需要年紀的積累,所以《論語》才會說四十而不惑。
「自我認同」不是狂妄的認為自己什麼都對,而是一種自信,是一種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認可。在眾人懷疑中,唯獨對自己不認同的人是最可悲的。
相信自己的價值,認同最初最真的自己,是女性面對世界質疑時,最大的勇氣和底氣。
也只有認同自我,才能在面對他人的質疑時,面對惡意的流言紛紛擾擾時,充滿力量,不被打擊,不受影響,不懷疑自己,用最漂亮的姿態毫不客氣地懟回去。
命運扔向你的石頭,你可以當墊腳石,也可以扔回去,但是一定不要抱在懷裡懷疑自己,只有認同自我的人,才有創造幸福的能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