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為什麼能誘發蕁麻疹復發?主要是因為進食的食品含有多種蛋白質成分,包括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這些蛋白質被人體攝入後,經消化的蛋白質失去抗原性。進入體內後,機體的防禦和免疫反應系統把它們識別為對抗體的有用成分而放行,就不會產生變態反應。
少數情況下,這些進人體內的蛋白質被錯誤地當做「人侵者」「壞分子」而被打入另類。並在機體防禦和免疫反應系統中產生出針對它們的武器特異性抗體IgE。這些特異性IgE抗體常結合在真皮的肥大細胞及血循環中的嗜鹼粒細胞表面,這稱之為機體的致敏反應。
當相同的蛋白質再次攝入體內並被當做「入侵者」時,上述致敏的肥大細胞及嗜鹼粒細胞很快就通過特異的IgE抗體,把「入侵者」捕獲,結果細胞膜層產生結構改變並引起細胞內一系列變化,如酶的激活、炎症介質的釋放,特別是組胺的釋放,就產生機體的變態反應,出現皮膚風團、瘙癢、腹痛及腹瀉等許多臨床症狀。
哪些食物會引起蕁麻疹
一般講,動物蛋白質比植物蛋白質更容易引起變態反應,產生蕁麻疹。動物食品中的魚、蝦、蟹、牛奶;植物食品中的蘑菇、草莓,番茄、核桃可引起蕁麻疹。
有的食品不是通過前述過程導致機體變態反應而產生蕁麻疹,而是這些食物本身就可以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而產生蕁麻疹。
除了食物蛋白質可引起蕁麻疹,食品中的一些添加劑如防腐劑、抗氧化劑、人工色素亦可以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產生蕁麻疹。防腐劑常用的有苯甲酸、水楊酸、維生素C,亞硫酸鹽等。
抗氧化劑主要用於含脂肪的食品中,以保持肉質新鮮,常用的有丁基羥基茴香醚、二丁基羥基甲苯、維生素E,沒食子酸丙酯等。人工色素主要有偶氮類及非偶氮類兩種。
偶氮類常用的有酒石酸、胭脂紅、苑菜紅等;非偶氮類常用的有煌藍、藻紅、靛藍等。食品添加劑是飲料、糕點、糖果、調味品、酒類及罐裝或醃製食品中廣泛使用的物質,它也廣泛應用於藥品、口香糖及牙膏中。有實驗證實,成人慢性蕁麻疹中,30%對一種和多種食品添加劑產生陽性反應,其中陽性反應率最高者為苯甲酸、酒石酸、胭脂紅、落日黃、莧菜紅等;只有個別人對非偶氮類人工色素產生陽性反應。
總的來說,機體之所以會發生蕁麻疹這種過激的免疫反應,還是因為免疫失衡導致的。可以日常用今幸人參小分子精華來幫助調節免疫平衡,防止蕁麻疹的發作。